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化学专业线上教学的实践与优化

2020-02-17 14:40张雨婷李慧超
山东化工 2020年21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疫情过程

张雨婷,李慧超,赵 爽

(江苏师范大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1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活动的背景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各地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国进入抗疫特殊时期。针对春节过后面临的春学期开学情况,教育部迅速下发了《教育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随后提出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的新要求。全国各高校积极配合,纷纷开展线上教学活动[1-2]。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近年来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的技术以及平台已经小有发展,如:中国大学慕课、腾讯课堂、QQ直播、钉钉等,为本次突发疫情下的教学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4]。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通常只是教师推荐部分网络平台上的精品课程供学生自主学习,并没有广泛的开展过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因此,此次疫情期间全面开展线上教学对各方都有不小的挑战。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疫情发展的新常态下,顺利展开高效的线上教学活动是教育者们急需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2 线上教学活动情况分析

2.1 线上教学网络平台

线上教学虽然不是个陌生词汇,但目前技术发展水平有限,多人同时在线可能会导致网络拥堵平台瘫痪等问题。为确保“停课不停学”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允许大规模多人同时在线的网络平台,而这并非易事。这不仅是对支撑技术的空前挑战,更需要相关部门各方的通力合作。

“7000台服务器,90T带宽,可供5000万名学生同时在线使用”是云平台网络建设的硬指标。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和代表我国互联网领域高水准的四家企业——百度、阿里、网宿、华为汇聚力量,集思广益,共商策略。在极短时间内,22个线上课程平台,2.4万门课程,如慕课、SPOC(小规模在线课程)、虚拟仿真实验课等稳步上线,涵盖了12个本科学科门类和18个高职门类,这离不开教育部和工信部的共同努力。

2.2 线上教学全过程

线上教学与传统课堂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无法以“面对面”的形式进行授课,缺乏传统课堂的实景感。由于缺少语言、表情以及眼神的沟通交流,教师无法及时的接收到学生的反馈,这也是线上教学开展中最大的困难之一。因此,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然而线上教学对于课堂规范、教学任务以及目标是不可有所懈怠的,教师应当积极进行思想上的转变,学会接受使用网络授课的新形式,并充分发挥网络平台授课的优势,在授课时尽量保持平台使用的相对固定性。教师必须同面授课一样,扎实地做好课前、课堂、课后的三阶段工作。

2.2.1 课前准备工作

教师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教学大纲,制定出各个阶段具体的授课安排计划,提前上传电子版书籍、指导书以及慕课资源链接。每次课前做好教学设计、认真备课,包括PowerPoint课件,相关视频、动画演示等准备。在资料的选用过程中,各类资料良莠不齐,教师应充分结合化学专业要求,仔细甄别、认真筛选,避免过多过杂的资料以及各类资料的重复,最终选择适应学生需求,便于学生理解的资料。同时应适当增加生动有趣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2.2.2 课堂教学

首先是授课平台的选择,针对现下各式各样的软件,任课教师应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以腾讯课堂为例,因其摄像头和屏幕共享功能可轻易切换,且具有较优质的音频视频效果,同时具有演示课件以及播放视频等功能,为授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QQ因其具有使用的普遍性及完善的社交功能,在线上教学活动中可以用来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可以利用“QQ+腾讯课堂”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

在课程开始教师应提前进入课堂,检查网络以及平台的稳定,随后利用课堂的签到功能,将考勤情况及时反馈,让学生们之间建立起相互监督的关系;也可以借助评论区功能,让同学们签到接龙,活跃课前的气氛。授课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可以利用举手模式,对学生进行实时定向提问,学生通过客户端举手,便可直接与教师进行音视频交流。此外,教师还应利用好评论区的留言功能,在讲课的过程中实时关注评论区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以便及时做出调整。

以化学专业为例,教师讲课的过程中,应将书本上专业晦涩的概念转化为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避免照本宣读的枯燥和生硬导致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为增强课堂的生动性,教师在授课时也应注重讲与看的结合,如化工设备的运行模拟等,将知识点形象化便于理解记忆,这整个过程教师应和学生们同步观看。一方面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可做暂停,随机抽取学生向其提问,或让学生们对该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视频内容引出相关知识点,水到渠成地推出接下来要讲的内容。而且通过带领大家一起学习的这个过程,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仿佛就在身边,以此减少线上教学带来的空间距离感。

2.2.3 课后反馈

课后也是整个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主动询问讨论课堂中的相关情况,如课程难易度、教学进度快慢、视频音频清晰度等,鼓励学生们主动反馈遇到的问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听取学生们的建议,在这基础上反思课堂的教学效果,以便及时改善教学方法和总结线上教学的经验。教师在课后应有针对地对课堂上所学内容布置相关作业,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后采取线上提交的方式(可利用邮箱收集或软件自带的作业提交功能),统计作业上交情况。通过批改总结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之后的课堂上进行点评。化学专业中的计算常涉及到各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点评时可以让同学谈一谈他的解题思路或解题时遇到的困惑,以此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之后再针对大家的薄弱点加强讲解和练习,更好地达到强化巩固课堂的作用。

3 线上教学活动优化策略

3.1 教育管理部门——“管”

这次疫情对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学校带来的不仅是挑战,也带来了可以使教学发生革命性转变的重大机遇。应当充分利用这次机会,积极引导教师和学生转变思想,真正实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学生们的主动学习为主,以教师的引导与讲解为辅。此外,教育管理部门应与工信部保持协调一致,为线上教学提供技术支持,保障整个平台运行的稳定性、解决网络承载力不足导致的网络拥堵问题;学校应提供给各院间教师们相互交流、经验共享的机会,以便及时分享线上教学过程中不错的教学方法,使教师们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更熟练地掌握网络技术而带来更佳的教学新体验。

3.2 教师层面——“教”

线上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在唱独角戏,更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也融入到课堂中来,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学生交流讨论的时间,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减少学生之间的地域跨度带来课堂虚拟感,这就要求教师对整个课程教学设计有新的规划。对于适应传统课堂的老教师来说,应克服对线上教学的排斥心理,积极转变思想,乐于尝试新媒体等网络技术。保持教学热情,并与年轻教师交流沟通相互借鉴教学经验,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方法,及时听取建议及反馈,以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线上教学与传统课堂相比,需要教师投入的时间精力更多,但是网络资源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如果能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再配合教师独具风格的教学方法,将直播与其他优质在线慕课结合,线上教学便能够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3.3 学生层面 ——“学”

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也不能仅做听众,应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自律自主的学习习惯。带着问题学习,融入课堂当中去,重视每一次线上课堂,将线上课堂也视作正式课堂,积极参与互动,有效地、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可以在课后主动向教师反馈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提出建议,以促进师生双方都能更好地适应这场疫情带来的教学新模式变革。

4 总结

疫情发展的新常态下线上教学仍是接下来的重要教学形式,这不仅仅是应急之举,更是对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育的探索和考验。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应齐心协力,为线上教学的新模式有条不紊的展开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共同探索线上教学模式的新出路。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疫情过程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战疫情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