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猛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大兴安岭调查规划设计院,黑龙江 加格达奇 165000)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战略资源储备的重要保障,在新的历史时期,林业可持续发展任务逐渐由产业层面上升至国家层面、国际层面。回顾我国林业发展进程,从顶层设计到地方实践,从规范引导到市场竞争,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林业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在当前国际林业产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我国林业发展仍然保持稳步增长,生产规模快速壮大,产业集中度得到大幅提升。不仅如此,一些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为林业产业内涵、外延的扩展提供了动力。营造林是森林资源不断增长和健康发展的前提,科学营造林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受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在营造林方面始终存在一些发展难题,因此,系统研究营造林工程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具有积极意义。
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林业部门高度重视林业资源的保护以及可利用资源量的提升,并通过一些技术措施的运用,加大了造林面积。回顾我国营造林工程的实施成果,以植苗造林技术、播种造林技术为代表的造林技术措施的应用,为造林面积的大幅提升以及生态平衡的维持提供了重要助力。以植苗造林技术为例,作为一项广泛应用的技术,由该技术培育的幼苗,在满足移植条件时就已经具备在营造地独自成活的能力,具备承受外界自然气候、天气灾害等不利因素对其成长带来损害的能力。除相关技术的改良与实践应用外,在管理方面,相关单位围绕营造林工程实际编制的造林规程,也给造林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指导,营造林工程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营造林工程本身是一项具有较高复杂度的系统任务,其中涉及到多个领域的专业理论与技术,加之多种影响因素对工程质量产生的干扰作用,整个工程的实施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而营造林的质量在较大程度上受限于所用的技术,技术水平过于落后,或者技术适用条件与营造林实际条件不匹配,都可能制约造林质量的提升。根据造林工作实际,营造林工程现有技术大致可以分为树种筛选、幼苗培育、幼苗移植、苗木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其他因素控制等模块,各类技术的选择,需要参考营造林工程所处地区的实际环境差异以及造林工作任务等信息。换言之,不同工程对造林技术的需求并不相同,需要参与者结合工程实际合理选择,这对参与者的综合素质以及工作经验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从现状来看,部分林业部门的技术水平偏低,有盲目照搬的观念、实地勘察工作落实不到位、工程布局不合理或者设计缺陷等因素的影响,整个技术的落地成效并不理想。
在营造林工程开展过程中,除了技术层面的因素,参与者对造林工作采取的监管手段,也是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近年来,相关管理者对营造林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知水平逐步提升,部分从业者逐渐意识到营造林监管在质量提升工程中的根本保障作用,贯穿于整个营造林生命周期的管理理念受到了广泛重视,围绕这一目标开展的管理实践,也为造林管理办法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如在数据管理方面,部分单位开展了营造林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尝试,为相关数据的有效管理提出了新的思路。但即便如此,林业部门在建设管理体系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对营造林工程设计的审查、对相关数据真实性的评判、对造林工作开展过程的监管力度不足、对监管过程收集的信息缺乏综合分析等方面。而上述问题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工程设计质量偏低,难以有效指导树种的选择与育苗工作的开展;造林实践中,容易出现虚报数据或者技术操作不规范等问题,继而影响到幼苗的培育、移植质量,导致相关物力、财力的浪费。从这一层面来讲,管理层面的因素,可能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之一,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之一。自林业可持续发展受到广泛重视以来,国家与各地方政府出台了大量支持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而营造林工程也由此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从相关政策的落实成效来看,一方面,政策提供的扶持作用,是各个单位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坚强后盾;另一方面,政府文件提出的一些建议、要求,为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的设计与落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而针对营造林工程,其发展的目标并不仅仅是规模化、专业化以及质量、水平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实现生态、经济、环境与社会等方面效益的协调发展,助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解决营造林工程存在的形式化等问题,就必须要有相应完善的法律体系与政策支持,并鼓励各个地方政府围绕自身的实际条件(尤其是林业发展现状、发展方略)进行精细化的政策设计。
除上述可控制因素外,营造林工程开展最为基础的条件便是周围的环境,这里的环境并不仅仅是所处区域的气候条件、自然灾害发生规律,还应当包含其水文地质条件与现有森林资源情况等。从林业工程的特征来看,其对象为林木,目标是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与促进环境绿化,但由于整个工程是直接作用于地面的,其工程质量在较大程度上受到区域环境的影响。通俗地讲,造林区域的气候、土壤、水文、地质等都有可能对营造林的质量产生影响,若不能根据基础条件合理选择造林技术,幼苗的成活率、病虫害防治成效都将大幅降低。以西部、东北部地区为例,在开展营造林工程时,最大的困难在于沙漠化、盐碱化土地对造林技术提出的要求,积极培育耐盐碱地树种,或加强沙漠化、盐碱化土地改造技术的研究,对基础条件影响程度的控制以及营造林质量的提升均有实际价值。
根据营造林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好营造林技术的创新,是营造林技术合理选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减低技术层面因素对营造林质量造成负面影响的可行途径。而从保证技术创新的实际成果以及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角度来看,相关部门需要高度关注技术创新的方向,确保最终获得的成果具有科学性与实际价值,为新技术成果的快速转化创造条件。目前在新技术推广方面,分殖造林技术、飞播技术等创新型技术的针对性应用,对优质人造林的打造发挥了重要作用。围绕这一目标,相关科研人员可从营造林涉及的各个技术模块的现有技术、技术应用流程以及技术短板等角度入手,以在技术应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前提,开展创新活动。而在现有技术的落地环节,应当以各个地区的试验结果为参考,理性分析技术的可行性与实用价值,逐步实现新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如在种苗的检验与检疫工作中,应考虑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好检验、检疫技术的改良,以满足筛选工作的需要,避免劣质树种、树苗流入营造林工程之中。而在抗病与抗旱造林任务中,应当根据各个地区既往造林实践中的病虫害状况以及旱灾情况,合理推广相应的技术,保证树苗的成活。
在营造林工程的管理活动中,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是近年来广泛探讨的话题。从可行性角度考虑,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引入,实现相关数据的统一管理与实时分享,对整个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以及管理效率的快速提升皆有实际价值。不仅如此,在信息平台科学建立的基础之上,借助相关传感器进行数据的采集,还能避免现阶段信息采集活动中存在的数据偏差,确保信息管理平台掌握的数据能够真正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而从长远发展来看,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引入,以及相关硬件设施的完善,还将为营造林工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广泛的经验。
建立与营造林相关的法律法规,是规范相关参与人员的行为,避免有损营造林工程顺利进行或者可能出现资金不合理应用的重要措施。围绕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政策的精细化设计,为营造林工程的开展提供支持作用,将在较大程度上激发相关单位的参与热情,助力营造林质量提升。因此,各地的政府部门应当正视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对营造林工程开展的实际价值,立足辖区内政策、制度建立现状与区域林业发展实际,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为依据,逐步完善地方性营造林法治体系,逐步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
在营造林工程的落地环节,工程规划与设计是整个实践环节的重要依据,一旦规划或者设计方案与实际不符,最终的建设成效将大打折扣。基于此,相关设计人员与管理人员应当重视区域特征对营造林工程提出的实际要求,在严格落实现场勘查的基础之上,详细分析规划与设计阶段存在的不利因素。实际规划阶段,应当以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营造林质量为前提,结合掌握的信息综合分析结果,探讨不利因素可能对营造林建设的负面影响以及可行的控制措施,对营造林工程进行合理规划。而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出发,在规划期间,做好市场需求调查,尽可能融入效益协调发展理念,遵循科学布局、适应基础条件、保护物种多样性等原则,也是为工程顺利开展做好奠基的可行途径。
营造林工程的实施与质量的提升,关系到林业产业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施。从营造林发展现况来看,受到技术、政策等层面因素的影响,其质量仍然不能达到预期标准。对此,相关单位应当从各类影响因素的控制入手,加强技术创新、技术推广、设计规划、信息化管理等工作的优化,全力推进实现我国林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