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联与情”,写好“读后感”

2020-02-26 01:55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0年48期
关键词:点睛朱自清读后感

话题引入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书是记录,是表达;读是交流,是思考。好的文章百读不厌,往往能引起情感的共鸣,使人回味无穷,继而产生新的倾诉欲望。请读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发现文章对自身认知与情感的启发,选择一个道理、一位人物或者一种情感,联系自身认知,深入思考,写一篇读后感。

读要深,引要精

片段示例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了著名诗人臧克家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闻一多先生是湖北人,是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是闻一多先生曾说过的两句话。的确,他做到了。他潜心研究古代典籍,以天下为己任,从文化研究上探求救国的方法。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十年艰辛,《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赫然而出。

——《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感》

“崇敬的心情”“臧克家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读是感的来源,文中开头就把作者自己读的情感、读的内容进行了简要、准确的交代。接着写自己对文本的认识与思考:“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精练、有的放矢地引用原文,准确地切合“崇敬”这一情感的来源,从特定的文本引发有针对性的认识。

技法点睛

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读得深,思路才清晰,准确。如感佩书中人,就要抓住书中人物最突出的某种品质、最有价值的语言行动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把“我”的情感由来与文中内容的联系交代清楚,绝不能简单地抄录,写感受也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庞思思)

感要实,情要真

片段示例

在现实社会中,在本应充满阳光的青春校园中,有的学生用着国家免费提供的桌椅、书本甚至享受着免费的住宿,口中喊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将校规班规背得滚瓜烂熟,背地里却从不把学习当回事,吃喝玩乐,攀比成风。十五六岁的年纪,本应无忧无虑,一心为未来奋斗,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收获最纯真的友谊。然而,又有多少人为了攀比而不择手段,为了享乐而对学习应付了事,为了显示自己多么美丽富有而炫耀……那是他们本不该有的。

想一想鲁迅先生当初为了唤醒国人毅然弃医从文,想一想无数革命先烈的牺牲,他们做着不一样的事,却有同一个理想——中国有一个崭新的明天!为了这个理想,他们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将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祖国母亲!

同学们,同学们!醒醒吧,当你们学习有关革命先烈的文章时,请想一想,我们在他们用生命换来的美好生活中成长,却这样对待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青春,我们和那些梳着长辫看花跳舞的清朝留日学生们又有什么区别?怎么对得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牺牲!

——《〈藤野先生〉读后感》

作文将身边青少年常见的一些不当言行与文中清国留日学生的言行进行对比,直观而犀利地对此进行了批判,表明了青春不应虚度的态度,剖析了青少年读书与爱国之间的紧密关联。情感真挚而激烈,富有时代气息,能引发读者共鸣。

技法点睛

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在写读后感时,考生要围绕基本观点,紧密联系实际。这里的“实际”既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相关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导致前后脱节。 (陈玉兰)

点要清,理要明

片段示例

朱自清的《背影》,并没有用华丽的文字来描述父爱,而是描写了父亲那肥大的、令人心疼的背影,却让读者们潸然泪下,这是為什么呢?

朱自清用朴实的笔触,写下了平凡而又真挚的父子之情,仿佛我们身边一个个普通人生活的缩影。描述父亲爬上月台买橘子的那一幕,是最让读者们看了心疼的地方。从父亲的黑色小帽到他蹒跚地走到铁道旁边买橘子的过程,描述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任何的矫情,有的只是深深的父爱,浓浓的情意。父亲的不放心,父亲小心翼翼地将橘子放入儿子的大衣中,气喘吁吁,扑扑身上的灰尘,装作轻松的样子,让朱自清流下了眼泪,也让我不知不觉泛出泪花。

作者在文章中并没有直接说明父亲有多关心自己,或者自己有多疼惜父亲,只是将这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投射在朴素的文字中。静态的背影,却表达了复杂的情感。这种感觉还真应了那句话,情到深处总无言,人不是非要经过多大的情感波折才会得到历练,只要能用心感受平凡,生活中也有大爱,这或许就是普通人的幸福吧!

——《我读〈背影〉》

文中对父亲艰难而努力地买橘子的细节一笔带过,却对父子之爱细细地加以揣摩,使得“只要能用心感受平凡,生活中也有大爱”的观点表达得十分清晰。

技法点睛

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作文的中心论点。写读后感就是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解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内容来写。围绕基本观点所摆的事实、所讲的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这样才能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

(刘剑)

猜你喜欢
点睛朱自清读后感
匆匆
清芬正气朱自清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配角”也点睛
名师点睛(9)
画“狮”点睛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