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农产品物流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2020-02-25 10:02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农产品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 西宁810000)

我国西部地区主要包括了西南、西北、青藏高原及内蒙古十三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广阔的地域为农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西部有着极为丰富的农业资源。以我国西部青海省为例,该省是我国草原大省,是多种农牧产品的重要产区。青海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湟中燕麦、玉树黑青稞、同仁黄果梨、柴达木枸杞等一系列极具高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形成了“高原牌、绿色牌”的农产品口碑。农产品具有地域性、季节性等特征,随着大众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为有效满足各地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要,充分发挥物流的“传输”功能,将农产品生产与大众生活有机融合。201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规划指出到2035年我国西部物流服务要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发展提供坚定支撑,西部物流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农产品物流是我国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西部物流体系建设将为西部地区农产品向全国物流配送提供重要保障。

在“互联网+”、“农业电商”、“一带一路”倡议和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政策利好推动下,西部地区要依托丰富的农产品优势,以电商为营销平台,通过客户资源共享、营销信息共享,减少中间环节,最大程度保障农产品的鲜活度,降低农产品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无障碍传输。为此,要充分利用农产品物流平台,使用最新物流技术,推进农产品物流企业建设,从本质上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建设。

一、我国西部农产品物流现状

随着西部物流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产品物流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但我国西部地域广袤、农产品种类繁多、品质参差不齐,增加了农产品的物流难度与成本。通过对目前西部农产品物流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其现状表现为:

(一)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物流是农产品向商品发展的核心途径,农产品的物流速度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口感与效益。随着大众生活品质不断提升,跨区域农产品需求持续增加,加速了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当前西部交通设施日益完善,形成了密集的交通运输网络,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产品物流承载能力显著增强,无论是物流工具数量、还是物流规模,都实现了长足发展。但由于西部地区地域广阔、基础生态脆弱,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运维成本过高。整体上看,西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增速、发展规模仍然低于东部、中部地区,已经成为当前制约西部农产品物流的重要障碍,未来要结合区域实际,加大物流基础设施投入,有效服务农产品物流配送。

(二)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成效初显

农产品物流是以农产品为转移对象,以消费者实际需要为原始动力,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体系推动下,推动农产品向生活消费性商品转型升级的过程。因此,信息化建设对农产品物流配送效率有直接关联。受人才、资金和网络基础设施投入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仍相对滞后,未来要搭建适应西部农产品物流发展的信息化平台。

(三)农产品物流集聚效应日益突出

农产品物流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发挥农产品物流的连接优势,实现农产品生产与市场需要之间的深度融合,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根据相关预测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农产品物流总额达3.86万亿元,2020年将突破4万亿元。西部地区充分利用农产品物流产业迅猛发展优势环境,积极拓展农产品流通路径,成功构建了多元参与、高度成熟的农产品市场体系。西部多个县区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和物流配送体系,成功将滞销农产品转化为农民增收项,大大增加了农业产业效益,为精准扶贫、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青海省通过融资、融智,大力发展黑果枸杞、青稞等特色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预期目标,帮助青海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我国西部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运维难度高、成本大

随着目前西部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立体化”交通格局,但与西部辽阔地域相比,现有基础设施仍然无法满足农产品物流运输需要。特别是西部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交通建设成本大,多数农产品产地交通并不顺畅,增加了物流运输过程中的隐形成本支出。以青海省为例,全省以山地为主,省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省内风沙、冰雹、暴雪天气频发,物流基础设施运行维护难度极大。因此,在主客观多种因素影响下,农产品物流难度大、成本高已成为影响西部农产品物流配送的重要障碍和制约因素。但从现状看,目前西部地区所建设的农产品物流设施数量较少、物流配送与物流设施管理之间协调性不足,增加了西部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损耗及成本,挤压了农民的利润空间,抬高了消费者的成本支出,影响了农产品物流配送[1]。

(二)农产品物流行业尚未形成信息化融合系统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物流行业要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产品物流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通过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的沟通优势,实现信息数据资源共享。但受企业规模、资金和理念等多种因素影响,农产品物流企业之间缺乏系统化的信息共享,很难形成规模化的物流经济,无法有效满足当前庞大的农产品物流市场需要。此外,目前西部地区尚未形成专门、统一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标准,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信息化资源共享程度过低,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阻碍了西部地区农产品的物流配送效率与实际效益。

(三)农产品物流行业缺少规模化企业

我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目前西部各省份整体从事农产品物流业务发展的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大、经营理念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企业相对较少,多以小规模经营为主。一方面阻碍了先进物流技术的及时推广,影响了农产品物流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西部农产品物流企业多为自营物流,在大宗农产品、高端农产品协作配送方面能力较弱,影响了农产品物流体系化发展。同时,现阶段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企业相对分散、缺乏统一组织管理,行业内普遍缺少服务意识,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服务质量很难得到有效监管。

(四)农产品物流市场发展不规范、不健全

虽然我国西部地区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加上目前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水平均得到实质性改善,但农产品物流市场缺乏先进技术的支持,农产品物流产业链条仍不完整。同时,在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由于缺乏规范指引和有效的市场监督,部分农产品物流配送尚处于监管的“空白区”,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物流市场的规范性发展。由于目前西部农产品物流市场普遍缺乏必要的服务意识,农产品物流与消费者个性化需要之间存在“不匹配”的问题,影响了农产品质量的有效把控。现阶段,西部农产品物流行业尚未形成行业协会监管、龙头企业带动和政府综合服务机制,阻碍了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物流的有效对接[2]。

三、我国西部农产品物流优化策略研究

西部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产地,在互联网电商快速发展环境下,想要充分发挥农产品的资源优势,适应大众生活需要,需要及时更新物流技术,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做好物流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电商+”、“互联网+”发展,有效应对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各项要求,从本质上促进我国西部农业产业发展升级。综合来看,西部农产品物流优化过程中,要从以下角度出发:

(一)打牢基础:加大技术及资金投入,完善西部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

结合西部地区农产品独特的地域特征,为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与质量,要从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出发,通过进一步优化“立体化”交通网络格局、完善物流运输工具,从而为优化西部农产品物流提供基础保障。除了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地区要及时弥补先进物流技术、市场资本等多方面的差距与不足。随着当前冷链物流技术不断创新,如今温度检测、食品追溯和上下游企业冷链对接等各种技术都实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过程中,要及时更新物流技术,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弥补物农产品物流服务的薄弱环节。地方政府要注重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引导市场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农产品物流市场发展,通过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有效解决目前西部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客观现状[3]。

(二)融入时代:加大信息化建设,完善西部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平台发展

随着当前信息化技术应用不断成熟,如今西部农产品物流过程中,广泛使用了各项智能技术和设备。因此,要积极向智能化、信息化的农产品物流方向发展。构建西部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平台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整合产业资源、适应市场需要的重要诉求。要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真正优化西部农产品物流体系。为此,要加强西部各地区,尤其是主要农产品产地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发展提供基础。同时,要从产业现代化视角来探究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通过将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和客户反馈等多个环节相结合,精准掌握农产品物流配送信息,实现农产品领域电商信息的全面整合。要针对区域、行业实际,搭建农产品物流信息互通、共享平台,对农产品物流各个环节的信息进行互动共享,实现农产品物流状态的实时查询[4]。

(三)主体孕育:加大行业创新,完善西部农产品物流行业发展

现阶段,西部农产品物流行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服务意识淡薄、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因此,为有效应对当前农产品物流发展要求,就需要加大行业创新力度,积极壮大物流企业实力,有效应对市场竞争。对于西部农产品物流行业来说,要注重利用“共同体”、“智能整合型”和“并联型”等多种先进物流模式,积极推动物流体系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实现物流资源、数据信息的内容共享,推进农产品物流行业整体发展。同时要根据各地区农产品生产状况,加强主导产品物流布局,通过构建与之相关的冷库仓储、物流配送和市场营销等一体化、综合性物流体系,增加农产品物流产业附加值。同时,要注重行业内协作发展,尤其在大宗商品、高端食材的物流配送上,通过构建区域协控中心,实现行业内物流资源优势共享,从而降低农产品物流运输过程中的成本支出,提高物流效益。要注重扶持有资源、有规模、善于经营的龙头物流企业发展,通过树立行业标杆,发挥标杆企业的示范带动效应,整体推进西部农产品物流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四)完善标准:加大行业监管,推进西部农产品物流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农产品物流损耗大,容易造成物流方与产品方、消费者的服务纠纷。因此,国家就农产品物流出台了相关政策规范。对于西部农产品物流来说,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现状影响,物流配送难度、物流活动监管难度更大。为此,在优化农产品物流体系时,要重视结合地域实际,完善农产品物流服务标准与规范,切实提高物流企业的履责意识,有效保护农产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西部农产品物流企业步入正规奠定基础。要针对西部农产品物流信息资源现状和品质要求、物流环节等多种要素,构建符合农产品物流实际的统一标准。要规范物流信息传输机制,使整个农产品物流配送过程更加透明[5]。结合西部物流产业发展趋势和方向,未来,要从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需要出发,构建行业协会监管、政府服务和龙头物流企业带动的综合机制,形成西部农产品物流行业标准化发展格局。

物流是推动农产品向农商品发展升级的重要“桥梁”,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我国农业电商迅猛发展,农产品物流面临新的更高要求。现阶段,“互联网+”与我国农业融合速度加快,物流成为释放农业产业动能,增加农业产业效益的重要路径。为有效应对新的农产品物流要求,西部地区应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进程,积极创新物流经营模式,加强物流技术研发,构建完善、高效、绿色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实现区域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动能的成功转变。

猜你喜欢
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山西将打造高效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基于Flexsim的饮品物流配送中心仿真优化研究
无人机物流配送路径及布局优化设计
直企物流配送四步走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