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生小学数学学习障碍成因及对策

2020-02-23 00:02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聋生手语障碍

张 云

聋生小学数学学习障碍成因及对策

张云

(敦化市特殊教育学校,吉林 敦化 133700)

聋哑人由于受自身听力障碍的影响,在认知、语言、理解、心理、思维、情绪情感等各个方面相对于普通儿童来说存在一定差距。在聋生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大多数聋生的数学相对较弱,要想提高聋生小学数学能力,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聋生;小学数学;学习障碍;成因;对策

聋哑人作为特殊的群体,在日常的教学中,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应当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在聋生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里,小学阶段处于基础性位置,它影响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数学能力的发展。聋哑小学生在步入小学教育阶段大多未接受学前教育。由自身生理缺陷导致对数字的理解有别于常人。这就要求不管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本身必须要克服数学学习中的障碍,提升自我素质。

一、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原因

1.自身听力障碍影响

聋生听力障碍有很多原因,多数是先天性和药物所致。即使进行了人工耳蜗、助听器、语言康复训练等措施,但是聋生的正常学习生活还是受到了影响。在言语上,多数聋生都有聋音,主要表现为发音不清,咬字不准;在认知上,由于接收不到声音来源,理解能力差,对于事物的概念与意义都是模糊的,尤其是比较抽象的数学,上课反应速度慢,理解不深刻;在情绪情感上,很多小学聋生还处于不懂事的阶段,脾气暴躁,接受不了老师和家长的批评,一谈到学习问题就逃避;在思维上,直观形象思维较好,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差,相对于其他学科,学习兴趣不浓厚。我们应当正确看待数学学习障碍,提高聋生的数学能力。

2.小学生自律能力弱

小学阶段,多数聋生自主学习能力还不够成熟。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总是被新鲜事物所吸引,还有就是聋生瞬时记忆、短时记忆、机械记忆能力较好,而长时记忆、理解记忆能力弱,可能在当时马上记住了,反过来再提问就会出现不懂的现象。在这个阶段的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都欠佳,上课互相说话打闹,学习精力被分散,偶尔还会和老师打小报告。在课后,尤其回家做作业时,没有在学校的质量高,遇到不会的题就放弃或者抄答案。因为数学题之间的关联性特别强,在课堂、作业环节中没有学好数学,也就影响了数学思维方法的养成。

3.听力障碍带来的心理缺陷

聋生因为生理缺陷,导致心理产生极大变化。在与人沟通,别人不理解并且歧视的时候,就会产生怨恨的心理,认为世界对他是不公平的,消极的心理在小学这个阶段就滋长了。还有一个特殊心理,表现为自卑。自卑的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动力不足,还没有意识到学习对他们的重要性,觉得即使努力学习了还是不如其他人。长此以往,这种心理状态就会让学生逃避学习,尤其是自己不感兴趣的数学。

4.亲子关系不融洽

“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是造成子女心理、精神、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1]在很多家庭里,父母和孩子的关系都不太和谐。家长的类型有以下几种:放任型的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比较冷漠,不仅在生活上,对学习情况也是不了解,不关心,直到老师与家长沟通时才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严厉型家长处处苛责孩子做得不够好,没有耐心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只要求他们达到想要的结果;温和型的家长比较考虑孩子的感受,对学习的关注度也很高,尤其对于小学数学,为了让孩子数学基础更好,通过做大量习题来巩固强化,并且能够在课下认真辅导,与老师及时沟通。

二、教学策略

1.直观形象教学法

处于小学阶段的聋生,直观形象思维较好,具体的实物展示更容易接受。在几何图形讲解上一定注意利用教具,直观清晰,例如认识三角形,可以用三角形卡片,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相互讨论探究得出结果,不是老师直接给出答案。在讲应用题时一定要剖析,联系生活实际,例如学生乘车问题,可以举例我校学生坐校车时,核载53人,老师20人,学生18人,问能不能坐下的问题。既涉及到计算,又和比较大小有关系。再例如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在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班级的每个学生分发10根小棒,发现10根小棒可以摆出3个三角形,还多了一根小棒。然后引导聋生根据已经学过的除法计算列式10÷3=3……1,最后使聋生根据竖式、实物图理解每一个数代表的意义。

2.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

很多聋哑学校还未意识到从重视知识传授到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这一转变的重要性。“现代信息技术以其丰富、趣味性强、形象直观的内容,吸引了聋生的注意,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2]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教育的发展也跟科技紧密相连。传统的教学方式单调枯燥,而多媒体的利用让课堂氛围更活跃,学生兴趣更浓厚。鸿合软件里有三角板、量角器、展台、音频、视频、批注等多种工具可以利用,多变的动画效果以及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生涩的数学有了学好的动力。例如学习数字《7的认识》,首先可以讲一段《七个小矮人》的故事,以故事引入数字7的认识,然后以动画的形式演示“小兔子吃胡萝卜”,先出示7个胡萝卜,再一个一个出示兔子,一个一个数,最后板书写数字7。在涉及到“行程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家里坐车到学校门口花了多少时间,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引导学生联想自己坐车的过程,由此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提升数学的思维能力。

3.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家校之间要建立良性联动机制,有效的沟通是关键。说话方式,沟通技巧是必备的艺术。首先要讲求真诚赢得家长的支持与认同。在学校老师应该认真负责,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还有心理变化,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旦发现学生有什么新的变化一定要与家长及时沟通。想要赢得家长的认同,必须在孩子的教育上与家长取得共识,在谈话过程中,老师不能够急于指出孩子缺点,应该先肯定家长所提出的正确观点,尽量与家长取得共识,然后把家长的一些错误观点慢慢逐一辨析。总之对学生多肯定,多鼓励,少告状,但是学生需要改正的一定和家长说清楚。而家长也要全力配合,使学生回到家里认真完成作业,提前预习,及时巩固复习,注重归纳总结学习方法,进一步促进数学思维的建立与形成。

4.口语手语并用

在聋哑学校,有的聋生还有残余听力,所以口语要发音准确、语调适中,确保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锻炼。对于重听的学生来说必须要用手语,手语要求自然流畅,标准规范。《中国手语》上下册主要是标准手语,而光学习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尤其在常规教学中,一般使用自然手语,所以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教师与学生的手语统一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单一手语不利于有残余听力的学生,单一口语又不适合聋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所以二者要有机结合,口语手语协调并用,促进学生对文字、数学符号、数学方法的理解。

5.注重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辅导教师以学生个体或班级为对象,也接受学生的主动咨询。心理辅导室的工作更加专业化,在心理辅导室建设的环境布置中不仅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而且增加儿童的特点,让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促进学生心理发展与健康。同时加强学科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在学科教育的同时尽可能渗透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让学生用健康的心态去学习文化知识,这样的学习效率会事半功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来做是不够的,教师应该及时与家长沟通,依靠家庭教育,使学生正确面对学习生活。

总之,针对聋哑学生的教学应当注重聋哑小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把数学教学融入生活中去,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数学问题的存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的养成,又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学习,用已有的教学经验不断创新,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正确看待数学学习障碍,提高聋生的数学能力。

[1]王娜,张晓丽,尹梦雅.听障儿童适应行为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2014(2).

[2]马爱华.谈信息技术在聋儿语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1).

G762

A

1673-4564(2020)01-0121-03

猜你喜欢
聋生手语障碍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自然手语在聋人大学生手语中的使用调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无声的世界里,怎样唱一首歌?
跟踪导练(四)2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美术,让聋生就业多一些可能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