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隐性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2020-02-23 07:10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鸿都小学林丽君
亚太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隐性价值观心理健康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鸿都小学 林丽君

隐性课程是一种潜在的、隐蔽的、无形的课程,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与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其是在1986年被首次提出的。实践证明,学生通过隐性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对读、写、算等方面知识的接受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转变在学习上固有的态度、动机等,从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一、隐性课程的特点

(一)普遍性

隐性课程是一种潜在的、隐蔽的、无形的教学形式,其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更是可以融入各个课程中的。隐性课程教学不仅可以融入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存在于课外活动中,并且其既可以对学生的精神、情感、态度等方面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还可以影响学生的物质层面,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

(二)潜在性

由于隐性课程是一种潜在的、隐蔽的、无形的教学形式,其不能够像其他课程一样设立单独的教课时间。因此,教师就需要将隐性课程融入其他课程其中,这样才可以将其优势发挥出来。

(三)多样性

隐性课程的内容是十分多样化、多元化的,而且不同样的方式都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学生,帮助小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学生还可以在隐性课程中学习到其他知识,例如学习的技巧、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

二、隐性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一)在小学开展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首先,在小学开展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就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学校是一个教学的载体,学校中的校训、校报等是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存在,在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中就会潜移默化地树立价值观。其次,在小学开展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可以影响学生的情绪,教师一定要灵活运用好这样的课程,帮助小学生消除不良情绪,保证其可以在学习上有积极的心态,使得小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融入学习之中,而且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最后,在小学开展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时,还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拥有更为丰富的情感,使得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二)在小学开展精神形态的隐性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在小学开展隐性课程不仅要以物质的形态出现,还要以精神的形态出现。精神形态的隐性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价值观体系,让学生可以积极地面对人生。隐性课程中包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让小学生可以在学校里受到校训、班风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在自己的心中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价值观体系。除此之外,家长也需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让隐性课程也可以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可以形成更加健康的、积极的、乐观的心态,从而达到隐性课程教学的目的。

第二,隐性课程的开展可以有效规范小学生的各种行为。随着新课标实施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然成为小学中最为重要的教育理念,而隐性课程教学可以有效规范小学生的各种行为,提升小学生的素质。学校需要建立起一套合理的规章制度,保证小学生可以在健康的制度下成长,从而使得小学生拥有良好的素质。

第三,隐性课程的融入可以帮助小学生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由于年龄的限制,小学生在情感表现上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教师就要重视起对小学生情感的建设,帮助小学生在丰富自己的情感的同时,还可以将一些不良的情绪剔除。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小学并没有将情感教育与实际的教学进行融合,使得在教学中出现情感的断裂。而隐性课程的融入可以有效地改变这样的情况,陶冶小学生的情感,使得小学生可以拥有良好的心理素养以及健康的心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隐性课程融入小学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还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并且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学校与教师一定要重视隐性课程的融入,同时使用合理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教学,这样才可以将其优势发挥出来,为小学生接下来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隐性价值观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隐性但可预防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