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游戏精神的缺失与重建

2020-02-23 07:10上海市宝山区锦秋幼儿园龚丹凤
亚太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精神游戏幼儿

上海市宝山区锦秋幼儿园 龚丹凤

在幼儿教育中开展游戏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幼儿的参与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还能够引导幼儿感知世界、认知社会,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然而,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游戏活动的异化现象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幼儿不仅无法真正感受到游戏带来的乐趣,还会使游戏失去原本的意义和精神,无法发挥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因此,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时,要充分理解游戏本身所具有的精神,将其进行充分释放。

一、幼儿教育中游戏精神的缺失

(一)自由精神的缺失

幼儿在进行游戏时,教师应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为其提供开放、自由、无拘无束的空间,让幼儿像鱼儿一样尽情遨游,释放自己的天性,在体会游戏所带来的快乐的同时,还能够发展他们的综合素养。但在具体的游戏活动中,幼儿的游戏内容、活动方式等都是教师精心安排和引导的,使得幼儿如同困在笼子中的鸟儿,失去了自由与活力。

(二)教学化倾向严重

在幼儿教育中开展多样化游戏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的天性,让他们在游戏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感受快乐、享受快乐的同时,还能够收获知识。但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教师在运用游戏时具有一定的功利性,教学化倾向严重,过于重视幼儿在游戏中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忽视了游戏本身的意义。

(三)创造精神的匮乏

游戏承载着幼儿各种各样的梦想,他们能够在游戏中释放自我,创造出无限的可能,促进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但在实际活动中,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的影响,教师在游戏中设置了过多的统一标准和要求,让幼儿在条条框框中进行游戏活动,不但会降低幼儿的参与兴趣,还会使他们失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幼儿教育中游戏精神的重建

(一)转变传统的游戏教育思想

游戏精神是一种和谐、自由的象征,通过不同的游戏活动,能够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彰显他们的个性,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游戏精神对幼儿的积极作用,重视游戏精神的重建工作,并以转变传统教育思维为导向,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综合能力,将游戏精神更好地传递给每一个孩子。比如说,在进行游戏活动时,教师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和思想,从客观的角度组织游戏,摆脱传统的束缚;其次,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游戏中认清自我、提升自我、玩有所获;最后,教师要结合游戏结果以及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升华幼儿在游戏中的收获与感悟。

(二)营造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

在幼儿教育中,游戏精神的体现与游戏氛围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幼儿在一成不变且死板的环境中进行游戏,他们就像教师操纵的“木偶”一般循规蹈矩,毫无生机灵动可言;但如果幼儿在轻松愉悦、充满趣味性的环境中进行游戏,他们的积极性就能得以充分发挥,并且能在游戏中巩固知识,发展思维。所以,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时,要根据游戏形式和内容,以及幼儿的实际情况,营造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例如在开展“抓老鼠”游戏时,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幼儿代入相应的情境,然后引导他们按照规则进行游戏。当幼儿在游戏时,不管他们是否遵守规则,或是做出其他行动,教师都应认真观察,而不是立即打断,并在游戏结束后让幼儿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幼儿的天性及能力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构建良好的对话互动关系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幼儿在接受教育时,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导致他们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失衡,无法体现自身的主体地位。而游戏精神下的教学能够有效改变这种弊端,教师和幼儿能够在游戏的促进下建立良好的对话互动关系,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达到游戏活动开展的目的。例如,在“老鹰捉小鸡”游戏中,教师就可以扮演成“老鹰”或“鸡妈妈”参与到游戏中,与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共同成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育中,游戏精神对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予以重视,并且运用多样化的手段对缺失的游戏精神进行重建,以此实现培养和教育幼儿的目标。

猜你喜欢
精神游戏幼儿
虎虎生威见精神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