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 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的比较分析

2020-02-23 05:35陆霓虹刘洪璐吕正煊陈杨君姜建杰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肺结核例数阳性率

陆霓虹 刘洪璐 吕正煊 陈杨君 刘 俊 姜建杰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云南昆明 650041

2018 年WHO 报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合并肺结核患者逐年增加[1],HIV 感染后机体免疫力下降,是肺结核的易感人群。对HIV 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双重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HIV/MTB双重感染率也在不断上升,其感染病例每年增加近10%[2]。云南省是结核病与艾滋病的高发地区,作者通过对HIV 并肺结核患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的比较,分析不同诊断方法的准确率,为HIV 并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9 例HIV 并肺结核患者为A 组,57 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为B 组。A 组女20 例,男29 例;年龄23~65 岁,中位年龄47 岁。B 组女24 例,男33 例;年龄18~70 岁,中位年龄49 岁。

1.2 诊断

①HIV 抗体检测:所有HIV 病例均经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初筛,阳性者送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WB)确诊,艾滋病(acquired immun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诊断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HIV/AIDS 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②肺结核诊断标准:根据2017 年版《WS288-2017 肺结核诊断》的诊断标准[3]进行诊断;③HIV/TB 的诊断标准:血清HIV 确诊阳性+肺结核诊断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比较

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较常见低热、体重减轻,B 组常见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两组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胸膜炎、口腔黏膜溃疡、慢性病毒性肝炎等常见并发症例数多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影像学特征比较

A 组常见肺门与纵膈淋巴结肿大,空洞形成与粟粒样结节较B 组增加,A 组影像学表现常见肺外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病变位置以下肺病变及双肺病变为主;B 组肺外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较少,以上肺及单肺病变较为常见;两组影像学表现及病变部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 两组实验室特征比较

两组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C 反应蛋白(CRP)增加患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常见肝肾功能异常高达79.6%,PPD 实验阳性率不高仅为6.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痰查抗酸杆菌及痰培养阳性例数均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bronchoscopy 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检查MTB阳性检出例数多于常规痰查MTB 及痰培养,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患者T 细胞斑点实验阳性例数多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血液标本、BALF 检查及体液标本的G-xpert 检查阳性数多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1 两组临床特征比较(例)

表2 两组影像学特征比较(例)

2.4 A 组G-xpert 与其他检查比较

在A 组患者中,G-xpert 检查较PPD 实验、常规痰查MTB、痰培养、T 细胞斑点实验阳性率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78、15.519、13.402、4.640,P =0.000、0.000、0.000、0.031)。G-xpert 检查阳性率与BALF MTB 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6,P =0.297)。见表4。

3 讨论

HIV 并肺结核的发病率日益增高[4],2018 年WHO报道HIV 并肺结核在非洲、亚洲导致了更高的死亡率[5]。HIV 导致的免疫功能下降使MTB 具有更高的易感性。HIV 合并MTB 的双重感染导致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单纯的结核病患者不同,耐药发生率高[6],诊断与治疗更为困难。

本研究中显示HIV 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多为低热及体重减轻,单纯的肺结核患者常见咳嗽、咳痰及咯血。因HIV 感染后常因病毒破坏免疫系统,CD4+T 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数量进行性下降[7],合并MTB 感染后进一步加重临床症状,导致低热及体重减轻。单纯的肺结核患者因较少免疫缺陷,MTB 感染后巨噬细胞迁移及吞噬增加,促进炎性反应导致分泌物增多,从而咳嗽及咳痰多见,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8-11]。

表3 两组实验室特征比较(例)

表4 A 组G-xpert 与其他检查比较

本研究显示,HIV 合并肺结核患者因宿主免疫功能低下导致免疫抑制,淋巴细胞减少[12],影像学表现常见纵膈及肺门淋巴结肿大,MTB 播散导致胸部粟粒样改变。因免疫功能下降病灶播散明显,双肺病变及肺外病变较单纯肺结核患者多见。彭程等[13]报道HIV 合并肺结核患者影像学检查多见亚急性肺结核的粟粒样改变,常为三均匀表现,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与本研究结果吻合。

HIV 并肺结核患者因机体对多种细菌及病毒易感,常伴随感染后肝肾功能下降[14]。本研究显示HIV并肺结核患者多见肝肾功能异常,与单纯肺结核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常规的结核专项检查比如PPD 实验、痰查MTB及痰培养对HIV 在肺结核患者中阳性检出率较低,考虑与HIV 并MTB双重感染后导致的CD4+T 淋巴细胞严重减少,MTB 感染并不导致活跃的免疫反应有关[15]。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BALF 的刷检及培养结果均比常规的痰培养及痰查MTB 阳性率升高,提示深部的刷检与灌洗MTB 的检出率会更高,与其他研究[16-17]结果一致。

T 细胞斑点试验是一种细胞免疫技术[18],机体感染MTB 后,作为免疫应答的一部分,外周血中的T 细胞受到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后转化为活化的效应T细胞,分泌γ-干扰素,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来检测分泌γ-干扰素的细胞,通过对微孔膜上的斑点计数来推测体内是否存在抗MTB 的效应T 细胞来诊断MTB 感染[19]。本研究显示斑点实验在单纯肺结核患者中阳性检出率较高,提示该检查与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免疫功能低下导致阳性率下降。但与传统的结核专科检查比较,斑点实验仍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Xpert MTB/RIF 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巢式PCR 技术发展而来的基因扩增技术,能够在2 h 内针对rpoB基因81 bp 利福平耐药核心区间(RRDR)设计引物、探针,检测其是否发生突变,进而用于诊断结核及检测利福平耐药(rpoB 序列存在突变)[20-21]。本研究结果显示Xpert MTB/RIF 检测在HIV 并肺结核患者中较痰查MTB 及痰培养、T 细胞斑点实验等检查阳性率明显升高,提示Xpert MTB/RIF 检测技术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对HIV 合并肺结核患者及耐药肺结核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率。

通过对HIV 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的比较,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类疾病的认识,了解不同诊断方法对HIV 合并肺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Xpert MTB/RIF 检测技术通过核酸扩增检测具有更好的准确性,较其他实验室检查临床诊断率更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肺结核例数阳性率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密切接触者PPD强阳性率在学校结核病暴发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