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DE-UZ 102低排放内墙涂料》标准

2020-02-27 04:50杨红云刘凤仙
上海涂料 2020年1期
关键词:内墙乳胶漆噻唑

杨红云,刘凤仙

(美巣集团股份公司,北京 100076)

0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内墙涂料来美化和装饰室内环境,推动了我国建筑涂料的产量和需求量持续高速增长[1]。德国联邦环境署(UBA)环境研究报告显示,现代人平均有9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活动,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特别是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而内墙涂料是引起室内环境污染的污染源之一,长期处于环境污染的室内环境中,极有可能患上哮喘类或癌症类疾病,甚至对大脑、肝脏、肾脏及神经系统造成致命的伤害[2-3]。近年来,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导致皮肤接触性过敏的案例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也促使欧洲化学品机构风险评估委员会(RAC)对该类防腐剂允许使用的浓度和范围多次开展安全风险评估[4]。

研究表明,环境污染物的释放浓度会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达到一定的时间以后可以忽略不计[5-6]。事实表明,使用“低排放”环保内墙涂料有助于保障消费者的生活环境。然而,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内墙涂料,普通消费者很难分辨出不同产品环保性能的优劣。鉴于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的实际危害和消费者的需求,德国“蓝天使”环保认证建立和完善了装饰装修材料环保认证体系,制定“蓝天使”环保认证标签授标标准[7-8],严格控制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从源头上避免装修污染带给人们的伤害。普通消费者通过识别“蓝天使”环保认证标签即可购买到安全环保的产品。

2019 年1 月,蓝天使环境标志评审委员会将2015 年版的《RAL-UZ 102 低排放内墙涂料》重新修订为《DE-UZ 102 低排放内墙涂料》,此次修订对标准的适用范围、特殊物质要求及其限定量、应用性能要求等方面均做了大幅度的调整。下文通过对比2019 年1 月版和2015 年1 月版授标标准,对《DE-UZ 102 低排放内墙涂料》标准展开分析和解读。

1 标准的适用范围

根据DIN EN 13300—2002《涂料和清漆 内墙和天花板用水溶涂层材料和涂层系统》第3 条规定,标准的适用范围如下:

(1) VDL 准则11 条规定的乳胶漆,包括粉末状态的产品。

(2) DIN EN 13300—2002 规定的墙面涂料底漆。

(3) DIN 18363—2000《建筑工程承包条例 第C 部分:建筑工程通用技术规范 喷漆工程》规定的硅酸盐乳胶漆。

(4) 涂料混合系统(底漆和颜料浆料)。

乳胶漆指以合成树脂乳液为成膜物质,与颜料、填料以及各种助剂混合配制的内墙水溶性涂料。硅酸盐乳胶漆指以磷酸铝为主要成分的内墙涂料。涂料混合系统指涂覆在基材上的涂层或涂层的总和。

满足标准范围要求,但根据《德国危险物质防护条例》(GEFSTOFV)需要贴标签标注的涂料不属于本标准范围。外墙涂料、清漆、应用于非矿物表面的底漆、乳胶清漆、酸洗溶液、填料、蜡酯、印刷油墨、功能性墙漆、颜料不属于本标准范围。

2 标准的要求

2.1 通用要求

“蓝天使”标签的授予首先要求遵守欧洲和德国关于化学品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准则。特别是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规》(REACH条例)的附件XVII、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条例(POP)附件I、欧盟物质和混合物分类标签和包装法规指南(CLP 法规)、德国禁用化学品条例(ChemVerbotsV)、氯氟烃和氟化温室气体指令、DPD(配制品)指令、德国有害物质条例(GefStoffV)、VDL 准则01、欧盟理事会指令(92/112/EEC)、德国联邦免疫保护条例第25 条(BImSchV)、生物杀菌产品规例(BPV)和德国包装法案(VerpackG)。

2.2 特殊物质要求

2.2.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半挥发性有机化 合物(SVOC)

与VOC 相比,SVOC 沸点更高、饱和蒸气压低,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被人体吸收后对人体生殖和遗传系统具有负面影响[9]。目前国际建材产品认证体系主要采用环境箱检测 VOC、SVOC 的释放量。而蓝天使认证则聚焦于涂料中VOC、SVOC 的罐内含量。2015年1 月版授标标准《RAL-UZ 102 低排放内墙涂料》要求VOC 的含量不得高于700 mg/kg(相当于1.05 g/L),安全环保要求要远远高于我国的水性内墙涂料标准(120 g/L)。如表1 所示,鉴于SVOC 对人体伤害的不可逆性,2019 年版标准增加了SVOC 含量不得高于500 mg/kg 的要求。严苛的限定要求,确保其释放量尽快达到零排放,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2.2.2 甲醛

在低溶剂涂料或水性涂料中,添加甲醛可以有效防止细菌和真菌的侵袭。然而高浓度的甲醛具有致畸和致癌性。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在甲醛暴露浓度低于120 μg/m3的室内活动时,甲醛对人体不构成伤害。2015 年版《低排放内墙涂料》中规定涂料中的游离甲醛含量不得高于100 mg/kg,保障甲醛释放量在临界阈值以下。如表2 所示,新版《低排放内墙涂料》中游离甲醛的限定量骤减至10 mg/kg,促使涂料生产企业尽快实现甲醛的零排放。

表2 《低排放内墙涂料》甲醛限量对比表Table 2 Comparison of limits of formaldehyde in Low Emission Interior Wall Paints

2.2.3 防腐剂

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具有广谱杀菌性能,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广泛用于化妆品、涂料、纸浆等领域。2015 年版《低排放内墙涂料》附录Ⅰ中,防腐剂的允许剂量已远低于“生物灭杀产品条例(BPV)”中规定的允许限值。鉴于公众对防腐剂危害的争论,2019 年版《低排放内墙涂料》规定不再允许添加任何生物杀菌剂、罐内防腐剂和干膜防腐剂。即用型产品的防腐剂用量不得超过以下限定值:

(1) 苯并噻唑啉酮(BIT)≤10 mg/kg。

(2) 甲基异噻唑酮(MIT)<1.5 mg/kg。

(3) 氯甲基异噻唑啉酮(CIT)<0.5 mg/kg。

(4) 基于其他个别类防腐剂,所有其他异噻唑啉酮总和<2 mg/kg。

(5) 游离甲醛<10 mg/kg。

2.2.4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

APEO 主要用作高分子化合物或者合成树脂乳液的乳化剂或稳定剂。APEO 对人体皮肤具有刺激性,同时具有模拟雌激素的作用,会干扰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导致畸型或变异[10]。鉴于APEO 的危害,欧盟委员会在2003 年6 月18 日颁布2003/53/EC 指令,限制APEO 类产品的使用、流通和排放。我国《建筑用墙面涂料中有害物质》标准规定,水性墙面涂料中APEO 的浓度不得大于1 000 mg/kg。新版《低排放内墙涂料》标准则明确禁止添加APEO。

2.2.5 氟化物或者聚氟化物及其衍生物

氟化物通常以气态或化合态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过量的氟化物会影响动植物生长,甚至于会导致人、动物、植物等大范围的中毒[11]。新版《低排放内墙涂料》标准规定内墙涂料中不得添加氟化物、聚氟化物及其衍生物,也禁止添加可以分解为氟化物或者聚氟化物的物质,以避免氟化物对人体的伤害。

2.2.6 塑化剂

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具有良好的溶和性、耐光性和耐热性等特点,作为成膜助剂广泛应用于乳胶漆中[12]。科学研究发现,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具有“类雌激素”作用,且具有致癌性[13]。目前,世界各国严格限制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使用量,蓝天使环保认证禁止添加该类增塑剂,且其他类塑化剂的总量不得超过1 g/L。

2.2.7 二氧化钛废料

二氧化钛是内墙涂料中重要的白色颜料,随着二氧化钛添加比例的增加,涂料的光学性能、遮盖力通常会显著提高。二氧化钛的生产工艺分为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硫酸法工艺简单,设备简单,对原料品质要求不高,但是三废排放比较多。氯化法工艺复杂,对原料品质要求比较高,三废排放较少。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废物的产生,新版标准规定低排放内墙涂料中使用的二氧化钛产生的废料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硫酸盐法:

SOx废物(以SO2计):<7.0 kg/t。

硫酸盐废物:<500 kg/t。

氯化法:

如使用天然金红石矿:<103 kg/t。

如使用合成金红石矿:<179 kg/t。

如使用矿渣矿石:<329 kg/t。

如使用了多种矿石,其限定值应按每种矿石的添加比例进行计算。

3 应用性能要求

新标准规定内墙涂料不但环保质量要满足人们的健康要求,其应用性能也必须符合德国标准化学会(DIN)的质量要求。低排放内墙涂料主要用于内墙和天花板,其耐擦洗性能必须符合DIN EN 13300 标准规定的1~3 级要求,同时满足涂刷厚度小于400 μm的要求。给定的扩散速率不仅要满足遮盖力的要求,还不得高于1 m2/L。

4 结语

综上所述,最新版授标标准充分考虑到环境和健康相关的影响因素,充实和完善了指标要求,环境污染物严苛的限量要求促使涂料生产企业技术革新,保障产品在环境,健康和性能方面达到更高标准。同时提供了防腐剂、甲醛的检测方法文件,提高了标准的可操作性。新版授权标准对推动内墙涂料的发展、行业的规范和产品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生产企业采用新标准控制产品质量更能顺应市场的发展需求,为用户提供安全、健康的居住环境。

猜你喜欢
内墙乳胶漆噻唑
头孢噻肟钠中2-巯基苯并噻唑和二硫化二苯并噻唑测定
室内装饰工程中的乳胶漆开裂原因
问:买了新房,想装修,市场上有哪些陶瓷砖可供选择?
内墙单排脚手架搭设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优质乳胶漆选购技巧
优质乳胶漆选购技巧
浅谈房屋建筑内墙机械喷浆施工工艺
建筑内墙贴面饰面施工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反应液中的苯并噻唑和2-巯基苯并噻唑
头孢唑肟钠的生产工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