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家文化思想对建筑环境营造的影响

2020-02-28 13:58纪明媚南通理工学院
门窗 2020年1期
关键词:道家营造色彩

纪明媚 南通理工学院

1 道家文化思想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早的一个流派,最早的雏形是伏羲八卦,后来经过漫长的发展逐渐形成一个流派。道家文化的创始人是老子。春秋时期,老子集古代圣贤的大智慧于一体,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形成系统完整的道德理论,撰写了《道德经》,形成统一具体的道家学说,促使道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道家文化逐渐渗透到我国的文化、信仰、道德取向、建筑构造等各个领域,在中国文化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道家文化提倡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在传统建筑中的皇家建筑、宗教建筑、园林建筑以及民间的乡土建筑中都有道家文化的体现。现代生活中,在城镇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中道家文化依然得到广泛应用。建筑设计中的“天人合一”、“阴阳调和”、“虚实相生”等等,景观设计中的“道法自然”的理水、叠山、植物配置、步移景异等等,室内设计中的“欲露先藏,欲扬先抑”、“黑白相生”、“无为之治”等等,这些设计思想的根源都源于道家文化思想,并且一直影响至今。道家文化与我国建筑设计有着很深远的联系,建筑设计诠释道家文化,道家文化促进建筑设计,两者在相互影响中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2 道家文化思想对建筑环境营造的影响

2.1 建筑文化价值

道家思想影响建筑文化主要有“九宫格局”、“大巧若拙”、“以柔克刚”、“以人为本”、“一池三山”、“曲水流觞”等思想。道家文化思想内涵丰富,不但解释了宇宙万物的起源,还包含了宇宙的一切事物,一切发展规律。道家文化思想自古至今对建筑文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覆盖到我国建筑文化的各个领域:皇城布局与城市规划、传统民居与特色村落、标志建筑与个性建筑、住宅规划与住宅设计、景观设计与园林建筑、公共建筑与学校建筑、商业建筑与商城定位、办公建筑与养老建筑、陵园建筑与纪念建筑等。道家文化思想对于建筑环境的选址、布局、空间、色彩以及材料选用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2 审美价值

道家的审美思想主要有“含蓄美”、“虚静美”和“大美”。“含蓄美”是指在建筑环境营造中运用隐喻、借景等手法,体现一种朦胧之美,在建筑、景观和室内设计上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虚静美”是通过建筑环境中宁静的空间、自然的树木、静态的水流等来体现建筑环境的清、淡、静、雅的审美韵味,是一种清净、纯朴的道家审美思想。“大美”是指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协调,“大美”就是自然之美,是建筑、景观、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是具有科学化和人性化的审美思想。道家审美思想是以自然法则和事物内在的发展规律为基础,在建筑环境营造中重视对场地对文化习俗的保护和利用,讲究建筑环境与自然的融合。

2.3 选址价值

道家的选址思想主要有“道法自然”、“依山傍水”、“负阴抱阳”。“道法自然”的选址观指建筑选址时应适应自然、顺应自然,而不是改造自然,应用自然的有利条件建造适宜人类居住的生存环境。“依山傍水”的选址观指建筑选址应靠近山川和水域,建筑依山而建,人们依水而居,山是自然生成之物,是人们获得生活资源的天然储存库;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也是万物生机的源泉,所以建筑选址应“依山傍水”,满足人们生活的必要条件。“负阴抱阳”的选址观指建筑选址时应注意山水形成的气候条件对生活的影响,背山可以为建筑抵挡冬日的寒流,面水便于人们生活用水。建筑应是山环水绕、背山面水,打造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用自然条件创造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

2.4 布局价值

道家的布局思想主要有“风水观”、“阴阳协调”和“道法自然”。道家文化思想中注重建筑环境布局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随着重工业发展、人口增多、城市化加剧,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种思想在建筑布局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性建筑,道家文化思想中包含建筑环境的生态观、有机结合观和地域本土观,重视建筑环境回归自然的思想理念,这些都符合可持续发展性建筑的构建内容。道家的建筑环境布局思想,强调建筑环境的因地制宜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重视在布局中创造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使建筑环境布局与自然环境形成统一的有机体。现代建筑环境布局中经常营造小环境,将自然景色引入建筑之内,还能调剂微气候改善居住环境。

2.5 空间价值

道家的空间营造思想主要有“虚无”、“欲露先藏”和“虚实相生”。“虚无”的空间营造方法是道家文化思想对空间处理的高明之处,人们使用建筑不是使用的实体部分,而是用实体围合而成的空间,空间的价值才是建筑存在的价值,“无”的空间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增加了建筑环境的情趣感。“欲露先藏”想要表达一处空间,就要营造此处空间的“藏”,丰富空间的表达效果,使建筑空间环境意味深长。“虚实相生”指建筑空间营造中重视实体与虚体的结合,两者相互依存,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空间艺术效果。道家文化思想在空间环境上的运用多表现在庭院空间上,达到步移景异的空间环境魅力。

2.6 材料价值

道家的建筑环境材料应用思想主要有“返璞归真”、“阴阳协调”和“阴柔”。道家文化思想主张采用自然材料的木头、石块、沙土代替人造工业材料的水泥和混凝土,使建筑材料回归自然。材料的应用是建筑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尽量减少人工材料的使用,采用自然、生态的材料营造健康和谐的建筑环境氛围。为了使建筑环境回归自然淳朴的状态,应当首选具有乡土气息的自然材料进行建造现代建筑,具有地域和乡土气息的材料给人以熟悉、亲切的感觉,取材容易便捷,施工也较方便;具有地域和乡土气息的材料建造的建筑能更好地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融合,表达出“返璞归真”的建筑环境氛围。人类在营造建筑环境时应该多加考虑自然环境,将现代建筑营造的犹如是自然的产物一样,材料应用达到一种亲近自然的状态,材料来源于自然,体现自然,融于自然,最后又回归于自然。

2.7 色彩价值

道家的色彩营造思想主要有“五行五色”、“抱朴守拙”和“黑白相生”。道家的建筑环境色彩观主张回归自然本色,以无色代替繁杂的人造色彩,使建筑环境色彩重归自然,返璞归真,达到最原始的本色状态。道家的色彩观与人性的质朴追求也有着紧密的联系,道家追求的自然之无色正是人性最纯真质朴的状态,无色是道家对色彩的最高追求,也是对人性的最高追求。对于人类来说,自然的原本色彩是最容易欣赏和接受,也是最美的,所以,人造建筑环境的色彩永远无法比拟自然之色,只能尽量保留其原色,尤其是树木花草、山川河流、岩石沙土的自然本色,尽量趋近于自然之原色的无色。道家文化思想营造出一种和谐、悠闲、舒适的色彩环境,对现代建筑环境色彩的营造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3 总结

道家文化思想提倡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在建筑文化、审美思想、建筑选址、建筑布局、空间营造、材料和色彩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我国受道家文化思想影响的建筑和景观环境较多,大多是将道家文化思想与设计理念相结合。通过探讨用道家文化思想进行建筑和景观环境设计的策略,可以进一步进行专项的设计导则指引。

猜你喜欢
道家营造色彩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漫画道家思想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神奇的色彩(上)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