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腰金带璀璨千年

2020-02-28 16:47李湘
收藏家 2020年1期
关键词:玉带纹饰官员

李湘

安徽博物院收藏了一套休宁县南宋墓出土的御仙花金带銙,墓主人为南宋名臣朱晞颜及其夫人洪氏。这套金带銙时代明确、纹饰精致、做工考究,可被视作判断南宋中期金银器断代研究的标准器。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依据考古出土实物、文献等资源,在讨论其形制结构、种类、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试图复原与阐释这套金带銙的使用方法及使用人群。

一、灼灼重现

1952年7月,安徽省休宁县发现一座古墓,业务人员赶到现场时,墓室已遭破坏,墓中遗物已被抢光。后经相关部门追查,收回一部分随葬品。据工作人员介绍,墓为长方形砖室墓,根据出土墓志及随葬器物类别,得知墓主人为朱晞颜夫妇。该墓出土的遗物以金银器为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套御仙花金带銙。

金带由1件带头(或称玦)、圆形銙、带尾,以及8件方形銙等组成(图1),出土时不见带鞓。带头呈不规则长方形,残缺,前端宽短,缺活动的环形扣和舌,尾端窄长,末端有一圆形小孔,应是被用于固定在带鞓上。长14、宽7.7、厚0.9厘米,重41克。外围边框錾刻三角形和圆点纹组合的几何形纹样,框内饰3朵浮雕式缠枝莲纹;圆形銙带一侧有孔(图2),銙直径7.5~ 8.3、厚2.5厘米,重66.8克;方形銙长8.8、宽8、厚2.5厘米(图3),重98.6~103.4克;带尾(图4),又称挞尾、铊尾、插尾或鱼尾,尾端略宽呈圆弧状,长16.1、宽9、厚2.5厘米,重202.8克。圆形銙、方形鍱、带尾的正面均饰浮雕式缠枝花卉纹,花朵数量分别为3、5、9朵花卉。

11件带銙正面纹饰均采用唐宋时期比较流行的金银器锤鍱高凸花工艺制作而成,经一些学者考证,除带头外,其余銙面所饰花卉为御仙花,花卉图案由花朵、花枝、花叶三部分组成,花朵形体硕大饱满呈椭圆状,花蕊、花瓣、花萼等均采用凸浮雕錾刻技法;花叶呈羽状葫芦形,在辽金瓷枕,乃至元青花上都能看见此类形制的叶片。整套金带纹饰构图繁密,层次分明,花枝缠绕,叶片藏匿于期间,若隐若现,妖娆灵动。金带銙边框则采用夹层法包镶,并使用焊接工艺围制而成,除带头背面经过包镶外,其他带銙背面皆裸露在外。

二、前世今生

人类很早就开始使用銙带。先秦时期,古人着服时在腰间束以丝织大带和革带,用以悬挂配饰或随身物件。到汉代中原地區流行纹饰繁缛的丝织大腰带,并用带钩、饰牌在带末端加窄带固定。两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使用带有环扣、垂环类的“蹀躞带”革质带具,后传入中原。入唐后,对“蹀躞带”进行了改良,摒弃了复杂的环扣和垂环,将金、银、玉作为装饰用于帝王、后妃、文武百官所服的腰带设计中,并用以区分官阶等级。至此,革质带具发展成为一种服带制度,这种銙带制度经过宋代的发展,对元明清时期的官服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般来说,一条完整的銙带包括带銙和带鞓,带銙,指皮革制的皮带身,外围用红黄两色丝、帛包裹;带銙指镶嵌于带鞓上的装饰构件,由带头(玦)、带銙、孔眼銙、带尾组成,其材质有金、银、铜、玉石,而皮革和丝、帛制品通常比较难保存,故出土时仅存金属或玉石质地的带銙。

从目前发现的考古资料看,宋代的革质带具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需要在带鞓上打眼,并通过移动带头扣舌在带鞓上的扣眼的位置来实现系戴和调节松紧。根据已出土实物(完整器比较少)和文献资料,带头一般为2件、带眼孔銙1件、方形銙的数量依据官品等级而定、带尾1件。如1973年江西遂川郭知章墓出土了一套金銙带(带鞓不存),包括大、小带头1件,桃形孔眼銙1件,带尾1件,方銙9件,共计13件(图5)。1959年江苏吴县吕师孟墓出土金銙带1套,包括带头1件、花形孔眼銙1件、带尾1件、方銙7件,共计10件(图6);朱晞颜墓所出金带包括带头1件、椭圆形孔眼銙1件、带尾1件、方銙8件。共计11件;另外,范文虎墓出土了一套玉质带銙(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银质大带头、桃形孔眼銙藏于安徽博物院),包括银质大带头1件(图7)、玉质小带头1件、桃形孔眼銙1件(图8)、带尾1件以及方銙8件。这类銙带因有两个带头一个带尾又被学界称为“双玦单挞尾式”銙带。通过对比可知,吕墓和朱墓所出带銙构件并不完整,都缺少小带头;另一类革质带具则无需在带鞓上打眼,通过带扣进行固定,可称之为带扣型銙带。大约在南宋中晚期即已出现。如朱晞颜墓出的一套玉质带銙,包括玉带环1件、带尾1件、鱼尾形銙2件、方銙4件,缺少带头(扣)(图9)。

三、暗藏玄机

由于皮革带鞓早已腐烂,这套“双玦单挞尾式”御仙花金銙带的原始结构早已不清晰,带銙各个部件的组织结构及功能也成了谜团。要复原其完整构造并展示其使用方法,我们只能依据部分学者相关研究、相关的文献、雕塑、壁画等材料作为复原参考。

成都王建永陵中出土一组保存完好的“双玦单挞尾式”玉碾龙纹带,依据铊尾背面铭文,称之为“大带”。这套玉带由7件方銙、1件带尾、2件银带头(一件稍大,一件偏小)组成。銙和带头的尺寸为:方銙7.4×8.2、带尾19.5×6.9厘米,在永陵的后室石床上放置有王建石坐像:身着常服,带帽,腰围红鞓玉带,后腰为7件方銙相连而成的“排方”,带尾由右前方逆时针围腰而过,从上而下插入带鞓后,带尾的圆头端向下垂置。双手藏于袖中置腹前,故銙带前端结构不详。这尊石坐像为我们展示了五代时期“双玦单挞尾式”銙带的系戴方式。与之类似的还有北宋韩熙载的《韩熙夜宴图》中绘制人物,以及洛阳关林庙北宋砖雕上刻画的舞者身上腰带的系戴方式,说明当时十分流行将带尾垂于身后。冯汉骥曾对王建墓出土的这套玉质带銙进行过复原(图10):7件玉方銙被缀缝于2件带头之间的带鞓上,玉带尾被固定在另外一条打有扣眼的带鞓上,并通过挪动玉带尾端带鞓上的扣眼,进行松紧调节。如此,问题又来了,这种复原后的结构捆绑于腰间似乎很难做到7件紧密排列的玉銙正好位于腰后中间部位,另外,这两件大小不等的带头,应是有意为之,用以区别不同的功能。

那么,接下来的一则材料,可以为我们打开思路。内蒙古地区辽陈国公主墓出土了一套完整的“双玦单挞尾式”玉銙银带,由长、短带组成,长带首端为金带头,后为紧密排列14件玉方銙和桃形孔眼銙,末端置带尾;短带首端为玉质带头,后并排6个穿孔,无玉方銙和带尾等装饰。左骏对长、短带的使用方式进行了详细论述。他认为,有6个穿孔的短带应是调节松紧之用,而桃形孔眼銙则应与短带小带头相连接。故,此类“双玦单挞尾式”銙带的正确使用方法是:先将短带与长带相连接,长带带头位于身体左侧,短带位于身体右侧,其带尾插入长带带头,并通过孔眼固定。长带带尾逆时针围腰一周于身后自上而下插入带鞓内,带尾垂于后腰处。笔者认为此法可取,这样既保正了玉“排方”位于后腰正中间位置,也保证了带尾垂于身后的最佳长度。南宋朱晞颜墓所出带銙各部分构件与陈国公主的带銙基本相似(除缺少小带头),亦可采用此复原方式,其使用方法也应与陈国公主墓出土的玉带銙相同。

四、藏礼于器

两宋时期对官员服带有严格的规定,不同等级的官员,所佩戴的銙带在质地、纹饰、以及带鞓上的佩饰均有差别。这种森严的等级服带制度最早由唐高宗制定,“三品以上饰用玉銙革带,四、五品用金銙革带,六、七品饰银玦革带,八、九品及庶人饰鍮(黄铜)石、铜、铁銙革带”。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李亨对带銙质地和数量作了更具体的规定,明确了唐中期以后的带具制度:“上元元年(760)八月,文武官三品以上金玉带十二銙,四品金鱼带(疑为金玉带),十一銙,五品金带十銙,六品、七品并银带九銙,八九品服并鍮石带八銙,庶人服黄铜铁带六銙。”

唐睿宗时期又作了调整:“一品至五品并用金,六品、七品并用银,八品、九品并用鍮石。”

北宋建立后,参照唐制,建立了新的带具制度。据宋史记载,带銙“有玉、有金、有银、有犀,其下铜、铁、角、石、墨、玉之类,各有等差”。太平興国三年(978),太宗设立了文思院专门制造内用及赏赐用的服带。随后,又命李防制定了宋代特有的官员銙带等级制度,以金代玉,并将金带定为最高级官员的主要服带,大力优宠文臣。此后,宋真宗、仁宗对服带制度进行了补充,到宋神宗元丰改制前夕,北宋官员的服带制度已十分详细、严格,并逐成定制,两宋官员銙带几乎与后来的补服功能相似。

在《宋史·服舆志》和《文献通考》中还详细记载了北宋官员金带銙样式和纹饰。例如纹饰有毬路、御仙花、师蛮、海捷、宝藏等共计17种。欧阳修又在《归田录》中对不同纹饰应赐予的官员等级做了规定:“‘玉不离石,犀不离角,可贵者唯金也乃创金銙之制以赐群臣,方团毬路以赐两府(枢密院、政事院),御仙花以赐学士以上(三品官员)”。可见,方团带具组合限定于金毬纹路,御仙花、师蛮、海捷、宝藏等纹饰可被用于排方装饰。而御仙花带是北宋高级官员金銙带方銙装饰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朱晞颜墓出土的金带即为御仙花装饰。根据墓志记载,朱晞颜,字子渊,微州休宁县人,隆兴元年进士出身。官至工部侍郎兼实录院同修撰,兼知临安府。官居三品,使用金御仙花带,符合礼制要求。

五、结语

宋代服带制度是中国古代官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同质地、纹饰以及方銙数量的服带,被用来区分官员等级,也是各级官吏彰显身份的重要载体之一。朱晞颜墓出土的“双玦单挞尾式”御仙花金带銙向我们展示了南宋中期官员带銙上华贵炫丽的纹饰、别出心裁的形制构造及巧夺天工的制作工艺,为我们研究宋代服带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标本。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扬州市博物馆保管部庄志军老师,南京博物院考古部甘恢元师兄以及该院保管部左骏老师,安徽博物院保管部王育茜、魏珺等同事的热心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责任编辑:李红娟)

猜你喜欢
玉带纹饰官员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蜡染的纹饰探讨
自驾往湘西高速路上
暮景
带病提拔自有病根
商代青铜器纹饰变化初探
丘琼山巧对官员
“七品芝麻官”
民间纹饰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搞”艺术的官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