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不同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

2020-02-27 18:1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4期
关键词:髋臼筋膜入路

韦 瑛

(广西合山市人民医院,广西 来宾 546508)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类风湿关节炎、髋关节发育不良等疾病的主要方式,占人工关节置换术的55~60%。全髋关节置换术要求外科医师对手术相关解剖结构娴熟掌握,做到髋臼、股骨可视化髋关节直接前入路,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风险,改善其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常见的手术入路包含常规入路(前侧入路、外侧入路、后(外)侧入路)及微创入路(直接前入路、前外侧入路、后侧入路)。本文就近年来临床对不同入路的应用效果进行综合,旨在为外科医师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提供合理的依据,综述如下。

1 常规入路

1.1 前侧入路(Smith-Peterson)

前侧入路(Smith-Peterson),该手术方式,可将髂骨及髋关节充分暴露。该入路经阔筋膜张肌(臀上神经支配)及缝匠肌(股神经支配)间的神经间平面到达髋关节。皮肤切口自髂嵴的中部,弧形向前到达髂前上棘,再向远端和外侧延长10~12 cm。自髂骨外板骨膜下剥离阔筋膜张肌和臀中肌并向外侧牵开,向内侧牵开缝匠肌和股直肌即可显露髋关节囊,在切口的远端结扎旋股外侧动脉升支,切开关节囊显露髋关节。几乎所有的髋关节手术均能应用该术式开展,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手术中需肌肉广泛剥离,对患者造成极大的损伤,而且容易损伤股外侧皮神经和股神经,对于髋臼后侧的显露不如其他入路。

1.2 外侧入路(Hardinge)

该方式是经臀中肌中央切口(由臀中肌至股骨大粗隆),充分暴露髋关节囊,可将挛缩组织清理干净,有助于固定假体[1]。切口皮肤自大粗隆尖端上5 cm至粗隆下5 cm,切开阔筋膜张肌,自大粗隆尖端前2/3和后1/3交界部向近端分离臀中肌后方1/3保留于大转子上。前方切开的肌瓣包括臀中肌前半部分和臀大肌股外侧肌的前部。这些肌肉向前牵开即可显露关节囊,切开关节囊股骨颈截骨取出股骨头,然后在周围放置拉钩显露髋臼。由于髋白前壁相对后壁对股骨头脱位的阻碍小,因此易将股骨头取出。该入路对正常组织破坏少,操作方便,术区相对表浅,切口小。需要注意的是,臀中肌向近端延伸不要超过大粗隆上方5 cm以免损伤臀上神经。

1.3 后(外)侧入路(Moore)

后(外)侧入路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髋关节置换手术入路。患者取侧卧位,切口在大粗隆后方延臀大肌纤维方向取纵弧形切口,钝性分离臀大肌,显露外旋肌群(梨状肌、闭孔内肌和孖肌),标记外旋肌群向并牵向后方以保护坐骨神经。牵开外旋肌群即可显露后侧关节囊,切开关节囊截骨取出股骨头显露髋臼。该术式无需将臀中肌从髂骨上分离,对髂胫束功能不造成影响,同时,其对外展功能无明显影响,无需行大粗隆截骨术,有利于患者康复[2]。该切口对髋臼后壁和上壁的显露非常充分,特别是对髋臼有缺损需要重建髋臼病例来说,显露充分并方便手术操作。该手术切口缺点是外旋肌群的的损伤有人工髋关节后脱位的风险,以及坐骨神经损伤手术的可能。故术中要注意保护坐骨神经,闭合切口时仔细缝合外旋肌群。

2 微创入路

2.2 直接前入路(DAA)

近年来,髋关节直接前入路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逐渐成为临床上常见的3大常见全髋关节置换术入路之一。仰卧位下,该切口自髂前上棘前下方,朝向腓骨小头方向做一8cm左右切口,自阔筋膜张肌与缝匠肌间隙进入,结扎旋股外侧动脉升支,向内侧牵开股直肌即可显露前侧关节囊。其实该入路也相当于“缩小版的Smith-Peterson”切口。该手术采用仰卧位方便了术中肢体长度的对比测量。术后出现关节脱位的风险显著降低,术中肌肉神经损伤相对较小,患者疼痛程度较低,早期患者恢复快,髋关节活动度好。

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是DAA较常见的并发症,手术也需要特殊的手术器械,主要是有偏心距的髋臼磨钻和股骨髓腔挫打入器。但杨军等人[3]研究发现,DAA-THA(侧卧位)无需另外准备牵引工具与手术床(特殊),仅需传统手术设备。该手术方式操作性更好,对患者的创伤小,该微创手术方式其可满足患者快速康复需求。

2.2 前外侧入路(OCM)

19世纪初,Berlin等对慕尼黑骨科医院(Orthop dische Chirurgie Munchen,OCM)使用的的微创前外侧入路进行报道,该方式的损伤小,可保留肌腱与肌肉的完整度,可直视股骨与髋臼[4]。切口线位于大转子前结节和髂前上棘连线上,总长8.0~10.0 cm,将髂胫束暴露于术野,对阔筋膜张肌后缘进行探视,同时切开髂胫束(纵向),钝性推开臀中肌及阔筋膜张肌,对肌营养动脉间隙内进行结扎,充分暴露髋关节囊,切开关节囊取出股骨头显露髋臼[5]。阙玉康等人[6]研究发现,保留关节囊的慕尼黑骨外科入路(OCM)微创全髋置换术具有软组织创伤小,术后疼痛小,围手术期出血量低,恢复快,术后能早期下床行功能锻等优点。

2.3 后侧入路(Super PATH)

美国Chow[7]博士首先开展Super PATH ( supercapsular percutaneously-assisted total hip )入路。切口长度通常为6~8 cm(自大转子顶点向股骨干近侧延伸),切口骨大肌筋膜(顺延股骨轴线),钝性分离臀大肌,在臀中肌和臀小肌之间间隙置入Hohmann牵开器一叶片。SuperPATH入路可良好的保留关节囊与髋关节周围的外旋肌群,在股骨头完整的基础下原位进行股骨准备和髓腔成形,然后使用通道技术进行髖白准备和假体植入。传统的微创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视野相对较少,解剖学标准不显著,但Super PATH入路将上述问题良好的解决,具有“攻守兼备”的优势[8]。

3 小 结

每种手术入路均具有一定的优劣势,但上述方式均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中。常规手术入路术野清楚、暴露充分便于手术操作,利于复杂病变、肥胖体型患者的手术操作,但是手术损伤较大,术后并发症稍多。微创手术入路损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微,便于患者早期下床康复。但是微创手术切口对复杂的髋关节病变显露不充分,手术操作困难,特别是肥胖体型病人的手术[9]。为此,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选择更利于手术操作、并发症少、早期康复的手术入路。

猜你喜欢
髋臼筋膜入路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筋膜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
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疗效观察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