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

2020-02-25 07:36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3期
关键词:税务机关税务税收

(云南财经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00)

一、大企业的界定标准和特征

(一)大企业的界定标准

世界各国的经济情况不同导致各个国家对于大企业的认定标准也不同。我国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3+1”的大企业认定标准,即“三个定性,一个定量”。其中,“三个定性”是指跨区域管理,总部管控能力较强,税务管理事项较为复杂;“一个定量”是指应纳税额,最初的定量是每年应纳税额超过2000万,并且具有相当的税收规模,各省可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状况综合考虑各相关因素,对省内大型企业进行认定同时进行重点税源的管理。

(二)大企业的特征

大企业在税收方面的贡献大,对经济、社会和国家的影响力很强;大企业一般都会跨越不同的行业或领域,经营业务繁杂广泛;大企业大多跨区域、跨国运作经营;大企业拥有较强、较深入的应用信息技术;大企业维权意识较强、纳税遵从度髙,其主要的税务风险不是主观上的偷漏税,其会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依法纳税,同时维护自身的税收权益。

二、大企业税务风险概述

(一)大企业税务风险的特点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企业更加倾向于跨区域、跨行业等方向发展,经济业务极其复杂,税务风险管理的难度大。大企业一般是地区的龙头企业,也是该地甚至是国家的重点税源企业,对于这些大型企业,税务机关税收监管力度大,企业逃避处罚机会小。大企业税源集中度高,为数不多的大企业却是国家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尤其是石油化工、金融、烟草等行业,在政府税收收入中贡献着极大部分。大企业业务跨境或者跨行业进行都会涉及复杂的税务问题,税收流动区域广。

(二)大企业税务风险的分类

大企业的税务风险往往来自于企业领导管理层的管理理念、纳税观念、内控体制以及经营目标等,而不是来自于企业的账簿,根据产生税务风险的原因可分为税务规划风险、操作运行风险、财务会计风险、合规申报风险、信用损失风险、执法风险等。

(三)大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是企业在对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税务风险识别、评估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实际内外部经营环境,依据成本效益原则,合理制定风险应对策略从而降低风险事件爆发的概率、减少风险带来损失的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企业自身的纳税风险管理,包括涉税行为不符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产生经济损失,对税法条款认识不够准确而未运用相关优惠政策造成的额外税收负担两个方面。二是税务机关进行依法征税存在的风险,税务机关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相关的税收政策和法律法规存在漏洞与不足,以及税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也参差不齐,使得依法征税不能够严格执行落实。

三、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及困境

(一)大企业自身税务风险管理困境

首先,对税务风险管理的意识不够,低估企业重大税务风险的严重性,忽视税收风险的来源,对税务问题的关注度不够。其次,税务风险管理部门的缺乏,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设置专门的税务部门,税务事项或人员一般嵌套在公司的财务部门当中,许多涉税事项也由企业会计人员处理。再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几乎都是将财务管理、税务管理及会计核算整合在会计系统中,没有相应的税务内控体系,缺乏必要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最后,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在进行税务风险管理时,大型企业缺少有效的沟通,包括内部的沟通不足以及企业与税务机关沟通不畅。内部沟通缺乏主要体现在税务理念并未直接参与到重大经营活动或决策当中,税务风险管理的理念在重大决策时处于被动地位,无法进行有效的预先计划和风险监控。另外,企业各个部门之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其他部门、科室对税收认识不清,也不能及时的向税务人员或部门及时的传达相关税务信息。大企业和税务机关的沟通不畅主要存在两个方面:对于重大的跨区域或繁杂的经济活动存在的税务问题不能够得到税务机关的及时回复;企业人员和税务机关人员的意见不一致。

(二)税务机关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困境

对于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困境如下几方面:

(1)大企业认定标准不明确,我国税务机关对大企业进行专门专业化的管理还在摸索中,对于大企业的标准如何统一划分还未形成一套完备的制度。国家税务总局只是选取一些大型企业进行定点、试点性的税务风险管理探索。选取较大型的少数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说服力,作为我国最高权力的税务机关,还未对大企业形成一个完整的定义标准,这会影响我国开展对大企业进行税收风险管理的进程。

(2)税务机关大数据应用存在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数据信息的采集缺乏标准。我国对于数据的采集和应用,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在法律上,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撑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应用;在机构设置层面,我国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涉税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二是获取第三方信息不易。

(3)税务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匮乏。不论是大企业还是税务机关,在税务风险管理方面都缺乏专业人才。

四、完善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对我国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可以从企业的内控制度方面进行考虑完善,通过对风险管理基本流程的实施,把风险管理融入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当中,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的自我控制。大企业还要以税务风险为导向,把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重心前移,同时,根据企业税收风险水平实施差异化的税收管理,准确、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解决,并使有限的税务管理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用。总的来说,强化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还是要全面落实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遵循“《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的指引、三大系统、五大步骤”来实现加强对大企业的管理。

(一)科学界定大企业划分标准,明确管理对象

我国可以采用综合标准进行认定。其中,综合标注分为总体标准和辅助标准。总体标准是国家税务总局和各省级、直辖市税务机关对其管理范围内的全部企业进行筛选划分,同时,辅助标准是针对某些特殊的行业或者企业。

(二)增强大企业税务风险理念

大企业对税务风险的认识水平和税务风险管理成效密切相关,同时大企业管理决策层对税务风险的认识程度直接决定了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效果。所以,想要有效进行税务风险管理就必须提高大企业管理层对税务风险的认知程度,同时还要把税务风险的观念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和每个企业人员的意识里。

(三)完善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机制

企业实施税务风险管理的核心是要建立一个合理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同时,想要做到主动的防范税务风险,而不是被动的应对税务风险,就需要将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前移,进而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流程。1.确定目标、识别和确定风险领域。排查评估税务风险点,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分析其来源,并对税务风险点进行测评和监控,避免、减少或者转移和利用税务风险。2.评估和选择风险重点。选择评估重要风险点,定期计算自身的指标变动比率,将结果和规定的行业预警值进行比较,选择差异较大的指标,分析其形成原因。同时,还要分别建立所得税和增值税的风险识别指标体系。

(四)建立税务风险内控评价与反馈机制

企业本身就是一系列业务流程的组合,良好的内部控制流程会有效的规避企业税务风险。所以,企业应该对其自身税务风险内控的有效性进行定期的评估。其评估可以由企业的内审部门与税务部门相互协助,根据企业税务内控的总目标,可以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控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个内部控制要素进行税务评估,然后形成一份自我评估报告。该份评估报告应对税务风险的内控进行全面综合的审查和总结,分析找出公司税务风险出现的主要原因,找出税务内部控制缺陷,最后提出解决方案。如果大企业自身不能够提出较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委托资质好的税务中介机构来进行评估并给出有针对性的完善方案,从而提高企业的税务风险管控水平。总的来说也即是坚持内外结合的税务监管模式。

(五)建立沟通顺畅的内外税务风险信息系统

信息的交流和沟通是涉税风险工作顺利进行的润滑剂,不仅要做好企业集团的内部信息沟通交流,更要做好对外的信息沟通。加强对企业人员的税务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税收意识,把税务风险管理作为进行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成分,在依法纳税下实现税收利益最大化。

(六)规范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流程

健全和规范的财务制度以及税务风险管理流程是企业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基础,大企业可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完善和规范税务风险管理流程。

(1)税务登记管理新设的子公司。进行办理税务登记以前,应当向企业集团税务部门报告,然后税务机构进行调查,作出相应分析,在熟悉有关税收征管政策制度和存在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对新公司进行指导,选择合适的地区进行税务登记。其次,关于变更和注销税务登记,也都应该在税务部门的指导、协调下,合理处理相关税务问题进而完成变更或注销登记。

(2)税务核算管理一要做好税务风险管理有关的基础工作,其次,还要清楚存在的税会差异以及相应的核算处理,要严格按照会计和税法的规定进行调整。最后,在进行税收核算过程中,还要考虑税务管理的成本。

(3)纳税申报管理。企业税务人员要不断了解关注税收政策动态,严格按照规定依法进行纳税申报。下属分公司的税务人员应按照相关会计科目的明细账和各类账簿、凭证资料填写纳税申报表,并在税务部门审核无误后进行纳税申报。对于确实需要延期申报纳税的,应该严格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延期申请和报批。

(4)发票管理。根据发票管理有关规定,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发票的领购、保管、开具、报废和缴销。

猜你喜欢
税务机关税务税收
税务动态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纳税服务投诉管理办法》的公告
信息化背景下税务机关获取自然人涉税信息范围的边界
税收(二)
税收(四)
税收(三)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一般反避税管理办法(试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