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

  • 桃花源的美好生活
    书舜有人心中的桃花源是高楼林立灯火辉煌的都市,有人心中的桃花源是牛羊成群广阔无垠的草原,而我心中的桃花源,却是宁静质朴炊烟袅袅的乡村。桃花源的生活是充实的。早晨听到嘹亮的鸡鸣,人们便相互招呼着去农耕劳作;天黑了,大家就一起有说有笑地回家休息。桑树低低地垂下头,留下树荫一片。风调雨顺,庄稼长势喜人,放眼望去,好像一大片绿色的鸭绒毯。桃花源的生活是快乐的。春天,蚕已经结茧,吐出长长的蚕丝。我们伴着和煦的春风,踏着湿润的朝露,到高高的山上尽情玩耍,到青翠的草丛中

    雪豆月读·中年级 2022年5期2022-05-30

  • 我的专属桃花源
    孙颢妍我的专属桃花源是粉色的梦幻世界。满山遍野花团锦簇,远远望去好像是天上掉落的彩霞。那里下着永不停歇的桃花雨,整个世界都是粉色的:天空的云是粉的,下的雨是粉的,就連池子里的鱼儿也是粉的。走在桃花铺成的清幽的小路上,一阵阵桃花的香气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桃花源里每家每户都种着茂密的桃树,鲜美多汁的桃子挂满枝头,十里之外就能闻到桃子诱人的味道。晚上躺在摇椅上,风儿伴着我入眠,偶尔会听到“咚咚”的声音,那是桃子熟了,回到了大地妈妈的怀抱。桃花源里人和动物和谐共处

    雪豆月读·中年级 2022年5期2022-05-30

  • 桃花源记》中有真意
    何发祥《桃花源记》本是《桃花源诗》的序言,却成就了一个神奇美妙的奇遇故事。然而在这个故事中,却有“经不住推敲”的地方。先说起因。一个渔人“缘溪行”,竟能“忘路之远近”。不识水路,怎能“捕鱼为业”?再说环境。渔人来到的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要知道,古人认为桃木能驱魔辟邪,对桃林是充满敬畏的。那么,这位渔人为何无所顾忌,敢闖入“中无杂树”的桃林呢?以上疑问足见故事的不合常理和破绽之多。难道是作者讲述故事时的疏漏吗?其实,细细品味可知,这是诗人的巧妙

    初中生学习指导·提升版 2022年3期2022-03-19

  • 慢生活体验真人秀《念念桃花源》1·2浙江卫视开播
    验真人秀《念念桃花源》1月2日开播,常驻嘉宾阮经天、张天爱、周奇和每期飞行嘉宾开启都市“桃花源”之旅。《念念桃花源》是一档沉浸记录式生活慢综艺节目。节目旨在带领观众从高压、快节奏生活中慢下来,通過对美食、美景、生活、情感的展现,传递都市桃花源的生活理念。“慢和真,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据节目组介绍,《念念桃花源》主打慢生活,以填补忙碌的都市人对悠闲安逸生活的心理预期为目的,给大众以宽慰与启迪。节目将借助都市“桃花源”这一载体,让嘉宾与观众一同品味慢生活,找

    综艺报 2021年1期2021-09-08

  • litude;桃花源 (táohuāyuán,the land of peach blossoms) to reveal the ideals in the mortal world,and the image of returning birds toward the setting sun to express an old person’s hope to live in seclusion.Because plowing is laborious,

    Special Focus 2020年5期2020-11-27

  • 话剧舞台上的“桃花源
    在自己的名作《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东方式的乌托邦理想社会,从此以后,桃花源成为很多人寻找的世外圣境。1986年,著名话剧导演赖声川的话剧《暗恋桃花源》在台湾进行了首次公演,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他也凭借此部话剧在1988年就获得了文艺类的奖项。这部话剧讲述两个剧组分别是《暗恋》和《桃花源》,他们之间本来没有任何关系,但却为了排练自己的话剧,在同一个剧场的舞台上发生了一段故事。两家剧组都与剧场签订了当晚彩排的协议。但是排练的时候,都受到了场地的影响,但是谁也

    山东文学 2019年4期2019-11-13

  • 桃花源记》初三复习试题
    奇心,因此寻到桃花源。(2)第二部分(第2、3段):写了桃花源中 ________ 的生活氛围和 ________的社会风尚。其中第2段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表明此地 ________ ,“ ________ ”反映此处生活宁静,“ ________ ”揭示桃花源百姓悠然自得的精神状态。第3段中,“要”、“延”展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________ 和 ________ 。“不足为外人道也”直接说明了 ________ ,也为下文 _

    学生导报·初中版 2019年4期2019-09-10

  • 许我一处桃花源
    生活也需要一处桃花源支撑着我们活下去,活得自由,活得精彩。东晋思想家陶渊明,一生仕途不顺,他曾迷茫过,彷徨过,不知所措过。他的生活一度黑暗无比,但黑夜过后,黎明终将来临。他厌弃了充满着尔虞我诈的官场,于心中修篱种菊,勾画出一处桃花源,那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陶渊明借着这心中的桃花源来慰藉自己彷徨的心灵,将其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安东尼曾說:“长大了,迷失在了大人里。”诚哉斯言。随着年龄的增大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9年7期2019-04-17

  • 我的桃花源
    看见陶潜笔下的桃花源,或许说,我就在那个桃花源里。那个桃花源就是我的家,那隐埋于深山之中的家。在那个家中,我能每日呼吸新鲜的空气,听潺潺的流水发出一串串灵动的音符,品清泉中凉丝丝的甘露——这个家就是让我始终不能忘怀的大自然。曾记得小时候,在云雾缭绕的山间穿行。这些山都是一些无名山,很多地方连石阶都没有,父亲总是在后面叫着:“慢一点,小心摔下去。”可我总相信,这山是喜欢我的,不会忍心将我抛下去。那时幼稚的我,现在看来或许是可笑的,不过一路在山间穿行,虽有磕磕

    意林·少年版 2019年1期2019-01-16

  • 寻梦桃花源
    他便许世人一个桃花源,于是人们追逐向往,只有他明白,那只是他心里一只纯净的精灵,时时提醒着他,现实的残酷,是时候寻找自己的生活了,他便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晋代诗人,陶渊明。他笔下的桃花源,落英缤纷,芳草鲜美,物资充足,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鸡犬相闻,阡陌交通,人们热情好客,皆出酒食,设酒杀鸡作食,生活幸福,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画面的美感,情节的真实生动。情不自禁,如在童话故事里一般。万千思绪任意驰骋。然而岁月悠悠,我们无法判断是否真的有桃花源这样的地方,我们结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4期2017-03-31

  • 你心中的桃花源
    ,每个人心中的桃花源或许也会相互交错,被隐秘的小径所连接。在此期策划的最后,不再问桃,而是问心。您心中的桃花源是什么样的呢?或许您已有理想,又或许正在寻觅。在这里,我们请来了几位不同年龄层的人士将他们心中的桃花源告诉您。只希望当桃花开败,桃果下肚后,一份向往仍能留在心间。这份向往或许能带我们穿越时空,连接古今,更能连接起彼此。郭兆胜(40后,天津音乐学院教授):我认为“桃花源”实际上是对“天人合一”的追求,是一种对自然的融入和回归。如今受市场经济影响,有太

    中国收藏 2017年3期2017-03-29

  • 湖南重庆两县争夺“桃花源”互指对方为“赝品”
    当年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描述了一个安宁和乐的世界,称之为桃花源,然而他并没有留下这个地方具体地点的描述,只以“无问津者”结尾,这个描述在1600年后引起了争论:哪里才是“正宗”的桃花源?2016年12月上旬,重庆酉阳县高调推介县境内的桃花源景区,并以排他性的姿态,公开宣布酉阳桃花源的“正宗”性。此举随即引发同样主打“桃花源牌”的湖南常德市桃源县的反击。该县多位政府人员称,重庆酉阳涉嫌“炒作”,桃源县才是“正宗”。其实两地对于“正宗”桃花源的争夺早已有之。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7年2期2017-03-10

  • 桃源后记
    话说渔人桃花源酒足饭饱后,欣然归去。既出,逢人便道桃花源鸡的美味绝伦和桃花源酒的香醇无比。就连郡太守听了都顿时垂涎三尺,立马遣人随其前往购买,可惜“不复得路”。渔人的“现身说法”和太守的“梦寐以求”,让桃花源的鸡和酒顷刻享誉整个武陵郡。清醒后的渔人越想越不是滋味:村人临来反复叮嘱:不足为外人道也!可我这破嘴!……为表羞愧之心,渔人发誓足不出户,面壁思过二年。二年后,渔人领着儿子商,到桃花林忏悔。你说怪不怪,三年前他做下的标志此时竟映入父子眼帘。爷俩随即顺着

    小说月刊 2016年6期2016-05-31

  •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0200)《桃花源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冯淑文 周俊波(吉林省农安县哈拉海镇第二初级中学 吉林农安 130200)一、教学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2.熟读并背诵全文,品味简洁而蕴含丰富的语言。3.反复诵读课文,领会作者在文中寄托的社会理想及其鲜明的现实意义。二、教学重点熟读并背诵全文,品味简洁而蕴涵丰富的语言。三、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领会作者在文中寄托这种社会理想的现实意义。四、教学方法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五、教学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期2016-03-03

  • 多角度解读文本 更凸显作者思想——以《桃花源记》一课为例
    者思想——以《桃花源记》一课为例江苏 王晓英在《桃花源记》的结尾,作者陶渊明巧妙地把桃花源隐匿起来,高尚士刘子骥找不到桃花源,其他人也找不到桃花源。为什么再也找不到桃花源呢?陶渊明对桃花源的神秘化处理,有趣有味,魅力非凡,引人深思。一、从“外人”的角度来思考找不到桃花源的原因1.“外人”迷失了寻找桃花源的道路。渔人是见证过桃花源的唯一的“外人”,他有关通往桃花源路道的记号,是“外人”进入桃花源的关键线索。然而,当渔人报告了太守之后,兴冲冲地带着其他人企图重

    作文教学研究 2016年3期2016-02-14

  • 梦回桃花源
    都知道那个误入桃花源的武陵人张寿,那个随太守去寻人间仙境的渔人张寿。张寿是我的夫,一直以来,他都是勤劳本分的渔人。习惯了和他相濡以沫的日子,习惯了看他温柔的笑脸,我以为,我会和他这样一直到老。那天,和往常一样,我望着将出门的张寿,轻声道:“早些回来。”他点点头,出了门。太阳落山了,却不见他的身影。一天,两天,三天,我焦急地等待着。第四天,他慌慌张张地跑了回来,对我说,他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一个真正的人间天堂。那时,我并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他能平安归来,

    同学少年·作文 2015年8期2015-12-08

  • 话剧
    《暗恋桃花源》导演: 赖声川赖声川是台湾非常著名的话剧导演,最有名的剧便是《暗恋桃花源》,长演不衰,版本众多,个人偏爱92版。其实这是两个故事:《暗恋》与《桃花源》。《暗恋》中被战乱冲散的情侣,彼此一直在找寻,找寻过去的时光,找寻旧情人。过去的爱恋美好而热烈,台湾那么小又那么大,同在台湾却了无音讯,最后相见却白发苍然,只能空叹造化弄人。至于《桃花源》,现实不堪而又可怕,不如去向桃花源,那是人世间的梦之所在,但好则好矣,终是单调,心有牵念,由梦想回归现实,简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5年5期2015-05-30

  • 游家乡的桃花源
    美丽的水库——桃花源风景区。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我一起去桃花源游玩。一路上,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到了桃花源,抬头望去,四周是一座座高山环绕着整个美丽的桃花源景区;再走近几步,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桃树林。桃树上长满了桃花,大多是花骨朵儿,但也有些开了。树下的草丛中,一朵朵野花也开了,小蜜蜂“嗡嗡嗡”地唱着歌,正在忙着在花间采蜜。穿过桃树林,沿着台阶往上走,是一条长长的走廊,那里记载着一位位当地历史名人和长塘的历史故事。我们沿着

    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15年9期2015-05-30

  • 《暗恋桃花源》中的三重互文
    年首演的《暗恋桃花源》所引起的轰动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二十多年来,《暗恋桃花源》长演不衰,并一度被拍摄成电影。该剧最为出彩的地方主要在于形式上的剧中套剧以及内容上的悲喜交融,而这两点都没有逃出评论者锐利的眼光。就前者而言,有论者指出该剧“可能受了意大利戏剧家皮兰德娄的名剧《六个寻找剧作家的剧中人》的影响”[1],同时又达到了一定的陌生化效果。就后者而言,许多评论者都指出该剧表现了悲中之喜、喜中之悲的悲喜交融。剧中套剧的形式以及悲喜交融的内容应该说是该剧广受欢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7期2015-03-29

  • 虚构的桃花源 桃花源的虚构
    桃花源是虚构的,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但是,一直以来,老师们要不就直接将虚构这一事实告知学生,要不就只是以“遂迷,不复得路”来判定桃花源的虚构性。这其实远远不够。教育主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探究出桃花源的虚构性,其意义和价值将更大。探究的依据自然是文本,现在将探究的结果与大家分享之。一、虚构的桃花源从渔人发现桃花源的过程看,桃花源之偏僻是显而易见的。先得“缘溪行”,再得遇着一片奇异的桃花林,继而走完这片桃花林,最后发现小山上的小山洞,走进小山洞,这才到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4年11期2014-12-01

  • 巧抓文眼“异” 妙解注释“疑” ——《桃花源记》中“悉如外人”一词解惑
    陶渊明的名篇《桃花源记》。这篇文章写了一个东晋渔人,无意中闯进了一个与世隔绝了五六百年的世外桃源中的故事。原文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对于这一句中的“外人”一词的注释,苏教版教材课文的注释 (九年级上册第183页,2010年5月第1版)和教学参考书中的解释都是一样的:“外人:指桃花源外的人。”整个句子的意思为:这个无意中闯进桃花源的东晋渔人,看见与世隔绝了五六百年的桃花源人,他们在这儿来来往往,忙于耕田劳作,男男女女的穿

    中学语文 2012年1期2012-01-29

  • 寻找“桃花源
    韩浩月寻找“桃花源”韩浩月一在长沙工作的男子兴冲冲地跟媒体说,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寻找,他找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者跟着这名男子像模像样地踏访了一番,给出个结论是,这个地方的确与《桃花源记》中的描写“有几分神似”。这个新闻写的很妙,妙就妙在“神似”一词的使用。自家阳台上如果有花有草,主人几页书读罢在混沌梦乡半睁开眼,也会发现此地与“桃花源”有几分神似。这样的新闻完全可以当作娱乐新闻来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何处不飞花,难道我们就能据此认为到处都是“桃花源”吗

    观察与思考 2011年2期2011-04-15

  • 也说“外人”
    (上)选入了《桃花源记》,课本对文中“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一句中“外人”的注释为“指桃花源外的人”(即像渔人一样的晋太元中人),与下文“遂与外人间隔”和“不足为外人道也”中的“外人”的意思一样。其实将这里“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外人”解释为“另一个世界的人”更为合理;而下文“遂与外人间隔”和“不足为外人道也”中的“外人”则可解释为“桃花源外的人”。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从课文上下文意来理解。文中写桃花源中的人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5期2008-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