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分析

2020-02-27 18:10刘迎莉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4期
关键词:妇产科科室病情

刘迎莉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医院妇产科,吉林 白城 137200)

完善的护理措施是确保医疗安全的辅助因素,然而当前的医疗环境当中仍然存在着不稳定的护理因素使得许多科室出现医疗纠纷现象,妇产科便是其中之一。基于此,笔者针对200例妇产科患者,在对其进行护理中的风险因素进行了总结并据此提出管理对策,使用这些对策之后所有患者无一例出现医疗纠纷,且所有人都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 0 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5~64岁,平均(39.21±8.47)岁;病情类型:孕产妇112例,子宫肌瘤68例,宫颈癌11例,子宫癌9例;病程:<4年,平均(2.14±0.87)年。两组年龄、病程以及病情类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风险因素

(1)护士配备不完善:妇产科患者往往病情复杂且变化快,加之病种较多,使得该科室易于发生突发事件,若护士配备不完善或未对其进行明确分工则极易引发互换矛盾。(2)安全意识不足:一部分护士责任心缺乏,没有形成全面到位的安全意识,在护理操作中易于因侥幸心理而故意减少操作步骤。这样一来,便可能出现医疗差错,进而便会造成医疗纠纷。(3)有效沟通不足:妇产科患者往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同时护士也有为其进行讲解与沟通的责任。然而,有些护士未能针对患者病情的危险性展开全面而有效的沟通,对患者的关心不足。当出现风险问题后,患者便会丧失治疗信心而不满于医疗服务。(4)没有规范地完成护理记录:未能及时全面地记录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及其治疗过程,有些护士在记录时往往会对非操作性护理予以忽略,记录内容不足,继而便会造成护理失误而引发纠纷。(5)缺乏专业技能:有些护士在护理操作中不能做到准确严谨、动作娴熟,从而会对患者病情造成不利影响而引发护理风险,如催产过程中若未能准确确认子宫收缩情况、合理使用药物或操作不当,均有可能引起宫缩不稳现象,甚至造成患者子宫破裂等严重风险。

1.2.2 护理风险管理对策

(1)强化科室管理水平:护士长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能力与业务技能,要对可能引起医疗纠纷的护理行为敢抓敢管,在管理方式上要做到科学合理,从而不断提升自身在下属中的威信,帮助下属养成及时消灭隐患苗头的护理意识。(2)完善对护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周到娴熟的护理技术能够对各种护理事故起到良好的防范作用,而部分护士并未全面掌握周到娴熟的护理技术。因此科室领导便需组织技术培训,让护理经验较为丰富的护士为其他护理人员讲解专业技术以及与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沟通的技巧。同时,制定完善的考核管理方案,督促所有护士都能够通过在技术培训中学到的技术知识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护理水平。(3)强化培养护士的护患沟通技巧:所有护理内容都是为了让患者能够早日康复,而护理操作的顺序进行离不开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因此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是必不可少的。妇产科患者往往较多,极易因护患沟通不足而引起纠纷。因此,我院产科完善了管理规范,要求护士必须在产前与产时为患者进行周密的宣教;同时,要求其掌握熟练的业务技术与沟通交流技巧,以防出现意外事件。(4)强化护理安全意识: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理论知识并分析相关纠纷案例,以提升其安全意识。要求其自觉遵守护理操作中的流程规范以及各项护理制度,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让护士认识到若自己的操作行为不合规范可能会带来的哪些不良后果,从而促使护士积极地去维护患者的健康状态。同时,建立护理记录的书写规范,要求所有护理人员都能够详尽地记述护理当中的具体内容并确保所记录内容的流畅性,对可能出现的危险隐患加以重点描述。(5)确保医疗硬件设备的安全:定期对病区所用到的硬件设备进行严格检查,从而确保孕产妇及其术后患者的医疗安全。确保地面干燥干净以及各种照明设备的正常运行。此外,善于观察患者的病情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用相对应的处理方法,将风险扼杀于萌芽状态。(6)强化健康宣教:经常为患者及其家属灌输风险意识与护理内容的目标与操作重点,让其在治疗的过程配合护理人员降低护理风险。

2 结 果

200例患者经过文中所述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均康复出院,无医疗纠纷。

3 讨 论

妇产科患者的病情表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且该科室收治了妊娠、分娩、恶性肿瘤以及其他病情等多种疾病类别的患者[1]。这就使得妇产科出现医疗风险的几率往往比较高。有报道显示,妇产科患者投诉要求赔偿经济与追究法律责任的医疗案件数量正在不断上升。因此,妇产科护理人员务必要做好风险管控。

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①患者自身因素:此类患者病情特殊,加之其常具有较大的精神压力,呈现出较高的医疗风险,而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程度不足;②护理因素:护理人员专业技术不到位或操作不规范易于引起风险,再者,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繁忙而易于出现疲惫状态,继而便可能出现护理疏忽现象[2]。③医疗技术方面,由于有些护理人员对护理技术方面的经验不足,且认识方面的欠缺,对护理中出现的病症未及时发现,进而延误了宝贵的治疗时间,此外在对病情严重的患者进行护理时,由于误差或者护理措施不当造成的阴裂伤或者危急时的操作失误等都会导致医患纠纷等的发生,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所以对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合理辨认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对策不仅强化了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而且还帮助其建立了制度依靠并提升了专业技能,从而很好地杜绝了护理风险的出现。因此,护理风险管理对策有必要在妇产科室进行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妇产科科室病情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