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说《心之悟——王阳明龙场悟道》中的王阳明形象

2020-03-01 01:37徐依楠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勇者仁者王阳明

摘 要: 在长篇小说《心之悟——王阳明龙场悟道》中,作家路勇描写了王阳明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段时期——贬谪龙场。这一时期是王阳明人生的困厄时期,却也是发生龙场悟道的传奇时期。小说塑造的王阳明不仅仅是贬谪龙场的官吏、为保护家人而步入蛮荒的汉子、传道授业的先生,更是一位不畏艰难的勇者、一位温暖世间的仁者、一位知行合一的儒者。

关键词:王阳明 勇者 仁者 儒者

被贬龙场是王阳明人生最困厄的时期之一,也是众多王阳明题材文学作品关注的焦点之一。作家路勇的长篇历史小说《心知悟——王阳明龙场悟道》(以下简称《心之悟》)聚焦的正是王阳明被贬龙场的这一时期。小说塑造的王阳明形象不仅仅是贬谪龙场的官吏、为保护家人而步入蛮荒的汉子、传道授业的先生,更是一位不畏艰难的勇者、一位温暖世间的仁者、一位知行合一的儒者。而小说中王阳明形象的成功塑造,显然得益于作家对种种小说笔法的巧妙运用。具体而言,作家在勇者形象的刻画中侧重于环境烘托,在仁者形象的刻画中侧重于细节描写,而在儒者形象的刻画中侧重于王阳明人生的传奇色彩。

一、不畏艰难的勇者

在长篇小说《心之悟》中,王阳明首先是一个无所畏惧的勇者。他明知贬谪之路就是通向鬼门关的路,却依然坚定前往;明知得罪官吏就是死路一条,却依然不卑躬屈膝。坦然踏上贬谪之路固然需要勇气,但面对官吏刁难迫害能够无所畏惧则更显难能可贵。在小说中,王阳明所表现出来的勇正是勇敢无畏,包括不畏惧威胁和死亡。他的这种无所畏惧既是为了守护心中的道,更是为了维护做人的原则。

王阳明的勇者形象体现在他勇于直面和挑战令人畏惧的未知命运。贬谪龙场,无非是刘瑾用来置王阳明于死地的卑劣手段。因而,对于此时的王阳明来说,陌生的龙场无疑是令人畏惧的去处。可王阳明为了保家人平安,毅然选择了前往龙场。在去往龙场的路上,王阳明不仅要面对身体上的考验像隆冬季节的严寒,吃不饱饭的饥饿等,更是要面对心理上的考验。一个人克服不了内心的关隘,他如何能走在随时会有强盗出没的深山野林?如何能穿梭过密林间的驿道?如何能在如此艰辛的路途中坚持下来?即使是这样一条对生理和心理来说都是极度考验的路,王阳明也最终毅然走过来了。他不仅克服了自己内心的恐惧,挑战了自身的极限,甚至还一路上鼓舞他人勇往前行。对王阳明而言,抵达龙场后的生活是他要面临的第三关。这同样也需要勇气去面对。一个富家子弟,却要住简陋的茅草屋,要学着种稻、学着打猎。面对这一道道难题,王阳明也欣然接受了,甚至还能乐在其中。

面对未知的恐惧,面对生活的艰难,王阳明显然表现出了无畏无惧,直面一切。在龙场,思州府的两位差人来找王阳明,逼他下跪,而王阳明心里明白他们不过是受人指使来刁难自己的思州府差役,坚决不跪。他有自己的处事原则,他说:“我王守仁的双膝,可跪天地,跪高堂,跪天子,跪大明的法度,跪有恩于我的人,身受大明法度庭杖四十之辱。但我王守仁的双膝绝不随便下跪,见官人便行下跪之礼,不符朝廷礼节规制。”王阳明有自己的准则,他宁愿为此得罪权贵,而这背后无疑是要有巨大的勇气来支持的。要知道,王阳明本就是因为得罪刘瑾惨遭贬谪,险些丧失性命,可当权贵的压迫再一次来袭,王阳明依旧不屈不挠。在这里,一个无所畏惧的勇者形象便很容易显现在读者面前了。

在塑造王阳明的勇者形象时,不得不说的是,小说给人印象最深的无疑是贬谪道路上环境描写的烘托。“云层,在天空厚重地堆积起来,给人一派大兵压境之势,穷途末路之景。天色,随即暗淡下来”。小说开篇就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紧接着写“不遂人愿的毛毛细雨飘落下来,铺天盖地,细若银丝,天地之间仿佛挂上了一幅雨帘”。雨水的到来,自然使本就泥泞的路变得更不好走。而将气候恶劣写到极致的则是“行走于山巅,西风凛冽,寒冷刺骨”,“阴冷潮湿,只需细雨、西北风一夜肆虐,山野迎风面的树丛上便会挂满冰柱”。寒冷已能使树挂满冰柱,何况王阳明只能穿草鞋行路,要忍受的严寒可想而知。作家对于环境的描写并没有就此打住。后文中,作家又对山路进行了描绘。写“石块砌成的山间小道”是“让人看不到路的尽头”的,写“道路泥泞”,一不小心可是要跌下万丈山崖的。从湖南到贵州的路是“山峦连绵,沟壑纵横,人烟稀少,耕地稀薄”,至于前往龙场的路则有一段“丛林密布,荆棘蔓生”。这些环境描写的烘托,使得读者在脑海中对这条贬谪之路有了充分的想象,可謂道尽路途之艰辛。一条随时有生命危险的路,试问没有巨大勇气的人,又怎敢踏上这条九死一生的征程?要知道,将王阳明贬谪到龙场这种瘴疠之地,无非是要将其置于死地,可就是面对“蛇虺魍魉,蛊毒瘴疠,与居夷人鳺舌难语,可通语者,皆中土亡命”a。王阳明却挺了过来,并在抵达龙场后坚毅地生存了下来。可以说,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力地凸显了王阳明的勇者形象。

二、温暖世间的仁者

除了描绘王阳明的勇者形象,小说《心之悟》中的王阳明在艰苦生活中始终怀有的那颗仁爱之心等情节更是彰显了他的仁者形象。王阳明的仁不仅仅体现在将学生、朋友当亲人似的关心和疼爱,更体现在对待天地万物的宽容和悲悯。如果说前一境界的仁令人可感可触,后一境界的仁则令人望尘莫及。

对待学生,王阳明始终体贴入微、关怀备至。王阳明和希渊分享少有的鸡蛋,关心其冻疮,每每令其感动落泪。对待有野性的为当,不但不责备,还专门教授自创的养心功。对“布吐”里的学生,上学过河担心他们安全,生病时关心他们的健康状况,爬树摘桃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这种对学生的关怀早已超出师生情谊,更似父子之情。对朋友,王阳明也是当作亲人似的去疼爱。听闻詹惠死讯,他悲痛欲绝,其程度绝不亚于失去至亲。即使是花钱雇来的脚夫郑富力和梁时运,王阳明也吩咐希渊为他们准备草鞋,以使他们不至于光脚赶路;王阳明更是不辞辛苦地赶路,一刻不敢耽搁,只为早一日放他二人归家;甚至还让詹惠多兑些散钱方便二人路上使用,确保二人有足够的干粮和银钱。对玛阿坎和阿列普不仅仅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如给予食盐、银子等,更是给予精神上的支持——陪他们度过玛阿坎失去丈夫时最艰难的时光。他更是能细心地察觉出吴老者的不快情绪并立刻到他身边安慰他。王阳明对身边人的体贴关爱从生理到心理、从物质到精神。他对待他人,早已达到了孔子所说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境界。

对身边人的体贴或许普通人也可以做到,但他那颗宽容悲悯之心,普通人就不那么容易拥有了。当村民们要打前来找他麻烦的官人时,王阳明却提醒官人快跑,并自己拦下村人。明明是敌人,王阳明却能原谅他们对自己的刁难,甚至保护他们不受村人的伤害。此中已足以窥见其宽容悲悯,而他在动植物面前更是这样。明明很累也很饿,却因目睹了野兔从奄奄一息到死亡的全过程,到底下不了口吃它;因不舍得残忍地结束屋前小树的生命,于是在屋旁留下它,任其生长。他真正做到了自己口中“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做到了孟子口中“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不难看出,他将是宽容悲悯深深地刻在心底的。当一种仁爱给予动植物时,该是怎样的一位仁者可想而知。王阳明那颗难得的仁者之心不得不令人钦佩,其境界之高,常人恐难以逾越。

在塑造王阳明仁者形象时,作家使用最多的无疑是细节描写。在关心希渊的冻疮时,两个“摸”的动作可谓道尽了王阳明对希渊的关怀:“在希渊耳朵上抚摸几下”,“在希渊头上爱怜地摸一把”。一同出门打猎时,看为当带着野兔很吃力,接过野兔的小小动作更是令人心中泛起一股暖流。除此之外,作家还适当地运用了侧面描写,通过希渊因感动泪目而烘托出王阳明的仁爱,感人至深。在描写王阳明得知好友詹恩逝世的消息时,传神的动作描写,如“王阳明大脑里‘嗡——一声作响,一片空白,身子一斜,险些从凳上掉下”,神态描写,如“满目泪水”,还有“痛哉”和“惜哉”的语言描写,更是将王阳明得知友人逝世后的那种悲痛形象地传达出来。祭奠詹恩时,王阳明看见詹惠在拍打自己,作家紧接着对王阳明就有一个动作描写:“一把抓住詹惠的手。”只一“抓”字,就足以让读者感受到他对朋友的关切。在“布吐”教书见学生爬树摘毛桃吃,王阳明关切叮嘱的语言“小心摔着”“可不能再上树摘毛桃了”等,也將王阳明的体贴展现在读者面前。在不舍得拔掉小树的情节中,更是通过对王阳明的细节描写,尤其是“拢起一圈土”的动作描写,使得王阳明对小树的悲悯之心一览无余。小说正是借助这一处处传神的细节描写将这样一个温暖世间的仁者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

三、知行合一的儒者

在《心之悟》中,除了着重刻画王阳明的勇者形象和仁者形象外,作家还着重展现了王阳明作为儒者“知行合一”的一面。一方面,王阳明不仅自己实践着“学知利行”,更是让蛮荒之地的人可以达到“学知利行”的境界;另一方面,王阳明于洞中悟道,提出“心外无物”“知行合一”等心学思想,推动了儒学新的发展。

王阳明通过希渊跟阿婆学做饭一事向希渊阐明“格物致知”和“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想绝知须躬行”,这是他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他告诉阿搏德勾如何对自己即将归来的已疯父亲尽孝,这是他实践儒家的“孝”道。他用《论语》里“爵位分,秩序定”拒绝了在宣慰使身旁边做官,这是他用所学知识指导行为。这一件件事足以看出他对儒家文化的熟识,而且更可贵的是奉行着“学知利行”。与此同时,王阳明还致力于让尚未开化的当地民众能够达到“学知利行”的境界。他和蔡寨老一起创办“布吐”,在“布吐”里教彝族学生《论语》,给彝族人讲“孟母三迁”的故事;他与贵阳远道而来的学子谈《论语·学而》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谈自己对“至善”与“至诚”的理解。他与长公子(安国亨)谈儒家“藏富于民”的思想,又与席书谈“无为,而无所不为”。后来获准在龙岗书院和贵阳书院教书时,他更是将自己的心学思想传播给更多的学子。蛮荒之地,民众尚未开化。丝毫不夸张地说,王阳明此番贬谪龙场,在“布吐”里教授儒学思想,对偏远地区的儒学传播和人们能够做到“学知利行”起了决定性作用。

而真正使王阳明从众多儒者中脱颖而出的是著名的龙场悟道以及他提出的“知行合一”。在龙场悟道的情节中,作家描写王阳明坐在龙冈山“阳明小洞天”的外面正思念远在余姚的亲人,却入了梦境,梦境中先生告诉他“吾性自足”,“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王阳明总是在内心反复思考这两句话,最终领悟到了话里的内涵。于这两句话中,王阳明思考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领悟。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知行合一”以及“知行合一”的三个境界:“生知安行,圣人之事”;“学知利行,贤者之事”;“困知勉行,学者之事”。这一学说的提出不仅使王阳明从肉体自我走向精神自我,慢慢向圣人靠拢,更使儒家思想得以升华,给儒学带来了历史性的转折。这已足以使王阳明从普通的儒者中脱颖而出,而带有传奇色彩的梦中悟道情节更是使得作家笔下的王阳明成为独一无二、当之无愧的儒者,成为人人为之折服的圣人。

在塑造儒者这一形象时,最重要的创作手法无疑是为龙场悟道这一情节而使用的传奇笔法。所谓的传奇有三方面的特征:一是虚构色彩;二是情节离奇,人物行为超越寻常;三是带有明确目的性的浪漫主义抒情方法。b作家在写小说这一情节时,删去了一些史实。事实上,据《王阳明年谱》记载王阳明“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惟死生一念尚觉难以超脱,乃为石墩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久之,胸中洒洒……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c。这说明梦中悟道和他自制石墩自居,思考生死有关。同时,梦中悟道也与他那段时间生病,静下心来反思了许多有关,绝对离不开他的“认真总结,反复思考”d。而小说《心之悟》将他制作棺材自居和先前苦苦思索的情节删去,使得这件事直接与祖父和父亲托梦连在一起。这就淡化了先前不断思考的因素,从而为龙场悟道这一事件添上了传奇色彩。传奇色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小说中王阳明的梦境显然是作家自己的想象,是虚构的;其次,托梦没有先前王阳明冥思苦想的铺垫,显得有些神奇,超乎寻常;最后,作家运用的浪漫主义抒情方法是带有目的性的,即让读者感觉领悟“心即理”“知行合一”更多是天意,从而更好地塑造王阳明的传奇形象。传奇色彩的增添使得王阳明的儒者形象被赋予了神异色彩,而王阳明能够成为“知行合一”的一代心学宗师仿佛是上天的选择和安排。显然,在描写龙场悟道时的传奇笔法,很大程度上凸显了王阳明的儒者形象。

ac钱德洪:《王阳明年谱》,见《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1006页,第1006—1007页。

b 张文东:《传奇叙事与中国当代小说》,东北师范大学2013博士论文,第11页。

d 李小龙:《王阳明龙场悟道的那些事》,《文史天地》2018年第9期,第50页。

(指导老师:卓光平)

作 者: 徐依楠,绍兴文理学院人学院本科生。

编 辑: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勇者仁者王阳明
仁者甘死如饴
真正心平气和
推己及人
世界之巅 勇者为峰
王阳明龙场悟道
To Judge or Not to Judge: A Discussion on the idea of Judging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the Bible
勇者
北人学没
点点读《论语》
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