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专业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实现跃升发展的探索与研究

2020-02-18 06:29李晓迪霍楷
戏剧之家 2020年1期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实践探索双一流

李晓迪 霍楷

【摘 要】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分析艺术类专业加强跃升发展的重要意义,打造区域一流艺术品牌、培育设计精英、锻造一流人才、建设与“一流大学”相适应的一流专业意义重大;进一步研究艺术类专业实现跃升发展的实践方案,整合资源凝练特色、品牌化建设、以成果为导向,实现艺术类专业快速发展;在社会效益、评估的量化指标和效益的持久性方面展开分析,实现预期效果。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双一流”;跃升发展;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1-0162-01

一、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意义

(一)打造区域一流艺术品牌

“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的人才培养计划,艺术类专业以此为契机实现跃升发展,打造卓越专业建设品牌。本课题结合东北地域特色,以东北大学浓厚的文化底蕴、艺术专业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基础,培养高水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区域示范品牌,培养符合国家和东北地区专业型、学术型的高级人才。立足艺术类人才创新设计视角,以学生文化创新设计为主体,以成果为导向,建立具有竞争力的专业设计育人体系,树立区域示范性创新育人的旗帜。

(二)培育设计精英、锻造一流人才

艺术专业走创新型、特色化发展道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行业领先的卓越拔尖创新型设计人才,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教学模式。该研究将加大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更新教学方法,细化教学制度,凝练教学特色,推动卓越拔尖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迈向新的高度。

(三)建设与“一流大学”相适应的一流专业

以创新为载体探索一流专业育人模式,实现艺术类专业区域一流、国内知名的建设和发展目标。在多年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更应该进一步培育和造就具有核心竞争力、高层次、拔尖型、创新型的人才。因此本项目是培养与“双一流”相匹配、国内一流、业内领先、享有知名度的创新育人品牌。

二、艺术类专业实现跃升发展的实践方案

(一)整合资源凝练特色

在东北大学理工科背景下,艺术类学科以学校浓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目标,以学科交叉、专业改革、标志性成果凝练为切入点,迎来了新的资源和机遇。在原有资源基础上,学科总结专业特色,将艺术类艺术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整合艺术类各级专业实践基地,打造基地集群;强化艺术展演级别和取得的成果,实现跨越式发展;以现有艺术类优势学科为基础,凝练和整合学科特色,培育重点成果的种子项目,为学科进一步跃升发展奠定基础。

(二)品牌化建设

打造艺术类专业品牌,以创新为载体,以评估指标为导向,以成果为检验标准,大力抓专业发展的各项指标,以“一流大学”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艺术类专业影响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品牌。本研究具有厚重的基础,将原有的特色系统性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强化,围绕专业建设——竞赛育人——赛后成果多元转化——教改项目——教改论文——教学成果奖——专利——学生获奖作品集——教改论文集——项目推广等一系列循环增效的教学改革模式进一步夯实基础,建立具有影响力的艺术类专业品牌。

(三)成果导向

本课题将艺术类专业进行资源优化整合,重点支持教师和优秀学生开展教学改革研究,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改论文,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艺术展演,支持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等,大力提升艺术类专业质量发展。

三、预期效果分析

(一)社会效益

本经验成果将在校内、业内和高校内推广,形成较有影响力的社会效益,社会、行业、高校评价良好。将本课题成果形成专业发展和育人的系统经验总结,通过召开交流会、展览会等向兄弟院校推广,预计通过本项目的开展,社会效益将进一步扩大。在国际、国内展赛获奖基础上,本课题将进一步推进专业获奖数量和质量,使艺术类专业成为区域一流、影响力广的品牌专业,具有立足辽宁、辐射东北、影响全国的示范作用。

(二)评估的量化指标

在辽宁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专业评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东北大学非工科专业认证等过程中,高质量、多数量的量化育人成果作为重要量化指标及专业自选特色,提供了大量材料、数据支撑和教学自选特色项目,得到了评估专家的认可,这为创新驱动竞赛育人模式的持续开展树立了坚强的信心,为创新育人的品牌化和质量化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三)预期效益的持久性

本项目以一流大学建设为契机,实现艺术类专业的跃升发展,通过不断总结标志性成果,对成果量化积累形成惯例和习惯,多年来不断深入、从未间断竞赛育人的个性化研究与探索,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科研、专业发展等都具有持久性。以本项目为载体,开展创新育人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拓展育人成果的规模和形式,形成高效的育人模式,并且在校内外进行推广和应用,具有辐射其他高校的示范作用,影响具有持久性。

参考文献:

[1]沈宇峰.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改革研究[J].智库时代,2019(05):263-264.

[2]刘晓峰.教学模式改革在艺术类专业就业导向中的实践与应用[J].戏剧之家,2018(12):203.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专项课题“东北大学竞赛育人与素质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学实践与特色研究”(2019SZEYB24)成果;东北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专项课题“东北大学竞赛育人与素质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学实践与特色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艺术类专业实践探索双一流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浅析高校艺术类专业如何带动社区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