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建筑中“藻井”的文化特征

2020-03-01 05:33□王
文物季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藻井楼阁装饰

□王 娟

一、引 言

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所独有的建筑装饰,主要体现在室内的顶棚上,也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具特色的结构,具有丰富的视觉表现力和艺术魅力。在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中,通常会对顶棚的装饰非常重视,例如做成斗栱、雕刻、彩绘等不同的手法,体现出美轮美奂的效果,也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具吸引力的特征。藻井通常带有神圣的意义,一般会用在宫殿、寺庙等上方,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藻井也被赋予了高贵的象征。

二、藻井的起源

藻井的产生由来已久,早在2000 多年前的汉代墓室中,就已经有建筑工匠采用了这种建筑艺术,并随着朝代的进步不断发展、变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形式。通常来说,藻井上面会刻画着藕茎类的水草植物,例如荷花或莲叶、菱角等等。其中,使用较多的是莲花纹,主要是由于莲花是佛教净土的象征,而选择这些水草植物的原因,主要考虑到的是中国古代建筑多为木结构,伴随着比较严重的火灾隐患,因此,采用这些水生植物进行装饰,期望可以避免火灾。《风俗通》云:“今殿作天井。井者,东井之像也;藻,水中之物,皆取以压火灾也。”同时,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对于东井是这样解释的:“东井八星主水衡。”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中,东井即井宿,隶属于二十八宿中之一宿,在星宿上是主水的。古人以多方面的含义,将“水克火”的传统哲学思想放入藻井的含义中,以荷、菱、藕等藻类水生植物花纹搭配,都是希望避免火灾。当然,以现代科技来看,藻井可以压火,这也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意愿。也正是因为古代劳动人民在这种建筑艺术中所体现的“井中有水,水火相克”,才得以诞生了这项建筑绝学。目前,国内现存最早的藻井是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上的木质藻井。寺庙历史最早可追至贞观十年(636年),重建于公元984年,顶部有一方形抹去四角,上加八根角梁组成八棱锥顶的斗八藻井(图一)。

三、藻井的文化内涵

1.藻井中的儒家文化

在中国古代的建筑形式中,每种特殊的建筑结构都是一种文化的体现,藻井作为中国古建筑内部的重要装饰构件,也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图一 天津蓟县独乐寺藻井

古人很早就有了“天”这一概念,认为世间万物由一种超越人的力量来控制,加之封建王朝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系,以农业为本,面对种种自然灾害的无能为力,更使古人重视起了与天的关系。古人怀着敬畏的感情,将天地尊为万物之本,天成了人们心中最伟大的守护神。古代先哲提倡“天人合一”“天圆地方”,更将对天地的尊崇体现在建筑上。人们把对天体万物的敬畏和崇拜之情寄托在室内建筑的天穹,表达自己虔诚的信念,藻井这种“穹然高起,如伞如盖”的建筑内部装饰便成为天体的一种象征。藻井中经常绘有龙凤的装饰纹样,人们想要通过藻井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与对神灵的信奉,也充分表明了古人将天地视为万物之源。

藻井既是古人尊崇天体万物的象征,也是对传承几千年的图腾文化的追溯,同时也是对神不可侵犯的一种敬畏。藻井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诱因以及所交融的中华传统思想,更为中国古代建筑增添了无穷的意味。北京故宫太和殿内金銮宝座正上方的盘龙藻井,该藻井结构复杂而装饰华美,是典型的宫殿藻井。其分上、中、下三层,上为圆井,下为方井,中为八角井,这种设计便体现了我国“天圆地方”的传统说法。穹隆圆顶心的明镜下盘卧着一条俯首下视的巨龙,口衔宝珠,名为“轩辕镜”,寓指有雷雨之神坐镇于此,可保大殿免受火灾侵害。此藻井整体为金黄色,显得格外灿烂辉煌,颇能显示帝王宫阙的庄严与华贵(图二)。

图二 北京故宫太和殿藻井

2.藻井文化下的等级制度

在封建社会,帝王拥有至高的权威,而尊崇权威,服从权威,是基本的政治伦理。皇帝树立权威除了靠自身的能力和修养以外,还需要外部的东西来加以诠释位高权重,譬如藻井。一般来讲,普通官员家中是不允许有藻井出现的,而代表皇权的宫殿、寺庙、道观等建筑中,不仅建筑规模宏伟庄严,如藻井之类的构件也是精雕细琢,气派非凡,带有龙凤纹饰的藻井更是皇家建筑中的标配。可以说,藻井是等级的象征,其规模由主人的社会地位决定,这也是藻井本身所带有的阶级特性。

例如北京天坛祈年殿,其为皇家祭祀之用,建筑基架是一个二维环圆形,藻井造型则采用了与之相符的放射性圆形结构藻井,并配以象征皇权的龙凤纹饰,使得藻井在整个建筑中极具灵魂,似一朵悄然待放的花朵临空而现。这样具有特色的设计,既满足了古人对于装饰空间统一的要求,又凸显出建筑本身所象征的神圣意义(图三)。

四、我国古建筑藻井的实例

1.太原永祚寺三圣阁藻井

永祚寺内有一座无梁高阁——三圣阁,阁内的当心间顶部砌有一座砖雕藻井,为砖仿木雕琢而成,结构奇特,可谓是独具匠心,不仅表现了砖制斗栱的艺术水平,而且完美显示了我国明代中叶砖仿木结构建筑的技术水平,是无梁式殿阁中极为少见的珍品。这座藻井在方形的平面上建造,先在四面发券做出四个券门,四个角上各置五踩斗栱一攒,再在其上叠涩平砖和竖砖,如此便与券门顶部平齐,从而使建筑平面变成了八边形。然后在八个角上各置云栱以承托撩檐枋构成檐出,檐上于八角置角科,两角科间再各置一攒平身科,这些斗栱均为五踩,斗栱上再出檐,如此三层,层层出跳,层层叠涩而上,每层斗栱长度逐渐缩短,于最顶端藻井平面变为圆形,这样一来,形成了一个下大上小、“天圆地方”的穹窿顶。而且藻井上还精心刻有云纹、莲花等寓意吉祥的图案,在装饰藻井的同时也寄予了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图四)。

2.北京智化寺藻井

图三 北京天坛祈年殿龙凤藻井

图四 太原永祚寺三圣阁明间藻井

图五 北京智化寺轮藏殿藻井

北京智化寺藻井是我国明代大型木雕精品,也是历代木质藻井中的代表作品。智化寺内原有三方藻井,分别镶嵌在智化殿、轮藏殿、万佛阁三座建筑的顶部。其中两块经战乱遗失海外,分别陈列在美国的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和费城艺术博物馆,现在只余轮藏殿一处藻井得以保存。智化寺也曾因这三方华丽的藻井而一度辉煌。当时的智化寺为奉旨建造,因此无论是建造工艺还是用料都属上乘,其华丽程度并不亚于皇室藻井。遗失海外的两方藻井从样式、图案上,差异并不大,呈平面方形,均为斗八藻井。而轮藏殿藻井则是圆板式藻井,下方上圆,它的外沿是方形,圆板上有五层小斗栱,以覆莲形式层层递升至最高处变为仰莲,一尊毗卢佛像背西面东端坐于莲心之上,面貌庄严丰丽,凸起的顶部与凹进的藻井,伸缩相对,相得益彰,极有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图五)。

3.山西应县净土寺藻井

山西应县净土寺藻井建于金天会二年(1124年),寺内大雄宝殿面阔、进深均为三间,殿内顶棚为覆斗形天花板。一般来说,像这种面阔三间或五间的建筑多只在顶棚正中设一藻井,但此殿却用房梁将天花划为9 格,分作9 个藻井,构思精巧,极尽华美。大殿中的藻井可分为三类,即斗四、斗六与斗八藻井。当心间最大的藻井,是典型的方形盘龙藻井,采用的是《营造法式》中“天宫楼阁”的制作方法,构思精巧,玲珑细致。“天宫楼阁”指的是用小比例尺制作宫殿楼阁木模型,置于藻井、经柜及佛龛之上,多见于宋、辽、金、明的佛龛中,净土寺藻井便是金代“天宫楼阁”式藻井的代表作品。当心间的藻井最下层为方井,四面正中各开一门,做天宫楼阁,均为小木雕刻,其上梁架、戗脊、立柱、斗栱均是按当时的建筑比例尺度缩减制作,甚至小到吻兽、脊兽这类装饰都精雕细琢,其精致程度令人赞叹。楼阁往上为斗八藻井,八角井正中两条金龙盘绕,气势磅礴,中心为一红色圆星,均为木制浮雕,形成“双龙戏珠”图案。其楼阁与斗栱上的小斗皆贴金,压槽板涂红,斗栱饰绿彩,混金彩绘,呈现出楼阁重重,金碧辉煌的“天宫楼阁”式藻井。殿内其他8 个藻井正中图案虽也是“双龙戏珠”,但均为贴金绘作,远没有殿内斗八藻井华丽。

五、总 结

藻井是中国古建筑特有的建筑形式,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也需要重视和学习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才能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与再设计,从优秀传统艺术中汲取精华,继而创造出民族文化特色与时代审美相结合的作品。

猜你喜欢
藻井楼阁装饰
Q 什么是藻井?敦煌藻井有何艺术特征?
传统经典藻井纹样——创意百变宝相团花
鲤鱼旗装饰坠
他用筷子搭起心中的楼阁
吊兰
藻井
DIY装饰沙漏
亭台楼阁知多少
DIY节日装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