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2020-02-27 16:10张舒瑜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感性本质政治

张舒瑜,张 雷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写于马克思“两个转变”彻底完成后,手稿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立场剖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以异化劳动理论和共产主义理论阐释“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根源、机理和形式,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系统缩影,具有思想穿透力,在新时代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一、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人的解放”为主线,从异化劳动、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全面复归三个层次阐明了人的解放的必然性,内含人的社会性的发展脉络,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社会性本质的揭示奠定了基础,具有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一)人的社会性生成:育人本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

人既具有自然性,又具有社会性。人的社会性生成以人的自然性为物质前提,又反过来对自然性起统摄作用。“人性”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辩证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推进人的社会化的教育活动,教育引导人用“合乎人性”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满足自然需要、精神需要等各项需要。育人本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在论述“人和自然的实在性”时作出了“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89的科学论断。基于生存需要的劳动使猿进化成人,联合劳动促使了分工协作的出现,人按照各种生产关系结合在一起,形成人类社会。人的本质既包含吃、喝、睡、繁衍等自然属性,也包含情感、愿望、交往等社会属性。随着劳动这一人类特有的类生活的发展,人在实践中再生产“包括自身在内的整个自然界”,人的社会属性逐渐统摄自然属性,形成“人性”。通过阐述男人对妇女这种人对人“最自然”关系的性质如何表明“人的自然的行为在何种程度上是合乎人性的”[1]77,“人的需要在何种程度上成为合乎人性的需要”[1]77,从而反映“人在何种程度上对自己来说成为并把自身理解为类存在物、人”[1]77,马克思指出男人对妇女的关系的性质反映人的“整个文化教养程度”[1]77。这里的“整个文化教养程度”指人在伦理、道德、法律等社会文明的教化和约束下,以体现社会属性的情感、爱等精神需求统率繁衍的本能需求的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一时期的社会文明程度。

思想政治教育以育人为本位,是通过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来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关注自己的主体本质,通过挖掘自己“合乎人性的需要”来激发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丰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通过衡量“合乎人性”的需要和途径与现实目标和手段的差距,自我发现、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对思想道德与法律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来提升文化修养,更好地向社会化发展。

(二)人的社会性演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和内容的规定性

国家产生于社会,又统摄社会。国家产生于控制阶级对立、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又作为国家机器被统治阶级用于政治统治,并伴随着对社会的思想统治。在阶级社会里,人的发展需要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体现为统治阶级的需要。为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人需要接受具有意识形态性和内容规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人的社会性演进不可避免地受到现实社会中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影响,人与人的类本质在此过程中发生偏离。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工人劳动并非自愿自觉,而是迫于生计的强制劳动。资产阶级统治思想中的逐利和利己主义因素使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陷入商品意识泛化,工人的劳动能力商品化,工人作为“机器”被买卖,人的主体性丧失导致类本质的丧失。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工人苦难的加重,被扼制的社会属性逐渐失去对自然属性的统摄,加速“人性”的丧失。马克思通过对工人与劳动产品、生产活动的关系进行考察,得出“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和“对私有财产进行积极的扬弃”的论断。

(三)人的社会性“旨归”: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的性

人的社会性生成于人的自然性物质基础之上,并统摄人的自然性,二者辩证统一于“人性”即人的类本质的体现;在演进中受现实社会因素影响,人与人的类本质产生偏离;“旨归”于“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1]78。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目标是推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在不同社会和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表现为为一定社会发展目标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马克思认为对私有财产进行积极的扬弃即共产主义的实现具有必然性。通过批判“粗陋的”[1]77、“具有政治性质,是民主的或专制的”[1]77、“废除国家的,但同时是尚未完成的,并且仍然处于私有财产即人的异化的影响下”[1]77的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1]77-78这一论断鲜明地指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是共产主义,即人对人的类本质的全面复归。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贯穿人的社会实践全过程,为人的社会实践提供思想引导、精神动力、集体意识,使人的社会实践具有与社会整体发展一致的现实依托,是推动社会发展和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等”[2]8,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

二、深远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其关于“富有的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感性意识的对象”等论述,内含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一种深远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富有的人同时就是需要有人的生命表现的完整性的人,在这样的人身上,他自己的实现作为内在的必然性、作为需要而存在。”[1]87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本质在于“自由而自觉”的活动,通过丰富的感官功能感受客观世界,获得“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这个对对象的“感性占有”过程,一方面使对象被人化为“人的对象”,获得对自身“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另一方面丰富了人的感觉,拓展了人的感性的丰富性。但是,私有制使人变得“愚蠢而片面”。私有制下,人的视野被局限于对资本的“占有”,人的发展动力被展现为对资本的追逐。对对象的感受被“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仅限于对“吃、喝、穿、住”等自然需要的满足,“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的发展受到限制。这种感觉的“异化”一方面体现为对象不能被“感性占有”为“人的对象”,因而只能带来“拥有”的感觉,人与对象的对立状态使人的主体性不能得以实现;另一方面,人的感性的丰富性逐渐被对资本的“拥有”感觉所替代,人的本质力量逐渐丧失。因而,马克思提出了“富有的人”这一概念:“富有的人”是“需要有人的生命表现的完整性的人”,强调了“自我实现的需要”。“富有的人”是以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觉醒和实践需要的产生为前提的。与之相对应的,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且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1]87“依靠自己而存在”即为“富有的人”的本质,是人的主体性的实现。

马克思关于“富有的人”的论述从发展需求、发展途径、发展目的三个方面阐释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内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的育人理念。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人们整体性认识人的生命表现和人的各种需求,意识到人最根本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其次,人的自我实现的过程,也就是实践的过程,要有实践的对象和动力,也就是理想信念。“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1]104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人们树立一定的奋斗目标,通过激发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引导人们形成内心信念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最后,人通过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满足吃、喝、穿、住等自然需求,并在对对象的占有中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人的教化与熏陶,开拓人的精神视野,推动人们在纷繁的物欲和现象中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实现对事物真正的占有、对自己全面本质的真正占有。

(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自觉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促进社会的发展

“我从自身所做出的东西,是我从自身为社会做出的,并且意识到我自己是社会存在物。”[1]80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费尔巴哈的“人性”进行了扬弃和发展,认为“合乎人性的”即为“社会的”,“社会的”即为“作为人的人”对自身的生产。一方面,社会生产“作为人的人”。通过对自然界的改造创造发展的物质基础,继而进行生产、交换和消费,人与人通过“人化自然”加强联系。社会使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统一成为了现实,使人成为现实的社会存在物,成为现实的人。另一方面,社会由人生产。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建立的日益丰富的社会关系,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多样化和社会形态的发展。人自身的产品是人在实践中对产品的占有,是自身本质力量的体现,产品一经生产,便充当了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成为社会产品。资产阶级自我意识的觉醒点燃资产阶级革命,推动社会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人的社会关系日益凸显,雇佣关系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日益坚固;异化劳动的普遍存在使社会矛盾加剧,又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对人发展的束缚日益明显。

马克思关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论述从“人是社会的人”和“社会是人的社会”两个方面阐释了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在本质上的一致性。一方面,社会为人提供交往空间和社会平台,以满足人的发展的本质要求;社会为人的发展提供生活必需品、教育资源、文化资源等社会产品,以构成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精神动力。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人的整体发展程度。另一方面,人是社会的主体,人在实现本质力量过程中主体性、创造性、主动性的发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丰富生产关系;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体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结构的完善程度。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社会发展方向是构成社会的人的整体发展方向,社会发展目标是构成社会的人的整体发展目标。从整体上,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1]78是人的整体发展目标。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具体阶段,一定社会的发展目标是社会发展趋势的阶段性体现,社会发展在一定时期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是人的整体发展目标在某一时期的具体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要解决一定社会发展提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们实际思想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以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着眼于人们现实的思想和行为

“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需要而作准备的历史(发展的历史)。”[1]86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需要在何种程度上成为合乎人性的需要,就是说,别人作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他来说成为需要,他作为最具有个体性的存在在何种程度上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物。”[1]77人的社会性体现为个体作为社会存在物的现实性,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作为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的个体活动的复杂性。个体活动不仅具有类生活的普遍性,还具有个体生活的特殊性,体现为个体在具体需求和行为方式上的特殊性。人自身与他人建立社会关系的需要和动机不同,导致建立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只有出于爱、交往、陪伴等社会需要建立的社会关系,才是在交往中的“合乎人性的需要”,是“人作为人的需要”;只有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才是对他人的“感性占有”,此时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反之,出于完全的利益需求建立的社会关系,是一种工具关系,被作为工具使用,成为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无法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载体,人与人之间无法实现“感性占有”以建立真正的社会关系。人对于他人的需要和交往方式,体现这一主体对于对象的感性占有程度,体现人的思想道德发展水平。

马克思关于“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的论述从人的现实性角度阐明了人的实际交往方式对社会关系性质的重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引导社会成员建立全面而充分的社会关系,需要从源头上引导人们以感性占有的方式进行社会交往。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立足于人的现实性,从人们在实际交往中的思想和行为入手,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其关于“社会的人”“人作为人的需要”“人的感性的丰富”等论述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切入点,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刻的价值。

(一)“社会的人”:青年使命与时代新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和社会的关系做了详明的阐述:“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1]79每个人的活动都会作用于社会和历史,给予社会和历史积极或消极的能动作用;社会通过融入日常生活作用于每个人,每个人的行为活动都是社会的缩影,是社会的人的活动。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每个人都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和历史角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推动时代进步的主力军。目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新时代的青年要肩负起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育人新要求,并提出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要“自觉地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3],这就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体系的重要部分,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责任,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加注重当代青年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发现并克服其中的不协调因素。首先,树立青年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也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大学生是我国青年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责任意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尤为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全局观,明确所处学科发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功能定位,明确自身在民族复兴时代潮流中的角色定位,在与祖国共命运的正确认知中树立远大理想。其次,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内生动力是人的主动性的体现,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释放。青年是推动时代进步的主力军,代表着生机与力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批评、自我革命,认识到个人实际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从而生成自我提升的内生动力和理论自觉性。责任意识和内生动力推动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人作为人的需要”:获得感与幸福感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了何为人的本质需要:“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1]8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工人处于异化劳动的生活状态中,不但不能在自由自觉的劳动中通过感性占有生产资料而使自己变成“富有的人”,而且自身生产的劳动产品又作为异己物与自身对立,成为资本家压迫工人的积聚力量。工人在异化劳动中丧失劳动对象,工人的主体性丧失,人的本质力量被禁锢。“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1]50在扬弃了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81。从异化劳动到共产主义的过程,是私有财产扬弃的过程,是人在实现对劳动对象的真正占有中感受获得感的过程,也是人在实现本质力量真正释放中感受幸福感的过程。

马克思对于人的“异化”状态的论述,阐明了获得感和幸福感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提升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主体意识和感性占有对象是其根本路径,认识人的本质需要并使其在实践中得到满足是其基本方法,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上,就是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理论内涵和现实维度。习近平同志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4]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思想和理论上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人的本质需要是在实践中的自我实现;在内容上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和人们切身经历的疑惑,通过针对性的答疑解惑指导实践;在方法上注重与人们实际身心发展状态的一致性,通过情感共鸣引导自我反思、自我革命、自我扬弃,在自我实现中感受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人的感性的丰富”:文化育人与隐性思政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的感性的丰富”做了详细的阐述:“只是由于人的本质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1]84感性的人具有具体性和现实性,一方面能够享受丰富的感觉进行自我确证,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具有丰富的感觉。

人的感性的丰富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自然基础和基本方法,也为人的自我提升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拓展人的感性对象在种类和数量上的丰富性;提升人的感性占有的能力。“从主体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1]83人的感性的丰富性以感性对象的丰富性为前提,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以育人为本位的教育,应着眼于育人路径的丰富性。文化以其春风化雨的独特方式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想理念和精神面貌起着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2016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5]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种文化元素拓展人的感觉,丰富精神世界,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人的感性占有能力对感性占有本身具有重要影响。“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来说才有意义)恰好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1]84思想政治教育要着力于提升人们感觉所及的程度,提升感性占有的能力。2019年9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公布,指出要抓好“教法创优”,对“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再次作出强调。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寓价值观于各种知识载体上,引导人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审美能力,用整体视角和科学方法看待问题,对提升人的主体意识和感性占有对象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感性本质政治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童年的本质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有效积累学生“音乐感性经验”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