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悲悯(爱),在虚无人间的涌现、殉难,以及成为记忆

2020-02-25 08:33彭小燕
名作欣赏 2020年1期
关键词:复仇虚空耶稣

可以说,《野草》里一种拒斥意义价值之假象的意志,或者说,宁可求虚无的意志,宁求体味虚无的意志,由隐而显,从《秋夜》一直流贯到《复仇》,其关键性的语汇,大抵可布阵如下:

“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无所有”(《秋夜》)→“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不如彷徨于无地”“不如在黑暗里沉没”“愿意只是虚空”“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影的告别》)→“我将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至少将得到虚无”(《求乞者》)→“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罢”(《我的失恋》)→“也不拥抱,也不杀戮,而且也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这样地至于永久,圆活的身体,已将干枯,然而毫不见有拥抱或杀戮之意。”(《复仇》)

但是——在《复仇(其二)》里一种精准的微调出现了。

我们是知道的,耶稣、释迦牟尼、孔子这类的人都是人类浩瀚的文化、文明史上的大有作为者——可以说,都是有着某种创世般大作为的人物,是人类全部生活中屈指可数的几种古典信仰的先知者、创立者,而《复仇(其二)》就写了他们中间的那位叫作耶稣的“人之子”的受难。

然而,这仅仅是写一个人的受难吗?该如何言说《复仇(其二)》?

首先看,令耶稣这个生命受难的人间,在《野草》文本主体的眼里,究竟是怎样的:

十字架竖起来了;他悬在虚空中。

遍地都黑暗了。

这样的“虚空”,这样的“遍地黑暗”,指向了什么呢?耶稣的意义在《新约》里,是人间大爱的意义:“爱你的邻居”“爱人如己”“不爱兄弟的人永远是死”“有两件衣服的,当分给那没有的。”……所谓人间的“福音”,是召唤世上悲悯之爱的大音!盯杀了人间悲悯、至爱的世界,绞杀着人类生活中最根本的意义价值,《野草》又一次剑指虚无状态中的人世、人众——于此是直接呼应着《复仇》的!

但此时的这个耶稣,不是“一无所有”(《秋夜》),不是“不如彷徨于无地”“只是虚空”(《影的告别》),不是“至少将得到虚无”(《求乞者》),不是“由她去罢”(《我的失恋》),不是“处乎干枯”(《复仇》),而是——

他不肯喝那用没药调和的酒,要分明地玩味以色列人怎样对付他们的神之子,而且较永久地悲悯他们的前途,然而仇恨他们的现在。四面都是敌意,可悲悯的,可咒诅的。

这可以先解释比较容易说的。“仇恨他们的现在”,仇恨的是这帮人众的此刻现在: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绞杀了召唤人间悲悯、至爱的生命,处乎生存意义的终极性虚空而不知不觉,而自以为高明,而借绞杀,以及围观绞杀而悦乐,“戏弄”“讥诮”他:“给他穿上紫袍,戴上荆冠,庆贺他;又拿一根苇子打他的头,吐他,屈膝拜他”;又或自以为严正、崇高:“路人都辱骂他。”

然而,这濒死的耶稣,却还在“较永久地悲悯他们的前途”——是祈愿他们的未来可以美好,可以悟得至爱之召唤者的神光?这是怎样的大爱大智大勇大作为呢?!这一创世般的大作为在《复仇(其二)》里涌现了,反复涌现,极精短的文本里,近乎“悲悯”(爱)的“话语意向”共计出现八次,不可谓不执着、不强烈。

至于拒绝喝没药之酒,玩味虚无人间给予自身的钻心之痛,是要倒逼绞杀人间之悲悯、至爱的人们的血肉痛感的,以“离奇之举”倒逼他们想象钻心之痛的精神萌蘖:这个人何以自甘于极其不可忍受的肉身之苦呢?因何机密?到逼人群之中的心灵悟知,呈现自身指涉人间至爱的意义于万一。

“人之子”的耶稣,犹太女子玛利亚生出来的耶稣,肉身的耶稣,因召唤人间悲悯、至爱的福音而蒙难,他就要赴死了,但因此而死却也是他所意味的神圣意义得以完整呈现的路迹之一,或者说,这是他生命里最极致的活的路迹之一。所以——

他在手足的痛楚中,玩味着可悯的人们的钉杀神之子的悲哀和可咒诅的人们要钉杀神之予,而神之子就要被钉杀了的欢喜。突然间,碎骨的大痛楚透到心髓了,他即沉酣于大欢喜和大悲悯中。

在诅咒(仇恨)绞杀者们空虚(同时也势必酷虐)的此刻现在之外,在悲悯、至爱,寄希望于他们的未来前路(也许会一朝醒转吧,会悟知人间悲悯、至爱的意味,悟知绞杀人间悲悯、至爱的极错,从而启动悔罪前途)之外,“人之子”的耶稣,因召唤人间至爱而蒙难的耶稣洞悉着他自身的大欢喜:蒙难——但毕竟生出了意义。

凡此,是《复仇(其二)》可解读得到的内涵。

最后的数段:

“以罗伊,以罗伊,拉马撒巴各大尼?!”(翻出来,就是:我的上帝,你为甚么离弃我?!)

上帝离弃了他,他终于还是一个“人之子”;然而以色列人连“人之子”都钉杀了。

钉杀了“人之子”的人们身上,比钉杀了“神之子”的尤其血污,血腥。

给出的信息,重在强调耶稣作为人的愿力,他并无万能之神(上帝)的庇护,他所要召唤的人间悲悯、至爱,源自“人之子”有死、有痛的肉身,正是一个肉身之人忍承着极痛的作为。这一懂得召唤人间悲悯、至爱的肉身,足可悍然源自虚无的人间,当然也会泯灭于人世的虚无的:

十字架竖起来了;他悬在虚空中。

没错,他的肉身死了。

但是,人类生命是一种奇怪的物种啊,她/他有记忆,还会用符号记录自己的记忆,这就变成文化,就世代流传,于是,肉身虽灭,精神却真的永存!对于耶稣及其殉难(也许纯属某位或者某些犹太大智大仁者的虚构吧?)这实在是千真万确的。时至今日,耶稣及其耶稣所意味的基督悲悯、至爱,依旧萦绕在我们的生存时空中,不息不亡,与有死的诸人相伴。

那么,在《野草》的第六篇,它的文本主体借人类的文化记忆而说话,除了继续针砭(诅咒)围观者们的处乎虚无而无知无觉之外,间接地,但也是悍然地说出来了:

永久地悲悯他们的前途大悲悯。

如果说,《新约》里的耶稣寓言是犹太先民们关于肉身赴死,但人间生命的悲悯(至爱)却足可为不绝的文化记忆的话,那么,鲁迅笔下的《野草·复仇(其二)》则是20世纪中国人关于肉身赴难、关于人世的虚无、关于永生之悲悯(至爱)的文化记忆,那个叫鲁迅的人勘破、穿越虚无的脚步愈来愈坚实了,那个诞生过鲁迅的国族也会愈来愈幸运吗?

有整体感的读者不禁可以问啊 那位在《秋夜》里隐身为直剌高天、满月式意义假象的枣树的话语主体,如今已经侧身在隐喻着人间悲悯(至爱)的耶稣基督的身形里了?《秋夜》里伴随恶鸟之声出场的“我”自己的笑声,我们说过的,那是意味着自嘲(自我怀疑)的。如今,在《复仇(其二)》里,还觅得到《野草》话语主体(可联想至鲁迅本人)的自嘲——自我怀疑吗?似乎是,真的难以寻见了。

那么,在1924年12月的《复仇(其二)》这里,《野草》的话语主体积极作为的身影已经跃跃欲试,就要直接顯身出场了吗?不妨拭目以待紧随《复仇(其二)》的《希望》一篇吧。

但这个要请读者诸君,且听下回分解了。

2019年11月

大罗山下

作者:彭小燕,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出版有《存在主义视野下的鲁迅》等。

猜你喜欢
复仇虚空耶稣
你在黑暗中看我
一次弯腰等于十八次弯腰
精神生态学
我对每个人说再见
英国耶稣受难日
欧歌赛乌克兰“复仇”俄罗斯
李娜无缘“复仇”小克
虚空眨眼
暴雨来袭
撒旦的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