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探析

2020-02-25 07:31陶厚勇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苏维埃苏区群众

陶厚勇

(盐城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盐城224007)

政党形象是政党所有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外在展现,并直接体现着政党在社会公众中的声誉和威望。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非常重视自身形象塑造与维护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在创建、发展苏维埃政权的过程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以及党的自身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富有成效的实践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精神风貌,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从而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拥护与支持。总结党在苏区时期形象塑造的经验对于新时代继承和弘扬 “苏区精神”,进一步发展完善我们党的形象具有重要的启迪。

一、实施民主建政,建章立制,展现建设民主法制的形象

政权问题,历来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党的政治建设一般是围绕着政权建设展开的。党在建立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实践中,高度重视政权建设,实施民主建政、建章立制,充分展现了追求民主法制的新形象。

第一,民主建政。政权的性质代表着阶级利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下简称《宪法大纲》)第二条规定: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苏维埃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的[1]772-773。这决定了苏维埃政权与以往只代表占人口极少数的剥削阶级根本利益的一切旧政权有着本质区别,即它从根本上代表的是工农兵群众的利益和愿景。《宪法大纲》还指出,党在当时实行这一专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消灭一切反动势力,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和独立自主,进而把无产阶级专政推广到全国范围去。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苏维埃政权在政体上实行的是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它既是立法机关,有权制定各项法律、法令,也是权力机关,有权任免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监督他们的工作。这一制度的施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工农群众的参政积极性,有利于吸收他们投身于苏维埃政权中来共同管理和建设自己的政府。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依靠这一制度,同广大民众结合起来,他就使苏维埃成为最能发扬民众创造力的机关,使苏维埃成为最能动员民众以适应国内战争,适应革命建设的机关,这也是历史上除苏联外无论什么政府所做不到的”[2]103-104。

第二,民主选举。民主选举是民主政治的典型体现,“苏维埃最宽泛的民主,首先表现于自己的选举”[2]102。《宪法大纲》第四条明确规定,凡16岁以上的除军阀、官僚等一切反动势力外的苏维埃共和国的公民皆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773。为充分保障人民群众选举权得到贯彻落实,苏维埃政府还颁布一系列法规文件,如《选举细则》《选举委员会的工作细则》等,对选举手续、办理选举的机关、代表产生的手续、选举经费来源等进行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在实践中,苏区政府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积累了丰富的选举经验,比如:加强对选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宣传动员,通过普遍深入的选举宣传动员,树立选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精神,激发选民选举热情;严格审查选举资格,认真做好选民登记工作,并予以张榜公布,增强工农群众当家做主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实行候选人名单制度,名单首先确保工人和农民代表的适当比例,同时也照顾到劳动妇女和其他各方面人士的比例,名单一般先由各地党组织提出,并提交各人民团体会员大会酝酿讨论,名单初定后再予以张榜公布,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根据方便、灵活的要求确定选举单位,庄重地开好选举大会,为了使民众更加方便、有更多发表意见的机会,苏维埃政府将以乡为选举单位改为以村或屋场及企业为选举单位;在选举时,候选人面对选民进行关于自身思想道德和工作表现情况的介绍,然后再由选民采取灵活方式进行表决或选举,一些地方还尝试采用差额选举的方式。

第三,民主监督。权力不受控制与监督,就容易产生专制与腐化,“为了巩固工农专政,苏维埃必须吸引广大民众对于自己工作的监督与批评”[2]104。为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苏维埃政府设立由 “坚决的有阶级觉悟的”工人和贫雇农所组成的群众化的工农检察机关,其职能主要在于监督各级苏维埃机关,使之正确执行苏维埃的法令、方针和政策。对于不称职的人员和对一切形式的不法行为,尤其是贪污腐化等,检察机关有权向各级执行委员会建议撤换或处罚。对于触犯苏维埃法律的人员,检察机关有权将其移送司法机关办理。为保持同工农群众的密切联系,苏维埃检察机关还采取多种措施,广泛吸收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民主监督与检察活动中来,如设立控告局、悬挂控告箱等。控告方式灵活多样,可以用控告书邮寄到控告局或投入控告箱,也可向由控告局指定的可靠的工农分子进行控告。建立突击队,加强突击检察。民众可采取公开的方式对苏维埃机关进行突然检查,以督促机关改进工作作风和提高办事效能。加强舆论监督,为及时了解民情、民意,党和苏维埃政府在一切国家机关、企业、学校、街道和农村中设立不脱产通讯员,使广大工农群众对于政府及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和意见能及时上达,并通过报纸反映出来。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就辟有批评专栏,专门负责登载工农群众和社会各界对于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意见,揭露包括贪污腐化、官僚主义在内的一切不良风气等。设专项检察委员会,组织群众法庭。如果发现性质严重的贪污腐化或官僚主义现象但又不涉及犯法行为的案件,则组织群众法庭,进行公开审理。

第四,民主立法。苏区法制建设是在彻底摈弃剥削阶级法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民民主法制,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人民司法机关的设置方面,中央政府设立司法部为最高司法行政机关,设立最高法院为最高的审判机构。在地方各级政府内部设有裁判部,兼理司法行政与审判工作。除普通的审判机构外,苏区政府还设立了一些特殊的审判机构,如国家政治保卫局、军事裁判所、劳动法庭等。在审判制度上,开始实行合议制、陪审制、公开审判制、辩护制、回避制、辩护制等。在立法方面,苏维埃法律制度建设成果卓著,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这是党的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具有国家根本大法意义的宪法文件。据统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前后,“总共颁布过130余部法律、法规,从而构成了较为完备的苏维埃政权法律体系”[3],既有实体性法规,也有程序性法规;既有经济立法,也有行政法规,几乎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社会秩序、支持革命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党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法制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大力发展革命根据地经济,健全财经体系,展现发展兴国的形象

苏区政权处在贫瘠的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物质基础薄弱,人民生活极为贫困。为满足革命战争形势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大力发展革命根据地经济成为摆在苏维埃政权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毛泽东同志强调要把开展经济建设作为苏区政府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来抓,“进行一切可能的和必须的经济方面的建设”[4]130。苏区时期,我们党大力发展根据地经济金融事业,充分展现发展兴国的形象。

第一,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夯实根据地经济基础。发展农业经济是发展根据地经济的基础,“在目前的条件之下,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4]131。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苏维埃政府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开展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为解放农村生产力奠定前提条件。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就是土地问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后,党开始了土地革命的实践,在实践中经过不断摸索,积累了宝贵的土地革命的经验。20世纪30年代初,通过不断总结土地改革实践经验,我们党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以 “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5]为主要内容的土地革命路线、政策和方法。1931年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令》,“使得全国土地问题的解决有了正确的依据”[2]109。苏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动摇了农村的封建主义经济基础,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有力地解放了根据地的农业生产力,促进了根据地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其次,多措并举,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为缓解根据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苏维埃政府大力倡导鼓励农民开展生产互助合作运动,并广泛发动妇女参加生产劳动,组织党群机关工作人员支援农业生产,有计划地合理配置劳动力。为解决农业生产基金不足问题,苏维埃政府采取了减免农业税、发放农业贷款的办法;为解决农业生产基金和生产资料不足问题,苏区政府鼓励和引导农民成立种子、耕牛合作社;为增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苏区政府领导民众大力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此外,党和政府还采取了组织农民开垦荒地,扩大农业生产面积、鼓励和帮助农民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单产等措施,千方百计地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第二,恢复和发展根据地工商业,促进对外物资交流。针对根据地工商业基础极为薄弱、几乎没有现代工商业的现实,苏区政府主张大力发展以国营工商业和合作社工商业为基础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与此同时,苏区政府还允许和鼓励一定的私营工商业的发展。苏维埃政府颁布的经济政策明确规定,“应保证商业自由,不应干涉经常的商品市场关系”[1]796,“得允许私人资本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境内自由投资经营工商业”“私人投资所经营之工商业,苏维埃政府在法律上许可其营业的自由”[6]。为吸引私人投资,苏区政府进一步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如在一定时期内免征工业出厂税和商业出入口税等。同时,重视开展对外贸易,建立健全对外贸易机构(即对外贸易局)。改造旧圩场,开辟新圩场,积极开展与白区的贸易往来,奖励私人商业输入输出各种必需品,反对过早实行 “对外贸易垄断”。根据地工商业贸易的恢复和发展,对于打破敌人经济封锁,活跃市场,促进对外物资交流,保障军民物资供应等发挥了重大作用。

第三,建立健全财政金融体系,开源节流,保障供给。苏区时期,发展财政金融事业的目的,在于“保证革命战争的给养与供给,保证苏维埃一切革命费用的支出”[2]111。为此,苏区政府采取了这几个方面的措施:首先,统一财政金融体系和制度。根据地建立初期并没有统一的财政金融体系和制度,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政、收支混乱的状态。为改变财经分散不统一的状况,1931年11月,苏区中央政府成立了以邓子恢为部长的财政部,开始将统一财政金融体系和制度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在苏区税收事业方面,1931年12月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暂行税则》规定在中央苏区实行统一的累进税,并且对农业税、商业税的课税对象、标准和起征点、累进税率和税收方面的政策做出了详尽规定。这一政策对于保护贫苦农民的利益,鼓励中小商人的合法经营,限制资本主义发展,加强和发展根据地经济基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金融方面,苏区政府为统一货币制度和金融组织,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各省也相继成立了分行。国家银行成立后,发行了在中央苏区统一流通的纸币。地方合作信用社实行低利率贷款扶助农、工、商业的发展。这对于打击高利贷剥削,帮助群众解决生产资金和生活困难,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成为苏维埃银行的有力助手。其次,发展生产、开辟财源。面对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苏区政府的财政困难加剧,单靠税收已不能满足战争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提出通过大力发展根据地经济,尤其是国营经济来增加苏维埃的财政收入。最后,厉行节约。本着坚持财政支出节省的原则,苏区政府号召一切党员同志、机关干部以及普通群众在工作和生活中厉行节俭,坚决反对贪污浪费,“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是我们会计制度的原则”[4]134。

三、进军文化沙漠,启迪民智,展现建设先进革命文化的形象

苏区政权处在偏僻的农村地区,文化教育也异常落后,文盲十分普遍。文化教育事业的落后成为政府动员人民群众投入革命战争和开展各项建设的极大障碍。因此,党和苏维埃政府为解除旧社会旧势力束缚在人民身上的精神枷锁,启迪民智,大力推动革命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建设,充分展现发展先进革命文化的形象。毛泽东同志指出,苏维埃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是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是努力扫除文盲,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2]113。

第一,建立健全各级文化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加强教育立法。为加强党对文化教育的领导和管理,苏区中央政府设有教育部这一重要的职能机构。中央教育部下设五局一委一处,即初等教育局、高等教育局、社会教育局、艺术局、编审局、巡视委员会和总务处。在省、县政权中也设有教育部,在乡一级政权则设教育委员会。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般设有普通教育科和社会教育科等部门[7]。苏区教育部还先后颁布《教育行政纲要》《苏维埃教育法规》《识字班办法》《小学管理法》等法规文件,使苏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第二,改革教育制度和方法,创造新的苏维埃教育。根据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实际需要,苏区政府因地制宜地实行和发展多种形式、多层次的教育制度,设立了多层次、多类型的学校,如夜校、星期日学校、职业学校、政治学校、小学校、师范学校、大学等。在教育内容上,重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在教学方法上,倡导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毛泽东在1929年曾提出 “十项教授法”,要求学员采取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文化教育工作。苏区政府尤其重视发展基础教育,小学教育非常发达。在基础教育中,实行确保工农及其子女享有教育优先权的政策。为提高苏区党政军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苏区政府积极开展以短期培训为主体的革命干部教育,广泛开展以普及文化、扫除文盲为主要任务的成人教育。苏区政府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和教育,保障教员的待遇和生活水平。苏区政府还积极鼓励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的发展。为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苏区政府鼓励发展以俱乐部为主体的通俗文化传播活动。在苏区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各种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如戏剧、歌谣、演讲、读报、跳舞等群众性活动繁荣地发展起来。

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开展移风易俗运动,展现建设和谐社会的形象

“社会建设是政党或社会团体基于对理想社会的认识与向往,通过一定的行动纲领,组织人们从事的公益性建设行为”[8]。社会建设开展的好坏与否,事关人民群众怎样看待苏维埃政权,也会直接影响到动员人民群众参加或支援革命战争的效果。因此,苏区时期,党在重视开展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搞好根据地的社会建设,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开展移风易俗,充分展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形象。

第一,创建专门的社会建设管理机构,为开展社会建设提供组织保障。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劳动部和内务部是两个具有管理社会建设职能的重要机构。劳动部下辖三个局级机构,即劳动保护局、失业工人介绍局、经济评判局,其总的职能在于负责解决失业问题与监督工人劳动条件的改善。内务部下设优待红军科、社会保证科、交通科、卫生科、民事科等科室,各司其职,具有相应的管理某一领域社会事务的职责。此外,在地方各级苏维埃政权中,也相应设置内务部、内务科和劳动人民委员等专司社会保障的机构,这些专门的社会建设管理机构的设置也为维护和保障工农群众的切身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发展社会保障事业,构建有序安定社会环境。首先,重视并做好对由于战争、灾荒等原因而陷于严重困难的群众开展救济的工作。其次,做好在革命战争中牺牲或残废的烈士、战士及其家属的抚恤和优待工作等。苏区政府先后颁布了《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执行优待红军条例的各种办法》《关于优待红军家属的决定》等法律文件,对拥军优属的各个方面作出极其详尽的规定。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还带头执行条例,积极参加礼拜六优待红军家属活动。为充分保障广大劳工的合法权益,苏维埃政府颁布的劳动法中也专门设有“社会保障”一章。《中国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社会保险,对于一切雇佣劳动者,不论他在国家企业,协作社或私人的企业,不论工作时间之久暂及付给工资的形式如何都得施及之”[1]791。雇主要为所有的雇佣劳动者缴纳一定数量的社会保险基金,保险基金不得向被保险人征收,不得从工资中克扣,不得挪作他用。社会保险用途极为广泛,涵盖免费医药、暂时失去劳动能力(如疾病、受伤、怀孕等)人员的津贴、失业津贴、残疾老弱优抚金、婴儿补助金、丧葬津贴、工人家属贫困补助金、残疾老弱优抚金等各个方面。

第三,开展移风易俗运动,废旧立新。首先,取缔一切封建迷信活动,严厉打击顽固不化的封建迷信头子,破除宗教迷信陋习。其次,废除封建的婚姻包办和买卖陋习。苏维埃婚姻法明确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倡导男女平等,发起不缠足和剪发放足运动,极大地促进了妇女解放。最后,积极宣传和普及卫生知识,开展群众性卫生防疫运动。党在苏区领导的移风易俗运动有力地净化了社会风气,重塑了人们的精神面貌。

五、从严治党,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展现 “苏区干部好作风”形象

打铁还需自身硬。党的作风集中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规定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关乎党的形象。苏区时期,我们党十分重视党风建设,形成了 “苏区干部好作风”形象,有力巩固和发展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第一,坚持实事求是的好作风。实事求是,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把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科学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得出合乎客观规律的正确结论,以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毛泽东在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方面为全党做出了表率。陈毅曾指出,毛主席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经常教导人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马列主义,“要深入实际,在革命实际中与群众一道,向群众学习,在实际斗争中得到锻炼,认识实际并改造实际,而不是坐在井冈山上的大小五井,坐井观天”[9]。毛泽东本人身体力行,特别重视调查研究。这一时期,毛泽东做过寻乌调查、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等系列调查。在每一次调查中,毛泽东都不耻下问,与民众真诚交心,认真倾听,认真记录,因此每次调查都能获得大量的第一手真实资料。可以说,党的每一项正确政策都是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在亲身实践中反复调查研究的结果。毛泽东还大力提倡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反对说空话、假话,鼓励讲真话,他十分痛恨那种只凭主观意志办事、好发空洞议论而不作具体分析的作风。

第二,积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好作风。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苏区时期,党内绝大多数的党员干部和红军指战员都树立了牢固的群众观点,他们懂得时刻要为人民、为工农阶级而作战。不仅如此,党在实践中还积极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工作方针。以开展土地革命为例,党的第一个土地革命法律文件即《井冈山土地法》提出 “没收一切土地”的政策,但这一政策在实践中因侵犯到中农阶层的利益而引起一些群众的不满。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党后来又颁布了《兴国土地法》《土地问题决议案》等一系列文件。在这些文件中,党对于开展土地改革的原则和内容规定得更加切合实际,关于开展土地改革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也日益完善。此外,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最终还是要把关心群众生活,切切实实为群众谋利益落到实处。毛泽东同志强调,“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4]138。党和政府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当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实际困难的时候,党和政府就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帮助群众克服困难。苏区的耕田队、换工队、消费合作社、粮食合作队等就是这样组织起来的。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常常带领工作人员出现在老百姓的田间地头,帮助群众拉水、拉犁、插秧收稻等。

第三,艰苦奋斗的好作风。革命根据地多处于偏僻而贫瘠的山区,资源极其匮乏,再加之国民党严密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苏区军民经常面临极其严峻的物质困难。军民日用品和现金极其匮乏,尽管每人每天仅5 分大洋的菜钱,但还是难以为继。面对严重困难局面,党员干部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作风。当油盐供应紧张时,党员干部和部队官兵就吃没油又没盐的茄子、南瓜;遇到粮食短缺,就以野菜充饥。没有零用钱,大家就想办法从5分大洋的伙食费中结余出 “伙食尾子”作为零用钱。衣服破了就挖东墙补西墙,结果长衣服就变成了短衣服。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根据地军民同呼吸、共命运,成为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好榜样。

第四,清正廉洁的好作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一扫旧社会黑暗腐败的统治,开创了为政清廉的新风气。但是在旧社会旧习俗残余因素影响下,党和民主政权内部也开始出现了官僚主义、铺张浪费、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等不良现象,这引起了党和政府的警惕。 毛泽东批评道,“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4]134,为纯洁党的有机体,党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廉政风暴运动。这场廉政风暴持续时间长达30个月之久,一大批重大贪污犯受到严厉惩处。对于其中情节较重者予以重刑,极个别的还判处了死刑。这一时期的廉政风暴取得了辉煌成果,为粉碎国民党军队 “围剿”和巩固苏区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结束语

苏区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开端,因而也是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和建设史上极为重要的阶段。党在苏区局部执政实践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党在人民群众中展现出来的优良形象。这不仅是党在苏区执政的成功之道,而且也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从而取得在全国范围内执政地位的成功之道。

时至今日,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连续执政七十多年了,并且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长期执政的世界大党。七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先进的执政理念、有效的执政举措和优异的执政业绩在国人和世人面前展现出日益光辉的形象。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党的执政地位并非是一劳永逸的。当前,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的变动给巩固和发展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带来了严峻考验。面对各种严峻考验,重视并维护好党的优良形象是巩固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顺利实现党和人民在新时代宏伟目标的重大课题。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党的形象建设,既要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不断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各个领域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进步,又要着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锻造更加积极进取、勇于担当、作风优良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猜你喜欢
苏维埃苏区群众
苏维埃运动在湖南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多让群众咧嘴笑
苏区创业致富人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任弼时与湘赣苏区的“肃反”
茂名:粤西地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成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