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价值探讨

2020-03-03 07:56王彦超郑艳清李清琛孙莹张文东
中外医疗 2020年35期
关键词:甲磺酸阿帕肺癌

王彦超,郑艳清,李清琛,孙莹,张文东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化疗科,山东济南 250010

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非常高。据相关统计调查显示[1],非小细胞肺癌在肺癌中占比超过85%,患者存在胸痛、咯血、咯痰、咳嗽等多种临床表现。我国是肺癌高发国家,此病症已经严重威胁了居民身体健康,所以必须提高重视程度。由于非小细胞肺癌发病隐匿,因此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2]。目前临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主要采用含铂类药物两药联合方案,虽然具有一定疗效,但是有研究显示并不理想[3]。甲磺酸阿帕替尼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降低其活性,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阻断下游信号传导,已成为临床治疗肺癌的新型药物。该文方便选择了2018年5月—2019年11月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就甲磺酸阿帕替尼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用药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将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女 26 例、男 24 例;年龄 52~76 岁,平均(66.12±9.86)岁;ⅢB期患者20例、Ⅳ期患者30例;鳞癌患者23例、腺癌患者27例;组织分化程度:低分化27例、中分化20例、高分化3例。将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其中女23例、男27例;年龄53~76岁,平均(65.99±9.53)岁;ⅢB 期患者 22 例、Ⅳ期患者28例;鳞癌患者21例、腺癌患者29例;组织分化程度:低分化29例、中分化17例、高分化4例。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该次研究知情同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经批准,排除中途退出、临床治疗治疗不完整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治疗方法:第1天予以患者150 ng/m2紫杉醇 (国药准字H20059962)进行静脉滴入,第2~4天予以30 ng/m2静脉滴入。用药治疗3周后重复治疗1次。

研究组患者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方法:予以患者500 mg甲磺酸阿帕替尼 (国药准字H20140103)口服,1次/d,化疗方案与参照组相同。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

1.3 观察指标

①不良反应发生率:消化道不适、蛋白尿、手足综合征、高血压等[4];②临床指标变化: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等;③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后肿瘤直径增大,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视为进展;患者治疗后肿瘤直径减少小于30%,增加低于20%视为稳定;患者治疗后肿瘤直径减少超过30%,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视为部分缓解;患者治疗后肿瘤消失,临床症状缓解视为完全缓解[5]。缓解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缓解率比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比参照组略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变化对比

研究组患者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指标水平比参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比较()

组别 内皮生长因子(ng/L)基质金属蛋白酶-9(ng/mL)癌胚抗原(ng/mL)细胞角蛋白19片段(ng/mL)研究组(n=50)参照组(n=50)t值 P值296.35±24.31 500.97±46.01 27.804<0.001 1 018.96±74.03 1 461.23±108.31 23.837<0.001 14.32±0.92 18.21±1.74 13.975<0.001 4.29±0.44 5.66±0.87 9.936<0.001

3 讨论

我国肺癌发病率长期处于较高状态,已成为了一项重大公共健康问题。怎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是广大临床医师和学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6]。与其他大部分肿瘤相同,肺癌也应尽早发现,但是由于该病症具有较高隐匿性,临床尚无高效诊断方法,进而造成很多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7]。

恶性肿瘤组织的生长和增殖通常需要血液为其提供氧气和营养,肿瘤细胞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肌酐、尿酸、一氧化碳等代谢产物,也需要通过血液排出。如果对新生血管的生成进行抑制,那么肿瘤细胞达到一定体积之后,由血液提供的营养物质就无法满足其生长需求,从而引起其缺氧,进而抑制其生长和增殖,最终造成肿瘤细胞的凋亡。

早在1971年国外学者提出,肿瘤血管的形成是肿瘤细胞生长的基础条件,且未来疾病治疗也将逐渐转为“抗肿瘤血管的生成”。近些年抗血管生成也成为了临床肿瘤治疗研究领域一项热点研究内容。目前临床中针对恶性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方法,通过阻断或干扰肿瘤侵袭、分化、增殖以及转移过程中的相关信号通路,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VEGF及其受体在多种淋巴管及肿瘤血管内皮中具有较高表达性,因此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VEGF可以增加肿瘤微血管的通透性,刺激血管内皮细胞,有助于生成肿瘤血管,在血管生成因子中作用最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肺癌中占比较高,此病症转移风险、复发率均非常高,其发病原因与二手烟、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治疗难度也较大[8]。近些年一线化疗方案治疗失败后,很多患者和临床医师采用二线方案进行治疗,但是疗效依旧不理想[9]。鉴于此有学者提出启动三线化疗方案,即靶向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缓疾病进展。

甲磺酸阿帕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小分子靶向药物,与其他同类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比,甲磺酸阿帕替尼对VEGFR-2的选择性更高,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c-src和c-kit酪氨酸激酶[10]。此外,甲磺酸阿帕替尼还可以作用于VEFG受体细胞内部的ATP结合点,降低酪氨酸激酶的活性,进而减少VEFG的生成,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实现抑制肿瘤血管的作用[11]。甲磺酸阿帕替尼已经在2014年被国家食品药品管理监督总局批准为国家1.1类新药上市[12]。

黎启菊[12]研究中选择了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观察组予以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化疗方法,结果显示观察组总缓解率高达70.00%,较对照组40.00%显著更高;观察组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指标水平下降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该次研究中选择了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予以参照组常规化疗方案治疗,予以研究组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缓解率74.00%显著高于参照组52.00%,且各临床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与黎启菊研究结果一致,进一步提示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且各临床指标变化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猜你喜欢
甲磺酸阿帕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腕踝针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颅脑外伤后眩晕的临床观察
变更声明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扁平苔藓样药疹二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