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20-03-02 02:17彭礼春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质疑精神创新初中语文

彭礼春

摘 要: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教育在于教师。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创新 质疑精神 大胆想象

新《课标》中指出:“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在当前新课改的形势下,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努力挖掘创新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教师应树立适合时代发展的创新性教学理念

创新性教学理念的作用不但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还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文学修养。当前时代要求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践行素质教育,为高中和大学打下坚实基础。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了解当前教育方向、教育目标,树立正确的创新性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寻找适宜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巧用广告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气氛沉闷。教师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主体地位沦落,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失去与同学交流,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的创造热情被压抑。而现代教育呼唤培养学生的个性,完善学生的人格,塑造学生的创新模式。这需要建立一种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得到真正发展。

1.和谐、民主、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是营造创新空间的重要前提

教师平时在课堂上应创造民主、和谐、平等、合作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焕发课堂活力。在师生双向交流中,学生可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师的欣赏、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获得创造性的弹性空间。

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必定有差异,所以教师应承认这种差异,因势利导,努力为他们构建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是人才,都有潜能,要适时点燃每个学生脑里知识的火把。激起他们学习的信心、兴趣和创新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如果不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而采取单一的模式,那么学生的发展就会被严重束缚,创造性思维便无从谈起。

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情感因素,用眼神、手势、话语搭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形成和谐、轻松、愉快、平等的教学氛围,以情动人,以情育人,呼唤、激励学生的学习激情。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发扬民主。由独立思考拓宽到集休思考,合作探究。新颖的见解就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智慧的火花不时迸溅。这种充满挑战与智慧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2.巧用广告,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广告的设计其实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即使一则不起眼的广告也包含着不少学问。因此,在教学中,我也通过广告的设计来训练学生的创造力。如举行“广告发布会”,互相交流,欣赏各人的创造。有的学生说:“一毛不拔—牙刷。”有的学生说:“晶晶亮,透心凉—雪碧。”有的学生说:“夏天的良友,冬日的伙伴—空调。”学生的表现非常出色,发言踊跃,从中我看到了学生独特、新颖的创造潜能。这样富有个性的创意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开发,让学生都体会到创造的乐趣。在无拘无束、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生领略到自己作为一个广告创意人的风采,通过这样的“广告效应”,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萌发。

三、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創新意识

一切创造都源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可贵的创造能力。对事物进行批判和怀疑,从而另辟蹊径,突破传统的束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大胆创新。古人云:“学则须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是创造的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探究欲望被诱发出来时,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地提出一些具有思考价值和启发意义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创新思维。

质疑是探究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也是创新的起点。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邹忌从妻、妾、客三人对自己的赞美中产生怀疑,并进行深层的思考,从而得出别人恭维自己的原因。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对任何问题都要不断深究、质疑,平时多问些“为什么”,这样才会更接近于事物的本质。同时,在课堂上搭建起质疑的平台,对善于质疑、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学生给予激励机制,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

四、利用多媒体,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在想象中创新

想象是思维的翅膀,它可以使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溢于海”,它可以激活创造性思维,拓展思路,使学生获得灵感。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合理、大胆地想象。

在一次写作训练课上,我利用多媒体截取了一段暴风雨的声音,并让学生听声音写场面。有的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抗洪抢险的英雄,有的学生通过想象写出了山洪爆发、泥石流泛滥的场面,有的学生想象一个迷路的小孩在暴风雨中那种恐惧、无助的情景,还有的想象出了庆功会的场面……我对学生大胆的想象给予鼓励,由此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多媒体为学生的想象插上了更加有力的翅膀,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通过“一日一设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这种思维训练方法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每天至少产生一项创造性设想,并准备好两本以上的设想专用记录本,以便及时记下产生的各种设想,并持之以恒。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并对学生的设想给予适当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设想的乐趣。对“一日一设想”的内容,不作任何限制,而让学生任意选题。可以是自己日常的所见所闻,可以是宏观的世界,也可以是微观生物,还可以是科幻世界、未来的星球……这种设想简便易行,无需任何条件、经费。只要认真投入,长期坚持,创造性意识就能逐步养成。

六、开展语文活动,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

新《课标》明确指出:“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同时,新教材中大量的自主活动设计,更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平时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有选择地吸收知识,活跃思维。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追求和探索,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

在教学中,我开展了办手抄报、辩论会、热点焦点问题讨论、朗诵唐诗宋词等活动。学生参加这些活动,既拓宽了思路,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还能促使他们不断提出新观点,萌发新见解,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创新教育被提到愈来愈高的地位,创新已成为新世纪的特殊使命,时代呼唤创新,学生需要创新。当然,创新意识培养的途径有很多,以上只是谈了我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粗浅意见,不同的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会探索出更多的创新之路,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周翠霞《高中语文选修课长篇小说鉴赏教学策略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2] 王安修《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新课程导学》2018年第33期。

[3] 王书涛《论语文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年4月。

猜你喜欢
质疑精神创新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在质疑中学语文
从实际教学中谈如何激发学生历史质疑精神
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思故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