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引领坝区产业发展

2020-02-28 02:39陈英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32期
关键词:坝区播州农户

◎陈英

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山地多平地少的情况普遍,农业基础较为薄弱。在为数不多的平地中,集中连片坝区因其地形坡度小、土质相对较好,是极其宝贵的农业资源。随着城镇化发展,各地坝区逐渐减少,为此,省委、省政府坚持以坝区为突破口、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决策部署,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按照“四新一高”思路,全面落实坝长责任,大力推动坝区产业发展。

播州区现有耕地面积111.07 万亩,500亩以上坝区39 个共13.64 万亩,坡度6 度以下的耕地9.83 万亩,涉及5.4 万农户共22.06 万人。作为遵义市坝区最多的县区,播州区充分认识到坝区产业发展是推动资源优势转为发展胜势的有效方法,是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关键抓手。在进一步夯实坝区产业发展基础,带动更多农民群众增收,全面巩固脱贫成效进程中,播州区坚持抓党建促发展,按照“整镇推进,整区提升”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推动坝区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作出了一些新的尝试。

一、强化统一领导,实现抱团发展和规模运作

在把坝区培育成农业现代化的样板田、科技田、效益田,大力修建机耕道、冷库、大棚,配备冷链物流,完善坝区基础设施的同时,播州区突出党建引领,按照“强党建,抓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要求,强化统一领导,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制胜优势。坚持“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组织方式,推广“新民镇职业椒农培育经验”和“鸭溪镇返租倒包模式”,以及石板镇池坪村“八个统一”法,搭建“村社合一”发展平台,将支部、合作社建在产业带和基地上,实现抱团发展,规模运作。

一是按照党建引领、合作统筹、企业助推、农户参与的原则,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石板镇池坪坝区在筹建初期就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产业党支部,将参与坝区建设发展的在职党员、无职党员和党员致富带头人等15 人划入坝区党支部。划立“镇党委书记—坝区党支部书记—党员致富带头人”三级先锋“示范田”,组织党员在“示范田”里亮身份、亮承诺、亮作为和带头当先锋、做表率。充分发挥党支部主心骨作用,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运作模式,切实把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将单干的群众组织起来,实现抱团发展。

二是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订单收购,统一流转土地,以标准化促进规模化、多元化发展。立足“什么适合种什么、什么赚钱种什么”的工作思路,充分尊重客观实际、群众意愿和市场规律,采取“辣椒+”和“稻+”模式,强化单品上规模。同时,每个坝区培育1—2 个特色种类、1 个优势品种。坚持推行套种、茬种、复种和轮作,提高复种指数、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

三是深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采取“集中流转、集中整理、再集中流转”的“返租倒包”模式,引导农户将坝区土地统一流转到村级合作社,村级合作社再将流转土地租给企业、种植大户、职业椒农等坝区种植主体经营,真正把碎片化土地集中连片,把抛荒土地利用起来,实现粗放经营向集约利用的转变,劳动生产率与土地产出率得以显著提高。

二、突出“党建+”模式,推动产业升级和融合发展

播州区聚焦产业升级,积极探索合作社党建工作,搭建“党建+”模式,为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发挥“党建+精准服务”辐射作用,把党建工作与产业升级结合起来。通过筹建区级农产品营销专业合作社,强化农产品产销专班建设,搭建多元化营销渠道,培育产业品牌,提高经营水平,专人搞销售、收信息、连基地、跑市场等途径,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通过建设农产品配送中心及坝区原产地交易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产品购销合作平台。同时,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强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食堂农产品本地化集中采购配送,推进农产品“六进”活动。

二是发挥“党建+示范平台”引领作用,为创新发展提供新样本。通过整合产业资源,打造横跨多个乡镇的坝区合作社党建示范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标准化促进规模化、多元化发展,遵循“一坝一主业、一坝一特色”发展要求,全面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坝区产业综合效益,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做大做强农业新业态,实现坝区增产、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三赢”局面和地无闲田、人无闲人的“两不”目标。

三、完善制度建设,确保运行规范和保障有效

播州区在抓基层党建促产业发展过程中,整合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土地开发等资源要素,不断优化阵地、力量、报酬等保障,夯实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基础,构建基层党组织有人办事、有钱做事、有场地议事得到基本保障。

一是整合各级涉农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各级匹配的农业专家及本地“土专家”“田教授”等人才作用,全方位、无死角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在坝区培育一批“椒农”“菜农”“菌农”,实现农户照顾家庭与稳定增收“双赢”。利用坝区一年三熟常年种植优势,以及育苗、移栽、施肥、采收、搬运等生产环节用工需求大的有利条件,对坝区在家劳动力进行登记造册,实行劳务统一组织、统一培训、统一安排,按固定标准支付,切实解决坝区用工需求和农户“出门打工难”的问题。

二是建立班子选任制度。按照“讲政治、懂经营、善管理”的标准,选优配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班子成员。同时,播州区还制定并实施了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充分利用党校、职校、农广校等教育平台及资源,加大乡村治理、实用技术、职业技能、经营管理和创新创业等方面人才培育力度,为全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三是建立基础保障制度。不断加强阵地建设,依托村级活动场所、涉农站所、示范基地等,协调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活动阵地,提升显性化水平。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结对”等载体,发挥党员先锋作用。通过组建工作专班、选派专业人员、承担专门任务的“三专”工作制度,强力推进坝区机耕道、排洪沟、绿化整治等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探索创新“对上寻+往下派”两种模式,充分发挥伙伴技术优势,统筹组织技术顾问和农技人员开展指导服务,通过集中会诊和观摩培训等方式,有效解决农民不会种、种不好的问题。

总之,播州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紧扣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要求,持续深化“三社融合”“三权分置”“三变改革”,全力推进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坚持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整合优势资源,以达到推进全区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

猜你喜欢
坝区播州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丰收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遵义市播州区珊瑚冬青栽培技术及栽培价值初探
《明实录》所载播州杨氏土司“进贡”事例初析
播州归来
水库坝区冲刷漏斗的形成机理
杨铿夫妇合葬墓发掘记 追寻宋明播州土司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