『十年功』托举『一分钟』

2020-02-16 14:49李斌
关键词:世间文章

李斌

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迅疾生长、芳华尽展,最能呈现生命的曼妙姿态;力争上游、保持领先,对个体来说是成功的重要标准;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于社会而言是充满活力的体现。从“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时间观,到“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观,人们对成功的渴求,正像草木蔓发、花朵向阳,让世间充满希望和色彩。然而,从来少有唾手可得的成功,所谓“饭未煮熟,不能妄自一开;蛋未孵成,不能妄自一啄”,比追求成功更重要的,是紧跟“功到自然成”的成功规律。

有句话说得好:“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分秒时间的价值,正在于它们构成的是鸿篇巨制的每一个细部针脚。看见成功之时“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风光无限,更要看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寒窗苦读的孤寂和艰辛。看见民谣歌手一曲成名,更要看见他们十几年如一日的不懈坚持。贾岛锤字炼句,精益求精,“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推敲”佳话永留后世。冯友兰素以“不着急”闻名,一部《中国哲学史新编》的皇皇巨著,他80余岁动手,90多岁才宣告完成。在日积月累中厚积薄发,其实才是立长青之业、达天地之远的不二法门。

追求快速成功是进取精神的一种体现,扎实积累才是生命的积极存在。无论是谁,都不可能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去跑马拉松,慢一些反而可以跑得更远。“欲速则不达”“慢工出细活”“磨刀不误砍柴工”,有时慢一些反而可以弯道超车。安营扎寨、步步为营的耐心,同披坚执锐、长驱直入的热烈并不矛盾。任何事业都难以一蹴而就,都有一个循序渐进、量变积累的过程。“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慢是成事出活的基础,坐足冷板凳,攒够基本功,最后月中折桂是必然。

专注于日积月累,所以成功才能举重若轻、驾轻就熟。然而,也有许多人并不懂得这个道理,或是变换奋斗目标如同看电视换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是渴望一夜暴富,工于取巧,偷奸耍滑。殊不知,拔苗助长必适得其反,急功近利必自毁长城。成于坚忍,毁于急躁,世间事往往遵循这样的规律。从“起跑线恐慌”“成名趁早焦虑”,到“速度情结”“换挡焦虑”,倘若“时间感”被急躁和盲目所驱使,急不可耐、急于求成,到头来只会是万事归空、一无所成。

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年轻人们说,外面的世界“太热了”,他们宁愿选择一棵一棵地种树造林。他们可能错过了精彩的大千世界,但一望无际的林海,却诉说着他们的成功。祛除虚浮之气,给梦想一个蓄力驿站,给精彩一个释放空间,人生自然充实而潇洒。

(选自《人民日报》)

【赏析】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成功需要锐意进取,也离不开沉潜积淀;创新需要滚烫的热血,也仰赖于冷静的头脑。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先是引用名言引出主题,再用形象的比喻点明中心,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证,增強了文章的论辩力量,最后画龙点睛,重申观点,给文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作者善于用事实说话,引用了许多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而且列举的事实论据言简意赅,起到了很强的论证作用。作者还善于引用谚语、俗语、名人名言,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使得文章的表现力得到了充分彰显。

猜你喜欢
世间文章
持己心,行世间
文章词不达意如何破
文章导读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世间的美好都来去如风
世间难吐只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