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教学法在小学低段英语对话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2020-02-23 03:37周翠凤
英语教师 2020年2期
关键词:生词语境情境

周翠凤

小学低段英语对话教学过程本该是一个情境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很多情境因素,如交际双方之间的关系、交际涉及的具体话题、交际的具体目标、交际的实际场景等。然而,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这些情境因素往往是教师容易忽略的重要因素。很多教师忽略了英语对话教学的本质,不注重对话发生的情境性,不注重语言交际的情境性,往往在对话教学中以枯燥的词句训练为主,很少为学生提供真实情境下的语言交流机会,从而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一、语境教学法概述

20世纪初,波兰语言学家开始了探讨语境理论的漫长过程,并迅速受到多个国家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邵淑红2018)。语境,即语言发生的具体情境。一般来说,语境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指上下文的语境,这是狭义上的语境;第二,指语言交流的目标、语言交流的时间、语言交流的话题、语言交流的地点、语言交流者之间的关系等;第三,指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社会体制、政治环境等的语境,这是广义上的语境。

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法相比,语境教学法关注语言发生与运用的具体环境,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动力。

二、在小学低段英语对话教学中运用语境教学法的必要性

在小学低段英语对话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小学低段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在这个重要的阶段,丰富的英语学习体验、必要的英语交际情境是提高他们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保证。如果教师一味地采用单一、机械的语言刺激,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利于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

其次,小学低段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生动、形象的元素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将要学习的语言材料与一定的生活经历进行关联。在小学低段英语对话教学中,教师创设的多种情境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在形象、具体、生动的语境中理解语言知识,进行语言训练。

另外,在小学低段英语对话教学中运用语境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进行口语交际,并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将一些语言材料与实际语言情境联系起来,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语境教学法在小学低段英语对话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低段英语对话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上述语境因素,树立语境教学的理念,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进行对话理解、对话练习、对话拓展等。

小学低段英语对话教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生词处理阶段,对话理解、对话练习阶段,对话拓展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在生动、活泼、有效的语言情境中把握语言交流的真实因素,进而进行真实的语言交际。这样的交际活动既符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一)生词处理阶段

1.教师运用多种情境处理英语对话中的生词

处理对话中的生词是进行小学低段英语对话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把握如何有效结合小学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高效处理生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生词的特点及其在对话中的地位选择不同的情境处理生词。

2.利用图片情境处理生词

图片情境是广义的语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生动、具体的图片有利于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获得有关生词的基本语义,并能够在对话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生词的涵义。比如,在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三年级(下)第七单元On the farm的对话板块中,出现了cow,pig,chicken,duck等生词。同时,这些生词是该对话中涉及的重点词汇。为了帮助学生迅速理解这些生词的含义,教师可以画出cow,pig,chicken,duck等的对应简笔画。教师在画简笔画时,可以边画边请学生猜一猜:—What’s it?—It’s a cow.It can give us milk.—What’s it?—It’s a chicken.It gets up early in the morning.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有效拓展,并能够迅速解决对话中的生词这个“拦路虎”,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好准备。

3.利用上下文语境处理生词

利用上下文语境处理生词是高效处理生词的又一重要方式(魏海玲2013)。在学生初步接触英语对话的阶段,教师应引导他们关注对话的上下文语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的内容猜测相关生词的意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不仅能够得到快速发展,而且能逐步养成根据上下文语境处理生词的好习惯。

比如,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四年级(下)第六单元Story time板块中有这样一个对话场景:

—Come and have a pie,Taotao.

—Thanks,Dad,but I’m not hungry.I’m thirsty.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hungry的意思。在这个对话语境中,爸爸请儿子过来吃一个pie。但是,儿子礼貌地拒绝了,并说道:“I’m not hungry.”这说明儿子当时并不感到饥饿。通过上下文语境,学生可以较快地理解该对话中hungry这个重点词汇的意思,进而为下一步的对话学习打好基础。

(二)对话理解、对话练习阶段

在帮助学生处理好英语对话中的生词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运用语境教学法帮助学生在语境中进行对话理解和对话练习。

1.确定对话的目标、时间、地点等

对话的目标、时间、地点等都是对话中的一些重要语境因素。因此,学生先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上述语境因素,再理解整个对话的内容。比如,在练习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三年级(下)第七单元On the farm的Story time对话之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好如下语境要素:该对话发生在一个农场(farm);具体时间可能是在一个假日;该对话的目标是农场主人,即对话中的grandpa帮助学生认识一些农场中的动物,如cow,pig,chicken,duck等。这个过程是学生初步进行对话理解的过程,也是有效掌握对话中重点语境因素的过程。

2.确定对话者之间的关系

在小学低段英语对话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基本掌握了对话中的重点词句,且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较强,但在进行对话表演的过程中思路混乱,理不清人物之间的关系,甚至漏掉有关情节。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确定好对话者之间的关系,没有把握好对话中的语境要素。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明确对话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在对话表演时做好角色分工。比如,通过阅读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三年级(下)第七单元On the farm中Story time的对话内容,并观察教材上的插图,学生可以明白该对话中有三个主要人物,即刘涛(Liu Tao)、刘涛的爷爷(Liu Tao’s grandpa)及迈克(Mike)。刘涛将迈克带到了爷爷的农场,并就农场中的一些动物和植物展开了对话。

3.学生在虚拟语境中进行对话理解和对话练习

学生在确定了上述语境要素之后,需要在虚拟语境中进行对话理解和对话练习(金云2013)。比如,在教学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三年级(下)第七单元On the farm中的对话内容时,为了能够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虚拟的语境中进行对话理解和对话练习,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展示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虚拟的语境。在这个视频中,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不同人物之间的对话内容,了解对话发生的场景,并能够结合教师所提供的视频进行对话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学生甚至能够在这个虚拟语境中想起自己曾经参观农场的经历,包括在农场中所看到的多种动物、植物及在农场中学到的知识等。总之,通过这样的语言训练,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能够得到快速提升。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在虚拟语境中将对话所发生的场景与自己实际所经历过的场景有效结合起来,从而促进语言学习。

(三)对话拓展阶段

小学低段英语对话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话拓展。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语境教学法,有目的地置换相关语境(唐建强2011)。也就是说,教师根据本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将对话中的重点词句置换于一种新的语言环境中,并引导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拓展对话。

比如,针对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三年级(下)第七单元On the farm中的对话内容,教师可以将该对话中的内容置于更大的语境中,即countryside语境,并组织学生模仿教材上的对话内容进行自编对话及对话表演。在countryside语境中,学生可以跳出教材上所出现的简单语言材料,并综合运用学过的有关词句及课外相关词句进行对话表演。比如,在一个对话中,一名学生扮演的是countryside村长的角色,而另一名学生扮演的是来countryside参观的visitor的角色。在具体、生动且生活化的场景中,学生能够自如进行英语对话表演,并展示自己丰富的想象力,逐步提升思维能力。

结语

总之,在小学低段英语对话教学中,语境教学法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高效解决对话中的生词,而且能加快学生理解对话内容的速度。这样,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抓住相关对话中的语境要素,并能够在解构语境要素的基础上达到理解和掌握对话内容的目的。另外,学生还可以置换对话中的相关语境要素,并进行对话拓展性表演,进而有效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全面提升自己的语境教学意识,并采取恰当的语境教学策略。

猜你喜欢
生词语境情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五个生词』快速阅读法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跟踪导练(三)2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
生词库
生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