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ABO 溶血性黄疸的效果分析

2020-02-25 02:14孙俊华王晓丽
医药前沿 2020年29期
关键词:蓝光黄疸胆红素

孙俊华 王晓丽

(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 宁夏 银川 750004)

新生儿黄疸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具体包含病理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两种类型,其中,病理性黄疸无法自行消退,而生理性黄疸可自行消退,前者会随着病情的发展对新生患儿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进而引发听力丧失、智力障碍等严重后遗症。ABO溶血性黄疸属于病理学黄疸,是因母婴血型不合所引发的症状。对于此类病症的治疗,当前临床选择蓝光照射治疗措施,并作为ABO 溶血性黄疸的重要治疗措施,它能帮助胆红素的吸收,提升临床疗效。现针对新生儿ABO 溶血性黄疸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同时探讨蓝光照射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收入治疗的新生儿ABO 溶血性黄疸的患儿100 例,所有新生患儿随机被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分别有50 例患儿,对照组中有男患儿28 例,女患儿22 例,日龄1 ~30 天,平均日龄(12.38±3.19)天;研究组有男患儿30 例,女患儿20 例,日龄2 ~29 天,平均日龄(12.69±3.57)天。所有患儿进入医院后针对其临床表现、病史,同时与实验室等各项辅助检查相结合,并确诊为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同时,患儿均存在蓝光照射治疗指征,无治疗禁忌症,且排除合并严重先天性疾病。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具体为白蛋白、糖皮质激素、碳酸氢钠、三联活菌、苯巴比妥等药物,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措施,即使用间断性照射方式,具体操作如下:

在照射治疗前准备两块黑布将新生患儿眼睛以及会阴遮住,8 小时/次,间隔12 小时后重复照射,连续治疗4 天。治疗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核黄素与水分,并且间断性地为新生患儿翻身。

1.3 评定方法

记录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粪胆素、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以及住院时间、黄疸消失时间、首次排胎粪时间、胎粪排净时间等临床观察指标。同时,观察两组新生患儿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疗效评定为显效、有效与无效,显效:治疗后,新生患儿皮肤黄染消失不见,胆红素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治疗后,新生患儿胆红素恢复至正常水平,但皮肤黄染未完全恢复,仅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新生患儿的临床症状未达到显效与有效的标准要求。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18.0 软件进行处理、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 时,差异对比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新生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新生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新生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2.00%,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n(%)]

2.2 两组新生患儿治疗前后的粪胆素与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新生患儿的粪胆素与血清胆红素数据对比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患儿治疗前后的粪胆素与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新生患儿治疗前后的粪胆素与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粪胆素(mg/100g) 血清胆红素(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50 87.53±5.66 156.88±28.58 279.13±26.31 35.26±3.57对照组 50 88.90±5.96 127.42±27.18 278.35±26.86 54.27±4.00 t 1.20 3.53 1.69 25.07 P 0.23 <0.001 0.09* <0.001

2.3 两组新生患儿的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研究组新生患儿的住院时间、黄疸消失时间、首次排胎粪时间以及胎粪排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新生患儿,其中,研究组住院时间与黄疸消失时间分别为(5.86±0.91)天与(5.00±0.83)天,对照组住院时间与黄疸消失时间分别为(7.99±1.17)天与(7.32±1.23)天,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新生患儿的临床观察指标比较(±s,天)

表3 两组新生患儿的临床观察指标比较(±s,天)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 黄疸消失时间 首次排胎粪时间 胎粪排净时间研究组 50 5.86±0.91 5.00±0.83 2.13±0.22 4.93±0.31对照组 50 7.99±1.17 7.32±1.23 4.33±0.34 6.87±0.44 t 10.16 11.05 38.41 25.48 P<0.001 <0.001 <0.001 <0.001

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新生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研究组患儿共有4 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8.00%,分别为1 例皮疹、1 例腹泻、2 例发热;对照组患儿共有10 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20.00%,分别为3 例皮疹、2 例腹泻、5 例发热症状,研究组新生患儿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病理机制并未完全明确,有可能与感染、母乳、高危妊娠、溶血等有关,新生儿在出生后2 ~3 在内所出现的黄疸,若在4 ~6 天内达到高峰,且于7 天内自行消退被临床认定为生理性黄疸,无需给予特殊的治疗,自行消失后不会为孩子的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对于患儿出现后24 小时内出现并呈持续加重状态的黄疸被评定为病理性黄疸,此类黄疸应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加以控制,以避免对孩子的大脑造成严重损伤。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ABO 溶血性黄疸的临床机理即胆红素在吸收一定波长光线的基础上能造成性质、结构以及排泄途径的变化。蓝光波峰与胆红素的最大吸收波长相一致,在蓝光的照射下,皮肤中脂溶性未结合胆红素与其它物质相结合,进而形成水溶性异物体,并随着胆汁排至肠腔,最终随着尿液或粪便排出,以此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光疗能作用于体表未结合 胆红素,蓝光照射能促进患儿体内深部胆红素转移到体表,如此有利于光照治疗,对比药物治疗来说,其临床疗效更佳。值得注意的是蓝光照射治疗有可能会造成患儿出现发热、腹泻以及皮疹等不良反应,为此,在治疗期间应为患儿及时补充核黄素与水分,从而避免因蓝光照射所致使的核黄素水平下降情况。蓝光照射治疗前还要注意遮挡患儿会阴、眼睛等敏感部位,在治疗期间,若患儿出现青铜症状时,要即刻停止照射。在蓝光照射的过程中还应配合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医务人员要多与新生儿家属进行沟通,让其了解蓝光治疗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如此能获得家属的主动配合,对于护理工作与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是相当有利的。在照射治疗前还应对患儿与照射室进行治疗准备,良好的照射室环境能有效降低对光照影响,使治疗效果提升上来,与此同时,还应保持照射室适宜的湿度(约55%)与温度(24 ~26℃之间),蓝光波长调整为420 ~470nm 之间,将灯管调整至离患儿33 ~50cm 之间最佳。

本文中,对照组新生患儿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除常规药物外,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从本结果来看,研究组新生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新生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2.00%),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患儿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为8.00%,对照组新生患儿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蓝光治疗新生儿ABO 溶血性黄疸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蓝光黄疸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鲁晓岚:黄疸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