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构建游戏化教学课程的若干思考

2020-02-23 07:10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港迎春幼儿园
亚太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幼儿园儿童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港迎春幼儿园 顾 艳

一、提出问题

课程游戏化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核心概念之一,在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根据课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游戏化教学方式,并从幼儿园课程的趣味性出发。这就要求幼儿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执教能力。目前,全国不同省市都在对幼儿教学课程游戏化进行推广,教师要理顺游戏、教学与课程内容的关系,使游戏更好地融入幼儿园课程,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在推广课程游戏化的同时,应当关注幼儿教师的成长,尤其关注幼儿教师执教能力的发展。本文通过探讨和分析,试图发现在课程游戏化建设中,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结构和内涵发生了哪些变化?

二、课程游戏化中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结构及内涵分析

(一)观察分析能力与情境创设能力

幼儿教师在课程游戏化建设过程中要重视“观察”的重要性,教师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引导能力往往在游戏化活动中能够直接发挥作用。因此,幼儿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应以激发幼儿操作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为目标,将课程教学游戏化,让幼儿在区域游戏活动和户外游戏活动中,掌握课程主动权。观察的重要性在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基本文件中也有体现。

例如,虞永平列举的幼儿园创设情境的例子,有的幼儿园在开展活动时,创设了可以激发幼儿学习愿望的问题型情景,有利于激发幼儿操作积极性的故事型情境,以及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自信的生活型情境。这种能力通常被叫作环境创设能力,环境多代表客观情况,但是情境代表基于客观环境表现的主观心理氛围。而游戏化教学的内涵应当是幼儿能够通过教师创造的客观环境营造出主观心理氛围进而参与互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所以,与“环境”相比,“情境”更合适,更能使教师反思自己是否很好地调动了幼儿的情绪情感,而不是仅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

(二)引导能力与评价能力

为促进幼儿发展,教师应当在幼儿学习活动中积极发挥支持、合作、引导的作用。作为支持者,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一切需要的材料和必要的帮助。作为引导者,教师在课程游戏化教学过程中,需要贯彻游戏精神,对儿童进行多方式的引导,使幼儿能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三、幼儿教师构建游戏化课程的方法

(一)对游戏化教学难易程度的把控

幼教的教学设计工作,需要幼儿教师对每位儿童能力有一定了解,以确定游戏化教学的可行性。因为儿童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无法对操作的事物作出理解,游戏难度过高会影响儿童情绪,不利于其身心健康。游戏化的课程教学需要幼师了解儿童心理活动特征,将游戏课程教学贴近生活,辅以户外教学、户内教学等,实现游戏教育目的。

(二)游戏的构建与课堂教学

近年来,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不断提升,紧密关注教育改革,幼儿课堂教学是促进孩子心智发育成长的重要环节,需要幼儿教师改善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幼儿游戏化课堂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学阶段的教学形式,需要根据儿童的学习特性,以不同的游戏教学形式,让儿童更好地接受知识,以达到在学习中掌握知识的目的。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特性,以实物展示、角色扮演、你画我猜等游戏,将知识融入孩子们的游戏当中。通过扮演自己喜爱的角色,有利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儿童在无形中掌握新知识。

(三)游戏课程实践与结果

游戏化教学即把教学课程与游戏相结合,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幼儿教师的内涵,还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幼儿教师的工作效率。课程游戏化的精神核心就是自由、自主、创造、愉悦。基于这样的游戏精神,学校要为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自主游戏时间,把课程主动权归还给幼儿,大力提倡区域游戏活动和户外游戏活动等,趣味练习、巩固提高等相结合,使幼儿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新知识后可以马上进行练习,及时巩固新知识。

四、结语

总之,幼儿教师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应基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游戏化的课程教学形式,让孩子们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幼儿园儿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