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研究的当代价值

2020-02-24 07:13张源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恩格斯马克思

张源

[摘 要]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当代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研究并不是对其代表人物的简单梳理,也不是对著作文本的重复叙述,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典型的历史现象和社会思潮进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研究,对于当下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更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更全面深入把握“社会主义500年”这一理论概念和历史叙述的核心要义,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和现实价值。针对当下空想社会主义研究文献不足、认识不到位以及方法不科学、不丰富的现状,必须综合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把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放置在具体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思想环境和政治情境中,探究他们的思想来源、社会条件、问题意识和内在逻辑,挖掘其中的思想素材、规律洞见和价值理念。

[关键词]早期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500年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20)01-0134-11

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开端,是当代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政治思潮,由来已久。讲话分六个时间段对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进程,其中第一个时间段就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就是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恩格斯指出:“伴随着一个还没有成熟的阶级的这些革命暴动,产生了相应的理论表现;在16和17世纪有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的描写,而在18世纪已经有了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摩莱里和马布利)。……后来出现了三个伟大的空想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1]P38。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以1516年托马斯·莫尔名著《乌托邦》的发表为起点,代表人物是托马斯·莫尔(代表作《乌托邦》)、托马斯·康帕内拉(代表作《太阳城》)和托马斯·闵采尔(德国农民战争领袖)。另外,杰拉德·温斯坦莱(代表作《自由法》)、约翰·瓦伦丁·安德里亚(代表作《基督城》)、德尼·维拉斯(代表作《塞瓦兰人的历史》)等人的思想也具有空想社会主义性质。

一、中国语境中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研究

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其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一直伴随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探索、革命和建设步伐。早在1903年,便有至少四部书刊为国人介绍了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及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2]1912年,辛亥革命发生的第二年,被马克思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便被翻译引介到中国,并逐步传播开来。[3]P81920年出版了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其中有“批判的、烏托邦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一章。随着这两本书的广泛传播,“空想社会主义”这个研究范畴,引起广泛关注。譬如,相继出版了孙倬章著《社会主义史》(1924年,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关于世界社会主义的简史)、刘下谷译土田杏村著《乌托邦社会主义》(1930年)、叶启芳译毕尔著《社会斗争通史,第三卷:近代农民斗争及乌托邦社会主义》(1930年)、邓季雨等译考茨基著《乌托邦社会主义之评判》(1933年)、刘麟生译摩尔著《乌托邦》(1935年)等。特别是,在五四时期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广泛讨论和几次论战中,“空想社会主义”也作为一个重要概念来形容当时某些社会思潮或意图变革社会的实践行动之基本特征。[4]P16

新中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自1959年起陆续出版了一批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原著译本,[5]各出版社也陆续出了一些资料汇编,也陆续翻译了国外从社会主义视角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进行的研究。195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前苏联沃尔金所著、中国人民大学编译室译的《论空想社会主义者》,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系资料室汇编了《关于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中共云南省委党校汇编了《空想社会主义参考资料》。1977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汇编了《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论空想社会主义(初稿)》。翻译的相关研究经典作品有恩格斯的《德国农民战争》、第二国际时期考茨基的《近代社会主义的先驱》、《莫尔及其乌托邦》等。还有一些前苏联的研究,如奥西诺夫斯基的《托马斯·莫尔传》、师捷克里的《托马斯·闵采尔》和《康帕内拉》、巴甫洛娃的《温斯坦莱传》等。此外,国外一些关于社会主义史、社会主义思想史的研究被引介进来,也涉及到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如麦克斯·比尔的《社会主义通史》、饶乐思的《社会主义思想史》、科尔的《社会主义思想史》、赫茨勒的《乌托邦思想史》等。前苏联的研究尤其突出,比如普列汉诺夫的《论空想社会主义》、沃尔金的《论空想社会主义》、莫姆治安著的《空想社会主义》、伏兹涅辛斯卡娅所著《西方伟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经济观点》等。

然而,中国学者自己进行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相关研究和评述一直很少,相关的甚至对整个空想社会主义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初步介绍,深入专论很少,大多散见于社会主义史、社会主义思想史、空想社会主义研究著作之中。建国初期再版了建国前出版的吴黎平编《社会主义史》(生活书店,1938年)和陶大镛著《社会主义思想史》(士林书店,1948年),另外在西方哲学史论著中也略有涉及。此外,1964年中国人民大学吴易风出版《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经济学说》,同年,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施茂铭出版了《莫尔和他的〈乌托邦〉》,1975年吴易风出版《空想社会主义经济学说简史》,1976年蔡中兴编著《十九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近三十年仅此几部。[6]P394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研究难度较大、研究群体偏小等原因,我国学者对空想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史的研究仍然数量较少、范围较小、不够广泛深入,四十多年来,空想社会主义相关书籍仅十几部。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专门研究更是冷门——专著极少,研究论文和硕博论文也很少。

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社会主义500年”的命题,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发展史和社会主义思想史的概览性研究和著述大量增加,其中也涉及到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主要是以独立章节呈现对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的分别研究。托马斯·莫尔于1516年发表《乌托邦》,这是社会主义500年的起点,因此2016年前后由于纪念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发表500周年,产生了一些专门研究成果。相关研究文章也一直较少。学术界曾于六十年代在《光明日报》就空想社会主义的阶级属性进行讨论。[7]检索中国知网从1915年到2019年的文献显示,关于托马斯·莫尔、闵采尔、康帕内拉、温斯坦莱、安德里亚、维拉斯或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中文论文合计203篇,硕博论文32篇;对照而言,以“空想社会主义”为主题的文章在检索的时间范围内有1813篇,硕博论文102篇;而以“社会主义”为主题的文章在检索的时间范围内有846,890篇,硕博论文59,702篇。除了2016年纪念《乌托邦》发表500周年,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文章数量呈现一个显著的高点多达21篇,一般年份每年发文在10篇以内(参见图1)。

分析中国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研究可以发现以下特点:第一,研究内容较为有限。除对莫尔及《乌托邦》的研究外,概括性研究多,多数研究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等为主题。具体研究少,深度研究更加缺乏(参见图2)。第二,研究视角较为单一。现有研究存在共同问题,它们对于空想社会主义的评价过于粗线条、简单化,只突出它们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而很少分析它们自身特点和价值。概括来讲,现有多数研究都体现为三句话:一是空想社会主义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二是它们探讨了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三是它们都具有局限性。这样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没有强调和凸显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性、多元性以及它们之间存在何种区别,更难以充分体现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三,研究力量较为薄弱。除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以社会主义思想史和發展史见长的机构外,缺乏专门研究机构和研究组织(参见图3),也缺乏稳定作者群体(参见图4)。近年来,在老一代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研究者之后,相关研究力量更是青黄不接。

之所以存在上述局限,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基于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二元范畴,在充分强调“科学”的价值的同时,忽视了“科学”与“空想”之间的交互关系;同时,在对“空想”的批判中也遮蔽了“空想”的原意及“乌托邦”之中的“理想”特性。多数研究真把“空想”当“空想”了,然而从“空想”到“科学”的整个历程不仅有明灯意义,还有社会分析的价值,是当时历史场景和政治关系的展示。中国大部分研究缺乏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经验感,缺乏历史情境和政治场域的分析;缺乏对空想所蕴含的历史规律及其当代历史价值的分析;缺乏从社会主义传统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正确的历史叙述和精神价值的能力。

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空想社会主义的分析方法和有关论述,从理论和经验的双重维度把握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助于我们拓展有关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视野,有助于更全面深入把握“社会主义500年”这一理论概念和历史叙述的核心要义。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距今170多年,而在他们之前,社会主义已经发展了350年。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500多年的鸿篇巨制中,空想社会主义占据了超过三分之二的篇幅。而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则反映了社会主义在三个半世纪中从空想不断走向科学的历程中最早两个世纪的道路。就时间跨度和思想的原创性而言,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确实,马克思、恩格斯很熟悉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代表著作,我们可以在《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共产党宣言》《德国农民战争》《德意志意识形态》等重要著述中,找到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的梳理和评论。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还曾与赫斯商议一个出版计划“外国杰出的社会主义者文丛”,可惜后来未能实现,文丛中就包括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从19世纪40年代初期便开始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在那个时候,各国流行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流派,马克思、恩格斯从各国社会主义的历史起源着手梳理了各国社会主义思想的特点和局限,进而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托马斯·莫尔的分析批判

英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早起源的地方。在《资本论》中为说明资本主义在16世纪的最初发展状况,马克思把莫尔的著作与福蒂斯丘的著作进行比较,以呈现16世纪与15世纪之间的巨大差别和本质不同。对此,马克思称之为“鸿沟”。[8]P826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对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社会状况曾有个经典的描述:“‘你们的羊,我回答说,‘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至于吃人,并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9]P21马克思在论及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时,他曾两次引用了莫尔的论述,指出:“托马斯·莫尔在他的《乌托邦》一书中谈到一个奇怪的国家,在那里,‘羊吃人”。同时,马克思也引用莫尔的话具体描述了“羊吃人”的恶劣行径:“于是,贪得无厌的人,自己家乡的真正瘟疫,几千英亩土地,统统用篱笆或栅栏圈围起来,或者通过暴力和不正当手段迫使所有者不得不出卖一切。不择手段地迫使他们迁移——这些贫穷朴实的不幸者!”被驱逐而不得不迁移的人们处境如何呢?“他们被驱逐出熟悉的乡土,找不到安身之处,……当他们游荡到不名一钱的时候,除了偷盗以致被依法绞死以外,除了行乞以外,还能做什么呢?”[8]P845可见,马克思对莫尔关于资本主义初期社会状况的描述和判断非常认可,并将其作为自己建构理论的思想素材。马克思不仅认同莫尔的描述,更赞同他对当时现实的态度。1853年马克思在《选举——财政困难——萨特仑的公爵夫人和奴隶制》一文中指出:“我们刚才所叙述的苏格兰‘圈地的过程,在英国是十六、十七和十八世纪发生的。还在十六世纪时,托马斯·莫尔就曾对这一点大鸣不平。”[10]P575

恩格斯对托马斯·莫尔及其《乌托邦》也一直有研究。在为写作《反杜林论》准备的材料中,恩格斯曾记下这样一段话:“迄今为止是暴力——从现在起是共同社会。纯粹善良的愿望,‘正义的要求。但是,托·莫尔早在350年以前就已经提出了这个要求,始终没有实现”[11]P364。正是由于莫尔的思想是“纯粹善良的愿望”,并且“始终没有实现”,故而将其思想称为“空想的”或“乌托邦”。然而,如果一个思想完全是荒谬的、不可实现的,那无论在理念上、事实上还是逻辑上,都不具有理论的价值。那么为什么在350年后,莫尔的“乌托邦”又引起了恩格斯的重视呢?恩格斯指出,这是因为:“大工业把这个要求,不是作为正义的要求,而是作为生产的必要性提出来了,而这改变了一切”[11]P364。也就是说,莫尔提出的改变现实的要求是正义的,然而这一要求得以实现却不是因为这是一个正义的要求,而是因为这是一个符合现实社会条件的要求。一旦社会历史发展具备了需要的条件,不只思想者能够意识到真正的实现途径,而且这一要求也能够在现实中真正得以实现。此外,19世纪80年代末,马克思恩格斯的学生考茨基开始研究托马斯·莫尔,为此,恩格斯与他多次书信来往,讨论莫尔的贡献,以及相应的翻译出版事宜。并且,恩格斯对考茨基的研究也评价很高:“关于你的《莫尔》一书,我在给腊韦的信中写了如下意见。‘考茨基的《托·莫尔》对各新教国家的,特别是对英国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论述,总的说来是正确的,而且有很多独到之处”[12]P79。

(二)恩格斯对闵采尔的分析批判

德国在16—17世纪也曾“爆发过作为现代无产阶级的发展程度不同的先驱者的那个阶级的独立运动”,即早期社会主义的运动,它的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闵采尔。[1]P381848年欧洲爆发了社会主义革命但随即失败,两年后,恩格斯将300多年前的德国农民战争与这次革命作对比,反思失败原因,探寻革命规律,写出了《德国农民战争》一书。为什么要研究这一历史久远的革命及其领袖?恩格斯书中开宗明义指出:“德国人民也有自己的革命传统。在历史上德国也产生过能和其他国家最优秀的革命人物媲美的人才。在历史上德国人民也曾表现过韧性和毅力,……在历史上德国农民和平民所怀抱的理想和计划,常常使他们的后代为之惊惧”。因此,在这个时候,在1848年革命失败后的普遍失望消沉情绪中,“把伟大的农民战争中那些笨拙的,但却顽强而坚韧的形象重新展现在德国人民面前,是很合时宜的”[13]P467。历史上的“理想与计划”“韧性和毅力”,这样的一种革命形象,正是恩格斯要展现的社会主义源头的力量。虽然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在德国不能实现、未能成功,然而这是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限制的,并不是完全毫无价值的“空想”,对于19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仍具有现实意义。

同时,恩格斯也明确说明了自己研究的方法路径,即“论述打算只是大致地阐明斗争的历史进程,打算说明农民战争的起源,参加这一战争的各种党派的立场,这些党派企图借以弄清自己立场的那些政治的和宗教的理论,以及从当时这些阶级的历史地存在的社会生活条件中必然产生的斗争结局本身”。恩格斯的这一介绍明确表达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应该如何运用。正文论述中也确实如此,恩格斯研究了16世纪德国的经济关系和社会特征,研究了各等级之间的关系和新产生的等级,并得出结论:“诸侯、贵族、高级教士、城市贵族、市民、平民和农民,形成了一种极其杂乱的人群,他们的要求极其悬殊而又错综复杂。每一等级都妨碍着另一等级,都同所有其他等级进行不断的、有时公开有时隐蔽的斗争”[13]P479。再比如,恩格斯还指出,德国的经济状况“使德国人根本不可能通过集权构成一个国家”,“德国分裂割据状态的加剧和巩固是农民战争的主要结果,同时也是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14]P564-565。这就是真实的经济社会关系和现实条件及其影响。总而言之,恩格斯的研究对象是历史事件的客观进程、其中主体的行为立场理论,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变化等,他关注事件的经济社会条件背景,关注主体与事件的内在联系。

此外,恩格斯对闵采尔的评价反映了他对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看法。恩格斯认为,闵采尔作为一位平民革命家,展示了平民集团中刚刚萌生的共产主义思想。[13]P486并且,闵采尔“坚决地和市民阶级宗教改革分道扬镳”,从此成为“农民战争中最伟大的人物”,进而“构成了整个农民战争的最高潮”。[13]P48遗憾的是,闵采尔的行动只能是空想:“正如他的神学远远超出了当时流行的看法一样,他的政治理论也远远超出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条件”[13]P495。但是,计划不能实現也远不能掩盖闵采尔的历史地位和当代意义。恩格斯指出:“这种靠幻想来对共产主义所作的预见,在实际上成了对现代资产阶级关系的预见。”[13]P496

(三)小结

通过上述简单梳理可以分析发现,马克思、恩格斯都对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研究非常重视。对于他们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的做专门研究,有的在自己重要研究中引用,曾希望汇编文丛,也鼓励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但是,从恩格斯在考茨基写作出版关于托马斯·莫尔的著作一事上的互动中也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对研究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有更多的现实运动问题及争论需要回应,在晚年再做专门的、细致的历史考证实在困难,只能鼓励、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同时,必须强调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研究对于当下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更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三、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的方法论意义: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研究的理论视角与方法路径

马克思、恩格斯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分析批判完全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因此也具有重要方法论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将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研究视为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历史分析正是以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对当时社会的认识、描述与分析为素材的。恩格斯曾高度评价托马斯·莫尔:“在对当时历史条件的这种总的论述的背景上,托·莫尔个人是作为自己时代之子出现的。”[12]P79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准确点明了莫尔思想的来源和基础。而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莫尔的“乌托邦”为什么不能实现的原因判断更清晰地表明,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完全因为他们的诉求脱离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条件,而这也正是为什么过去的“空想”在当代社会能够实现的原因。评价的变化完全取决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恩格斯对于德国农民战争的研究也清晰地展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方法论对于我们研究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以及整个社会主义发展史、资本主义发展史,有重要启发。

第三,研究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干什么,指向哪”。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历史制度主义研究方法,揭示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当时的问题意识,对其思想萌发给出相对清晰的逻辑线索,探究他们的思想究竟如何思考解决当时的现实问题,如何认识新兴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政治社會影响。

第四,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意味什么”。总结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影响,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叙述的思想资源,挖掘对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当代价值。

四、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研究的现实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研究告诉我们如何在历史和思想研究中关照现实,关照当下的理论建构。马克思、恩格斯非常清楚,科学社会主义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正如恩格斯所明确指出的:“(现代社会主义)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1]P36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空想到科学不断发展的上升过程。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逻辑启发我们更好地认识当代社会主义与历史中的社会主义的源流关系,更好认识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趋势。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是对“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的描写”[1]P38,缺乏达至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途径方法,在此意义上只能是“空想”。但是,这些思想与早期资本主义相伴而生,怀着悲天悯人的情感,最早意识到资本主义这种新兴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对欧洲乃至整个人类的经济社会结构、社会组织方式乃至政治运行方式可能产生的重大、长期、深刻的影响,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主张和有价值的猜测,提出了关于理想社会的美好设想,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有直接贡献。研究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认识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和独特价值。当前,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研究明显不足,然而却具有强烈的现实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16]P21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是一对范畴,对于空想社会主义没有准确的理解,何以认识科学社会主义?

第一,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思想素材和必要步骤。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有其丰富的思想渊源,其中就包括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和建构过程除了政治经济学研究和资本批判,也包括与各种社会主义思想的辨析和论争。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直接影响下,保尔·拉法格、卡尔·考茨基、林德曼和伯恩施坦等人,为了对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溯源,更是分别专门研究了这一时期的莫尔、康帕内拉、闵采尔等人的思想和斗争历史以及十七世纪英国革命中的共产主义思潮等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重要问题。

“在我们这个共产主义建设的伟大时代,凡是自觉参加这一建设的人都不能不关心人类思想在创立关于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现代观念方面所走过的历史道路的问题。”[17]P128苏联学者维·彼·沃尔金曾如此说明空想社会主义的遗产的重要现实意义。同样的,当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起点,更需要通过研究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更好理解、甄别和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观点和思想体系,更好地识别以科学社会主义名义出现的错误论断,进而更好地认识社会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未来前景。

第二,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不是文学呈现,而是规律洞见,为理解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原初历史资料。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不是简单的虚构故事,而是关于欧洲政治社会发展规律的政治性呈现,因此,不只是“空想”二字可以简单概括的。他们对当时的政治、社会、经济变革有深刻的洞见,在资产阶级刚刚登上历史舞台、资本主义部分地组织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历史阶段,他们就意识到这种新兴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以及他们同政治的紧密关联,可能会对欧洲乃至整个人类的经济社会结构、社会组织方式乃至政治运行方式产生重大、长期、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可能会产生新的奴役,产生一种不同于中世纪的人身依附关系。而这些新现象在与其同时代的思想作品中得到最初、也最直接的反映。比如关于最初私有制与公有制发生实际对立的情形,“我们只是在十六世纪英国新生的资本主义关系萌芽时期,才首先看到关于私有制的全面批判,以及对公有制社会的描述。”[17]P129探究这种新的奴役的表现形式和内在逻辑,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对于后来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对“人的解放”这一核心主题的凸显,具有开创性作用。

同时,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被称为“空想”或“乌托邦”,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超出了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些思想没有能够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当然在它们所处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在初期,还没有能完全暴露出其内在矛盾。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的,“空想主义者之所以是空想主义者,正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生产还很不发达的时代,他们只能是这样。”[18]P653但是,必须强调的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也是基于当时当地的社会历史条件、思想资源和学术脉络而产生的,是具有一定的思想、社会和政治条件的,因此在当时是具有现实价值和合理性的。若非如此,也不会在欧洲范围内得到那么大规模的、那么广泛的传播。

第三,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包含珍贵的价值理念,是认识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方面。许多人诟病空想社会主义,甚至诟病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制度,是因为他们执着于某种价值理念和社会理想。但是,有任何政治形态和社会形态是不包含价值理念与理想的吗?如果把国家和政府治理比喻为一艘航船,政治就是驾驭这艘航船的艺术,那么船上的舵手靠什么来掌握航向呢?就是靠价值理念与理想。价值理念就是远方的灯塔,是努力期望达到的目标。同时对现代政党政治而言,价值理念与社会理想也往往是政党身份归属的基础核心和动员工具。因此,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无论在道的层面,还是在术的层面,价值理念都是不可或缺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想与运动所依托的价值理念的最初来源,其中包含的对于正义、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理念的诉求,不仅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对于启蒙运动以及后来西方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发展,对于自由、民主、博爱等资产阶级的基本价值理念也有深远的影响。

第四,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有助于打破对社会主义的污名化,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和思想资源。社会主义和未来共产主义究竟是虚无缥缈的设想还是基于社会现实的合理追求?伴随着两次世界大战、20世纪下半叶的冷战以及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发生的苏东巨变,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一直被持续地污名化。第二国际的思想家们便已开始关于社会主义是“空想的”还是“科学的”争论;而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之后对于社会主义的质疑更是越来越多。弗兰西斯·福山宣布历史终结,西方政治话语将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集权主义”画上等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到飞跃性发展,但仍然被部分别有用心的人质疑发展的究竟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进入21世纪,全球资本主义的掠夺和围绕自然资源的暴力冲突已经众目昭昭,全球范围的反自由主义思潮兴起,世界各国要求公平正义的呼声高昂,而此时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却仍然备受西方势力质疑。

要回应这些问题,必须要回溯社会主义的源头来研究,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开始研究。“乌托邦”的概念中,既包含了不切实际、空想的意涵,同时也包含了理想追求的含义。在世纪初提出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包括了消灭极端贫困和饥饿,确保环境可持续性等,这些目标在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都有体现。事实上《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这本书,在恩格斯那里的本意是从乌托邦到科学,最初的中文翻译也是《社会主义从乌托邦到科学》《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科学》等。因此,我们需要回溯世界社会主义思想源头,从16—17世纪早期社会主义开始,研究社会主义发生的条件和资源,厘清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理想信念,探本溯源,正本清源,从而研究其合理性和未来趋势。

五、结论

马克思、恩格斯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研究并不是对其代表人物的简单梳理,也不是对著作文本的重复叙述,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典型的历史现象和社会思潮进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研究对于当下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更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当下,针对空想社会主义研究文献不足、认识不到位以及方法不科学、不丰富的现状,不仅要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观点和理论主张,而且要分析这一系列人物和文本所身处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透过他们的社会网络和实践活动去探析空想社会主义产生所依赖的更广泛的思想基础和社会条件。通过把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放置在更具体的社会关系和政治情景之中加以分析,放在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状态下加以深度分析和解释,研究它们产生和发展的思想渊源和社会条件,进而可以揭示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试图想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以及他们针对这些问题所给予的思想资源和思考工具。

研究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从世界社会主义思想源头讲起,深刻阐明“社会主义五百年”的曲折历史,就是要讲清楚世界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的问题。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认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历程,更好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本质属性和发展条件,更好认识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必然性和科学性,进而有助于当下我们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的蓬勃发展创造思想资源和社会条件,进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内在价值和当下意义的发掘有待加强,对于开展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研究的方法论有待丰富发展。

[参考文献]

[1]〔德〕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高放.《乌托邦》在中国的百年传播——关于翻译史及其版本的学术考察[J].中国社会科学,2017(5).

[3]蒲国良.社会主义思想:从乌托邦到科学的飞跃(1516—1848)[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4]彭明.五四运动史(修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5]高静江.介绍西欧空想社会主义者著作十二种[J].读书,1959(4).

[6]《生活书店史稿》编委会.生活书店史稿[M].上海:三联书店,2013.

[7]伊承哲.要重视对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参考资料,1980(5).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M].戴镏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7]〔俄〕普列汉诺夫等.论空想社会主义: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历史唯物主义恩格斯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德国多种活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论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思考巴洛克音乐
从《神圣家族》对生产概念的论述看这一时期唯物史观的发展水平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概念的当代审视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