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2020-02-23 07:10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巩昌幼儿园杜惠娥
亚太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情绪交流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巩昌幼儿园 杜惠娥

幼儿阶段是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一个快乐、健康、积极向上的环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使幼儿拥有健康的心理、树立健全的人格,就要给幼儿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家庭环境,与幼儿多沟通、交流,改变家庭教育观念,多关注幼儿的情绪,使家庭教育可以真正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家庭不完整对幼儿心理的影响

对一个家庭而言,最主要的一个属性就是完整性。一个不完整的家庭,在家庭教育上、人际关系上都会给幼儿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幼儿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无法感受到家庭给他们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幼儿会变得不爱说话,喜欢一个人待着,容易增加幼儿的心理负担。而且不完整的家庭对幼儿的关心也会减少,长期处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幼儿会越来越自闭、压抑。这在无形中就会对幼儿的语言、行为、情绪造成严重的影响,久而久之还会对幼儿今后人格的塑造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家庭溺爱对幼儿心理的影响

据数据调查显示,家庭因过分溺爱幼儿而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现象越来越多。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甚至还有家长对幼儿包庇、袒护。幼儿在这种环境下生长,性格软弱,无法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好吃懒做、喜欢享受,不愿努力等,这都将导致幼儿的“三观”扭曲,将来无法承受社会的压力,无法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中立足。

(三)重智轻德对幼儿心理的影响

现在很多家长将重点放在了智力的开发上,严重忽视了对幼儿德育的重视,幼儿的性格、情感和道德发展都非常滞后。重智轻德的家庭给幼儿所营造的生活环境会给幼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增加了幼儿接受心理教育的压力。

二、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干预对策

(一)家长积极转变教育观念

积极引导家长改变家庭教育观念,可以有效改变幼儿的成长环境,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在实践中,经常发现幼儿的心智水平很不错,在生活中中规中矩,有力有序,非常听长辈的话,在幼儿园中也深受教师和小朋友的喜爱。但是,这些幼儿中有部分情感冷淡、性格软弱、经不起挫折、遇到困难就会哭、缺乏一定的自信和勇气。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一定要积极改变教育观念,重视幼儿个性化的发展,把幼儿培养成一个热爱生活、有勇气、积极向上、乐观的孩子。

(二)管理幼儿情绪

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幼儿情绪的管理。家庭是幼儿发泄情绪最佳的场所,所以家长在幼儿性格品质的形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家长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要与幼儿成为朋友,幼儿出现不良情绪时,家长要耐心、心平气和地与其交流,适当地去理顺幼儿的脾气和情绪。如果家长无法有效疏导幼儿的情绪,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促进幼儿形成一个良好健康的心理。家长在疏导的过程中还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自己的情绪转移给孩子,增加幼儿的心理负担;要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其积极勇敢地面对成长中的问题,提升幼儿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建立沟通和感情联络机制

在当前社会中,很多幼儿家长都出现了攀比的心理,注重给幼儿提供优裕的生活条件,满足幼儿所提出的需求,严重忽视了与幼儿的沟通和交流,家长与幼儿的感情得不到有效的联络和升华。幼儿阶段是自我意识萌芽发展的阶段,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给予陪伴、交流和关心。很多时候父母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给幼儿带来极大的影响,会影响到幼儿的心理成长。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要将全身心的精力都放在物质条件上,还要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建立沟通和感情联络机制,学会相互沟通、交流和分享,了解幼儿内心的真实想法。同时也可以让幼儿更加地了解、理解家长,使幼儿可以在舒服的环境下成长。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心理的发展受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幼儿心理健康需要家长给予全面的支持,加强引导,唯有这样才可以促进幼儿勇敢、坦然地面对各种问题。对幼儿加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心理干预,以便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情绪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