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时代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策略研究

2020-02-23 01:11
上海商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城市交通单车交通

孙 瑶

关键字:共享经济 绿色出行 城市交通

引言

共享交通是基于互联网+和共享经济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大众出行交通模式。它反映了生态智慧城市发展时代对城市交通的新要求,增加了城市交通的有效供给,提供了方便快捷、绿色低碳的交通方式,是城市交通的新的生产力。当前,共享交通面临发展无序、环境秩序矛盾、规范管理滞后等问题,制约着共享交通的发展。促进共享交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共享交通环境秩序管理制度、制定共享交通发展的分类监管制度、打造开放协调的市场环境以及建立城市交通公共治理体系。

1 共享经济和绿色交通简述。

1.1 共享经济的概况

共享经济具有较低的经济成本、较高的资本效率以及灵活便捷的操作,能够对闲散资金进行有效整合,使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对资源的浪费情况大幅降低,但也需要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相互信任和自愿共享。共享经济的发展需要依托定位服务、信息反馈系统和互联网平台等技术基础,高效利用社会资源,合理分配闲散资源,降低消费能力差异和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从而达到可持续和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共享经济活动不仅能够使消费者的传统消费模式得到改变,而且能够给供给者带来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大量的额外收入,同时能够打破行业垄断局面,降低共享经济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品的使用率。

1.2 绿色交通的概况

绿色交通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中产生的,能够提高低碳排放和绿色出行,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发展理念,有利于城市生态发展,推动城市环境保护。随着城市交通问题的日益严重,噪声污染、尾气污染、道路拥堵等交通问题对城市居民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交通事故还会对人们的出行和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大气环境污染、城市交通拥堵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现象的严重制约。

绿色交通的应运而生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绿色交通提倡安全、高效、无污染,不仅可以减少交通拥挤,而且能够降低环境污染,同时能够节省建设维护费,符合城市生态均衡和环境保护的基准,能够使人们的出行达到安全、舒适、便利的目的,进而创造畅通的交通设施和绿色的生活环境。绿色交通能够彻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减少资源浪费,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 当前城市绿色交通出现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不完善。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建设城市化时期,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相关规划人员没有按照集约用地的要求进行交通规划,大量交通用地缺乏科学性,不符合绿色交通要求,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导致绿色交通难以发展。另外,由于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人们绿色出行意愿较低。在大部分城市中,很少看到公交站附近设置自行车停放点或座椅,没有为老龄人和残障人士进行全面考虑。很多公交站台由于暴露户外且年久失修,导致使用功能不全,站台上存在积水问题,在夏季由于挡雨棚过窄很难起到遮阳作用,而且有很多站牌线路被小广告遮盖,不利于信息的获取。在人文设计和情感化设计方面,也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道路上缺少城市文化和本地特色的宣传信息,仅作为城市的交通枢纽,并未让市民感受到环境舒适。

2.2 汽车数量逐年递增,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汽车数量逐年递增,交通环境舒适度较低。由于公共交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导致很多市民在出行时选择私家车。虽然汽车数量在增长,但交通道路并未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改进,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交通环境逐渐恶化,道路拥堵愈演愈烈,直接影响到城市空气质量。而且拥堵路段,车辆怠速产生的尾气排放量是正常行驶状态下的2~3倍,造成交通拥堵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2.3 慢行交通服务能力差,非机动车辆供应不足。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越来越多,目前形成了“车多路窄”的情况,道路空间逐渐饱和,道路拓宽程度有限,非机动车道被很多机动车占用,城市在道路改扩建时压缩人行道的空间,大大降低了慢行交通的舒适度。与此同时,公共交通线网准点率较低,且分布不均匀,在城市的中心地带,公共交通分布密集,基本保持在1000m一个站点,而城区的边缘地区则分布分散,站点之间的距离较长,给城市边缘的居民带来不便。大部分城市都有轨道交通,但由于公交与轨道站点之间没有换乘交通,服务能力较差,导致人们更多的选择私家车作为代步工具。

2.4 共享交通模式漏洞多,缺乏成熟的配套机制。

大量黄色和橘色的自行车忽然遍布国内多个城市街头,枢纽地铁站和公交站周边更是成为集散地。这些自行车面向大众、按需使用、服务短距离出行。共享单车的雏形是政府为倡导绿色出行推广的公共自行车。公共自行车依赖财政资金的支持,受限于停车桩布局,未能出现大规模普及。共享交通作为新兴的一种交通模式,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以及使用方便等特点,但由于管理模式和法律法规存在漏洞,导致很多共享车辆乱停乱放,尤其是在闹市区严重阻碍了市民的正常出行。共享车辆的管理缺乏明确的职责划分,运营过程中缺乏后期维护,车辆报废后没有进行及时回收,共享车辆的押金退还需要较长时间,部分地区投入数量过多,导致供大于求,共享车辆大量堆积,不仅浪费大量的城市空间,而且没有发挥绿色环保的作用。

3 共享经济时代下的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策略

3.1 依靠市场力量优化硬件设施,提高绿色出行意愿

依靠市场力量大力发展共享单车。传统的公共自行车完全依靠财政资金,技术进步及市场拓展均较为缓慢。而民营企业创新迭代快,以及社会资本的大量涌入推动了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发展共享单车,需要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的力量,高效配置资源。

共享单车通过提升硬件配置、创新运营方式,发展更趋成熟。共享单车采取B2C运营模式,通过短时间、大批量投放单车,迅速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品牌知名度和运营效率;能实现任意地点还车,支持异地还车,提高了单车的使用效率和便捷性;通过扫码计时,支持支付宝、一卡通等移动支付手段。

3.2 优化环境,完善配套服务

一方面,完善交通路网自行车道规划和建设,在重点区域铺设自行车专用干道,为单车提供便捷出行环境。另一方面,加强对交通违法行为的监管,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彻底杜绝违法者的侥幸心理,创造安全的出行环境。

同时,必须完善配套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过车站、地铁口附近建设充电场,满足新能源汽车的需要,增强城市中加气站的数量,改善每年用气不足的现状,使大家有愿意购买油气混合车辆。在支付方式改变以往的人民币支付,设置移动支付方式,减少人们兑换零钱的烦恼。城市交通部门还要积极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和出租车,大范围投放共享单车,设置试点引进共享电车,建设新能源车辆快速通道,增加城市道路的顺畅度,有效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3.3 建立慢行系统,营造良好环境

发展慢行交通系统不仅要与城市经济水平相适宜,而且要对城市的地形和地貌特点进行综合考虑。一是大范围安装自行车租赁系统,使市民能够随时随地的使用和归还自行车,对公共交通未覆盖的地段进行补充,实现无缝接驳,从而达到绿色交通全城覆盖;二是合理规划沿路景观,营造良好的步行环境。加大绿色种植,沿途规划舒适美观的景观,并扩建护城河岸、湿地公园、水库等周边的人行道,为游客创造“友好”的环境;三是在市中心规划步行街,限时段禁止车辆进入繁华地段,鼓励市民步行游玩,有效改善交通问题。

3.4 加强人文设计,增强情感体验

城市规划人员要站在市民的角度,加强人文设计,提高出行的舒适度,缓解交通带来的疲惫感。例如在公交车上张贴中华传统美德漫画,在地铁站的LED上播放城市的历史风情,在城市道路上设置具有本土特色的工艺和绿植,使人们在绿色出行过程中能够感受城市的温度和风情,进一步推动城市绿色交通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问题越来越严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求。城市规划人员要紧密围绕生态城市建设,建设绿色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提高市民出行水平,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尾气污染,达到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

猜你喜欢
城市交通单车交通
共享单车为什么在国外火不起来
繁忙的交通
老龄化背景下关于城市交通适老化对策的思考
飞吧,单车
持续跟踪 精准发力 充分发挥世行在城市交通建设中的引智引资作用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小小交通劝导员
对恶意破坏共享单车行为要“零容忍”
共享单车(外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