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为何多见渔夫不见农夫

2020-02-21 16:26月白釉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宫崎桃花源渔夫

月白釉

山水画是从宋代开始取代人物画,成为主流的。随着北宋科举制的完善,士大夫主宰了宋代及以后的艺术文化。山水画作为一种更能反映他们精神境界的主题,受到追捧。

古代中国是农业社会,为何中国山水画中多见渔夫却不见农夫?日本汉学家宫崎法子认为,这样的选择是具有深意的。在中国文学或哲学传统中,在《楚辞》《庄子》的影响下,渔夫俨然一种不拘泥于现实世界、不被任何东西束缚的存在,代表了逸世和桃花源的理想。而不同人笔下山水畫中的渔夫又不完全相同。北宋郭熙的《早春图》,是在神宗皇帝的要求下创作而成的,可以说是一幅表现北宋理念的水墨山水画。画面下方出现的渔夫一家,过着朴素的生活却很知足。这像是预示一个桃花源般的理想世界,这个世界正是在当时的统治下实现的,画中的早春季节即传递出一种面向未来的希望。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渔夫脸上则不带一点快乐,反而弥漫着一股险峻的气氛,严酷的冬季更为其赋予某种意味。这样的渔夫形象似乎寄托了一种孤高的精神。值得一提的是,正是渔夫的出现,让山水画风景不止于风景,而是支撑整幅画成为一个文雅的世界,一个有精神深度的艺术空间。(摘自《文汇报》)

猜你喜欢
宫崎桃花源渔夫
菊与星
《桃花源记》
你心中的桃花源
虚构的桃花源 桃花源的虚构
天皇版“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