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游戏本体功能取向及启示

2020-03-03 08:14罗向东苏红宇罗佳丽
林区教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安吉本体儿童

罗向东,苏红宇,罗佳丽

(1.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学院,甘肃 成县 742500; 2.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绵阳 621000)

安吉游戏以儿童“真玩”来激活游戏学习的内驱力,是将幼儿教育活动转变为儿童机体快乐体验和需要状态引起的自主游戏行为,游戏本体价值唤醒儿童探索、好奇、冒险、投入、创造等非理性的认知需要。户外自然环境下开展的安吉游戏,将儿童游戏回归儿童本位,享受游戏带来的愉悦,让儿童在游戏中保持最佳状态。

一、安吉游戏本体功能

安吉游戏是浙江省安吉县幼儿园游戏教育的简称,是利用自然生态环境资源探索出的一种以游戏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全新学前教育实践,倡导幼儿教育的自然精神和幼儿自主性体验。安吉游戏中幼儿自我参与游戏、自我创造游戏、自我享受游戏,激活了幼儿 “玩”的天性,点亮了幼儿智慧童年,幼儿在户外自然生态环境下实现自主游戏,幼儿游戏回归幼儿本位,在遵循幼儿自然发展前提下帮助幼儿深入游戏体验,促进幼儿各领域认知学习水平的提高。

幼儿的一切变化从游戏自然开始,幼儿教育是自然的教育,原因是幼儿本来就是构成世界的自然人。杜威认为,教育不是外部强加给儿童和年轻人某些东西,而是天赋能力的生长[1]。安吉游戏中教师退在场边,给幼儿游戏的本体地位提供自由空间,传统游戏课程中由教师主导的游戏发生质变,游戏真正由幼儿自由创设和自己决定;游戏中注重幼儿充分参与、全程体验,幼儿有足够的时空表达自己的探索与发现、想象与创造,将幼儿置于崇高的中心位置,游戏丰富的情绪体验和内在需求得到了满足,促进幼儿深度学习。而目前有些幼儿园教育背离学前教育本义,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游戏只作为教育手段,当作教师实施知识教学、实现课程目标的工具,以幼儿游戏工具功能代替其本体功能的做法是教师导演的“假游戏”,忽略了游戏本身是幼儿内在活动的目标,幼儿不能做自身希望做的事情,内在精神得不到满足。

安吉游戏成功地利用当地具有乡土气息的低结构游戏器材和户外自然生态资源,幼儿创造性在与自然真实的游戏对话中被激活,幼儿自主游戏和自我探究相融合,游戏教育的综合性、整体性得到了保存,游戏中的核心地位得到了确定,游戏权利实现真实回归,从而全力保障幼儿“玩”功能得到完全发挥,幼儿游戏本能自然释放。

二、安吉游戏本体功能取向表征

1.自然幼儿与自然生态对话

人类世界的存在因幼儿起,万物皆发端于幼年而演变为今天的存在,对自然的发现与利用开启了教育的自然发展,幼儿教育的本质是幼儿和自然界不断进行对话、相互交流中实现内在发展,最终社会化为独立人的过程。安吉游戏发现自然幼儿与自然环境天生同理,幼儿游戏经验是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借助户外游戏开放、自由、平等、民主、愉悦的游戏环境,幼儿释放天性,在愉悦心性中认识身边的自然存在,回归到不受外界干扰的、投入的游戏体验中,学习、探究、交往、认知、创造等人类的认识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不断刺激和强化,内化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是一种无言的对话,始于感知终于同化。正如夸美纽斯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他认为应当把“感官获得的对外界事物的感觉经验作为教学基础”[2]。幼儿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幼儿个体机能对外界的感知,另一方面是周围各种环境对幼儿的熏陶。安吉游戏的形式多样丰富,户外自然生态空间提供幼儿认识世界的自发性、自觉性和感受性,幼儿潜在的学习意识得到本能释放,游戏和学习统一在同一个体上。正如昆体良所说“知识的获得在于求知的愿望,这是不能够强迫的”“如果儿童的精神过于沮丧,如果他们因为管教太严而使精神过于突唐,他们会失去自身的活力和勤奋”[3]。自然的生态环境下,教师旁观记录游戏行为,幼儿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尽可放手通过自由自在的游戏活动找回自然经验和童年世界。

安吉游戏亦是幼儿与内在精神的对话。万物有序,人类的发展亦是如此,幼儿凭借感知确立外部自然形态,外部自然刺激幼儿功能系统的发展,推动幼儿认识外在世界能力的提升。幼儿期是早期认知阶段确立的初步阶段,自我经验积累需要一个缓慢的更加接近幼儿发展的自然生态,这一阶段正好处于童年的游戏期。幼儿游戏的本真是幼儿快乐探究自然的方式,游戏过程中幼儿追寻着自己的目标、用自己的想象重构现实生活、用游戏体验挑战自己的勇气,克服困难时的困惑与担心心理,各种情绪在游戏中得到释放,内心调适到平衡状态。安吉游戏贴近儿童的内心需要,真玩幼儿和真实环境的互动,幼儿在自然的环境里散发着自由的思想、运用着自然的材料、自主决定游戏活动方式与进程、实施内心新的发展、释放着自然本能,内心和外部自然达成默契。反观今天的幼儿教育,成人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用成人的眼睛观察幼儿的世界,把幼儿当作成人世界的有机组成,游戏组织设计脱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感觉的方法,容易造成幼儿在游戏中被周围环境、游戏器具、游戏规则和教师所摆布,失去了游戏的乐趣。常年如此,快乐童年从何处找寻?“只有当人是充分意义的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并且只有当他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全的人。”[4]安吉游戏缩短了幼儿与自然相互认识的路途,与自然相融,幼儿认识路径更短、体验更深、成长更快。

2.幼儿快乐情感的表达

幼儿区别于成人的特点在于幼儿有自己的快乐和幸福,游戏是幼儿表达内心情感的最佳媒介,幼儿的能力和兴趣一致,幼儿的胜任感与获得感最高。“人越是接近他的自然状态,他的能力和欲望的状态就越小,他达到幸福的路程就没有那么遥远。”[5]安吉自然生态下的幼儿游戏让幼儿的天性得到充分释放,在自由发展过程中找到了幸福和快乐,幼儿眼中游戏之外无他物。卢梭认为,儿童获得幸福主要是指他的自由意志不受外在的限制,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而实现自由并获得积极情绪体验。要想使儿童获得快乐和幸福,就应当尽可能让儿童保持在天生的自然状态下。安吉游戏中教师退出游戏主宰人的角色,还幼儿为游戏生态的主体,构建自然状态下的内在探索意识,幼儿游戏中的外在枷锁和目的消失了,敢于挑战、超越发现、获得快乐的通道得以打通。安吉幼儿挑战自我信心与接地气的就地取材低结构游戏材料的高度熟悉和认可相关,在游戏时间安排和各种游戏资源的配置充分保障条件下,幼儿对游戏喜爱的情感得以体验。在不受干扰的游戏氛围中,内心能够自由创造游戏方式的信心增强,幼儿高度认同游戏对自己的适合性,忘记一切地投入游戏中。

3.幼儿游戏权利主体凸显

给予幼儿游戏权利,让幼儿无忧无虑地开始游戏,按照内心的自由创造设计、连接、实施游戏行为,看似简单却是最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与必然,游戏的幼儿胜任幼儿真实的生活。幼儿天生具有内在的发展意识和自我选择游戏内容的能力,通过游戏想象实现对现实环境的改造与转换。这种意识在安吉户外自然生态和幼儿忘我投入的积极情绪中、潜意识中得到激发。幼儿具有内在游戏意识天赋,能以自我为标准去认识身边的世界,安吉游戏给幼儿内在游戏发展意识最大化的自主权,剔除了游戏中教师以自己的想法、情感自作主张地代替幼儿去设计甚至是主宰游戏,教师变成游戏资源与环境的支持者,幼儿观察游戏行为、记录游戏成长足迹、分享反思游戏所获,阻碍游戏进行的屏障被解除。

幼儿游戏权利的另一保障是游戏结束后教师和每个幼儿一起分享、讨论游戏中的感受和经验,启迪幼儿表达游戏中的想法,在反思中成长。丰富的游戏体验令每个孩子都有发言权,从讨论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的理解和表达,实现了各领域教育的融合贯通。世界是一个游戏的儿童,游戏后的儿童充满一万种语言的世界,最缺的就是给幼儿充足的游戏世界,千万不要担忧幼儿的能力,他们特有的视角、想法、能力和情感将身边的游戏器材设计成自己心目中想要的游戏。幼儿将内心的认知和感受完全融入器材的和谐统一上和对自然的感受中,满足了幼儿人体器官的内在发展水平,实现了与自然物的对话。幼儿游戏权利受之于自然,沉没在游戏中,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获得美好的经验和快乐体验,实现最自然的教育,达到幼儿游戏自由和自由成长的和谐统一。游戏中成长起来的幼儿,心理能力、内在发展意愿更加旺盛,幼儿在和大自然的对话中主宰快乐。

三、安吉游戏本体功能取向的启示

1.坚持游戏中幼儿核心主体地位

幼儿游戏中幼儿核心主体地位的判断有三个标准:一是游戏是幼儿自主玩儿还是教师领着玩儿;二是游戏中幼儿切身体验精神愉悦刺激还是教师体验游戏给幼儿灌输讲解;三是游戏后幼儿有话说还是默不出声。显然,安吉游戏成功地选择了前者,幼儿游戏作为教师教育手段的功能被淡化,幼儿在自由中学会游戏、在原有的玩儿法基础上不断创新游戏玩儿法、在同伴互助支持中体验游戏、在积极语言表达中反思游戏。幼儿的协作意识、团队精神、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游戏中得到了锻炼,品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理性社会属性在享受游戏的过程中得到了内化巩固;安吉游戏中幼儿深度投入源自对幼儿主体地位的认可,每个幼儿游戏中个性化游戏行为自然合理,教师让渡游戏控制权给幼儿,使其获得发展,实现幼儿教育的终极目的。安吉游戏重新定位幼儿与教师在游戏中的地位,最终形成独特的幼儿自由选择游戏的理念[6]。游戏权利回归幼儿手中,成就儿童最佳学习行为,幼儿游戏中表情和动作都处于兴奋之中。

游戏中幼儿核心主体地位建立在尊重和相信幼儿的游戏天赋之上。相信幼儿就是对幼儿人格的尊重,尊重幼儿的自由,让幼儿有充分自由游戏的可能与条件,在游戏中采取自由的、生活化的游戏活动来主动地学习。教师和家长忽略成人和幼儿认知差距,把包办代替幼儿的行为理解为对幼儿负责任,天经地义地将教育权紧握在手里不放,尤其传统的独生子女家庭背景下,家长对幼儿过度保护,幼儿园里保姆式的“养”大于“教”,以致每天两小时的户外游戏活动中至少包括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基本要求都得不到落实;有的幼儿园因师资或教学资源短缺而无法满足幼儿游戏的需求,个别幼儿园担心发生幼儿安全问题,缩短游戏时间或取消孩子的游戏权利,能不能玩儿、玩儿什么、怎么玩儿和跟谁玩儿都得由教师说了算,儿童的真游戏异化为教师的游戏。安吉游戏最大的启示就是不要低估幼儿游戏能力,幼儿总会自我选择适合自己能力许可的游戏和器材,自我保护意识是幼儿游戏天赋的最好体现。游戏中幼儿核心主体地位回归取决于教师是否愿意放手。教师放手让幼儿自主游戏,幼儿有机会积累游戏经验,持续挑战自我实现超越。

2.自主游戏引发深度学习

“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理念深入人心,坚持幼儿本位的教育思想,相信幼儿的伟大之处是通过游戏来实现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包括活动项目问题解决、知识迁移、团队协作、反思提升等关键要素,其游戏过程就是实现儿童自由游戏的目的,深入学习融入其中。安吉游戏是对现有幼儿园分领域学习的一次革命性突破,是将儿童游戏置于自然场中对儿童重新认识,所以能够引起国际同行的极大关注。让幼儿自由投入深度游戏前提是全面了解每个幼儿、构建能让每个幼儿都有游戏的机会和体验课程体系的游戏资源。放羊式的撒手不管的幼儿游戏或生搬硬套安吉做法的游戏只能是背离儿童发展的游戏。

3.本体价值是游戏教学之本

游戏的价值在于幼儿通过游戏能够感知世界的真实存在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幼儿游戏就是幼儿学习的最主要方式,是幼儿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标杆。幼儿游戏解决了幼儿教育的过分成人化,使幼儿的生活幼儿化而不至于过早地成熟化。正如卢梭所言:“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就会造就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造就的只是一些老态龙钟的儿童。”[5]幼儿园游戏作为教育手段在幼儿健康、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工具价值应该建立在幼儿游戏的本体价值之上,运用游戏的形式或手段来组织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最终目的是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完成教师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幼儿获得认知层面的发展,即游戏活动教育化[7]。游戏一旦成为幼儿发展与学习的基本活动形式,便毋庸置疑地赢得了在教育教学中的手段性价值或工具价值[8]。幼儿游戏的工具价值必然为本体价值服务,安吉游戏为儿童游戏本体价值的回归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道。

4.坚持幼儿游戏教学本土化

安吉幼儿游戏教育本土化发展之路为我国幼儿教育开创了生动的实践与探索之路。五千多年的文化传承,铸就了中国人的幼儿教育观、儿童观。在坚持传统中创新求实,在学习安吉游戏教育成果与经验的同时发展有特色、有质量、普惠性的幼儿教育之路,成就幼儿发展。学习安吉游戏的体系与教育文化价值要从幼儿教师教育理念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入手。背离儿童本体游戏功能和幼儿游戏主体的实践,将安吉游戏断章取义或全盘移植到本土教育中来就容易形成水土不服。

回归本体功能的游戏才是儿童的游戏,安吉游戏为儿童游戏的发展注入了清流,立足游戏为儿童发展创造条件的理念,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需要更加开放的研究,需要国际视野和游戏研究的长期支持。

猜你喜欢
安吉本体儿童
眼睛是“本体”
小丑拉绳
看到了什么
基于本体的机械产品工艺知识表示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
专题
Care about the virtue mor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