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班化语文分层教学实践

2020-02-23 16:17孙其阳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小班化分层作业

◎孙其阳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谈及“因材施教”时,曾这样说道,“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坚持因材施教,充分认识到并且尊重学生在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在尊重差异、发展个性的前提下,开展有针对性的、有意义的教学实践活动。特别在农村地区,由于家庭环境、经济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学生们之间的差异比较大,有的学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性格比较调皮;有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等多方面影响,思维水平较低;有的学生由于疏于管教,学习习惯比较差,导致学习动机方面的障碍等等。因此,在农村地区,我们更有必要开展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分层教学活动。在小学语文实践中,我们学校就尝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及自身素养,开展小班化的分层教学实践活动,以课后服务的形式,推进情景化的校本语文教学实践,以目标明确、指向明确、鲜活有趣的分层教学,改变过去“齐步走”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们自由生长,勇攀“高枝”。

一、目标分层:尊重差异,把握学情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风向标,是我们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明确教学目标,并牢牢定位这个“中心”,教学活动才能有的放矢、有条不紊地展开,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够有保障。然而,在大班制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往往以全班学生的整体水平为依据,统筹确定教学目标,目标没有进行细致化的、具体化的分层设计,这样的教学目标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征等,很难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那么,在小班制的语文实践中,我们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与情况,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对于基础薄弱或者认知有困难的学生,我们要把目标定位在生字障碍的扫除以及课文的朗读上,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我们则要鼓励他们在情境中理解;而对于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我们则要鼓励他们能在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表达。

在小班化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在课前精准把握学情,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区别性地定位教学目标,以灵活的、分层的教学目标,更好地调适、指导、控制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如在六年级第三单元语文园地“词句段”应用的教学实践中,我在教学设计时,就根据班级学生的语文水平,对目标进行分层设计。对于C 类水平(基础薄弱)的学生,我引导学生以“仿写”的形式,选择相应的情境元素,表达相应的心情。对于B 类水平(中等水平)的学生,我则尝试在“句”的基础上,拓展到“段”的应用,引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以情境为核心,不断辐射关键词,在句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扩充。而对于A 类水平(基础扎实、思维灵活)的学生,我则直接将词句段的教学与习作的教学整合在一起,扣紧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让真情在笔尖流露”,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抱团成长,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成篇,成为一个独立的小故事。

二、小组分层:差别教学,培养个性

在农村地区的学校,开展小班制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指向性,让师生有更多互动的空间,让学生有更多实践与体验的机会。在小班制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要一改以教师主讲的教学模式,尝试以小组实践活动,推动学生们的主体探究,让他们以饱满的情绪、活跃的思维状态参与到教学互动中。在设计小组活动式,我们可以在有限的小组中,进行更加明确的小组分层,将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组合,以“1+1”的合作形式,推动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如在五年级的校本语文实践课中,我采取了小班制的教学形式,以学习单为载体,开展有层次性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时,我根植“概括出各个故事的小标题,并通过分析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来体会人物性格特色”这个教学目标,开展了具有层次性的小组实践活动。学习单的第一个任务是“概括各个故事的小标题”,在这个活动中,我采用了“小先生制”的情境活动形式,由小组长带领学生们快速默读课文,引导“小先生”利用关键词提示的方法,引导组员概括各个故事的小标题。在这个过程中,先由“小先生”来讲,由“小先生”分享他们概括的方法和技巧,再由小组的其他成员来做。在这个过程中,我以学习单为媒介,开展了有差别的教学活动,试图把略读课与精读课真正意义上的区分开来,给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空间,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发展。

在第二个学习任务中,我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关于鲁迅的一件事学习,完成学习单。在这个小组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件至两件事情进行交流讨论,能力有限的学生,可选择一件事,进行重点交流,画出相关的句子,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去感受鲁迅的形象。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对小组的交流情况,进行汇总,将鲁迅先生生前的这五件事,即谈《水浒传》、谈“碰壁”、欢度除夕、救助车、关心女佣,一一进行讨论。

三、作业分层:焕发活力,释放能量

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训练学生们语言技能的重要途径,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小班化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的作业更要有意识地精彩分层,把作业变成课堂的“点睛”之笔。《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科整合,打破学科界限,不受形式束缚,将学生本就丰富多彩的童年还原于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我们的语文作业也要根植于生活实际,以接地气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活力,释放学生的学习能量,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对语文作业充满期待。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蟋蟀的住宅》这一课时,正值夏日,我在课堂教学时,直接从学校草坪里抓了几只蟋蟀,放在玻璃瓶中,带到了课堂。在布置作业时,我设计了“寻找蟋蟀的家”的生活探究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对作业进行了分层设计,对于活泼、调皮、不喜欢做作业的学生,我让这些孩子快乐地去“寻找蟋蟀”,当“排头兵”,给小组里的其他成员开路,引导他们以“说”的形式,分享自己的探索之旅。而对于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则鼓励他们以绘画日记的形式,记录寻找的过程,并模仿法布尔的口吻,从“形态、习性、生活习惯”等角度,记录探究的过程。“抓蟋蟀”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可不是什么难事,特别是对于这些调皮的男生而言,更是看家绝活了,在这个分层作业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走进草丛、走进田地,去寻找蟋蟀的踪迹,去记录蟋蟀的生活。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腊八粥》这一课时,我采用了小班化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时,我准备了高压锅,制作腊八粥的各种材料,并给每个学生都准备了碗筷,营造出了吃腊八粥的生活情境。南方的学生没有过腊八的习惯,为了深化学生们的生活体验,我把语文课变成了劳动实践课,让这些农村的孩子们上台,介绍自己熟悉的农作物,以生活为切口,激发学生的真情体验。在布置作业时,我结合课后小练笔,鼓励学生动手制作美食,以视频记录,并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设计美食简介。在这个作业设计中,我采用了分层设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视频记录或是美食推介的方式,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介绍自己喜欢的美食。

小班化的作业更容易监测,也更适合放手让学生去“造”,我们要敢于创新作业的内容与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学生更多自由表达、自主实践的机会与空间,以有质量的、有活力的作业,焕发学生的活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真实的、温暖的学习体验,以分层让每个学生都能沐浴在语文教学的阳光之下。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在农村地区,我们要结合学校的特殊情况,准确把握学情,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心理特征、认知水平、表达能力等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任务,有层次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让语文教学更加接地气,更具可行性与操作性,让学生有一定选择的机会与自主成长的空间。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对接,才能真正从教材中解放出来,才能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世界,才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纯净的底色。

猜你喜欢
小班化分层作业
有趣的分层现象
小学低年级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及策略
如何提升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效率
农村初中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策略
农村初中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的思考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