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降费的发展现状和中小微企业的税收筹划

2020-02-27 07:11■陈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22期
关键词:增值税税收政策

■陈 鑫

(桓台县社会保险事业中心)

引 言

中小微企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当中,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2018年末召开的全国财政会议中提出“减税降费”政策,目的就是为了降低中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促进中小微企业稳定的发展。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已然成为促进中小微企业更好发展的助推剂。因此,下面将对“减税降费”的发展现状和中小微企业的税收筹划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

1 减税降费政策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面临的第一税种要属增值税,同时增值税也是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各个企业当中的主要负担也都来自于增值税,其次是企业所得税,对于特定行业而言,消费税和土地增值税也在企业纳税中占有较大比重。

1.1 增值税方面

现阶段我国的主要行业包括: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根据“减税降费”政策要求,已经将制造企业当中的税率由原来的16%降到了13%;将建筑等行业的税率从原来的10%也降到了9%,以此来保证我国主要行业的税收负担率真正降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起征点从最初的销售额3万元起,提高到了10万元,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在2020年3月以后的,由3%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且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 , 季度销售额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免收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税、地方教育附加计税依据是根据增值税税额计算的,因此附加税也随之降低或减免。

中小微企业如果缺少资金,需要向银行进行贷款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服务”也实行贷款利息免收增值税等一连串的实惠政策,引导银行贷款投向那些高新技术行业、科技行业,优化产业结构,助力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1.2 所得税方面

中小微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限额由最初的50万元,提升至了100万元,同时也将中小微企业当中的认定标准实行了细化和放宽。自2018年1月1日起,当年具备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的企业,其具备资格年度之前5个年度发生的尚未弥补完的亏损,准予结转以后年度弥补,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10年。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企业合并、分立等事项,被合并企业合并前的相关所得税事项由合并企业承继,分立企业承继被分立企业尚未弥补完的亏损的结转年限,按照被分立企业的亏损结转年限确定;分立企业具备资格的,其承继被分立企业尚未弥补完的亏损的结转年限,也可按规定享受,这些都最大程度保证企业合并、分立后的平稳过渡。

1.3 其他税种方面

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纳税人交纳的部分地方税种,比如资源税、城市维护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等。可以根据各地方的工作程序,在50%的幅度内进行减征。对于那些初次扩大的科技型企业,对创投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初创科技型企业可按照投资额的70% 进行将税费的扣除,同时也将科技型企业当中的从业人数增加为了300人,同时对于资产总额和年销售额也有了新的规定,要求资产总额和年销售额不得超过5000万元。

1.4 降费问题

我国征税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偏低,但是企业却存在税负压力大等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行政事业收费管理缺乏规范性,“乱收费,乱罚款”等问题频发。目前我国已加强了对税收的管理和重视,取消不必要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降低水土保持补偿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费等项目的收费标准,并且制定了健全、完善的监督管理方法,真正的将“减税降费”政策实行,让企业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1.5 社保费率

2015年以来,全国共6次下调了企业社保费率,五项社会保险总费率由41%下调至33.95%。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自2020年2月起,各地免征中小微企业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的企业,可申请缓缴社会保险费,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保证每一家企业都能真正的体会到“减税降费”的“甜头”。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基本养老、失业和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共减免9107亿元,缓缴616亿元。适时推出的失业补助金,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和就业补贴也持续发放,惠及企业1129.9万户,累计让企业直接受益超1.3万亿元,预计全年降减少企业缴费1.6万亿元。“降返补”等稳岗政策,力度空前,实实在在为企业减轻了负担,对助力企业走出困境发挥重要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这是国家所推行的“减税降费”好政策,对于我国各行各业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和提升经济增长的作用。所以,中小微企业要紧紧抓住减税降费的好政策作为导向,来提升自己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为企业更好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减税降费大背景之下中小微企业的税收筹划

“减税”能够让中小微企业不再缴纳繁多的税收金额,提升企业竞争能力,促进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而“降费”政策的出现,降低期间费用同时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减税降费”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减税降费”的出现,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将资金数量进行了有效的留存,同时也能让企业内部有更多的资金用于企业更好的发展。

2.1 把握行业、地区等适用税率的税收优惠

现阶段,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将企业内部的资金投入到了新产品的开发当中,尤其是新兴的产业和科研产业,“谁占领了核心技术,就能领先行业发展”,我国对软件企业实行增值税税负超过3%部分即征即退,职工教育经费可全额抵扣;高新技术产业实行15%优惠税率,延长亏损弥补年限至10年;在国家批准的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等设管理机构并销售给特殊区域的单位或境外的货物,可以享受特定优惠税率等,都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降低企业税负的重要举措。因此,中小型企业要紧紧抓住“减税降费”的利好政策导向,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将企业的产品结构等进行适度调节,让稳健的“减税”政策得以实行,为自身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和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控制成本,减少费用,优化应纳税所得额

自从我们国家出台了“减税降费”政策之后,中小微企业的税收可以分为成本和费用两个方面。在“减税”的大背景之下,企业购买原材料、大型机械设备时,在增值税与所得税两方面,都增加了许多税收优惠,虽然说没有直接提高企业的效益,却间接减少了企业投资成本;将企业生产的成本有效的降低。B 级以上纳税单位,且符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生产并销售通用设备、专用设备、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销售额达到全部销售额比重50%以上的纳税人,在使用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的退还时,可以由60%提高至100%进行全额抵扣。在“降费”方面,国家正在严查各类乱收费行为,专项整治也正在逐步推进中。当中小微企业向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缴纳费用或者罚款时,根据“减税降费”政策要求,其中部分费用或者罚款则不需要进行缴纳,以此来减少企业的费用。

2.3 对企业资源进行革新与优化,彰显资本优势

一要优化资本结构。各中小微企业应该根据国家税收政策作为导向,不断调整企业流动资金,充分发挥利息抵税、盈利转增股本等财务杠杆效应,合理配备营运资金,优化资本结构,最终让资本结构的最佳状态显示出来。二要创新采购资源配比,当企业在对供货商进行选择时,要做到择优录取,利用经济订货批量等理论,减少采购、储存等环节的费用,减少了企业投资的成本,调动更多的资金。

2.4 优化人力资源配比,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各地推行的“人才引进”政策,为中小企业引进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提供了强力保证。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最大的难题之一是“招工难,用工难”,目前税务、人社等领域针对特殊群体(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和失业转就业人员、新招用的“以工代训”人员等都推出专项补贴和纳税优惠,切实稳定就业,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在“减税降费”的基础之上,企业的税收压力得到了降低,企业要将投资的重点放在人才的培养当中去,成企业“留人、用人”机制,培养更多的人才后备军和为企业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

3 结 语

总而言之,我们国家所制定的“减税降费”政策,大幅度降低了企业资金的压力与负担,让中小微企业当中有更多的资金来用于更好投资与创新,增强企业竞争能力。随着我国时代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中资本的运行,“减税降费”政策也仍在不断更新与优化当中,以期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目前有关部门还要主动、积极对“降费”政策进行推广与实施,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健全配套政策,充分挖掘出“减税降费”在调整结构、促进改革、稳定增长、激发活力中起到真正的作用,将我国的经济再次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猜你喜欢
增值税税收政策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增值税下调化肥企业利润是增是减?
●契税的计税依据是否包含增值税?
税收(二)
税收(四)
税收(三)
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