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模式与应用

2020-02-25 09:37童仙凤杨金娥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微媒体大学生课程

刘 韧,童仙凤,杨金娥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是一种围绕着学生创新创业这个主题,在课堂学习、研究性学习或社会创新创业课程活动中通过“微媒体”开展的具有一定教育目的和科普意义的综合性、群体性创新创业课程活动。毛泽东同志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创新实践。[1]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是按照高校的培养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大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开展创新与创业,这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最好途径。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江泽民同志提出:希望你们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创业创新实践的统一。[2]了解大学生开展和参与创新创业课程的情况,把握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方向,总结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经验,探索创新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这对推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乃至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3]

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在繁荣校园文化、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邓小平同志指出:现代经济与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与教育效率的快速提升,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发展。[4]大学生教育要立足现状,掌握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规律;把握特征,拓展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内涵;着眼未来,创新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内容与载体;完善机制,构建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提升功能,建立稳定的多元合作模式。

二、“微媒体”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

其一,以服务社会为主旨。马克思曾指出:人们的意识随其生活条件、社会关系与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5]教育理念决定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方向和态势,对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其他要素起着制约和引导作用。要以理念为先导,带动和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创新创业课程方法的全面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意识由“信念”和“意志”向“行为习惯”转化,不再满足于单一的生产劳动创新创业课程形式,不断寻求由“感知”到“参与”创新创业课程,再到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增强责任意识和奉献行为,力求适应社会需求,为社会经济服务。

其二,拓展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内涵。通过生动鲜活的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不断发展和提升育人理念。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理念回应着时代的诉求、凸显着时代的特征,在不断创新中焕发着生机和活力。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时代的要求审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并相应的进行改革和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达到教育效果,实现教育目标。以鲜明的问题意识、突出的主体意识、深层的学科整合为切入点,推动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发展,是准确把握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时代特征的关键所在。立足于创新创业课程中出现的崭新课题和遇到的重大问题,特别是要立足于现代科学技术产生、发展、变化的实际,积极探索育人范式的转变,不断在与时俱进中进行创新。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理念要不断创新,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并将它们作为构成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6]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实施途径

其一,全方位引导和管理,创新创业课程活动载体。把握新时期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规律,创设与完善活动载体。江泽民同志指出:大学生既要学习书本知识,又要在社会创新创业课程中学习,自觉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创新创业课程,在创新创业课程中继续学习提高。[7]在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中,大学生广泛参与其中,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相关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活动有助于大学生道德认知与判断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大学生探索精神、自主意识与协作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同辈伙伴之间的互动互助,推动个体的健康成长。

把握好大学生发展规律,促进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顺利开展。在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节、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基金的同时,还必须从大学生凸显自我、务实理性、喜欢冒险、张扬个性等个性诉求出发,创新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载体,丰富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内容,使得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能够把握时代脉搏。传统大学生创新创业节一般以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兴趣、交流科研心得为目的,以创新创业讲座与创新创业沙龙、校园创新创业竞赛等为基本形式,这种活动形式虽然可以做到规模化、制度化和长期性,但往往大学生参与度不高。各类高校都应从大学生心理需求和喜好出发,开展诸如:动漫手机设计大赛、个性网页秀、微信微博设计比赛等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创新创业活动,能极大程度地吸引大学生的眼球。

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重要载体,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是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重要平台。[8]创新创业型大学生社团的兴趣性和专业性可以寓教于乐,激烈的思想交锋、精彩的创新创业争辩往往能够催生更多更好的创新创业成果。而社团的结成多数是因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加上相对自由松散的管理环境,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接受。大学生社团活动改变了课堂教学形式上的主客体关系,使大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有益于大学生通过广泛的渠道来锻炼才干、增长知识、活跃思想、启迪思维、调节情绪、发展个性、实现价值,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引导和管理,是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载体形式的有益探索和一个发展方向。

其二,革新教育教学方法,完善组织实施体系。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构建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创新创业课程是青年一代锻炼成长的大课堂,把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使它们充分发挥作用,密切配合,积极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9]切实改革教学计划,处理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关系。把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纳入正常的教学轨道,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要环节。高校应调整课程体系,压缩理论教学的学时数,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给学生传授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素质的培养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通过“隐形课程”和各种创新创业活动,发挥和提高大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和完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10]

切实做好教师的指导工作,建立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指导专家库。调查结果显示,39%的大学生认为参与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遇到最大的困难是无人指导,在被调查的选项中排第一位。不少大学生因为找不到指导老师,事先准备的作品要么无法应用,要么只能找到“挂名”指导老师,教学质量不高。高校应由大学生院、教学处、校团委、学工处、科研处、人事处、财务处等多部门配合建立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指导专家库,制定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指导老师聘任办法和奖励办法,配套相应的项目基金,从政策、物质等方面保证“入库”专家的积极性,保证指导工作的连续性和科学性。[11]

完善组织实施体系,发挥各部门的联动作用。具体而言,建立由大学生院、教务处、科研处、学工处与校团委组成的组织实施体系。首先,教务处通过计算教学工作量、教学奖评定、职称评定等措施调动教师积极性,吸引更多老师支持、参与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把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情况纳入考察范围。然后,科研处列出各学科前沿选题指南,引导教师、大学生课外科研选题紧扣创新创业前沿,使科研活动符合创新创业发展需求,解决现实问题;运用科研网络项目管理系统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项目进行管理,包括立项申报、成果提交、作品评审等工作。再次,大学生院、学工处和校团委科学组织、广泛动员,精心设计组织好定期的创新创业活动和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搭建创新服务平台,突出大学生的主动性,推动创新创业活动蓬勃发展,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12]

其三,整合各种资源,建立多元合作培育模式。建立多样化合作培育模式,提升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教育功能是一项重要的、富于挑战性的工作。习近平同志指出: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信任青年、热情关心青年、严格要求青年,为青年驰骋思想打开更浩瀚的天空,为青年创新创业课程创新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为青年建功立业创造更有力的条件。[13]开展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服务,为创新创业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立足大学生就业创业实际发展需要,整合各种资源。从开展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现状出发,高校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内容和形式,适应大学生需求,增强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实行“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广泛开展合作,通过多家企业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委员会模式,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赢得稳定的技术支持,不断提升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功能,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型社会建设。如:中南大学在成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合作委员会后,通过召开年会,论坛等形式,不断探讨合作方式,探索合作领域。中南大学在上百家企业中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基地,并聘请多位来自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担任该校的兼职教师,这些企业已成为该校的理事会单位,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强化创新创业课程育人环节,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14]

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可放眼政府关怀和企业的大力支持。校企合作委员会的建立、运行、充实过程是高校与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等资源共享、联系对话的过程,从而使得各方利益获得最大满足,实现科学发展。就基本操作形式而言,一方面,建设校企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基地。通过合作委员会,学校与政府、企业一起在校内外共建企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基地。通过实行会员制,支持和保证会员的创新创业工作,解决大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的资金问题,为高校提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专项资金支持,解决部分高校无力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科研专项基金难题;另一方面企业通过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和宣传企业文化的同时,有效地降低大学生的就业成本,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共赢。

多方共同合作催生大学生兴趣社团。大学生兴趣社团特别是创新创业类型社团是基于“微媒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成果的重要“生产商”。校企合作委员会利用组织优势和资源,组织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与企业深入接触,使得大学生在与企业人员的交流和生产创新创业课程中,产生共同的目标、想法和创新灵感,从而结成社团或团队。这些社团、团队实际上就是企业管理和生产难题的攻关小组,从解决企业具体的生产和管理问题入手,找出解决方案和技术改进措施,从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国家创新能力。[15]

开发和运用创新创业资本,通过引导运用创新创业资本,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一方面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教育,对大学生和创新创业团队进行专题辅导,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和运用创新创业资本;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帮助大学生建立创新创业资本管理运行体系,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科研活动搭建好平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猜你喜欢
微媒体大学生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大学生之歌
微媒体与高校思政理论课创新探析
微媒体在高校《大学传播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影响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