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断裂到整合:乡村振兴中公共信息服务多元化供给平衡性的大众传播视角*

2020-02-23 10:48陆浩东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公共信息媒介供给

陆浩东

(贺州学院图书馆,广西贺州 542899)

1 引言

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突破点是推动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发展。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断裂状态,这种断裂既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衔接不佳所形成的巨大张力,也有乡村社会出现乡村居民信息需求缺口与公共信息服务供给不足问题,乡村社会变迁和公共文化服务断裂问题,乡村治理模式与公共信息服务供给模式不匹配问题,面对这些缺乏有效文化供给的断裂层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公共信息服务均衡发展势在必行。2017年3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以下简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在服务标准制度方面特别强调,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应着力于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1]。《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第六十一章也明确指出,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应着力于普惠性、保基本和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包含全民阅读、全民健身、全民普法、全民科普、全民艺术普及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公益性文化单位或机构应当免费或优惠向公众提供服务,这就意味着,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公共文化机构有责任有义务进一步拓展知识资源供给,实现社会公平最大化。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旨在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提出“四有”要求: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四有”要求对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指导作用。实践表明,仅靠乡村自身单打独斗是无法完成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任务的,必须以构建县域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为突破口,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屏障[2]。

公共信息服务发展的平衡性是一个新颖而广泛的研究课题。随着中国乡村大众传播的嬗变,公共信息服务供给在不同类型信息需求的乡村受众之间平衡与否?怎样达到平衡?信息服务在不同区域和城乡之间平衡与否?如何达到平衡?厘清这些问题能推动乡村公共信息服务平衡性发展理论,使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得到拓展和延伸。新时代的到来促使中国乡村大众传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也为面向乡村的农家书屋、农村图书馆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体的公共信息文化传播赋予了新的内涵。地域的不同,城乡的差别,既对供给方的供给能力和水平是一种考验,对需求方的需求与服务获取也是一种体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同样也适用于公共信息服务领域[3]。当前,面向乡村大众的公共信息服务供给侧方面存在服务滞后、欠缺活力,供需不平衡等问题。本文借鉴社会整合的理论基础,立足乡村社会公共文化供给断层,从多元化供给机制分析乡村公共信息服务供给结构失衡问题,它在理论与实践的层面,围绕乡村公共信息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驱动因素,增强图书馆供给力度,并着力于乡村大众的精准公共信息服务供需平衡支点,以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益的参考。

2 中国乡村媒介利用比较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56%的农业大国,我国对农民媒介接触和使用情况的调查由来已久,许多学者采用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等多种方法,针对农民媒介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宣部等多家新闻单位关于农村听众调查;学者张国良关于“大众传媒与扶贫报道”[4]、“我国农村受众媒介接触行为调查分析”[5]、方晓红针对江苏农村受众与大众传播媒介接触状态的发展关系调查,等等。本文以调查的地域为维度,分别以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对调查的情况进行梳理。

2.1 东部地区乡村媒介利用情况

以河北、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广西为代表的东部地区,学者们聚焦点主要是关于农民媒介接触情况的研究。例如,农民的身份细分,有农户、种植养殖户、农民工、乡镇企业私营业主等,经调查,农民普遍接触媒介主要有电视、手机、报刊、网络、广播。根本原因在于,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第三产业相对发展较快,农民除了从事农业生产之外,还经营与农业相关的产业经济,对与经济发展相关的信息诉求与应用较广泛,由此,带动的产业经济水平也较高。

农村居民利用媒介有一定目的性:①传播载体。为了了解国内外大事、乡村生活娱乐信息,乡村受众首选的是电视和报纸,然而对新闻、读报的关注度普遍比城市居民偏低,收音机的使用城乡受众并无太大差别;②传播内容。大众传播中娱乐消遣方面,农村超过城市,据调查,农民看电视是为了娱乐消遣,娱乐性节目也深受农民的喜爱,受节目的导向,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农村居民也渐渐关注社会热点,观念也趋向于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节奏向城镇化发展[6]。③媒介消费。当代中国青年农民的媒介消费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新的模式尚未完全成型,但已有调查表明,新一代中国农村居民的媒介消费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了“电视>手机>网络>报纸>杂志>广播”的状态,这说明网络新媒体越来越被关注,成为现代农民重要消费媒介,并对报纸、杂志、广播的地位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诚然,网络这种新媒体的发展,是以网吧为主要途径实现的,但网吧的功能主要还是打游戏、聊天等娱乐,只有种植养殖户才更多地关注与农业生产活动相关的信息[7]。

2.2 中部地区乡村媒介利用情况

以安徽、江西、湖北、河南、吉林、黑龙江、长春、湖南等地为代表的中部地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革命老区,如井冈山地区农民的媒介接触使用情况。中部地区农村居民对于真实性、重要性等并不敏感,娱乐是他们最首要的信息诉求[8]。中部农村地区的农民思想观念和社会交往的变迁与媒介息息相关,大众传媒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经调查发现,媒介利用有如下明显特点:①媒介的接收条件较好,新媒介产品拥有率不均衡。例如,电视机、电话机、VCD/DVD、收音机、手机等传播工具普及率较高,但电脑家庭拥有率极低。②传统报媒接触较低,传播渠道单一。如今的农民家庭中,电视机的普及率很高,媒介接触情况大致为电视第一,广播第二,报刊杂志电脑较少,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看电视,传统的文化娱乐方式如电影、文艺下乡逐渐走向没落。目前,农村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农民休闲娱乐的方式很单一,通常以打牌、打麻将和看电视为主。

2.3 西部地区乡村媒介利用情况

对于西部地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四川、贵州、宁夏、陕西、新疆等地区,对于陕西地区调查情况的文献最丰富。由于西部地区的环境、地理条件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村民媒介利用都具有显著不同。电视是农村最主要的信息来源渠道,报纸、广播在农村的市场渐渐“荒漠化”,许多地区的“村村通”工程形同虚设,收音扩音设备无人管理,也无人问津。手机成为了农民的主要通讯工具,图书、期刊、报纸在农村的市场越来越小,网络是西部地区传播媒介的“新贵”,但是受地域、自然环境的影响,网络媒介的接触在西部地区的乡村依旧是星星之火的趋势。“少”“盲”“窄”是西部地区农村传媒利用显著特点。由此可见,西部地区的农民媒介利用情况总体并不乐观,对该地区媒介接触情况的调查有利于决策者和传媒生产方向,引导西部地区乡村社会的农民走出传媒盲区,很有价值。

3 大众传播中乡村受众的现实问题分析

3.1 受众的地域差异,导致信息接受的马太效应

中国地域广阔,乡村社会的发展也很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较好,西部地区乡村普遍相对落后,较为发达的乡村在很多指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城市的平均水平,而西部偏远山区的很多乡村却仍生活在贫困之中。据了解,截至2018年2月,我国共有585个国家级贫困县,其中西部366个,占60%还多,中国占乡村总人口3%的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下,大多数都集中在西部[9]。信息接受以报纸为例,广东省有报纸120种,总印张达244.6亿张,青海、西藏却各只有17种,总印张分别为0.5亿张和0.4亿张,具体到乡村,后者几乎接触不到报纸,说明在接受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也远远落后于前者。据统计,农村观众更感兴趣的是与农业生产、致富创业相关的栏目,如《致富经》《科技苑》和《农民之友》等等,从咨询反馈信息的来源看,来自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较多,西北部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的地区较少[10]。

经济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乡村受众在接触大众媒体、接受信息,以及对信息做出反馈的传播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存在巨大的差异。经济发达地区的乡村受众已经开始利用现代信息进一步发展自身,但是偏远山区的乡村村民依旧是传统的农耕生活,处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环境,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只是理论意义上的大众传播的受众。由此形成巨大的差异。这种城乡信息受众之间“数字鸿沟”,以及乡村与乡村之间的鸿沟触目惊心。更为重要的是,面对飞速发展的大众传播,乡村受众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已经形成,有研究表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呈明显的“差序结构”——离城镇越远,公共文化服务越弱[11]。可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条件限制,东部与西部地区存在的差异影响着基本公共信息服务供给的效果。因此,图书馆应该兼顾公平与效率,有机地实现享有资源与服务公平与效率的统一[12]。

3.2 受众层次差异,形成接受信息不均衡

中国的乡村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变革中,新城镇的进程不断加快,农民的身份地位、角色内涵也都发生巨大变化,乡村受众也开始分化。与城市大众传播相比,乡村社会的大众传播仍然是社会传播研究的焦点。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已经打破了乡村社会结构的发展格局,它不仅对乡村社会的经济发展、信息传播都带来深刻的变化,传播结构的传统形态也深受影响。新城镇化的进程加快,最鲜明的表现就是乡村非农人口逐年大量增加,乡镇企业从业者、外出打工者和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是其中的主体,不少地区三者相加的数量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农业劳动者,纯粹意义上的农民已经成为弱势群体。乡村的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社会精英也日渐壮大,特别是经济精英在乡村社会起到了主导作用。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种分化正是中国乡村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表现。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同时,大众对信息服务的质量和精准度也逐步提高,乡村社会的公共信息服务也应以提高质量与精准度的信息内容产品为基调,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3]。

迄今,中国乡村社会已分化出的不同社会阶层对大众媒介的态度、选择信息的角度、获取信息的数量、接受传播信息的能力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尽管网络媒介受众的比例有所增长,但对印刷媒介的兴趣大多集中在乡村农业劳动者阶层,新城镇化的农民阶层更多地利用现代化的新媒体资源,特别是乡村社会中分化出来的经济地位、经济条件优越者,这种倾向性更突出;他们对待信息内容的选择上表现出与他们现有角色相适应的特点,外出打工者对外部信息比对本地信息更为关注,从事经营性活动的乡村受众群体对经济信息表现十分主动,从事管理的则对政策信息格外敏感,即使是面对同样的娱乐信息,他们的选择也因视野的不同引起的兴趣不同[14]。

理想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是类似于“橄榄型”的中间大两头小。目前,中国乡村的社会阶层结构形态是“中低阶层过大,上中层刚发育还没有壮大,最上层和最底层都较小的结构”[15],这样的阶层结构使得城市的大众传播无法直接移至乡村,针对乡村的结构几乎必须完全另起炉灶。而中国大众媒体的发展本身也不健全不规范,势必影响乡村各阶层受众需求的满足程度,出现有的信息过量,有的信息不足。对不同的大众媒介而言,如果仍简单地把乡村受众视为一个无差异的群体而不去调整传播内容、传播策略的话,将会失去乡村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3.3 受众需求差异,媒介内容选择差别不大

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不同的受众群体与媒介接触都会基于自己的需求对信息内容进行选择,受社会背景和文化层次的影响,受众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也各不相同。乡村受众的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经济收入、社会角色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大众传播的信息需求,而且多项因素综合作用于受众,决定了他们的选择行为。

比较方晓红[16]和姚君喜[17]的调查,无论是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的乡村,还是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偏远山区的乡村,性别差异显示出来的受众偏好是一致的,对新闻信息的兴趣男性都强于女性,而具体对社会新闻信息的选择女性都明显高于男性,而且与城市的受众情况相同;而文化水平的高低与新闻信息内容的选择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只是在选择何种媒介接受新闻上的区别,尤其是对印刷媒介的选择;年长的村民更喜欢历史性、年代久远的传统文化,年轻的村民侧重现代的时尚文化。可见性别、年龄因素对乡村受众信息需求的差异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代际之间的分歧非常明显,远比城市的对比强烈,这与乡村刚从闭锁状态解脱出来有很大的关系,通常而言,越是发达的乡村,越接近城市。此外,一般说来,经济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对乡村受众信息需求的影响不明显。中国乡村受众需求差异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中国乡村社会系统本身就相当复杂。了解乡村社会,就需要对于大众媒介,特别是对乡村社会中受众的具体需求状况有着清晰的认知。

4 乡村振兴战略中公共信息服务多元化供给平衡性思考

受历史的影响,乡村社会日渐被吸纳进城镇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之中,然而城乡差别引发的社会文化断裂隐生、乡村公共信息服务供给失衡等问题,一方面源于乡村内生动力不足,另一方面也需要基于新的社会条件和结构状态下,采用适当方式,平衡城乡公共信息服务供给的关系点。正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它的目标就是在识别供给侧结构及其失衡的基础上,找到怎样提高供给能力和质量,从而改进供给策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最优,中部次之,西部较差,且这种差异存在扩大趋势[18]。

区域和群体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不平衡是公共文化服务平衡发展状况的突出表现[19],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短板,尤其是供需失衡问题凸显,供给多轨制并存,多元化供给势必成为解决乡村公共文化信息传播内容同质化、主体碎片化、方式单调化,以及活动形式化等问题的有效措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公共信息服务的和谐供给也关系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不同地区、城乡内外的统筹发展,是图书馆实现基本公共信息服务协调供给的重要举措。

4.1 多元化供给理念有益于认识信息传播受众的信息不均衡根源

受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建设和社会转型的加快,公众的利益和权利的主体意识空前高涨,以图书馆为主体的单一公共信息服务供给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转变过去大包大揽的唯一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角色,以安排者、培育者和监督者为主的信息生产者角色定位,配合政府提供一些公共性程度高,营利组织不屑于供给的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可以维护广大农村居民的信息利用权利,保障乡村公共信息文化服务供给的公平性。与此同时,提高供给效率,发挥公共信息服务供给主体的监督职能,从制度上保障乡村公共信息文化供给行为规范化管理,建立和完善评估与考核体系,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监督,通过财政手段、政策支持、激励机制等措施对基层公共图书馆开展公共信息服务进行培育,从而调动基层公共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传播的信息保障积极性,杜绝趋利性和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现象出现。未来的图书馆发展过程中,政策、财力、人力和物力方面,应着力于向老少边穷地区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倾斜,充分发挥这些地区的公共信息资源的潜力,提高它们的公共信息服务能力,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图书馆发展的差距。

4.2 多元化供给主体有利于发挥社会力量丰富乡村社会精神文化生活

贯彻执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有力举措是完善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种类、数量和水平的路径。因为面向乡村的基本公共文服务内容,就是在新形势下结合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三大重点任务,不断丰富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的新载体和新样态。伴随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居民对公共信息需求也不断增长,但是目前的社区公共信息服务与乡村居民多样化的信息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为此,迫切需要打破公共图书馆公共信息服务供给主体一元主导模式,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区、非政府组织,以及民间团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化供给主体模式,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乡村公共信息服务中的作用。政府方面,大力扶持乡村公共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发展战略的规划,还是公共信息服务发展财政预算的保障,激发各种社会组织积极地参与公共信息服务供给的活力,也有利于与图书馆一道建立健康、平等、互信的合作机制,共同关注乡村受众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权益保障问题,缩小城乡信息不均衡的差距。非营利性组织方面,如图书馆或志愿服务组织,这些不以营利为目的致力于公益文化事业的社会组织机构,承接政府公共文化管理和信息传播的职能,了解乡村社区居民的信息需求,能有效地连接政府和社区的沟通,进一步拓展乡村公共信息文化服务的供给途径,使其由单一化信息资源配置向多元化信息服务延伸,倡导乡村公共文化传播决策、提供乡村社会知识服务。

4.3 多元化供给方式有助于乡村社会文化传播和资源共享

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是图书馆的职责所在,通常有“自上而下”直接向乡村大众提供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建设援助,包括公共文化设施的基础建设,公共信息资源配置,统一规划和确定公共文化信息产品的内容和种类。随着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供给引入市场化社会化机制,多样化的供给方式主要有四大类:授权委托、特许经营、服务外包和志愿服务。授权委托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增强其服务功能,更好地保障了乡村文化受众的信息权利,对图书馆、受委托机构、村民能达到共赢的效果。特许经营方式需要经过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审批,强调的是对公共文化信息服务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向乡村社会提供健康、合格的公共文化信息资源产品和服务。服务外包是以合同外包的方式向文化服务机构购买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它通过市场动作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与配置,不仅可为服务机构创造融资机会,而且在提高服务绩效的基础上,提升服务效率和活力,更重要的是促进文化事业和产业相互渗透和协同发展。志愿服务方式固名思义是指社会机构和个人以自愿为原则的奉献,对图书馆而言,就是通过提供信息资源来促进乡村社会的文化发展和经济进步。志愿服务供给方式可有效地拓宽乡村社会公共文化信息服务的资金和管理人才,从而增进乡村社会公共信息服务供给总量。

4.4 多元化供给机制推动了单一供给方式向结构化多元化供给转变

通常,多元化供给机制有三种类型,即“菜单式”“交互式”和“要素式”。“菜单式”供给机制是针对乡村大众的信息需求,以“菜单”的形式实行一对一的服务,这种“菜单式”供给既可让图书馆主动提供,乡村居民被动参与接受,也可通过村民通过“点单”反馈给图书馆,图书馆有针对性推送乡村居民喜爱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村民满意度。“交互式”供给机制是通过不同的乡村文化资源交流平台,依托网络技术,将经过整合的文化信息资源,以开放共享的形态,在不同的资源平台进行分享和利用,充分扩展乡村社会公共文化可供信息资源总量。“要素式”供给机制是以面向乡村社会公共文化资源建设关键要素的形式,帮助乡村社区和村民开展各种精神文化活动,进一步提高图书馆服务于乡村社会的信息资源供给能力。这里的关键要素包括资金、技术、人才、平台、信息、培训等等[20]。多元化供给机制的完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消除乡村受众在知识信息接受的“马太效应”现象,从而实现公共文化信息供给的均衡发展。

4.5 多元化供给促进了人才队伍的优化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普遍存在设施闲置、服务效能低的现象,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农村公共文化常态化管理与服务人员缺失,为改变这一现实问题,不少地方尝试购买管理运营服务方式来激发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的活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2019年初,全国已有10000多家乡镇、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实行了购买社会组织管理运营模式[21],但在探索之中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需要不断改进。诚然,人才是信息服务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基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也是影响数字乡村战略建设的重要因素,乡村数字战略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拥有一支思想好、业务精、善组织、懂管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公共信息服务建设的重要保障。面对当前中国乡村社会现实和大众传播媒介利用的现状,急需装备一支多种形式的多元化人才队伍。加强乡村社会文化资源管理队伍建设就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①配置专职文化队伍。新农村建设不断发展,乡村居民对文化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图书馆作为文化机构的传播主体,遵照公共图书馆法律法规,对乡村社会的文化服务组织开展针对岗位职能要求,通过开展岗位培训、专业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乡村社会提升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建立健全乡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务考核和奖惩机制,充公调动乡村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②鼓励兼职文化队伍。由于乡村社会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工作量大面广、种类繁多,政府可通过宣传、培训、奖励等方式激励乡村社会文化工作者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参加乡村社区文化资源建设和文化传播宣传,同时也鼓励回乡创业的乡村民众参与乡村文化传播建设队伍中来,为振兴乡村公共信息文化服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③发展社区文化队伍。乡村社区文化队伍既有常设性的,也有业余的。常设性的主要是乡村社区文化站等文化传播组织;业余的主要是村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自发组建的。政府可通过政策引导并建立相关扶持办法和管理制度,为其提供设施设备、场地、资金等等基本保障,充分发挥乡村大众对公共信息文化的积极性,组织乡村居民参与到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规范和壮大社区文化艺术队伍,提高乡村社区文化艺术队伍的建设。如果说从文化复兴入手是推动乡村公共性的再造,那么从精英——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重塑入手,强化公共文化信息领导力供给,势必能在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框架下,进一步使公共信息资源和行政权力向基层社会延伸。当“新乡贤”的供给模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演进,必然会构建起乡村公共信息服务的长效机制[22]。

5 结语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与大众传播息息相关,在中国乡村社会的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的改革和发展中,大众传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前,中国乡村现实制约了大众传播的发展,大众传播的滞后也阻碍了乡村社会的进步。面对缺乏有统一性的城乡文化断裂,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应以治理乡村文化,整合公共信息资源为抓手,有效重整乡村公共信息服务供给不均衡结构,复兴乡村社会公共文化,强化公共信息服务有效供给机制,筑牢城乡公共信息文化互动的社会基础,从而使城市与乡村公共信息文化服务达成新的平衡。

“以需求为主导”的公共信息服务供给机制,旨在探究社会大众公共信息资源(服务)需求的一般规律。由于城乡居民的公共信息需求表达存在一定的差距,决定了不同社会群体需求信息的不均衡获取,公共信息服务机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合理的公共信息产品(服务)供给策略,毕竟公共信息服务需求发现、引导过程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共信息服务供需求均衡,消除信息接受的马太效应。

总之,多元化供给的平衡性问题研究存在内容交叉(如整体性研究集中于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缺乏从群体平衡视角进行研究,特别是针对乡村大众文化传播视角,以及乡村受众群体公共信息服务获取平衡性相关问题。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供给主体,图书馆面向乡村的大众信息传播,旨在解决乡村社会公共信息服务供给上的资源匮乏、主体缺位、基础设施滞后、服务缺乏特色、服务人才队伍力量薄弱等等实际问题,规范管理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切实缩小主体互动机制存在的应然与实然的差距,从而从供给效率、用户满意度等方面着力解决乡村大众传播视角下的乡村受众信息权利均衡。

猜你喜欢
公共信息媒介供给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新时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舟山江海联运公共信息平台与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