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扶贫协作下幼儿园信息化教育建设的比较和思考

2020-02-23 00:02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定西市幼儿园信息化

林 湉

东西部扶贫协作下幼儿园信息化教育建设的比较和思考

林湉

(云南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院,云南 昆明,650091)

近十年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稳步前进,有着长足的发展。然而,通过教育信息化建设各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到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关系下,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有着一定借鉴和影响,体现在教学研讨、教师培训、家园合作等诸多方面。当前,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建设,都仍需不断推进信息化手段的使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才能促进不同地域之间的教育公平,提升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东西部扶贫协作;幼儿园;教育信息化;比较

依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的精神,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而今即将迈入关键的最后一年。回顾近十年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客观地来说有着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地区教育相关行业,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方面都有所付出,最为值得关注的一方面,即努力推动教育资源在区域间的普及和共享,促进地域间的教育公平,提高贫困偏远地区的教育质量,积极建设不同地区的教育信息化产业体系。

就我国教育发展情况而言,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有待加强。对此,国家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以东部地区帮扶西部地区为手段,对西部地区的教育进行扶贫和扶智,旨在推动西部地区的教育进步,促进区域间的教育公平。对此,福州市与定西市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关系”,帮扶定西市教育业的发展。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同样开展相关的帮扶工作,构建西部地区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环境,以促进不同地域间的教育公平、提高西部地区的教育质量、创新西部地区的教育模式。

一、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比较

近年来,定西市作为教育扶贫县级市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着巨大的变化,从政策制定和经费投入等方面来看,均体现出对教育信息化极大的支持,一定程度上弥补后发展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现象。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较,对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建设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历,以西部地区F园和东部地区T园为例进行比较和探讨。

(一)硬件建设方面

T园为福州市省级示范园,坐落于城市中心区域,周边交通便利,数字资源丰富。T园共有12个班级,28名教师,每一间教室配备一台数字交互型教学设备,比如希沃电子白板、交互一体机等;在办公室中每个班级均配有办公电脑,基本达成100%数字化办公;多媒体教室中配有多台交互型教学设备、投屏、平板电脑等设施。其次,T园在提升宽带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改造校园网络,建设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互补的网络域,确保各班教学设备相互联系形成校园网络,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运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下载、上传和共享教学资源。再者,在家园合作方面,通过微信公众号、365幼教平台、教师网络教育资源空间等数字化平台,及时与家长进行有效互动,让家长了解、参与幼儿园各类活动,初步构建智慧校园体系。

作为T园的对口帮扶园,F园为定西市市级示范园,位于城郊之处,离城市中心相对有一段距离,数字资源相对匮乏。F园共有15个班级,45名教师,每一间教室均配备一台数字交互型教学设备以及一台投影仪;在办公室中,一个年段配备一台台式电脑,教师以纸质化办公为主,在整理资料、下载图片时需排队轮流使用电脑。多媒体教室配有一台交互型教学设备、一台投影仪。其次,F园以有线宽带为主,各班级之间没有建立联结。再者,在家园互动方面,以QQ和电话为主要联系方式。

(二)软件建设方面

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出来的作用日益凸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方面的建设,也是加大了投入的力度。不仅有硬件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更有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师网络空间建设、教育教学软件等软件方面的建设投入。

1.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方面,位于东部地区的T园积极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提升园所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T园教师较为年轻,对于信息技术掌握速度快,依托于城市网络资源丰富,教师之间能够相互交流和分享,例如视频剪辑软件的使用、微课的制作等。其次,幼儿园积极鼓励教师参与“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活动,上传教学应用课例,推广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相比之下,F园就显得较为薄弱,因为F园多为农村转岗教师,年龄平均数较大,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普遍低下,部分教师对于电脑软件的使用比较陌生,很少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在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养方面,缺乏一定政策的指引,领导者信息化理念有待提升,因此在培养方案上这方面内容需要进一步探讨。

2. 教师网络空间建设

在教师网络空间建设方面,T园全体教师均开通、建设了各自的教师网络空间,在教师空间中上传各种数字资源,例如课程展示、微课作业、幼儿活动视频等,同时向家长和幼儿宣传建设网络学习空间的益处,丰富幼儿的课后时间,实现了信息化的家园合作和沟通。在此方面,通过观察和访谈了解到,F园教师基本没有教师网络空间方面的建设,但是教育行政部门有大力推行“互联网+教育”理念,潜移默化教师的教育手段,鼓励教师使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育教学,例如利用网络平台直播讲课,实现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共享。

3.教育教学软件

教育教学软件一般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使用的载体,是幼儿园教师在幼儿拥有网络学习平台及相应设施的情况下,支持幼儿开展学习活动的工具。T园在配备交互式教学设备的同时,购买相关教育教学软件,如希沃白板5、教育101、创客空间等,方便教师查阅和学习,进而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相关软件实现和幼儿的交互式教学,例如美术课上的幼儿作品,教师可以及时拍摄,通过无线网络投屏,与全体幼儿分享、交流;再比如户外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数码设备捕捉幼儿动态影像,及时上传与家长分享,扩大和加强教育信息化的涉及面和时效性。然而,F园虽然也同样配备交互式教学设备,却没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软件支持,教师只能运用设备进行简单的操作,比如播放图片和视频,无法和幼儿达成交互式的课程互动,极大地浪费了信息化资源,没有将教育信息化真正运用到被教育者本身。

可见,东西部地区的幼儿园,在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投入方面、软件建设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东部地区的信息化资源带动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西部地区来说,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西部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二、东西部协作关系下幼儿园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2016年以来,定西市与福州市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关系,围绕教育扶贫策略进行深度的探讨。其中,在幼儿园信息化建设方面深入贯彻《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文件精神,帮助西部地区幼儿园打造“互联网+教育”模式,推进信息化手段的使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升教育质量。

(一)教学研讨方面

近几年,定西市尝试在学前教育领域探索“阳光课堂联盟”教学模式,即构建“互联网+教育“模式,将东部优质的幼儿园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共享,加强“名师名校”、“在线课堂”等信息化教学研讨和教研模式的探索。[1]同时,通过“对口帮扶园”的签订,启动线上和线下教学研讨交流模式,鼓励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或者在教学研讨时采用“双师课堂”模式,进行线上线下的双向交流、答疑解惑,促进东部教育理念向西部传播和推广。在西部后发展地区,由于各方面因素制约,部分课程难以开齐、开好,教师参与教学研讨时出现“不会研”、“研表面”的情况,对此各园还探索建立“名园+民园”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云平台,促进教育资源的普及和共享。

(二)教师培训方面

东部地区在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方面的培养对于西部地区来说是一种参考和借鉴。定西市多次组织教师参与多层次、多元化的信息技术活动,以国培和省培为指引,从园领导、骨干教师等作为培训的突破口,形成四级培训体系的全员规模化培训,提升了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2]其次,鼓励教师开通个人工作空间,根据自己的能力上传工作内容、教学反思等,普及数字化办公,实现信息化备课。再者,鼓励教师参与多形式的信息技术赛事应用活动,加强教师实际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达到了以赛促学和以赛提能。

(三)家园合作方面

西部地区的家校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在家园合作方面由于家长的基本素养尚未达到,因此存在一定困难。对此,定西市的幼儿园尝试探索适合于本土化的家园沟通平台,例如家校通、微信公众号等,园所和教师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家长参与,创设丰富的活动,通过数字化设备的使用让家长逐渐加入到孩子的教育之中。

三、对东西部地区幼儿园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思考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一句“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的共鸣。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实现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难点在于,打破地域的限制,让教育和信息技术自然地融合,构建互联网式的教育平台,真正地做到让信息化资源为教师和孩子服务。教育信息化建设不单单是学校的责任,还需要社会各界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帮助,例如东西部协作关系下,中国移动福建分公司为定西市渭源县捐赠数百台电脑;再如福州教育局与科大讯飞签订协议,促进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这种公益机构“捐”、网络企业“支”等多种形式的参与,不仅加大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更是夯实了教育信息化的基础。

对于幼儿园来说,教育信息化建设仍在追赶高校教育、中小学教育的步伐。笔者认为,幼儿园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应当立足实际,结合幼儿园阶段的教育实际,提供相适应的教学设备,以信息化平台为载体,以幼儿的发展为目标,推进幼儿园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建设迈入持步发展的轨道。

(一)更新教育信息化观念

学校和家庭孩子成长过程中同等重要的助力,二者为了孩子的成长,会有着同样的理想,会朝着一个方向去努力。由此可见,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家长和教师的作用必不可少。那么,基于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我们也要不断更新家长和教师的信息化观念,可以通过培训、实践等形式,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信息化观念,再通过教师向家长宣传通俗可行的信息化观念,以教师的信息化带动家长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有利于构建学校、教师、家长为一体的教育信息化观氛围[3]。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手段

信息技术是教育信息化的载体,是集合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的工具,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动态化和形象化日常的教学内容。幼儿园的孩子对于色彩、动态的感受和捕捉较为灵敏,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的手段,有助于幼儿创新思维的养成。其次,数字化设备从小就围绕在幼儿的生活之中,利用有效的信息技术创新教学途径,可以让孩子更加近距离地接触现代化科技发展的趋势和动态,有助于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探索事物的精神。

(三)构建教育信息化体系

教育信息化体系由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同步构成,是推进信息现代化建设的双翼。在幼儿园中构建教育信息化体系,有助于实现幼儿园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4]首先,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积极向中小学教育、高校教育学习,拓宽教育资源,通过家长资源或者联系高新网络企业联合等多种渠道,稳固信息化技术的硬件设施和网络环境,为信息化体系的构建坚实的基础。其次,在软件建设上要从幼儿园实际出发,着重培养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引导教师有效地将信息技术整合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推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同时,要构建教师、家长、幼儿三方互动的网络桥梁,基于幼儿园的现实情况建设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信息化体系。

当下,科技水平不断推成出新,教育信息化紧跟时代的步伐,为教育领域描绘出美好的未来。幼儿园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教育现代化实现的重要环节,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建设,都需要不断更新教师、家长的信息化教育观念,不断地摸索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实用性,不断实践积累信息化教学经验,不断推进信息化手段的使用,才能更好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才能促进不同地域之间的教育公平,提升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推动幼儿园教育现代化的稳步发展。

[1][2]尹晓军,郑芃生.甘肃定西市:农村教育迈入“2.0时代” [EB/OL]. (2019-05-20).http://jy.dingxi.gov.cn/art/2019/5/20/art_8906_1190273.html.

[3]王正伟.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7):53-54.

[4]黄俊荣,邓本胜.构建促进深度融合的县域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教育平台[J].教育科学论坛,2018(35):71-74.

2019—12—11

林湉(1991—),女,福建福州人,汉族,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2017级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G633.3

A

1673-4564(2020)01-0099-04

猜你喜欢
定西市幼儿园信息化
亢蕾作品精选
亢蕾作品精选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2004~2013年定西市马铃薯生产状况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