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

2020-02-23 07:10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团结九年制学校
亚太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公共设施新课标法治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团结九年制学校 王 云

在新课标改革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一共有六册,分别是从个人、家庭、社会等多方面进行编排。经过教师教授教材中的知识后,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观念,可以具备某项技能,最终能够具备良好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以下就是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践,以供参考。

一、课前的准备工作

在开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之前,教师需要提前备好课,而备课则需要考虑课程教学的设计,其中包括课前导入的内容与方式、整体的教学模式等。

第一,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来选取不同的内容设计。如一些与生活贴近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多元化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导入;一些离学生的生活较远的学习内容,就可以利用娱乐化的方式进行导入。多元化指的是学习内容多元化,娱乐化指的是教学方式趣味化,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现在的教育方式不能与从前的教育相比,只有利用创新的手段才能为教学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先将某一天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化,将关键点提取出来,然后根据关键点进行内容拓展。如,教师在教学“网上交友新时空”“敬畏生命”“维护国家安全”这些课之前,可以先将这些课程的关键点找出来,如“网上交友新时空”就需要学生了解网上交友的特点与影响,并让他们明白网上交友要慎重这个道理,然后根据这个重点寻找案例(为学生提供案例剖析),然后再设计出一些情景(如让学生在小组内模拟网上交友的情景,其余人员进行评判),等到情景模式开启后再进入与学生共同分析交流的环节。这些教学设计,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而且对学生来说这样的学习更有趣,也更容易理解,最终能让学生获得课堂学习的快乐;而在“维护国家安全”这节课的教学中,其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教师就可以采用趣味化的教学来方便学生的学习,利用情景再现来帮助学生扎实地掌握课时内容(结合书中第100页的探究与分享进行)。这样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出发,将学生自身感受与维护国家安全的知识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维护国家安全的认识。

第二,确定创新性教学模式。之所以要确定创新性教学模式,主要就是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增强他们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助推整体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从而减轻教育者的教学压力与负担。例如在教授“情绪的管理”这一课之前,教师就可以先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环节(分享环节、自由学习环节、反馈环节等),一上课就让学生进行自由分享,让不同的学生分享自己管理情绪的方法,分享完毕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来进行自主学习,看看课本里是怎么管控情绪的。”给出充裕的时间来让学生自行学习与了解,最终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接下来就可以进入最后的反馈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问学生:“同学们,经过自主学习后,大家都得出了什么结论啊?你们的看法和感受是什么样的啊?”问完之后,可以让学生自主回答问题,谈谈他们的看法以及对从前的情绪管理的反思,结合不同学生的反馈,看其是否都明白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二、课中的实行流程

为了保证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顺利进行,以及拥有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流程的安排上教师要尤为重视。由于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涵盖从个人到世界这六个方面,为了保证学生能在每堂课程中都有所收获,教师在课堂中的活动安排就十分重要。为此,课堂上的活动流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高效开展课程互动,设计多样化活动供学生选择,让课堂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如角色互换、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等辅助课堂教学的活动都可以增加到课堂的教学中,并将学生、教师共同与课堂结合起来,提升整体的课堂氛围与学习氛围,最后的课堂反馈也会有所改变。如在教学七年级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时,教师要抓住“集体”这个关键词,然后可以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比如某个群体现在被困在海上或者是被困于一辆车里,需要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才能让大家共同活下来,教师可以在学生做出判断和选择后,对这一单元的某课时进行引入,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探讨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在课堂的结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谈论对集体的感受与看法。而在八年级上册的“我们的公共生活”课堂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画、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的公共设施图片等来向学生展示什么叫作公共设施。而在课程开始之际,就可以利用猜字谜、场景再现的形式引入学习内容,然后再借助相应的方法进行课程推进,可以是观看提前准备好的课件,也可以是看图片最终确定学习对象,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拓展。紧接着教师再加以引导,让学生具备使用公共设施的能力,了解保护公共设施的措施,最终能够树立良好的维护公共设施意识。在课程结束之前,教师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如在这堂课中教师带领着学生猜字谜,然后观看课件(公共设施有什么、如何使用它们、如何保护它们、正确的做法等),紧接着让学生谈论对待公共设施的感想。

三、课后的实践安排

在课程结束后,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具有实践意义的作业,这也是为了保证学生在学习知识后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通过作业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改变原先的纯理论化的学习方式。这样不仅能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还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整体上来看这做到了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完美结合。具体的,上交作业可按照学习内容而定,大体上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检查作业,学生可以上传照片或者是视频,也可以写下自己实践的感想。例如,在完成“秩序与规则”这单元的学习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入生活当中去感受和体会秩序与规则的好处,以及给予我们的人身安全的保护。学生在课后可以拍一张自己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等)、遵守班级规则和家庭规矩的照片,或是写下一篇感想(关于秩序与规则的),把这些照片、视频或是感想上传到班级群中,然后教师就可以检查作业,最终将优秀的作品进行分类汇总并及时进行点评。这样的作业不仅能改变学生对待生活的态度,而且也可以让学生学会不断反思,不断完善自身,最后在教师的引导和培养下具备良好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标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教育者要注意课前的引入方式、整体的教学模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堂结尾与课后作业这几方面,只有将这几个方面落实后,整个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才可以达到理想目标,学生才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以及具备良好的素质。

猜你喜欢
公共设施新课标法治
城市公共设施中的交互设计应用探究
公共设施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韩国城市公共设施中的现代“兴文化”体现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下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的赔偿——从“吃人的下水道”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