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广电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趋势
——以中山广播电视台的实践为例

2020-02-23 07:23伍学标
视听 2020年8期
关键词:类节目中山广电

□ 伍学标

新闻评论一直以来是纸媒的强项,但近年来,广电媒体大力加强言论建设,致力树立广电媒体自身的思想高度。自媒体的兴起,令集成式分时段播出的广播电视失去了第一时间发声的先机。为了保持影响力和公信力,广电媒体的新闻资讯类节目应加强言论建设,在评论上下功夫,利用事件加评论,以事实和观点吸引受众。以新闻评论营造舆论场,话语权在手上,影响力就在手上。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广电媒体新闻评论的传播内容、方式在发生转变。如何发挥新闻评论的优势,既保持新闻评论的特性,又符合受众口味,值得业者思考。中山广播电视台的评论节目就非常注重精准定位受众群体。

一、新闻评论的概念定义和发展演变

王振业、李舒认为“新闻评论是当代各种新闻媒介普遍运用、形诸各自表意符号、面向广大受众的政论性新闻体裁”①。丁法章在《新闻评论教程》一书中指出,新闻评论学是应用新闻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以纸质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新闻评论的原理、原则、方法以及历史沿革作为研究对象,以熟练掌握新闻评论运作规律、发挥评论最大效用为主旨的一门科学②。中国报刊的评论源于历史上的政论文体,资产阶级改良派王韬是中国最早的新闻评论家,他创办的《循环日报》开了中国新闻评论的先河。

评论具有新闻性和政论性的特征。“评”是“论”的前提和基础,它为“论”提供必要的价值判断。只有“评”得准确、精彩,“论”才有价值,才有可能出彩。“论”则是“评”的补充和延展,它是为“评”服务的,为其寻找一定的理论参考或事实依据③。

在网络时代,评论已不是报纸时代的“阳春白雪”了。人人可评的网络新闻评论逐渐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和大众舆论的重要载体,例如湖南的红网红辣椒评论、人民观点、凤凰网评等,都是较为知名的网络评论平台。

评论只有观点异同,不会因为媒介不同而有本质的变化,但形式还是有较大区别。中山广播电视台的新闻类评论节目,就是力图在形式上突出差异化,从而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收视需求。本文拟从中山广播电视台的实践出发,探讨广播电视评论节目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二、中山广播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的多元探索

从2018年开始,中山广播电视台着眼布局言论建设,如今品类发展初成体系,较为多样,特别是适应融媒体时代分众传播特点和精准定位受众习惯的评论栏目,构成了形态、时段、受众全覆盖的评论矩阵。节目主要有以下几类。

其一,以成熟男性、公职人员为主体对象设置的评论节目。这类节目以时政新闻为主,例如《中山新闻》里的《本台评论》,《湾区直达》里的《湾区评论》。这些评论的特点在于思想性强、观点锐利,以正向传播为主,更突出倡导性。例如在中山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期间,《中山新闻》推出了《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创文路上每一位市民都占据C位》《奋力冲刺坚决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等系列评论,这些评论给人感觉严肃、正统,代表了中山广播电视台观点言论的高度,也在特定的受众群体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其二,以街坊市民、中老年人为主体对象设置的评论节目。例如电视民生新闻《城市零距离》的评论板块《零距离点评》,主播会针对每一条新闻事件展开评论,有弹有赞;表达风格接近街坊“唠嗑”,语态容易被市井街坊接受,符合目标受众定位。以中老年人为代表的街坊市民目前是传统电视的重度收视群体,所以《城市零距离》这种民生新闻评论风格,有着非常不错的收视反馈,在中山市场上牢牢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此外,以中老年街坊市民为目标受众的评论类节目还有广播节目《庆记茶寮》。广东人喜欢喝茶,《庆记茶寮》就借用了广东人的这种生活习惯,以“茶寮”为平台,通过广播短剧的方式评论时下的热点事件,角色个性定位鲜明,评论辛辣,并用本地方言演绎,很受群众欢迎。

其三,以中青年男性为主体对象的评论节目。代表性节目是《967辣头条》,这是中山广播电视台新开设的一档以广播为主要载体的跨界言论节目。其借用了早年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的节目形式——一位主持人、两位嘉宾,构成了节目言论的“铁三角”。主持人引导话题,嘉宾形成观点碰撞。这档节目是在广播演播室直播,同时在中山手机台、蜻蜓FM等新媒体平台同步直播,是中山台研发的新节目中成长性最好的新闻类节目,在同时段市场占有率排名第1位。

其四,以居家妇女为主体对象的评论节目。这类节目最典型的是广播节目《“闻”风而动》。该节目以辟谣为重点,“闻”是新闻,通过收集各权威媒体揭露各种谣言或不实传播的新闻事实展开评论。居家主妇是谣言的主要传播对象,《“闻”风而动》的受众定位就是这些易被谣言误导的主妇。节目的播出时间正好是居家主妇准备晚餐的时间,听众可以一边做饭一边听节目,用伴听性的特点来实现评论观点的到达率。

其五,以本土年轻人为主体对象的评论节目。这类节目的代表是电视脱口秀节目《超然栋笃》。节目以国内的热点新闻为评论对象,采用角色演绎、幽默爆笑、栋笃评论的方式来实现节目的评论属性。由于栋笃的娱乐性强、语态新颖犀利,带入了很多流行元素,加上广东地区长期受香港文化的影响,所以《超然栋笃》在中山非常受本土年轻受众的喜欢,也在同时段市场占有率排名第1位。

其六,以互联网网民为主体对象的评论节目。其代表是新开办的跨界评论节目《罗嚟讲》。这档节目在移动互联网端首发,专门针对互联网热点,嬉笑怒骂,甚至改编歌曲,非常符合互联网时代网民的解构风格。例如中山创建文明城市期间,《罗嚟讲》节目团队改编了一首周杰伦的歌曲《mojito》,并拍了一个MV,在互联网上热度明显区别于传统广电评论节目。可以预见,跨界制作将成为网评节目的一种重要形式。

其七,以特定知识分子和精英人士为主体对象的非常规评论节目。例如《城市论坛》会就不同热点主题邀请高端人士以论坛的形式进行交流,这本身也是一种评论形态。另外,在一些重要事件节点,中山台会针对特定主题和群体推出定制性的微评论。例如针对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0月视察广东,中山广播电视台策划制作的系列微视频《总书记在广东对我们说》,被中山市委组织部选取作为全市宣讲课件,并推荐给广东省委组织部在全省推广。

三、融媒体时代广电评论节目制作的经验启发

基于中山广播电视台评论节目的探索,笔者就融媒体时代广电新闻评论节目的操作模式和呈现方式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经验启发。

首先是分众传播,精准定位。在过去的大众传播时代,广电媒体的制作理念是我制我播、你听你看。但在融媒体时代,节目在策划研发之初就要进行受众群体的细分定位。例如中山台的评论节目矩阵,节目间的定位区隔就非常大,表现形式的差别也非常大,实现了主流价值的广泛覆盖。

其次是评论视听化。在融媒体时代,媒体为了扩大主流声音的影响力,将图、文、影、音等形式全方位融入新闻评论中,打破了以往单一的评论模式,实现了新闻评论的多元化呈现。

第三是融入“跨界”元素。在新闻评论中加入“跨界”元素,如音乐、动漫、脱口秀、说唱、民间艺术等,在消解传统新闻评论过于严肃方面会有一定的效果。

四、结语

中山台的评论类节目已经按受众细分覆盖了主要受众群体,支撑起广播电视节目的影响力体系。总之,做好评论类节目,有助于主流媒体牢牢掌握话语权,把握舆论导向,更好地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地级市广播电视台应大胆开展言论建设,大胆对新闻评论节目进行创新,做到人在哪,宣传就在哪,针对不同受众群体,以他们最能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传达观点,入脑入心,发挥区域主流媒体应有的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

注释:

①王振业,李舒.广播电视新闻评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②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③王进玉.文艺评论不能轻评重论[N].中国艺术报,2018-07-23(003).

猜你喜欢
类节目中山广电
同心守“沪”上海广电人在战“疫”一线
比深圳离前海更近 3年超500亿打造中山“前海”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中山君有感于礼
中山靖王的动物园
新电视时代文化类节目的创新与应对策略
历史上的“中山人”
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如何提升传播能力
电视社教类节目创新策划的三个角度
省级卫视新闻专题类节目发展的困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