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评式阅读策略促读写结合研究

2020-02-24 19:48中山东区朗晴小学陈丽媛
师道(教研) 2020年11期
关键词:导向符号习惯

文/中山东区朗晴小学 陈丽媛

点评式阅读策略的运用,在于让学生在阅读中使对文本的理解与语言文字的运用实践活动自然结合起来,让学生养成研读的习惯,使阅读深入有品质。

一、“固化”批注符号,养成读书则动笔的习惯,让“读写”相随

“不动笔来不读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应教给学生批注阅读的方法,养成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低年段的学生识字量少、写字较慢,一般宜采用批注符号或配以简单的文字进行批注。采用批注符号一来比较符合儿童直观形象的认知特点,帮助其提高阅读的兴趣;二是有助于减轻学生的书写负担。到了小学高年级,书写能力增强,可以以文字批注为主,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时则也可采用符号来配合文字进行速写速记,节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符号进行阅读批注时,批注符号的使用不能过于随心所欲,老师注意帮助学生进行“符号”与“意义”的固定搭配,引导学生使用同一套“基础”符号,这样的好处是“车同轨,书同文”,便于在阅读课堂上老师、学生作分享、评讲和交流,也利于学生日后再读,避免出现再次阅读时见“符”忘义的情况。

二、进行“点”的聚焦,培养阅读的敏感性和捕捉能力,让“读写”有据

点评式阅读的“基础阶段”在于不断强化找“点”的习惯,不断提高“写”的意识。因此,这个阶段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这个阶段不设定批注内容,几乎没有引领和限制,还给学生自由,批注可以“遍地开花”,从字词句段到标点符号,从课文题目到文中插图,从单元导读到课后思考题,只要有所思、所感、所惑,都可以做批注。

“点评式阅读”要求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进入到点评式阅读的第二阶段,即要进行“点”的聚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点”的聚焦?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因实际情况而异。但主要从两个导向出发:一是内容导向,二是主题导向。

三、多元对话,落实“评”的到位,让“读写”共生

“点评式阅读”经过第二阶段进行“点”的聚焦后,第三阶段则是进入“怎么评”的问题。从方法上讲,“评”的要义是对话。文本本身是对话的第一对象,与文本的对话是构成其他对话的前提和基础。点评作为对话,它不仅是读者与文本对话,还是读者与作者、与文本的其他读者的多元交流。既然是“多元”交流,在这个阶段教师又应巧妙地把“教学目标”转换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领下,围绕“焦点”有的放矢的自读自悟,让阅读体悟更加丰富、深刻、有个性。

在“评”的过程中,还要教给学生点评的基本方法,落实“评”的到位。评论的方法是多样的,常用的评论方法有质疑法、联想法、补白法和赏析法等。无论使用何种方法来“评”,都要都引导学生注意“焦点”与“中心”、局部与整体之间的联系,以及表达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同样,落实“评”的到位,可以进一步助推小学生的阅读由“量变”到“质变”,发展其思维能力,形成真正的阅读素养。因此,好的“读写结合”必然是“读写共生”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点评式阅读策略”是“促读写结合”的有效方式。“点评式阅读策略”的运用,使得“读写结合”变得最为自然,结合更为深入和紧密。然而,“促读写结合”并不是“点评式阅读”的最终目标。以点评式阅读策略促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表达观点,打通“读”与“写”的通道,让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互相促进,从而促使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

猜你喜欢
导向符号习惯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学符号,比多少
“偏向”不是好导向
上课好习惯
“+”“-”符号的由来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