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进展*

2020-02-23 10:48韩娟娟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图书馆学图书馆服务

韩娟娟

(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河南焦作 454000)

1 引言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的回信成为2019年我国图书馆事业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2019年图书馆学的研究不断推进,依据2019年公开发表的关于图书馆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论文、学术会议论文集,以及公开出版发行的相关著作归纳,图书馆学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研究,图书馆标准规范、政策研究,信息资源建设研究,用户研究,图书馆管理研究,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阅读推广研究等七个方面。

2 基础理论研究

2.1 理论探索

图书馆基础理论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之一,学术大家的经典之作一版再版,历久弥新。2019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再版了吴慰慈等[1]编著的《图书馆学概论》一书。守正才能创新,坚守图书馆学的本元是事业发展的基石。程焕文认为数字时代的图书馆学研究范围日益广泛,研究内容也会不断丰富,“但图书馆学就是关于图书馆的科学,致力于图书馆的发展是最基本的图书馆学精神”。[2]

图书馆界学者也从新视角探讨基础理论的新发展。2019年6月29日,《中国图书馆学报》编辑部牵头举办了主题为“图书馆学研究的时代使命”研讨会。会上,学者李国新认为“图书馆是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体,图书馆学是一个对新理念、新思想、新技术、新服务反应迅捷的学科。”[3]主张在图书馆实践的基础上丰富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将图书馆学引入公共文化研究领域,提出图书馆学向公共文化研究拓展,构筑中国特色图书馆学;肖鹏[4]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图书馆理论研究的趋势,认为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处于走向世界化时期,从理论生成、理论陈述、理论传播等方面切入,探讨如何解决新时期中国图书馆学理论传播困境。

运用跨学科的基础理论思考图书馆学问题也是图书馆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文杰[5]分析社会认识论建构的背景和主张的理论观点,对社会认识的层次结构进行解析,探讨图书馆的本质,将图书馆本质归结为保障社会认识高级化的制度安排。叶鹰[6]按外引、内生两类将图书情报学已有的学术思想与技术方法进行梳理,他认为图书馆学本学科的思想应定基于一个稳定理论,不能盲目求新而舍本逐末,在“维系书—人—用和数据—信息—知识”核心关注的基础上拓展研究领域。

2.2 研究方法创新

2020年初,备受学界瞩目的2019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热点出炉,“新中国70年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发展:经验、创新与未来”名列热点条目之首。学科研究方法创新是研究热点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子舟等[7]借鉴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我国18个乡村民间图书馆进行田野调查,完成《乡村民间图书馆田野调查笔记》一书,从人类学家的视角开展研究,调查研究民间图书馆人的办馆理念、运营模式等,总结出其自发性、本土性、多样性等特点。学界利用新的技术开展研究是方法创新的另一路径。吴丹等[8]采用眼动追踪技术,从用户个体特征、任务等两个维度分析对信息搜索行为的影响,基于眼动追踪技术构建交互式信息检索模型。

2.3 发展脉络梳理

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一直是学者关心的议题。肖希明等[9]将新中国70年来图书馆学教育划分为5个发展阶段,总结出图书馆学教育的7大成就,提出“变”与“不变”相统一的发展观点。学者关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发展脉络的梳理也不乏亮点之作。周文杰等[10]重新梳理创立30年的知识交流论,解析知识交流论的两条逻辑线索:个人知识社会化以及社会知识转化为个人知识,总结了知识交流论对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贡献,指出没有结合“藏”与“用”矛盾说深入阐释的局限性。吴丹等[11]梳理了近十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中使用的热门理论研究主题,将这些主题归纳为高、中、低频使用和开发成长四类,分析发现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探索的不足,大多数是借用别的学科理论,本学科的理论生成和创新不足,也出现一些新兴的研究主题。

3 图书馆标准规范、政策研究

2019年3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新标准《信息与文献:国家图书馆质量评估》(ISO 21248:2019)。该标准规定并描述了国家图书馆的绩效评估方法和影响力评估方法,并定义了34项国家图书馆绩效评价指标,涵盖国家馆藏、国家书目、文化活动和社会教育等全部业务领域。2019年9月4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第1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等5项行业标准。这一标准的发布引起学界广泛关注,束漫等建议”通过增强宣传、提高可操作性和试点推广等方法更好地落实《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并且在规范的贯彻中逐渐实现向指南发展。”[12]

3.1 国外图书馆政策分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图书馆学界一直保持关注和学习国外图书馆行业政策或制度的传统。李剑[13]以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展览政策和展品租借政策为研究对象,介绍展览和展品租借政策的依据和范围、各部门的职责,活动开展原则及方案。建议国内图书馆可以成立专门的展览委员会或类似机构,明确分工和工作职责,制定相近的展览和展品租借政策等。吴鸿骊[14]详细介绍了美国国家图书馆缴送制度,美国国会图书馆缴送制度是《版权法》组成部分,而我国缴送制度没有立法支撑。处罚措施、灵活性等明显弱于美国的缴送制度。欧阳爱辉等[15]分析了英国图书馆法中的呈缴本制度,阐释了呈缴的范围及责任、呈缴本的利用等实施细则内容,建议我国应确立明晰的呈缴制度,完善呈缴方式、资源利用以及惩戒标准等。

3.2 知识组织及规范标准化研究

互联网时代,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发生巨变,组织规范和标准化也要适应数字时代的需求。2019年12月12日,第十届“全国知识组织与知识链接学术交流会暨大数据环境下情报检索语言学术研讨会”召开。会议就知识组织、检索语言、关联数据挖掘、元数据融合等议题进行专业讨论。陈涛等[16]以芬兰学者提出的开放数据七星模型为依据扩展了伯纳斯-李的五星模型,从本体设计、资源存储、数据发布、状态监控等方面改进关联数据系统及平台实施措施。构建本体平台,提供本体结构的校准服务。王忠义等[17]依据知识的抽象程度对馆藏知识进行多粒度划分,分析基于以知识为单元的知识表示方法在跨学科知识表示方面的适用性,构建跨学科多粒度知识表示模型,实现馆藏知识资源的跨学科多粒度知识表示。贾君枝[18]将信息组织细分为资源层、元数据记录层、词表层,并进行分析,认为信息组织的关键问题是从文本中准确提取出反映语义含义的特征项,元数据集、知识组织系统成为词表的主要构成。

3.3 图书馆相关制度研究

制度是前提和保障,图书馆各项业务和活动必须在制度的规范和支撑下开展。黄如花等[19]通过调研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政策和处置工作实践,依据馆藏文献信息处置标准、部门设置及权责、流程、方式等内容,设计出以保障制度、运行制度和监督制度为主体的我国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处置的基本框架。秦珂[20]探讨版权补偿金制度对解决图书馆数字版权的价值,指出其在规制图书馆传播利用数字作品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从图书馆的角度提出完善版权补偿金的方法。

4 文献资源建设研究

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源保障中心,做好文献资源建设是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的重要基础。2019年11月,湖北、江苏等省的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纷纷召开高校图工委文献资源建设专业委员会研究讨论文献资源建设重点工作、运行规范等。

4.1 文献资源采访

肖竹青[21]在《高校图书馆文献采编与读者服务研究》一书中对文献采访模式进行了梳理和对比分析,深入研究文献编目问题,提出优化高校图书馆采购工作的具体方法。孙海燕等[22]分析了“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传统日文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模式的局限性,提出建立赠书转赠机制,逢荐必采的荐购原则,拓宽采访渠道,开展针对需求的系统化建设,加强联机联合编目工作和共建共享体系建设。李慧[23]从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的着眼,探析创新路径,分别从馆藏文献资源的采购、流通、处置等环节,提出了优化策略。

4.2 特色资源建设

王虹[24]以国内36所“双一流”A类高校图书馆为调查对象,发现这些高校的特色资源建设存在特色资源选择、分类和内容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各馆资源涵盖范围各不相同,建设水平差异较大等问题。刘钟美[25]以中国工运学者口述历史特色资源建设为研究切入点,着重介绍中国工运学者口述历史资源的整理,文字资源和音视频资源同步进行等建设特征。杨思洛等[26]调查全国34个省级公共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情况,与2005年进行对比。建议公共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应该:统一资源建设标准与评价机制、提供个性化服务、扩大资源采集范围、加强日常的维护与更新、加强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开拓访问新渠道等。金国辉[27]从宏观的角度着眼,指出在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必要性,提出用户贡献和其他信息机构的个性化制作相结合的建设方式,并依托专业应用软件重新整合,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呈现,并加大宣传推广提高利用率。

4.3 智库建设

2019年11月,“第二届中国智库建设与评价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会上发布《全球智库评价研究报告(2019)》。2019年11月10日,以“数据驱动的新型智库建设”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南京大学的李刚、北京大学的王继民、《智库理论与实践》执行副主编初景利围绕有关智库建设与发展等方面内容进行学术交流。邓支青[28]调研了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等国内外5个智库项目,对其评价指标进行编码收敛和聚类分析,根据评价指标总结高校图书馆在智库建设中的功能,提出建设高校图书馆智库的可行路径。高颖[29]以中国和美国8家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对比两国公共图书馆智库服务,发现服务基础差异不大,但美国公共图书馆在智库人才建设方面有优势。美国公共图书馆智库的知识咨询服务、决策服务以及协同网络建设等方面均领先我国。廉立军[30]调查了国外知名智库知识保障现状,解析了特色智库知识保障的现实与潜在风险。针对性地提出风险防范及其规避路径。

4.4 图书馆联盟与区域协作

2019年10月30日,长三角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组织召开了2019年第二次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高校图工委秘书长会议,讨论图书馆联盟合作发展工作。学者关于图书馆联盟的实践状况方面的研究也很多。严承希等[31]利用Burst激增算法对“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图书馆联盟主题构建共词网络,发现有关图书馆联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新素养等方面。吴绮云[32]调研了“一带一路”图书馆联盟建设以及信息资源建设现状,提出建设数字图书馆联盟开展联合目录建设、开放数字图书馆服务、加强成员馆图书交流等。孟亮[33]介绍了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图书馆联盟基本情况,图书馆联盟在服务读者,以及联盟资源共享和利用上的成绩,但也指出该图书馆联盟存在成员馆参与积极性不高、建设机制不完善、合作程度低等问题。陆尧[34]以BALIS的文献传递案例为研究对象,对图书馆联盟内成员馆之间的用户行为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发现BALIS文献传递的高频用户较少,沉默用户占比大多数,但高频用户回访多且稳定。

邝婉玲等[35]以国际图书馆联盟联合体(International Coalition of Library Consortia,ICOLC)的成员中100个发展较好的国外图书馆联盟为研究对象,分析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图书馆联盟管理模式,采用理事会管理模式的图书馆联盟多达60个。研究理事会管理模式、委员会管理模式、会员大会管理模式等的管理架构、职权范围、理事机制。

4.5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用户需求日益多元化且对各类文献信息资源需求日益增加,图书馆或图书馆联盟之间进行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可以缓解资源建设经费不足的困境,也能全面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要。王松霞[36]调研了北京市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状况,首都图书馆在跨地区、跨系统的文献资源共享中起领导作用。区图书馆与外省市图书馆、辖区内的学校图书馆建立了文献资源共享。NSTL、BALIS的文献传递也是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途径。魏辅轶[37]依据文献传递服务系统过滤机制原理,构造四层系统功能:效率系统、效益系统、外联系统、沉淀系统。通过天津高校文献传递服务的案例系统融合实证研究,探讨高校文献传递服务未来转型和发展方向。王颖洁[38]从建设合力、建设基础、建设经验等三方面分析CALIS外语院校文献资源联合采编平台建构可行性,设计包含文献资源联合采编平台的管理体系、技术支持以及平台功能等的模型,指出建设过程中会遇到的难点并提出对策。

5 用户服务研究

5.1 弱势群体研究

2019年发表的图书馆学研究论文中,有很多关注阅读障碍症、留守儿童、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优秀之作。束漫[39]的《图书馆阅读障碍症人群服务研究》一书通过全面调研,深入研究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图书馆服务阅读障碍症群体的情况,并总结服务特点和策略;调查了我国阅读障碍症群体认知状况,通过广州图书馆、嘉兴图书馆、东莞少儿图书馆进行试点实验,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如何全面推行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的策略。胡霄[40]调研国内31个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站留守儿童服务的信息,发现存在缺乏专门服务模块、地区间差异大、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

肖雪等[41]将美国公共图书馆老年服务的发展阶段分为四个时期:起步阶段、深入探索阶段、服务转向节段、扩展和创新服务阶段。建议国内图书馆界加强为老年人服务意识,构筑有效的制度体系,发挥行业组织作用,积极参与老龄事务。李臻[42]指出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间接限制弱势群体使用公共图书馆,造成社会排斥与数据排斥现象。建议公共图书馆应了解弱势群体的需求,转变服务理念,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打造智能便捷的数字文化公共空间,服务弱势群体。

5.2 特定群体研究

2019年4月6月,未成年人阅读、学习与赋能国际研讨会[43]在广州召开。会议讨论的主题主要涉及未成年人图书馆智能服务、阅读推广理论、未成年人阅读行为、兴趣及习惯等。戚敏仪[44]以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调查大湾区未成年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情况,发现图书馆资源整合程度低、自建特色资源建设力度不够,服务方面存在技能培训少、资源推广活动不系统、社会合作形式单一等问题。范并思等[45]通过比较2003与2018年的《国际图联0-18岁儿童图书馆服务指南》,公共图书馆核心价值进一步扩充,重视数字素养培养,强化阅读推广等。同时也指出该指南存在未考虑未成年群体内部的差异性等不足。

5.3 学科服务

因为学科服务的业务性质,研究论文主要集中在高校图书馆。蔡时连[46]调研学校学科文献资源采访工作情况,提出建立学科资源建设团队,加强学科馆员的相关培训,明确学科馆员的专业分工等。张宇[47]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研究样本,提出敏捷捕捉创新机会,准确把握用户需求,动态调适服务过程等建议。任欣欣等[48]调查统计国内“双一流”高校学科馆员和学科服务平台类型的基本情况。发现学科服务模式主要包括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信息共享空间、信息素养教育等。建议要提高学科馆员业务素养、加强文献资源和服务平台建设、改革创新用户服务等。

5.4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2019年3月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名单,共有23所高校入选,文件明确规定高校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挂靠在图书馆。当年9月,2019年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联盟年会暨第二届培训研讨会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各成员馆馆长或分管领导参加会议,商讨进一步推动中心联盟的工作。此后,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研究逐渐增多。

杜娟娟等[49]通过案例和数据指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需求强劲、资源丰富而且已经初具规模。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同时也面临地位不高、资源分散、服务标准不明晰、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林静等[50]以厦门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从其服务定位、业务格局等方面进行介绍。厦门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创新路径:成立全国高校首个跨区域中心站点,与泉州市政府协作,开展支持决策的信息服务。吴红等[51]依据山东理工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实践,分析用户的专利需求内容及特点,设计出服务模型。提出服务准绳是合理定位、专业人才是支撑、专利教育是重点、长效机制是保障的建议。

6 图书馆管理

6.1 组织机构管理

张思雨[52]调查国内39所图书馆组织机构的现状,分析开放学科环境对高校图书馆角色定位、资源建设方式、服务方式以及馆员业务能力要求等产生的影响。提出适当调整组织机构,创新图书馆内部业务流程等优化方案。朱明等[53]选取3个大学图书馆为研究样本,依据扎根理论研究构建图书馆管理制度内化的理论模型,从组织内化、过程机制和馆员内化3个纬度综合分析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内化的动因和表现,解释图书馆组织各层级间的转换机制。李沛[54]介绍中国药科大学图书馆与信息化技术中心合并重组的“456模式”,即针对5个重要服务模块设立6大业务部门:资源建设部、读者服务部、参考咨询部、办公室、网络运营部、信息应用部等。

6.2 人力资源管理

2019年6月19日,长三角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秘书长会议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举行。会议围绕《长三角高校图书馆联盟新进馆员培训方案》《长三角高校图书馆联盟学科馆员培训方案》以及新馆长培训方案等内容展开讨论。

杨妮[55]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划分了六种类型的性格以及其特质和优势,在图书馆匹配的岗位和具体岗位职责。并提出馆员终身教育的职业生涯设计规划,通过制度保障、组织实施等措施进行实践,从道德为先、服务为本、绩效为重、终身学习等维度进行评估。王君[56]对比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招聘要求,提出高校智慧馆员的职业能力应包括:基础能力、扩展能力、主观能力等,建议智慧图书馆应积极开展培训,优化馆员绩效考核等。万云芳等[57]选取北京地区2所教育部属高校、4所北京市属高校为调研对象,开展问卷调查。采用Climate QUALTM、ESS保留题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985工程”“211工程”高校馆员对组织氛围评价更低,员工沉默行为更严重,年龄增长也会导致对组织氛围满意度下降。学历、职称对组织氛围感受影响不大。

6.3 业务管理

朱玲等[58]以书评的形式推介《国家图书馆业务管理机制研究》这本书。详细介绍研究的切入点:制度环境、职能定位、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等四个角度,对中西国家图书馆业务管理机制特点与异同的比较。宋晓莉[59]以沈阳市图书馆为例,利用大数据分析读者需求,结合读者对图书馆期刊的评语和意见,不断完善期刊征订和管理工作。采用剔旧制度,坚持期刊完整、整洁原则。宋爱林等[60]提出多维度采集并分析改进高校图书采访工作模式,从设计理念、工作流程等方面展开研究。通过后期实证数据分析验证,科学全面掌握读者需要和阅读规律并弥补前期采访的盲目性。

近年来,古籍业务研究逐步成为学界关注的又一重点。王国强[61]指出中国古籍修复技术体系构建不完整,整合度不高的问题,其构建应符合科学性、系统性和开放性原则,完善古籍修复技术体系的体例,实现古籍修复技术各系统的整合。席会芬等[62]分析了大中型图书馆进行古籍寄存管理的必要性,指出图书馆的古籍寄存管理具有专业性、安全性、公益性特点,提出图书馆开展古籍寄存管理的具体模式和策略。

6.4 应急管理

2019年岁末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此后的几个月,举国上下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通过全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抗疫战争已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但如何准确及时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是图书馆学界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

杨敏等[63]调查“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网页,从隶属栏目、突发事件应急预防管理内容、应急设备、应急预案等方面了解我国大学图书馆突发事件应急预防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基于WSR方法论制定大学图书馆突发事件应急预防管理策略。朱贝[64]从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内涵、危机识别、类型等对比中美两国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异同,发现我国图书馆的危机管理存在:意识薄弱、相关制度缺乏、内外部未有效沟通、资金援助保障不足、危机处理评估能力欠缺、相关教育和培训缺乏等问题。

7 技术发展研究

7.1 智能化系统

袁梁[65]对比了若干电子资源监控系统的运行方式、管理模式、统计方法等,提出建立统一的资源管理标准、实时监控资源访问链接、建立一体化电子资源流程管理和建立电子资源大数据分析平台等策略完善系统。倪劼[66]基于OpenResty平台采用反向代理方式构建图书馆数字资源访问统计系统,并阐释关键的技术方法,通过在南京图书的实践检验,该系统有运行成本低、易操作、效率高等优势。张炜等[67]分析了用户在使用图书馆搜索系统时需求的变化,发现专业搜索技术、智能搜索技术、泛网络化搜索技术会成为发展方向。

7.2 RFID技术

RFID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图书馆的流通、采编、阅览等业务中。贾成刚[68]研究了RFID技术在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探讨了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与RFID技术整合的实现路径。秦春英[69]设计了RFID智能借还书软件系统,包括RFID图书馆图书的自助借还功能,图书的借阅查询功能,并给出了系统编程实现的过程。吴仲平等调研浙江省23家公共图书馆RFID技术服务现状,提出改善自助借还服务管理,提高图书自助定位准确率和加强安全防范的建议。吴仲平等[70]抽样调查浙江省23家公共图书馆的RFID技术服务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自助借还服务管理、提高图书自助定位准确率以及加强安全防范等策略。姜绿圃等[71]设计了一种由RFID阅读器、信息集成模块、数据识别读取终端构成的图书馆智能错架提醒系统,建了新的智能错架报警系统,在书柜出现图书错架、乱架现象时进行报警提醒。

7.3 小程序开发

随着微信APP用户群的不断增加,微信已经成为图书馆服务用户的重要阵地,利用微信开发小程序提升用户服务质量成为业界研究的关注点。张毅[72]调查了“985”高校图书馆座位管理系统情况,发现很多高校图书馆开始使用微信小程序座位管理系统,并设计出给予微信小程序的座位管理系统。周谦豪等[73]设计了一款数字人文工具,利用光学字符识别、命名实体识别、实体关系抽取等技术,实现了inBooks微信小程序。读者使用手机对着书本拍照就能获取相应的数字资源,构建个性化知识网络。吴紫山[74]以广州番禺图书馆管理系统为基础设计微信小程序,包括借阅系统管理、门禁管理、书籍资料查询定位等。

8 阅读推广

8.1 阅读推广理论研究

阅读推广基本成为图书馆的常态化工作,研究并确立先进的阅读推广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阅读推广工作开展。范并思[75]调研国内图书馆阅读推广文献并进行理论分析,提出阅读推广理论经历三次重要拓展:接轨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拓展阅读推广基础理论研究、引导阅读推广专业化研究,提出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拓展的三个方向:图书馆阅读推广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和方法与对策研究等。李东来[76]从环境、使命、组织、活动、服务、产品、专业等七个方面详细阐释了阅读推广和全民阅读之间的关系。李桂华[77]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对复合阅读加以定义、归纳其特征,并以”社会认知理论”为逻辑框架提出复合阅读研究主要命题。以整体主义视角提出复合阅读行为这一概念,并阐释其特点、影响、研究路径等。

8.2 国外阅读推广研究

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国外的阅读推广的进展,完善和丰富国内的研究。冯佳[78]系统研究了几个美国覆盖面较广泛的婴幼儿阅读活动项目,总结其主要的理论包括多元智能理论、情绪智力与社会智力理论、孩子必备的七种生活技能、“脚手架”理论、认知发展论模式等。王红霞[79]对葡萄牙、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四个国家典型评估案例进行内容分析。并对特殊群体阅读推广评估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发现国外评估范围和持续时间、合作伙伴关系、评估方法、阅读推广对象覆盖范围、影响研究等方面都值得借鉴。马晓玲[80]运用Python等研究工具,通过高频词统计北美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政策文件的关键内容,总结其重点包括4类:公共图书馆为阅读推广而进行的自身建设与发展、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延伸性使命、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应保证的权利与应满足的需求、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目标内涵。

8.3 阅读推广实践

王波[81]总结高校阅读推广实践的发展方向:走向常规服务、落实高等教育政策的新要求、“诗和远方”相结合。黄琳等[82]梳理了世界读书日50个图书馆类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章,总结活动的渠道要素、渠道类型及渠道融合模式等,探讨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构建,建议加强阅读推广渠道融合发展。王涵等[83]研究NGO和NPO在阅读推广过程中的作用和动员模式,发现存在照搬传统纸刊,动员内容更新慢,服务体系差,目标定位不明确,主题不聚焦等问题。提出技术驱动内容生产与形态创新并行,培育服务体系、明确核心诉求,寻求话题相关性等建议。陆明等[84]研究上海虹口区图书馆开展的少儿国学经典阅读推广实践,建议提高图书馆员文化道德素养、改革教学方式、丰富内容、加大宣传推广等。周燕妮[85]详细介绍了武汉大学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体系,实施策略,提出个性化阅读推广、专业阅读推广、精准阅读推广的建议。

9 结语

“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86]从藏书楼到智慧图书馆,时代和技术的进步不断改进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丰富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为图书馆学这棵大树的根基注入更多新鲜且充足的养分。纵观2019年图书馆学界研究成果,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既固本且发新,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图书馆学的研究更加开放且包容,打开眼界学习国外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而且守正创新,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图书馆发展道路。

伴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图书馆这个有机体努力生长,一些图书馆组织机构重组,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行业标准和规范也在不断地完善,制度保障力加强。一些传统的业务在弱化,专利信息服务、阅读推广等业务逐步走上正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探讨相关理论,开拓新的实践。新业务的拓展是机遇更是挑战,无论是文献新资源的建设、专业人才的培养、组织机构的整合、规章制度的制定、用户需求的挖掘等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研究。

猜你喜欢
图书馆学图书馆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去图书馆
寂寞与喧嚣:当代图书馆学研究现状剖析
中国图书馆学之当下:反思与瞻望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在贵港举行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30次科学讨论会在南宁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