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读写结合教学

2020-02-23 07:10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庄头小学颜珊珊
亚太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老屋小学生素养

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庄头小学 颜珊珊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应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为学生营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使其在阅读中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够运用写作表达自我见解与内心感受。为此,教师应注重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相互渗透,在阅读中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其思维发展,使其学会措辞用句,形成以写作来记录生活的习惯,并能够在写作中融入真情实感,进而构建高效语文课堂,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现状及其问题

(一)施教的方式单一

新课改的实施旨在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学习、等待学习的现象,使其具有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习惯于以知识传递作为主要的授课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感受,甚至会让学生对阅读、写作教学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

(二)教学的理念落后

小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点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语文教学中,仍有部分教师秉持一概而论的教学理念,这便会导致不同学习与接受能力学生的学习进度、理解出现较大差别。片面教学使班级中两极分化的问题形成。

(三)阅读与写作分离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应是相互联系、关系密切的整体。教师可以渗透教学的方式,实现以读促写,形成两者间的相互促进。但有一些教师将阅读、写作相互脱离,存在重写作、轻阅读的问题。

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读写结合有效策略

(一)形成教学渗透,促进学生全面感知

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应注重读写结合的相互渗透,进而将语文教学引向更深层次,促进学生的全面感知。例如,在部编三上《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中,教师可以微课作为激趣,让学生好奇于为什么说“总也倒不了”,老屋很强壮?还是被施了神奇的魔法?增强阅读趣味性。在授课中,教师也应重视对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让大家一边阅读一边猜测接下来故事的发展,使学生感受老屋的善良与热情。最后,可以让学生顺着“小蜘蛛讲故事”展开续写,让老屋的故事在同学们的习作中变得更加五彩缤纷、妙趣横生。

(二)基于核心素养,助力学生个性发展

新课标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也做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一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技巧,提高其阅读速度;另一方面应促进其进行阅读积累,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使其拥有巨大的写作“素材库”。为此,教师可以教学为引导,让读写结合更具个性化。例如,为喜爱童话故事的学生推荐《绿野仙踪》《玫瑰与夜莺》等书籍,为对科普类知识感兴趣的学生推荐《图说天下——国家地理系列》《从小爱科学·有趣的物理》等书籍,为对散文感兴趣的学生推荐《离太阳最近的树》《外国散文百篇必读》等书籍。让学生在阅读后进行摘录、写读书笔记,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中,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独立思考意识。

(三)组织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小学生天性率真、活泼好动,相较于课堂中教学,组织实践活动更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并且,在实践中学习,也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体验,促进其认知意识与思维能力的协同发展。例如,以阅读名著为契机,让学生开展讨论会,让其作为喜爱角色的“代言人”,发表自我阅读见解。这不仅有助于让阅读成为学生交流的纽带与桥梁,在讨论中也将使其思维形成碰撞,让学生具有多角度看问题的意识,进而展开习作练习;组织户外活动,再现经典著作中的场景,让学生深入文本。如在《昆虫记》的阅读后,让大家去田野观察各种各样的小虫子,并完成《我的昆虫日记》写作。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读写教学结合,提高学生的观察、表达、沟通能力,使小学生既能感受文学之美,又能在交流、体会中形成新体会,丰富其写作。

三、结语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其养成受益终身的学习习惯,丰富学生的见闻与认知以及学习体验,并非一朝一夕之力就可实现。为此,小学语文教师一方面应具有教学反思意识,依据本班学情,调整教学进度、授课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写作习惯;另一方面应重视读写结合,让学生在文本中汲取精华,内化为自我素养,并在写作中得到“释放”。进而,促进语文教学的提质增效,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老屋小学生素养
老屋回忆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老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