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有效应用

2020-02-23 07:10福建省福安市逸夫小学
亚太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重难点动作小学生

福建省福安市逸夫小学 林 斐

在小学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与教育形式,凸显体育教学重难点,更能让体育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进一步发展,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将信息技术作为小学体育教学与训练的辅助手段,能够促进体育教学改革,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技能并了解更多的体育文化,实现身心健康发展,提高素质教育实效。

一、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在小学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情境创设,目的在于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其对体育运动产生学习兴趣,同时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展开激励、知识讲解,进一步维持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内在动机。在认知与体验中,小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将会产生高度自主的动力,并且这种兴趣能够得到长久保持,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小学阶段的孩子多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所以在观察中会显得毫无目的。针对这一群体的体育知识教学与体育技能训练,一定要综合其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用外在的刺激去集中其注意力。借助信息技术图文、影像等资源以及多媒体、电子白板等设备,为学生创设更加生动的学习环境,在趣味性氛围中对学生形成刺激,进而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

二、应用信息技术,形象清晰展示标准动作

相对来讲,人们在接收信息与知识时,通过多重感官同步感受要比单一感官感受更加有效,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通过更加直观、更加形象的信息表达会表现出更高的学习效率。信息技术凭借其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优点,应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与训练当中,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与记忆力。在过去的小学体育教学与训练中,体育教师基本采取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的做法,不仅影响标准动作的连贯性,而且很多难度较大、结构复杂的动作无法非常标准地示范出来,这样也就难以实现预期效果。为确保学生对技术动作能够正确掌握,应用信息技术展示标准规范动作进行教学效果极佳。

比如撑竿跳、前后滚翻等结构复杂的技术动作,这些动作的完成会因为人体运动规律和动作连贯性要求,难以对其进行细化分解;再如挺身式跳远、脚内侧停球等非常态性体育动作,学生在生活中不会接触到,无论教师示范多少次,学生都难以准确把握,而且部分教师因身体素质所限,示范动作缺乏规范性,学生的学习更加茫然。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对这些技术性动作进行提前录制,并且对影像进行处理,添加声音、动作方面的特效,在教学中通过慢放、定格等方式让学生去清晰地观察每一个分解动作的要领,如此一来在训练中便能掌握标准动作,通过对标准动作的一遍遍模仿练习达到提高运动技能的目的。

三、应用信息技术,突破体育教学重难点

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通过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场景,能完整展现教学过程,将许多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具象、动态的表达,让学生身临其境去体验。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更有助于凸显教学重难点,促使学生对重要的体育运动技术以及动作技巧结构有所掌握。

一方面,教师可应用信息技术,将体育教学中一些容易被混淆的重点内容展开比较,引导小学生去细致观察,找出其中存在的差别,这对于他们正确理解以及掌握动作要领来讲非常有效。比如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会涉及“基础队列”的教学,教师便可将其中“向左看”“向右看”“向前看”或是将“纵队集合”“横队集合”的教学内容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以箭头指向去凸显具体的差别,在视频演示讲解中进行对比,让小学生在比较中去分析理解,进一步掌握正确动作要领。

另一方面,教师还可应用信息技术,将教学重难点内容以思维导图或知识结构图的形式展现出来,目的在于使小学生更易理解相关内容。比如在教学“跳跃”“单双脚跳”等内容时,教师可将其中的知识点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针对每一种动作配上必要的语音说明和Flash动画演示,让学生细看慢研,更有助于其重点学习,解决难点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以及创新体育教学手段,从而在不断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的基础上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对体育课堂有更加正确的认识。当然,小学体育教师要正确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图省事”而全盘应用,要保证信息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在与小学体育教学实际情况的有机融合中提高体育教学实效,从而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重难点动作小学生
动作描写要具体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