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厚民生”思想及其启示
——兼论民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2020-03-02 16:37王亚民
理论学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张之洞全集石家庄

王亚民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民生是一个重要而永恒的话题。战争时期,民心向背是胜利之本;和平时期,民众福祉既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坚强基石,更是消解各种外来冲击与压力的强大武器。鉴于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召唤以及破解当今时代民生难题内在的文化诉求,重视和加强对我国传统民生文化的探究、传承与创新,实现对它的重新认识乃至现代价值的阐发,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与现实的使然。

晚清是我国近代民生思想的发轫期,或曰中国民生文化史上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一个节点,又是民生问题较为突出的一个历史时期。晚清各派进步人士结合时代变迁与现实需求,从民本、重民的传统观念出发各抒己见,提出了不少思想主张,不过相比之下,由于知识渊博、富有实践经验且一生几乎贯穿于整个晚清时代,张之洞所提出的“厚民生”思想最具有代表性(1)“厚民生”之说,早在清代前期的唐甄和清代中晚期的包世臣等人即已提出,而张之洞可谓是集大成者。参见余秉颐:《唐甄的“厚民生”思想》,《江淮论坛》1989年第4期;熊帝兵:《试析包世臣的“厚生”思想与实践》,《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可谓是集合了这一时期民生思想之大成,不失为我国优秀民生文化的时代解读与近代形态。

张之洞“厚民生”思想既是一种社会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晚清时代的社会风貌,同时又不失为我国传统民生文化近代嬗变的一个缩影。借助《张之洞全集》这一文本,笔者力图复原张之洞“厚民生”思想的历史原貌,打开认知张之洞精神世界的另一扇门窗,这也是张之洞思想研究的一个学术增长点(2)学界对张之洞思想的研究成果可谓是蔚然大观,涉及中体西用思想、洋务思想、教育思想、学术思想、经济思想、政治思想、军事思想、近代化思想等等,然而相对缺乏对其民生思想的专门而系统的探讨。这方面的相关性成果主要有:把增强:《张之洞备荒赈灾思想的渊源与内涵》,《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刘亚玲:《略论张之洞的农业思想》,《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前者强调张之洞备荒赈灾思想的内涵主要表现为珍重生命的以民为本,后者认为张之洞视发展农业为“固邦本、养民生”的重要手段。;同时,又试图借此管窥晚清民生思想,较为具体地再现传统民生思想近代演变的历史场景。就世界影响日益深远而文化自觉渐趋增强的当代中国而言,尤其是全国上下努力夯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民生基础之际(3)民生问题是制约当今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瓶颈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人民日报》2018年8月27日)指出农村民生领域欠账太多,必须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张之洞“厚民生”思想作为一种思想文化遗产的价值也不言而喻。这就促使我们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其现代启示意义,进而延展至文化层面的思考,以期冲破西方民生文化的羁绊,增强本己民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这无疑也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已然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短板的民生问题。

二、张之洞“厚民生”思想的历史原貌

《张之洞全集》中的诸多篇章蕴含着其人丰富的民生思想,但是资料分布上不免显得较为分散、零碎。通过相关文献的整理、分类与解读,笔者拟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整体性分析与贯通性考察,力求复原其历史的全貌。

(一)张之洞“厚民生”思想的生成

内外交困的晚清时代,民生问题颇为严重,张之洞尝“沿途体访”,深感“民生重困”(4)《张之洞全集》第1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3页。。民生维艰固然可归因于经济发展缓慢、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科技落后、人口众多、灾害严重等因素,就后者而言,“频率高、灾区广、危害重正是晚清灾情的重要特点”(5)康沛竹:《灾荒与晚清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但同时与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掠夺也存在密切关联,即如张之洞所言:“今通商新约西洋各国,援例均沾,生计夺尽,民何以生?”(6)《张之洞全集》第2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90页。民生多艰的现实状况无疑成为张之洞民生思想萌生的外在客观因素。

张之洞知识渊博,在传统文化方面颇有造诣,仁政观、学术观与王道观可视为其民生思想生成的主观因素。张之洞结合时代特点发展了传统仁政观,其中的12个方面可以说与民生密切相关,具体即“薄赋”“宽民”“救灾”“惠工”“恤商”“减贡”“戒侈”“恤兵”“行权”“慎刑”“戢兵”“修法”(7)《张之洞全集》第12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710—9714页。。从某种意义上讲,“仁”乃儒家哲学中生生不息的本体,作为一代儒学名士的张之洞,其对“仁者爱人”的体悟与提倡体现在内容广博的仁政观之中,不失为其民生思想生成的哲学之基。张之洞尝言:“薛文清所谓‘为学必先治生’,孟子所谓‘不饥不寒,王道之始’,此其实际也”(8)《张之洞全集》第6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395页。。由此看来,学术观、王道的政治哲学亦与其民生思想的生成密切相关。

民生多艰的外在客观实际,儒家仁政、王道、“为学必先治生”的内在诉求,二者构成了张之洞民生思想的生成基础,促使他对“厚民生”问题多所阐发。例如,张之洞曾引程子解释《易经》中的“剥卦”之义以见“厚民生”之重要,其云:“一曰厚民生。谨案《周易大象》曰:‘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程子传曰:‘观剥之象则安养民人,以厚其本,乃所以安其居也。’”(9)《张之洞全集》第1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83、102页。再如,张之洞指出:“课吏安民之道,先为深根固柢之图,垦荒积谷以厚生。”(10)《张之洞全集》第1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83、102页。清末新政之时,张之洞曾上书奏请“变通政治”,而其内容便包括了“或养人才,或厚民生”(11)《张之洞全集》第2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50、1436页。等等。

(二)张之洞“厚民生”思想的内涵

总体看来,基于内外双重驱动而萌发的“厚民生”意识,成为张之洞民生思想的最大亮点,或曰其民生思想中的核心观念(12)王记录:《中国思想史的“历史”与“思想”》,《史学月刊》2018年第1期。该文指出,所谓核心观念,就是思想家、思想流派的最根本的思想,因为任何“思想”总是通过观念抽象才得以建构。,因其具有较强的概括性,我们姑且将张之洞看似驳杂的民生主张总其名曰“厚民生”思想,进而概括归纳为六大方面,即实业民生思想、安全民生思想、吏治民生思想、教育民生思想、利源民生思想与救济民生思想。张之洞“厚民生”思想虽然理论色彩较弱,但是富有时代气息和经世致用之效,呈现出浓厚的实用主义特征。

1.实业民生思想

张之洞十分重视近代实业发展与民生改善,他的实业民生思想涵盖了农业与民生、工矿业与民生、商业与民生、交通业与民生等四个方面的具体主张。

鉴于晚清中国农业发展缓慢的客观实际,尤其是传统而浓厚的重农理念的潜在推动,张之洞强调“农务为养民之本,亟宜首先考求”(13)《张之洞全集》第5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888、3888、3191、3572页。。为减轻农民负担而更好地发展农业生产,他又大力呼吁“纾民力”(14)《张之洞全集》第4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33、2899页。。除了基于传统重农意识而提出相应措施之外,张之洞还积极宣传与推广近代农业科学技术,认为“惟讲明农学必先开办农报,是农报又为农务之根”(15)《张之洞全集》第5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888、3888、3191、3572页。。针对我国人口众多而单纯靠重视农业生产不足以养民的现实困境,张之洞明确提出了“惠工商而辅农以兴利”(16)《张之洞全集》第1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83、102页。的近代农商思想。由此看来,张之洞继承了我国传统的重农思想与民本意识,认识到了发展近代农业科技的重要性,而其提出的“惠工商而辅农以兴利”的近代农商思想,无疑有利于解决晚清亿万民众的衣食问题,当然也有利于其养民思想的实现。

张之洞力主发展近代工矿业,主张通过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物产和矿产资源,缓解民生问题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他指出:“养民阜财为政所尚,自以开矿一端最为要务。”(17)《张之洞全集》第4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33、2899页。又曰:“湖北所产棉花,于纺纱最为相宜,亟应迅速筹办,以济民用而保利权。”(18)《张之洞全集》第5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888、3888、3191、3572页。此外,为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工矿业的严重落后局面从而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张之洞还较早提出了举办新式工艺学堂的思想,他说:“工艺一切尤多拘守旧习,以致利权外溢,民生益困,亟应创设农务、工艺各学堂。”(19)《张之洞全集》第5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888、3888、3191、3572页。毋庸讳言,张之洞提出的发展近代工矿业、举办新式农务和工艺等学堂的主张,有助于扩大就业、增加民众收入,同时可收外争利权、内利民生之效,当然也有利于解决颇为棘手的养民问题。

为发展近代商业而改善民生,张之洞相继提出了“通商富民”与“资民便商”的主张。他指出,“通商设墟,尤富民安黎要策”(20)《张之洞全集》第6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581、4068页。,因而他大声疾呼,要求“择地开设通商场,以资民而便通商”(21)《张之洞全集》第6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581、4068页。。为了保护民族贸易的发展从而实现富民的施政理想,张之洞又基于“富民足国之道,以多出土货为要义”的见解(22)《张之洞全集》第6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581、4068页。,明确提出了“出口土货免厘,乃富民劝工之本”的思想主张(23)《张之洞全集》第3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13页。。张之洞大力发展近代商业贸易的一系列见解和主张,既体现出一种强烈的爱国意识与浓重的民族情结,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其富民思想的具体落实。

面对顽固势力对发展近代铁路事业的恶意抨击和阻挠,张之洞站在爱国的民族主义立场予以严词驳斥,明确指出:“苟有铁路,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24)《张之洞全集》第1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63、712、707页。;又称:“无论铁路之费多费少,滴滴归于中土,明有强国之效,暗有富民之益”(25)《张之洞全集》第1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63、712、707页。。张之洞还意识到了近代河运事业对于民生的重要性,尝言:“内河行驶小轮,最为利商便民,兴旺地方之举”(26)《张之洞全集》第6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768、4912、4795页。。鉴于晚清交通事业发展的滞缓与落后,尤其是顽固势力对近代铁路的抵制,张之洞发展近代水陆交通事业以利民富民的思想主张不仅切中了时弊,而且彰显了爱国主义情怀,值得充分肯定。

综上可知,张之洞并非仅仅局限于学习西方军工技术,他同时也充分地意识到了晚清传统产业与交通业的落后,力图通过大力发展近代实业而改善民生。就其实业民生思想而言,农业与工矿业重在养民,商业与交通业重在利民和富民。

2.安全民生思想

鉴于晚清与军事力量日益庞大相伴而生的军纪涣散问题,张之洞力主整顿军队、合理布防,同时整肃军纪,以充分发挥军队“弭乱安民”的重要作用(27)《张之洞全集》第2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5、1045、1096、982、799页。。他举例说:“统领既系虚伍营私,若不严行惩儆,何以肃军纪而安民生?”(28)《张之洞全集》第2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5、1045、1096、982、799页。再者,张之洞倡导“固军实保民生”(29)《张之洞全集》第2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5、1045、1096、982、799页。,并提出了“养卫民之兵,必先施恤民之政”的施政策略(30)《张之洞全集》第2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5、1045、1096、982、799页。。由此看来,有别于强调军事镇压与强力控制的传统策略,张之洞提出了加强军队建设而安民、保民的思想。重视军队对社会治安的震慑作用,这更有利于实现对民众与地方的控制。

由于国穷民困以及战乱频繁,晚清水利建设步履艰难。张之洞深知水患与民生之间的利害关系,把消除水患视为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了“弭水患而利民生”的主张(31)《张之洞全集》第4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64、3034、2795页。,指出“一切捍患兴利,原系为民生起见”(32)《张之洞全集》第6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768、4912、4795页。。针对“城外沿江堤岸,连年不免盛涨淹没”的客观实际,张之洞意识到“亟应垫筑均平、修治齐整”,认为只有如此,“始足以卫城关而安民生”(33)《张之洞全集》第6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768、4912、4795页。。显然,张之洞的水利建设主张及举措,对于消除水患不乏积极意义,有利于其利民与安民思想的贯彻落实。

晚清时期,伴随着朝廷统治力的削弱以及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和激化,国内各地治安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秩序动荡不安,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作为统治阶级的重要成员,面对自己眼中的“盗匪”势力渐趋猖獗这种现象,张之洞在“匪戢”和“民安”之间建立起了逻辑联系(34)《张之洞全集》第6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768、4912、4795页。。针对“匪患”所导致的中外纠纷与商业失序,他明确提出要“保护租界教堂,绥靖商民”(35)《张之洞全集》第5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034页。。针对一些地方团练武装事实上已成为治安的隐患,他号令“团费按田酌捐,由本团公正绅耆,因地制宜,必令卫民而不扰民”(36)《张之洞全集》第6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768、4912、4795页。。针对一些地方出现的“会匪、游勇勾结痞徒抢劫滋事”的情况,张之洞严令“地方官应迅速从重惩办,以息盗风而安民”(37)《张之洞全集》第2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5、1045、1096、982、799页。,并警告说:“倘所分地段仍任盗匪往来,定即严加参处。”(38)《张之洞全集》第6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768、4912、4795页。由此观之,张之洞从中外、官民诸多视角提出的主张及相应措施,尤其是严以治吏的施政态度和取向,既体现了他的全局观念与综合治理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其安民思想的实现。

综上可知,张之洞意识到军队、盗匪与水患对于民生安全的重要性,力主予以综合治理与全面掌控。就其安全民生思想而言,整顿军队重在保民,平息匪患重在安民,防治水患重在利民,这些都是其安全民生思想的重要内容构成。

3.吏治民生思想和教育民生思想

在大力整顿辖区内的吏治与发展近代教育的实践中,基于传统民本、重民理念,张之洞十分重视当下的吏治民生问题,密切关注近代教育发展的民生导向,这两方面的思想主张分别凝聚形成了他的吏治民生思想和教育民生思想。

如同历史上的其他朝代一样,清朝后期,地方吏治日趋败坏,民生问题无疑是雪上加霜。在此情形之下,张之洞一再强调,“为政以利民为先”(39)《张之洞全集》第2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42、1025、1488、1286、879、901页。,要恪守孔子的教诲,努力做到“因民之利而利”(40)《张之洞全集》第6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561、4421页。。鉴于吏治的好坏对于民生具有直接的决定性影响,张之洞倡导“政令所出首重养民”(41)《张之洞全集》第6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561、4421页。,主张“澄叙官方而培养民生”(42)《张之洞全集》第3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52、1730、1592、2142、2293页。,此外,他还提出“肃政体而安民生”(43)《张之洞全集》第3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52、1730、1592、2142、2293页。,“肃官方而恤民隐”(44)《张之洞全集》第2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42、1025、1488、1286、879、901页。等理念。这些观点和主张构成其吏治民生思想的核心内容。

作为一代教育家,张之洞十分重视“养民在教”的传统教民思想(45)《张之洞全集》第12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705页。,大力提倡发展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近代实业教育,以更好地解决迫在眉睫的民生问题。他指出:“环球各国竞长争雄,莫不以教育为兴邦之急务,有实业之学以裕资生”(46)《张之洞全集》第2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42、1025、1488、1286、879、901页。;又言:“国民生计莫要于农工商实业,兴办实业学堂最宜注重”(47)《张之洞全集》第3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52、1730、1592、2142、2293页。。鉴于“洋货日多,民生日蹙”的客观现实,他提出了“教民习艺业、救贫困”的意见,主张“设有工艺局以教贫民手艺,设有农务局以教种植蚕桑、畜牧”(48)《张之洞全集》第3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52、1730、1592、2142、2293页。。由此看来,张之洞不仅认识到了养民的根本之所在,更是放眼世界而意识到发展近代实业教育的迫切性,力图通过教民而实现养民之目的,其教育民生思想富有浓厚的爱国情怀。

陈主任并不想争辩,摆了摆手,“小区里所有的防盗门都是开发商统一安装的,这样的事情理当由他们负责,请你们放心,我会尽快将你们反映的情况和提出的要求转告开发商,这是我们的义务。至于该不该赔钱,该赔多少钱,到时你们具体协商,我说了不算。”

综上可知,作为晚清著名政治家和教育家,张之洞深知吏治败坏对于民生的影响之大,他试图从从政理念、官吏作风等方面入手加强吏治整顿与建设。与此同时,他深知实业教育不振也是造成民生维艰的重要原因,因而主张创设相应的机构教授实用技术。张之洞的吏治民生思想和教育民生思想,前者重在利民和安民,后者重在教民与惠民。

4.利源民生思想和救济民生思想

在解决晚清民生问题的诸多举措中,开拓利源与推行救济较为直接而现实,张之洞深谙其道而多所阐发,由此形成其利源民生思想和救济民生思想。

晚清时期的中国虽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由于技术落后、财力不足、交通不畅和政策不力,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不曾采取积极行动,与此同时,垂涎已久的西方列强却对我国的矿产资源展开了疯狂的掠夺。如此情形之下,张之洞提出了“广辟利源以苏民困”的政策主张(49)《张之洞全集》第6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561、4421页。。他意识到煤矿开采所可能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指出“若煤铁能开,大可畅行奉、直、豫、东各省,实可为晋省力作贫民增数十万人之生计”(50)《张之洞全集》第4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630、2704页。,遂力主“开采煤窿,浚利源而阜民用”(51)《张之洞全集》第6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561、4421页。。此外,张之洞还提倡树立“农桑并重”的大农业经营理念,认为“欲为代谋生业广辟利源,计惟有兴办蚕桑补农功所不逮”(52)《张之洞全集》第6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561、4421页。。张之洞倡导广开利源尤其是发展近代工矿业的主张固然顺应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历史大势,但同时也不失为“苏民困”“阜民用”而养民的一个有效途径。

晚清之时人口众多,农业发展缓慢,人为与自然灾害频繁,加之列强对我国农产品等资源的巧取豪夺,致使全国各地的粮荒问题十分严重。俗语云:民以食为天;又言:手里有粮,心中不慌。严重的粮荒,势必会造成民不聊生、社会动荡。此种情况之下,张之洞“不得已乃又招商订运外洋之米,诚以拯民弭乱”(53)《张之洞全集》第6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561、4421页。。在张之洞看来,“积谷备荒,最为惠民要政”(54)《张之洞全集》第5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925页。。为更好地解决贫民的救济问题,张之洞大力提倡“习艺业救贫困”,要求“妥为筹画,总期实惠及民,以恤穷黎而弭隐患”(55)《张之洞全集》第6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561、4421页。。通而观之,张之洞提出的一系列推动社会救济的思想主张,涉及粮食贸易、仓政建设、技艺推广、总体规划等方面,其目的在于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救民、惠民、恤民而保障贫民生计。

总之,作为儒学名士和富有政治经验的晚清名臣,张之洞对晚清民生问题的论述既有朴实的理论阐释,即对传统民生思想基本内核的总结以及内在逻辑关系的简略归纳,又有秉承传统民生文化基本精神、结合近代中国国情而提出的具体务实主张。从某种意义上讲,前者可谓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后者则不失为一种现实的使然。

三、张之洞“厚民生”思想的贡献和局限

晚清民生问题的广泛性、严重性与迫切性引发国人的密切关注与深切思考,以包世臣、龚自珍、魏源等为代表的经世派,以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派,以张謇、盛宣怀等为代表的实业派,以冯桂芬、陈炽、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以孙中山、章炳麟等为代表的革命派,从不同的阶级立场与社会集团利益出发提出了各自的民生主张(56)对此学界多有关注,研究成果颇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李岫:《洋务派的民生观及其实践》,《文史哲》1990年第1期;谢高潮:《左宗棠的“民生观”与实践》,《安徽史学》1997年第1期;蒋大椿:《孙中山民生史观析论》,《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徐妍:《灾荒与民生:考察陈炽经济思想的新视角》,《清史研究》2001年第2期;王敦琴:《孙中山、张謇民生思想之比较》,《南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李洪华:《论曾国藩的“民生”观》,《船山学刊》2008年第3期;熊帝兵:《论包世臣的“厚生”思想及实践》,《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俨然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潮。概括起来,上述各派的民生主张具有以下共同之处:其一,对传统民本思想的重视和继承。例如张謇指出:“国家以民为本,尤宜谋变理财而便民之法”(57)《张謇全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84、778—779页。。孙中山认为:“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58)《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6页。。张之洞强调:“当此时势,民心为国家第一根本”(59)《张之洞全集》第3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32页。。其二,国计与民生兼顾。例如曾国藩指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60)《曾国藩全集·奏稿一》,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11页。。左宗棠主张:“为政先求利民,民既利,国必与焉”(61)《左文襄公全集》第7卷,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版,第10页。。孙中山呼吁:“今后欲谋国利民富其进行之方针,惟有实行提倡民生主义耳”(62)《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54页。。其三,民生思想的爱国倾向。例如孙中山曾表决心,“拯斯民于水火之中,而扶华夏于分崩之际”(63)《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7页。。张謇则对歧视华人的现象严词痛斥,举例说“同一民船也,此受雇于华商则刁难而索,彼受雇于洋商则否”(64)《张謇全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84、778—779页。,岂有此理!这里尚需指出的是,晚清进步人士的民生思想固然不乏爱国倾向,然而张之洞“厚民生”思想的内求富强、外争利权,无疑更凸显了爱国意识与民族情怀。例如他曾呼吁:“莫不亟图倡导劝农惠工,将来收回利权,富强之基实有赖焉!”(65)《张之洞全集》第5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605—3606页。再如针对近代中国的铁路建设问题,张之洞曾言:“铁路若专恃洋股,是自强者不转以自困乎?”(66)《张之洞全集》第2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5页。

尽管晚清各派所持民生观不乏相通之处,且对养民、利民、富民等问题以及国计与民生、利权与民生等等各有侧重地进行了阐释与发挥,但是比较而言,张之洞的“厚民生”思想贡献更为突出。

对于张之洞“厚民生”思想的贡献,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概括:

首先,结合时代条件与现实需要,传承弘扬了我国传统民生文化。我国传统民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养民、教民、利民、保民、安民与富民等不失为其基本的理论内核与价值理念,而张之洞的“厚民生”思想在吸纳和涵括了其几乎全部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近代实际,用简洁的语言阐释了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这里不妨以保民、养民、教民、利民的关系为例略加说明。张之洞认为,“保民在养,养民在教,教农工商,利乃可兴也”(67)《张之洞全集》第12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705页。。这番话虽然不到20个字,但却把保民、养民、教民、利民的关系说得非常到位。他还说:“利民之事以农为本,以工为用,中国养民急务无过于此,外国名此等学术为实业学堂。”(68)《张之洞全集》第2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3页。文字同样不多,却阐明了利民、养民、教民之间的关系。张之洞的上述思想,无疑是对我国传统民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其次,兼容并包中学西学之长,呈现出“中体西用”的历史面相,是其中体西用文化观在民生领域的自然延伸和生动体现。张之洞“厚民生”思想源出于有着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盛誉的元典《周易》,肇始于“为学必先治生”的优良传统,发端于儒家“不饥不寒,王道之始”的政治哲学,根植于传统民本思想与重民意识之上,此可谓是其“中体”的一面;同时,张之洞又倡导近代农学与实业教育,主张举办近代报馆与工艺学堂,呼吁学习近代科技等等,试图通过借鉴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吸纳西方科学主义精神,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重的民生问题,这表明张之洞“厚民生”思想开始走出传统认知的窠臼,而带有鲜明的“西用”特点与近代发展的特征。

最后,张之洞的“厚民生”思想虽然较为简约、偏重实用,尚处在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经验总结阶段,远不能与孙中山近代意义上的民生主义相提并论,但在中国民生思想史上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积极作用。在长期处于农业文明阶段的封建中国,鉴于物质生产的有限性、专制统治的长久性、贫富不均的普遍性、自然灾害的严重性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传统民生思想较为注重广大民众的衣食问题而相对忽略了他们的文化需要与政治需求。在中体西用文化观与客观现实的双重驱动之下,张之洞在不自觉中借鉴近代西方民生思想而开始关注到广大民众的文化需要与政治需求。就前者而言,张之洞宣扬西方先进的农工商之学、呼吁开办西式工艺学堂与报馆、倡导引入近代科学技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民众对近代文化的需要;就后者而言,他并非反对民权的本义即法律规定的“权利”,在对待“民权”实施的条件和程序上,他与维新派事实上并无太大分歧(69)参见谢放:《“张之洞反对民权”说剖析》,《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2期。。由此观之,张之洞的“厚民生”思想尽管仍属近代科学主义前夜的实用主义范畴,尚未完全走出传统民本思想的窠臼,但是却为孙中山近代意义上的民生主义的形成作了历史的铺垫,孙中山民生主义则不失为在它基础上的升华和质的飞跃。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张之洞、孙中山等先进的中国人逐渐开启了中国近现代民生思想的先河,在渐进的历史进程中改变了传统中国民以食为天的生存理念,初步完成了向近现代民生思想的历史性转换。

张之洞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之后又成为晚清朝廷的一位重臣,他的“厚民生”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强调了普通民众对于维持政局稳定、巩固封建政权的重要作用”(70)李洪华:《论曾国藩的“民生”观》,《船山学刊》2008年第3期。,因而无可置疑地有其朴素性、保守性,这是时代的局限、阶级的局限。另一方面,晚清时期的中国内忧外患不断、财政拮据、吏治败坏、社会动荡,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张之洞的“厚民生”思想注定不可能真正得到实行,因而不乏一定程度的空想色彩。

四、张之洞“厚民生”思想的现代启示

有学者主张,我们应全面系统地把握思想家的思想体系,将其置于历史的长河中考镜源流,在把握其真意的前提下评判其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71)臧知非:《史学视域中的思想史研究》,《史学月刊》2018年第1期。。对张之洞“厚民生”思想的探析也应遵循这一原则。

纵览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我国的民生建设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以邓小平、习近平等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我国的民生建设实现了从“生存型”“发展型”“和谐型”到“幸福型”(72)参见郑元景:《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中国特色及其当代启示》,《东南学术》2013年第6期;窦孟朔、张瑞:《论习近平的民生幸福观》,《科学社会主义》2015年第5期。的阶段性跃升,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日渐成熟,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昔日庞大的贫困人口走上了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光明大道,其脱贫规模、速度与成效在中国历史乃至整个世界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不过,日益发挥世界大国作用的当代中国仍还存在诸多带有时代性的民生问题,如环境保护问题、安全生产问题、农民工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医疗问题、教育问题、分配问题、老年问题、城市住房问题、城市交通问题、腐败问题等等,因而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关注民生已成为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是事关中国改革发展全局的问题”(73)卢继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域中的民生问题与改善》,《理论学刊》2012年第1期。。民生问题既是一个全球性的现实问题,亦是一个历史的老大难问题。习近平指出:“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如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7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历史学责无旁贷,而挖掘和总结前贤民生文化的思想精华,为解决当前的民生问题提供历史借鉴和经验启示,乃是我们史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有鉴于此,我们对张之洞“厚民生”思想的研究和探讨,就不能止于它的生成、内涵、贡献与局限,而应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揭示其对于现代民生建设的启示意义或曰现代价值。

首先,张之洞“厚民生”思想以“明体达用以自立”(即以我国传统民生文化为“体”、近代西方民生文化为“用”)为原则立场(75)《张之洞全集》第4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99页。,很好地实现了传统与时代的有机结合,有效地解决了继承、吸收与融会贯通的问题,体现出一种综合创新的精神,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民生建设值得借鉴。一方面,以养民、教民、利民、保民、安民等为基本的理论内核与价值理念的张之洞“厚民生”思想及其所体现的中国民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有针对性地补齐民生领域中的短板、全面规划和统筹民生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另一方面,在全球化时代,伴随着当代中国民生建设与国际发展的相互促进,我们应树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文化为“体”、世界各国先进民生文化为“用”的理念,通过积极吸收各国民生文化之长来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文化,同时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文化“有容乃大”的时代风范,逐步打造和持续增强我们在国际民生领域中的话语优势。要在以上两个方面共同发力的基础上,实现当代中国幸福民生建设的传统性、时代性、民族性、国际性与先进性的有机融合与统一。

其次,张之洞“厚民生”思想产生于西方列强对中国大肆侵略和掠夺的晚清时代,彰显了浓郁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主义情怀,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民生建设也是不可忽视的精神资源。诚然,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已经逐步实现了“站起来”和“富起来”,并日益走近“强起来”的目标,而我们从叩开世界的大门到重新融入世界,直至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步履从容而坚定地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只用了不过40来年的时间。尽管我们的发展成就世界瞩目,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与晚清时期截然不同,然而民生问题的根本解决毕竟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关系到平安中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质量建设,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为此,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家到社会、从公仆到民众,民生的“臻于至善”理应成为一种思考本位和价值共识,进而上升为一种民族认同与家国情怀,何况,民族的爱国主义与爱国的民族主义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之优良传统。我们认为,从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高度看待民生问题作为张之洞“厚民生”思想给予我们的有益启示,理应成为解决当今时代民生问题的出发点,果若如此,那么又好又快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民生建设必将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最后,张之洞“厚民生”思想基于“政令所出首重养民”和“为政以利民为先”的民本理念,提出和阐发了“肃政体而安民生”“肃官方而恤民隐”“澄叙官方而培养民生”等一系列政治和吏治主张,尽管当今时代的社会背景和具体情况已与彼时迥然不同,但是这些主张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基本职责,同时也是广大公仆的使命担当(76)汪玉凯:《民生问题的政治高度》,《文汇报》2007年3月22日。。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贯彻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以雷霆手段坚决惩治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取得了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显著好转。尽管如此,我们还应保持冷静的头脑,要看到在基层社会,“末梢腐败”与“微权力”腐败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通过反腐倡廉而保障民生、通过加大反腐败力度而助推幸福民生建设仍然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坚持把民生建设与反腐倡廉同步推进,否则事倍功半甚至功亏一篑绝非杞人忧天。这也是历史的教训给予我们的深刻警示。

尽管不少学者就当今时代的民生建设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然而就长远与宏观而言,从根本上解决已然影响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民生问题,使得民生建设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抵制外部敌对势力各种干扰破坏的强大根基,我们不仅需要解决好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际的发展问题,而且亦需讲思想、讲政治。

五、结语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同时,历史又与现实存在难以割裂的内在联系。正因如此,我们的先人才会作出“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的告诫,习近平总书记也才会不厌其烦地强调说:“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通过前面的考察和分析,张之洞“厚民生”思想的历史方程式总体可以得到初步的求解,并由此而展现出丰富而多面、复杂而多样、具体而生动的历史样貌,在此基础上,我们得以进一步延伸至文化的层面,引发出对本己民生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深入思考。

毕竟,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已经潜移默化为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不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深厚的文化底蕴。基于西方民生文化的惯性思维与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时代呼唤,我们有责任进一步弘扬本己民生文化的历史传统,夯实社会主义中国幸福民生建设的根基。正因如此,本文在研究历史与着眼当前的结合上,对张之洞“厚民生”思想的现实借鉴价值与启示意义作出概括和总结。当然,这样的概括和总结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今时代学术背景下的产物。回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社会史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它日益鲜明地呈现出了一种研究重心由政治及上层向民生问题及民间社会转移的发展态势(77)孙颖、李长莉:《改革开放 40年来的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反省与寻求突破》,《广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与此同时,仍以思想家为重点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也已表现出与其他学科积极会通的趋势性变化(78)郑大华:《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广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学术只有关注时代问题、回应时代关切才会有生命力。通过解读《张之洞全集》这一文本走进张之洞“厚民生”思想的精神世界,进而揭示其蕴含的借鉴价值与启示作用,这本身便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一种回击(79)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非理性的社会思潮和思想倾向,其特征之一就是否定历史的价值,尤其是对本国的历史缺乏应有的敬意而一味抹杀、全盘否定,学界对其多所批判。参见郑师渠:《当下历史虚无主义之我见》,《历史研究》2015年第3期。,对于走出西方民生文化的窠臼、增强本己民生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同样也意义非凡。

猜你喜欢
张之洞全集石家庄
石家庄晓进机械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张之洞的“三不争”
再论晋抚张之洞之口外七厅改制
趙孟頫書畫全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 章太炎全集
梁丛
张之洞被“教育”
竺可桢学——《竺可桢全集》催生的一轮朝阳
石家庄衡水商会
明星开心笑果全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