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打开语文课改之窗

2020-02-24 12:39陈乐华
师道(人文) 2020年8期
关键词:京都诗词教师

陈乐华

多年来, 教学方法单一化、 程序固定化、 内容死板化已成为语文教学的 “顽疾”, 千篇一律的 “串讲” 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抑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要彻底改变现状, 关键是要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 改变陈旧落后的教授方法,构建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 实践证明, 重点切入法和体裁更替法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 重点切入法

阅读欣赏一篇文章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要从大处着眼, 就是指要关注文章最突出的特点、 最大的特色; 二是要从关键处切入,即重点切入, 如文章的题目、 开头、 结尾、 抒议部分、 承上启下的句段、 印象深刻的地方等。 重点切入, 更容易让学生迅速把握文章的重点和思路, 更容易领会前后照应的特点。

在文章最关键的地方拈出几个关键词, 在全文的灵魂所在处设计问题, 让学生抓住切入点, 如渔人进入武陵源, 经小洞, 再循径探幽, 最终找到世外桃源。 如 《“布衣总统” 孙中山 (节选)》 是一篇传记, 可以设置如下问题: “布衣总统” 孙中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品质怎样? 文题中的 “布衣总统” 是什么意思? 用 “布衣” 来修饰 “总统” 会矛盾吗? 学生带着这类问题去阅读, 就一定能在阅读路上发现另一番风景。

又如, 《琵琶行》 一课, 在学生阅读课文、 了解写作背景后, 我抓住小序中的 “铮铮然有京都声”中的 “京都” 二字设问: 京都长安对作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有着京都之声的琵琶乐曲为什么会令 “江州司马青衫湿”? 学生在讨论、 交流后明白: 京都长安是白居易施展抱负、 实现梦想的地方, 而现在却被逐出京城, 这 “京都声” 自然容易勾起作者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对谪居卧病遭遇的怨懑, 这弹奏 “京都声” 的琵琶女的身世遭遇自然也会引起作者强烈的共鸣, 所以才会有后面的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的慨叹。

总之, 一篇课文, 要讲的内容很多, 但教师不能面面俱到, 全盘授予; 相反, 要拈精取要, 以点带面, 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突出重点。 当然, 教师要想自如地驾驭课堂, 自己必先努力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必先吃透教材, 掌握教学艺术。

二、 体裁更替法

语文教学是教师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 是激发学生生命力、 创造力的过程, 也是教师与学生生命双向互动的过程。 我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的不同, 采用了给文章换一种表达、 换一种构思的教学方法, 即体裁更替法。 如:

“画” 诗词。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探究诗中奇妙、 多彩的意象世界, 品评诗词中的深刻意蕴, 提高鉴赏的能力, 我根据诗词内容的实际,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通过想象与联想, 把诗词的内容用画面表达出来, 如王维的 《山居秋暝》、《古诗十九首》 中的 《迢迢牵牛星》、 杜甫的 《客至》 等。 然后在班里展示作品, 让大家评议谁的作品最能体现诗词的主旨。 要画画、品画, 自己必先领会诗词的意境,这就促使学生认真地去分析, 去探究。 因此, 当我在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的时候, 学生听得特别认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尽情地领略“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的境界。评议中, 有的学生说得头头是道,俨然艺术家的样子。

当几位学生把 《山居秋暝》 的画拿出来展示的时候, 全班同学都赞不绝口。 作画的学生大多都能抓住 “山居” 的景物特点: 明月、 苍松、 清泉、 岩石、 翠竹、 青莲, 勾画出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 整个画面洋溢着一片清新、 宁静、 和乐的气氛。 此时一位学生问: “诗的第一句说是 ‘空山’, 但诗中明明写到浣女和渔舟, 这是为什么呢?”一位作画的学生说: “我的理解是: 竹林太过茂密, 又是黄昏, 所以就挡住了诗人的视线。” 另一位学生说: “雨后初秋的傍晚, 给人的感觉十分清静和凉爽, 应该是诗人心情的反映吧?” “我觉得也可理解为人迹罕至, ‘空’ 不一定应是完全没有的意思。” ……经过一番评议, 大家都领会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渴望, 所以诗人才会在最后情不自禁地写出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由于体会深刻,学生背诵起来也更加得心应 “口”。

改编小说。 思维的碰撞、 心灵和文本的交流, 可以通过阅读来实现, “被引导的创造” 就是阅读的结果。 阅读中, 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往往是多元的, 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的时候, 更应重视培养学生探究性、创造性的阅读能力, 要让学生把静态的书读活, 把静止的形象读活,把作品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出来。

譬如小说, 许多学生对它情有独钟。 小说单元里的课文他们早就读过了, 如果再来学习就如同嚼蜡。 所以我一改以往教法, 让学生把本单元中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改成剧本 (几个人组成一组也可), 要求学生重点把握巧妙的构思和细致的描写, 体现作品语言的独特魅力。 编好后拿到班里让同学传阅并进行评议、 修改。 有学生改编鲁迅的 《药》、 莫泊桑的 《项链》 等,剧本中有尖锐集中的矛盾冲突, 有舞台提示文字, 有人物的对白和独白, 大多都能符合要求。

小说改编成剧本, 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的理解, 他们在读中找戏, 不仅激发了阅读的兴趣, 而且还发展了他们的形象思维和合理想象。

演课本剧。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 轻松、 愉快、 乐观的情绪不但能使人产生较强的记忆力, 而且能活跃创造性思维, 充分发挥心理潜力。 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尽量增加互动的因素, 要善于把静态的文本转化成动态的情境语言。如, 我们可以把上述改编的剧本、课文中的戏剧让学生上台表演,《药》 《雷雨》 《茶馆》 等都可以。表演时要求学生通过语言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根据情境创设形体动作, 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添加布景、 配乐、 服装和道具等。

每当我把课本剧引进课堂, 气氛就显得异常活跃, 许多学生都主动要求扮演剧中角色, 把人物的语言、 动作、 表情都演得惟妙惟肖。如, 我曾让学生表演 《药》 中的片段, 演康大叔的学生那夸张的语言、 动作、 神态, 让在场的师生都笑得前仰后合。 “有声画谱描人物, 无字文章写古今。” 这活灵活现的表演, 不能不说是活教活学、乐教乐学、 会教会学的理想境界。

表演结束后, 我还让剧本改编者谈谈 “编后感”, 演员谈谈 “演后感”, 观众谈谈 “观后感”, 再让大家对剧本的改编和表演进行评议, 进一步加深对剧本思想内容的理解。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 “请老师们时刻想到, 学生跟种子一个样, 有自己的生命力, 老师能做到的, 只是供给他们适当的条件和照料, 让他们自己成长。 如果把他们当作工业原料, 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 硬要把他们制造成一色一样的成品, 那是肯定要失败的。” 身为教师, 我们要努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打开语文课改之窗, 打造能激荡学生生命的课堂。

猜你喜欢
京都诗词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京都好咖啡
诗词之页
京都访古记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