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认知行为治疗抑郁症与职业发展前景的研究进展

2020-03-03 06:04张雨哲郑若怡
甘肃医药 2020年10期
关键词:治疗师情绪理论

张雨哲 郑若怡

1.郑州大学,河南 郑州450000;2.新乡医学院,河南 新乡453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亚健康人群比重逐渐增加,抑郁症作为一种心理亚健康病症,患者具有思维迟缓、心境低落等症状。近年来,关于抑郁症患者自杀、自残的报道较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目前,认知行为治疗抑郁症是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具有充分的循证依据,对身体健康无明显不良反应[1,2]。但是,我国对认知行为治疗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3],随着认知心理疗法的快速发展,国际上认知行为治疗师的认证越来越规范[4-6],确保了认知行为治疗行业的有序发展。而在国内,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不同地区对心理健康的需求各异,因此,在我国建立认知行为治疗领域的规范培训和认证制度迫在眉睫[7]。

1 认知行为治疗抑郁症的研究

1.1 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依据 目前,国际上最主要、影响最深远的认知行为治疗理论有:贝克的认知治疗理论、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理论和梅钦鲍姆的认知行为纠正理论[8]。美国心理学家贝克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通过调节人们的认知从而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艾利斯理性情绪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表明人们遇到事情产生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反应并不是因为这个事情本身的不利,而是由于人们内心既有的认知导致非理性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进一步出现了心理障碍。艾利斯认为人们的情绪和行为方式都源自于自身的认知,错误的认知产生了错误的情绪和行为。而人的认知也不是突然形成的,是伴随着人们的生活、逐步发展形成的一个固有模式,这个模式恰恰决定了人们对于事物的看法,影响着行为方式。人们遇到问题会不自主的出现一些下意识的思维,消极思维的模式会引起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梅钦鲍姆则设计出了一种可以帮助人们重建认知的训练方法,这一方法也为认知行为治疗的规范提供了理论基础。

1.2 抑郁症患者的消极心理 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对情绪有一定的控制性,而行为又对认知和情绪有明显的影响。大多数抑郁症患者都存在消极情绪,认知上的不合理因素都会导致患者产生相应的不合理行为[9]。研究证明,患者在应激过程中选择消极的应对方式,比如用逃避去面对困境,遇事采取自责的态度,拒绝求助他人,这些均是由于认知错误使患者产生病耻感,影响患者的情绪和行为,严重挫败患者的自尊心[10,11]。

1.3 认知行为治疗的具体手段 认知行为治疗抑郁症的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12]:第一,引导患者产生积极情绪,通过讲授治疗手段的理论基础和与患者的沟通交谈,引导患者发现自己认知上存在的问题,激起就医的积极性;第二,摆脱患者负面心理,通过观察医生示范以及言语的劝说,让患者摆脱原有的负面情绪,如焦虑和抑郁等;第三,完成患者的自我调整,通过设置一些场景,让患者思考,行动,通过观察患者在现实场景中的行为举止来检验治疗的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纠正错误的行为,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治疗是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观念是非理性的,通过系统的治疗理论,使患者在认识上进行重建[13,14],激发正面情绪,实现自我调整,敢于面对人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缺失已久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建立自信心。

2 认知行为治疗的特点

2.1 结构化 指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体系已得到认可,医生在应用认知行为治疗时,已有明确的时间安排与治疗目标[15,16]。

2.2 标准化 指在治疗方法上,认知行为治疗在各项操作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标准化”特征,其治疗过程的可借鉴性,有利于临床上大规模的开展,科学地评估和临床推广[17]。

2.3 整合性 近年来,随着遗传学、神经影像学、神经内分泌和脑功能的研究发展,科学家综合心理、生理和遗传三方面,从微观、宏观多个层面形成了认知行为治疗生物学机制的整合模型[18,19]。相信未来对于认知行为疗法的生物学研究会结合多个领域的成果,推动认知行为疗法的发展与应用[20]。

3 国内外认知行为治疗师认知制度的特点

3.1 国内 目前,我国心理治疗师资格证持有者约五千余人[21,22],虽然有认知行为治疗的专业组织,但尚未确立认知行为治疗师的资质认证制度,不利于我国认知行为治疗领域的有序发展,导致大部分心理亚健康患者不能得到规范、标准的治疗。

3.2 国外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爱尔兰和日本等国对治疗师的培训与评估早已形成体系,资质认证制度也相对完善[23-24],其认知行为治疗师的特点主要有:(1)非学历型教育。国际上,认知行为治疗师的培养,都属于技能教育和实践培训类型,属于非学历型教育;(2)有效期。各国认知行为治疗师的认证设置了有效期,认知行为治疗师必须保证在有效期内参与到认知行为治疗的专业活动中;(3)规范性。各国对认知行为治疗师的认证标准,从知识、技能、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25];(4)独立性。认知行为治疗师的认证是独立的,不与心理咨询和治疗从业人员的认证相依存,但具有相关心理治疗领域的职业资格是成为认知行为治疗师的必备条件之一[26]。

4 展望

随着人们对认知行为治疗效果的认可,认知行为疗法在国内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我国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培养与管理制度尚未健全。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着重于以下几点:首先,确立我国认知行为治疗师的培训标准;其次,明确我国认知行为治疗师的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以及相关课程;最后,聘请资深的认知行为治疗师制定相关课程资料,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传播,向社会进行推广普及,更好地为有心理需求的广大患者服务。

猜你喜欢
治疗师情绪理论
2022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火热招生中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2020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开始招生
沙盘游戏治疗师的成长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