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如何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2020-02-23 07:10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幼儿园王金虹
亚太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幼儿教师规则

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幼儿园 王金虹

处于幼儿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全建立,所以,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模仿成人的言行。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帮助幼儿通过课堂的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能够自觉地遵守课堂的规则制度。

一、家长明确规则制度,带领幼儿执行

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位老师,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时,家长要做好带头和引领作用,在日常的生活中树立学习的榜样,这样才能够让幼儿模仿自己的父母养成遵守规则制度的行为习惯。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通过马路上的警示牌或者是超市的提示语,让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遵守规则制度。幼儿只有从小就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以后的文化知识的学习。

学校幼儿教师在幼儿刚刚踏入幼儿园的第一天,就可以告知家长孩子需要在学校学习期间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然后家长就可以结合孩子的日常生活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例如,在带领孩子逛超市或者是购物的时候,让孩子在遇到自己喜欢的玩具时能够及时和大人进行沟通交流,而不是随意拿起玩具就走。

二、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培养规则意识

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不能直接对幼儿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而是要先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幼儿日常生活的点滴对幼儿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在上课的时候幼儿首先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在课下要团结同学,不能随意破坏公物等。只有通过实际生活的真实教导,才能够更好地对幼儿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才能够让幼儿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对于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教师可以让幼儿在吃饭之前养成洗手的习惯;见到学校的老师和班级中的同学要主动地问好等。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就能从自己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养成规则意识。教师还应及时鼓励表扬,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合多种教学形式,养成规则习惯

幼儿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对幼儿进行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可以结合幼儿需要学习的知识对幼儿进行创新教学,让幼儿能够乐于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参与实践活动,或者是通过幼儿喜闻乐见的方法,让幼儿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为幼儿播放动画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规则学习意识。总之,教师应该结合学习内容创新自己的教学形式,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例如,教师在带领幼儿开展活动课的时候,让幼儿进行滑滑梯的活动,有的幼儿为了自己能够多玩几次,而不听从老师的叮嘱,导致班级中的其他幼儿无法参与到滑滑梯活动中。这个时候教师可以为幼儿编写歌谣,让幼儿在游戏中一边玩一边唱,培养幼儿的规则学习意识,让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健全奖惩教学机制,促使遵守规则

教师在给幼儿讲解了相关的规则制度之后,还需要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强化训练。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奖罚机制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幼儿正确的行为教师要通过奖励让幼儿及时强化,而对于错误的行为教师则需要及时指出,纠正幼儿的错误行为习惯。只有教师结合幼儿的行为,进行及时指导和强化,幼儿才能够主动地遵守相关的规则制度。

例如,幼儿如果不能每天按时到学校,教师可以根据班级中的奖惩制度,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惩罚,给幼儿一颗小黑星,这个时候幼儿就会注意在以后按时到校。而对于学习比较积极,每天都按时到校的幼儿,教师则可以通过口头表扬,再张贴小红花作为奖励,鼓励班级中的幼儿都能够向这位同学学习,按时到校。奖惩机制有利于促使幼儿遵守班级的规则制度。

五、结语

在幼儿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幼儿教师最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让幼儿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需要教师首先为幼儿制定完善的规则制度,结合规则制度来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教学。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的时候,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引导,也可以结合学习的知识编写儿歌,让幼儿能够耳熟能详,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只有具有强烈的规则意识,才能够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幼儿教师规则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