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咬天开

2020-02-28 16:53刘芳芳刘刚
收藏家 2020年1期
关键词:生肖

刘芳芳 刘刚

“鼠咬天开”是我国创世神话之一。传说天地之初,浑沌未开,一只勇敢的老鼠把天咬开了一个洞,太阳的光芒得以照入大地,阴阳从此两分。2020年是农历庚子鼠年,本人不揣浅陋,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物中,选出一些文物中的“鼠辈”,以飨读者,聊表新春贺喜之意。

说到鼠,人们就想起小眼尖嘴,细长尾巴,贪婪狡猾的小型啮齿动物。鼠家族是地球上种群最庞大的生物之一,全世界鼠类动物有1700余种。鼠生存能力强,除南极之外,遍布全球,已在地球上生活了四五千万年之久。鼠繁殖力强,食性广,毁坏农作物,并传播鼠疫、鼠咬热、痢疾等30多种疾病。人类对鼠深恶痛绝,穷尽各种办法灭鼠。因而,在古代文物中,表现鼠形象的文物要比表现其他动物如龙、凤、虎、马、兔、猪、羊等文物的数量要少得多。即使如此,鼠的形象在陶器、画像石、墓志、铜器、壁画以及书画上都有所呈现。尤其是生肖文化兴起之后,鼠作为十二生肖之一,常常出现在各类文物之中。

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鼠的艺术形象为陶塑鼠,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中。陶鼠(图1)捏塑成型,头为三角形,双耳竖立,长嘴尖尖,阴线刻出鼠须。此陶鼠作为器物把端的装饰,形象相当逼真。

汉画像石作为丧葬文化的一部分,表现题材非常丰富,但画像石中绘有鼠的作品却极为罕见,目前唯一可见,画像石中的鼠是以庖厨宴饮中偷食者的形象而出现的。山东沂南北寨汉墓后室靠南壁的承过梁的隔墙的东面绘有一个双层几案,案上摆放着食物,一只小老鼠在角落里偷偷窥视,迎面一只匍匐立耳伸爪向前的犬正欲捕之(图2)。犬与鼠的形象皆栩栩如生,传神至极。

墓志上的鼠肖像是作为十二生肖之首而出现的。尉迟敬德为妇孺皆知的初唐名将,在李唐建国统一战争、玄武门政变中皆立下赫赫战功,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与器重。尉迟敬德墓志现藏于昭陵博物馆,墓志由盖、底两部分组成,墓志边长120、厚20厘米。志文正书,共2218字。四侧浅浮雕十二生肖,每侧镌刻三只动物,前侧面正中刻鼠(图3),向左顺时针依次为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造型逼真,写实生动,十二生肖间饰有流云纹,刻工精湛。

十二生肖概念出现的较早,战国秦简牍中就有较为完整的有关十二生肖的文字记载。北朝时期,十二种生肖动物形象已经成形并成熟,民间始用各种类型的十二生肖陶俑随葬,以压胜辟邪。据目前考古资料,随葬生肖俑的墓葬,年代最早的是山东临淄北齐崔氏墓,墓中出土写实性生肖动物俑,有虎、牛、羊、鼠、蛇等,生肖俑带龛台,均无彩、捏制。

唐代生肖俑被纳入了丧葬制度,并渐成体系。出现了写实动物生肖俑、兽首人身生肖俑和头顶或怀抱生肖的文官人物俑。隋唐五代时期,是生肖俑随葬最盛行的时期,十二生肖题材在俑、墓志、铜镜等文物上大量流行,此外,墓葬壁画、漆器、金银器上也有少量的十二生肖纹饰。

唐代生肖俑一般以陶塑、瓷塑为主,少量的铁铸而成。2012年,广州市动物园初唐砖石墓出土8件陶生肖俑,黄灰胎,烧制火候较高。有鼠俑、牛俑、龙俑、马俑、羊俑、猴俑、鸡俑和狗俑,人身。均着团领袍服,窄袖,腰间束带,袍服有明显褶皱。兽俑五官制作精细,面部表情逼真。双手交叉,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左手其余四指紧贴于胸前,行叉手礼。头与身分别烧好后再黏合在一起。各俑服饰和姿势略有不同。鼠俑,盘腿而坐,上身直。高19.2厘米(图4)。8件生肖俑中,只有鼠俑头戴两角形幞头,不知是否是鼠为十二生肖之首的缘故。湖南岳阳桃花山唐墓出土瓷生肖俑8件,保存完整者有鼠(图5)、牛、虎、馬、鸡、狗,均为禽兽首人身,身穿袍服,拱手跽坐。高18~21厘米。铁质生肖鼠俑见于河南偃师杏园唐李景由墓,一套12件,兽面人身,俑的头部分别铸成鼠、牛、虎、兔等十二生肖动物形象,身着宽袖袍,拱手而立,下着如意头靴,脚下无托板。M2603:30①,子鼠。圆眼,尖嘴,小耳,形象逼真,高26厘米。

生肖木俑在唐末五代墓葬中较为多见,动物形象雕刻较为简单,大多模糊不清。扬州杨吴李娀墓出土生肖木俑11件,生肖俑置于壁龛内,木俑原固定在方形木座上,俑身有白色腻子状物,上敷涂有彩绘痕迹。生肖俑扁片状,厚约2.4厘米,皆头戴幞头,足蹬云头履,着V领长袍,怀中抱一动物。M18:4(图6),高35.2、宽7.2厘米,怀中动物,头部尖窄,吻部突出,一条细长的尾巴,应为生肖鼠无疑。

最著名的十二生肖像为圆明园海晏堂的十二辰,兽首人身,均着宽袍,姿态各异,端坐于高台之上。八国联军洗劫之后,十二兽首流失海外。所幸,历经波折之后,2013年,法国皮诺家族把铜鼠首(图7)和铜兔首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

古代铜镜也是我国传统生肖文化的常见载体之一。汉代规矩博局镜常铸有十二地支铭文,虽十二辰位齐全,但并非十二生肖图。真正意义上的生肖铜镜出现于隋,盛行于唐,延续至宋辽,直至明代。生肖铜镜依据主体纹样的不同,主要可分为四神瑞兽生肖纹铜镜、飞仙生肖纹铜镜和八卦生肖纹铜镜共三大类。

河南偃师杜楼砖厂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崔大义夫妇合葬墓中出土一枚四神十二生肖镜(图8)。出土时已断为三块。圆形,圆钮,四叶钮座。弦纹带将镜背分为三区,内区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环钮排列,流云纹及花草纹补间。外区由变形四叶纹分为12个格,每格内分置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各一,其形态逼真,云纹补其间。中区为40字铭文,直径25厘米。十二生肖飞仙镜(图9),圆形,龟钮,方钮座,直径17.7厘米。钮外环列三重方格,由内向外将镜背分为四区。一区为钮座,格内有水波纹,四角有花枝和山纹。二区格内八桃形纹与祥云纹相间。桃形纹内各有一字铭文,合读为“物为真澄,质朗神瀓”。三区环列十二生肖。四区置乘云驾鹤飞仙,其中有两飞仙手捧金乌(日),桂树(月)。窄平素缘,应与道教有关,极为罕见。

鼠繁殖能力强,一胎多崽,一年数胎。十二时辰中,鼠又代表“子”时,因而,鼠被人格化,在明清吉祥图案中,被赋予了多子多孙的寓意。

青玉瓜鼠(图10),明,此玉雕一瓜二叶,一只松鼠伏于枝干之上,叶边与鼠尾雕作细小锯齿。《诗经·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长长的瓜藤上往往有大小数瓜,“绵绵瓜瓞”四字,成为一种祝愿子孙昌盛,兴旺发达的吉祥图画的名称。瓜与鼠、葡萄与(松)鼠、瓜与蝶等组合就有了祈愿子孙繁衍、家族昌盛的良好寓意,这类组合在雕塑、刺绣、绘画中极其常见。《苦瓜鼠图卷》(图11),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重华宫》,是明宣宗朱瞻基在喜得长子朱祁镇(明英宗)之年所绘。明宣宗用娴熟的没骨技法绘出一只老鼠在瓜藤之下,伸直长尾踞于石上,昂首回顾,炯炯有神注视着藤上瓜果,欲偷食却不能得,意趣盎然。表达了明宣宗祈祝自己子孙昌盛的美好愿望。

鼠年是充满希望,带来财运的年份。生活中,很多动物有储藏食物的习性,比如田鼠会把地面上的大豆和高梁谷物藏在地下洞穴的“仓库”中。田鼠将谷物吞入口中,存于颊囊里,待两个腮帮子塞得像打足了气的皮球,它才回到洞中,将颊囊内的谷物吐出存放仓内,然后再返回地里,如此往返搬运,直到鼠洞里粮食堆积如山。可能基于对田鼠的细心观察,人们认为鼠善于积攒财富,是“富足”的象征,是财神,认为它们口中可吐出人们所渴望的财富。

黄布禄金刚俗称为“黄财神”,是藏传佛教五财神之一,掌管宝库,位居五财神之首。铜鎏金黄布禄金刚像(图12),清代,黄财神浓眉大眼,头戴宝冠,佩大耳趟,袒上身,戴臂钏,端坐于仰覆莲瓣座上。左手持吐宝鼠鼬,右手持摩尼珠,右足踏海螺。在藏传佛教中,吐宝鼠象征财富,可施予众生财富,形如鼠状,口中可吐出珍宝,以满足人类求财的愿望。财宝天王(图13),又称多闻天王,是佛教四大天王之一,北方的保护神,又兼司财之职,是掌管财宝富贵、护持佛法的善神。财宝天王身穿甲胄,右手持慧伞,左手握持神鼠——吐宝鼠,坐骑为狮子,狮子下为莲花座,座下堆積着许多从神鼠口中吐出来的珠宝。

《诗经·魏风·硕鼠》中直呼奴隶主剥削阶级为贪婪可憎的大老鼠、肥老鼠。与鼠有关的词语,如“鼠辈”“鼠疫”“鼠害”“贼眉鼠眼”“鼠目寸光”“鼠窃狗盗”“獐头鼠目”“无名鼠辈”等都具有贬义色彩。“鼠辈”一词出自《三国演义》第23回《祢正平裸衣骂贼吉太医下毒遭刑》:操看了(衣带诏并义状),笑曰:“鼠辈安敢如此!”指微不足道、低微下贱,如同老鼠之人,具有很强的贬义色彩。

老鼠的害处毋庸置疑,但是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从人类出现以来,鼠就和人类杂居,鼠肉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早在史前时期,鼠就被人类抓捕充饥。河北满城汉墓二号墓的陶壶内残存骨骼经鉴定有社鼠、褐家鼠、大仓鼠等,估计共有百只左右。这是在汉墓中第一次发现鼠类作为食品随葬。广州南越王墓中也有以大量鼠作为随葬食品的情况。至今,我国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还保留着食用鼠肉的习俗。鼠的皮、毛皆可用,《本草纲目》记载老鼠是医疗疾病的药材。由于老鼠与人类有着非常类似的基因,鼠又具有繁殖周期短,生长速度快,易于饲养等优势,在科学和医药研究中,大白鼠、小白鼠就成为科研人员最常使用的实验生物。从这方面来说,鼠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理该获得应有的尊重。

(责任编辑:田红玉)

猜你喜欢
生肖
看花灯
生肖牛的传说
你的生肖是什么?
生肖聚福
生肖鸡的故事
萌版生肖鸡吊坠
第三轮生肖邮票中谁是黑马
哪些生肖邮票有升值潜力
生肖说马和羊
法国发行中国 虎年生肖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