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案

2020-03-03 10:12吉林省农安县伏龙泉镇中心小学刘艳玲
关键词:学科知识成语学科

■吉林省农安县伏龙泉镇中心小学 刘艳玲

语文学科能帮助学生掌握并熟悉语文知识,是涵盖文学、政治历史、自然科学、人文素养等多种内容的综合性学科,也是我国教育的传统内容之一。小学阶段,在教育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实现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条件,向小学生潜移默化地灌输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使小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三观。将思想品德教育和学科知识融为一体,增加两者的丰富性,使学生在学习同一事物时掌握两方面的知识。为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教师须遵循德育的基本规律,分阶段完成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同时在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一、在生活中明确德育目标,有目的地进行渗透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光辉灿烂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总结出了极为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学生在进行语文学科的学习时,既可以掌握基本的语文学科知识,也可以文字作为载体,领略祖国的山河壮丽和悠久的历史传承,在这个过程中既学习到了科学文化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小学阶段是学生正式进入学习生涯,掌握初步学科知识、培养学科逻辑和学习习惯、塑造个人认知框架的基础时期,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学科知识培养,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科知识;另一方面,由于语文这门学科涉及的门类众多,往往在进行语文教育过程中也会将地理、思想品德、历史、劳动等多门学科串联起来,所以学生如果想要真正掌握语文学科知识,就要对其配套适应的学科内容和专业知识也有所了解,只有将多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彻底理解,才能在学习内容上获得更多认识和思考。小学阶段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程度有限,需要老师对其进行引导启蒙,使其能在内心埋下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种子。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最符合这一目标的学科,从授课时长分布情况来讲,语文学科是最主要的学科之一,又因为语文学科能与其他学科形成良好的穿插互补,所以如果在语文这门学科上将相应的知识讲到位,学生在进行后续的学科学习时,就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有利于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让学生在接受同类型知识学习时,更加容易上手。语文学习的跨学科性质,使得其在进行德育时是最适合的学科。德育的主要内容如果按学科类型来区分,应该归属于思想品德课和历史课,这两门课所介绍的学科内容与语文学科内容之间有重叠,并且不同学科之间的中心思想是一致的,可以将其进行融会贯通。小学阶段学生的整个社会认知框架还没有构建,如果在这一过程中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引导,可以让学生从小就构建起一整套关于社会认知的框架或是概念,这个框架和概念的建立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会造成持续影响,而且是积极影响。

二、小学生语文学科知识与德育之间的互补优势

小学生心性未定,学习过程中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学习能对自己产生哪些程度的影响没有准确的认知,学习过程主要以兴趣爱好作为原始驱动力,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就要正视语文学科知识的特点。语文学科涉及的范围广泛,在小学6年的时间内,学生要从最基础的拼音开始学起,然后逐渐强化学生对已有知识内容的汇总能力,最后达成字词句篇的跨越式发展。在小学甚至初中阶段,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主要学习内容都是以打好基础作为学习和教学的最终目的。平时的学科内容积累,需要学生大量的重复练习和背诵,以成语为例,小学阶段低年级不接触成语,到了四年级,普遍会让小学生接触常见的词语和成语,而学生想在语文成绩上有所提高,就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词汇,这样的过程只能通过反复的背诵记忆才能实现。针对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这种要求其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并且将同一个内容反复背诵的现实要求与其天性相悖,自然会受到不少阻力。虽然家庭在小学阶段也会为学校的教育活动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但是学生的天性决定了其接受程度是受限制的,为了让学生更加自愿自觉地接受学科知识,新时期学科教育者开始从学科知识的分布特点和学习规律出发,寻找新的教学思路和技巧。前文我们已经说过,语文这门学科的很多内容都是与其他学科有互补关系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对学生进行基础学科知识的教育引导过程中,我们是否可以将其他学科的那些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能在短时间内产生浓郁学习兴趣的内容借鉴到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呢?例如,小学生虽然个性不同、经历不同,但是对于外部世界始终充满非常强烈的好奇心,这样的好奇作为原始动力,能推动学生自发地去了解外部世界。例如有一个成语叫作“吴牛喘月”,这个成语就具有明显的地区特点,也有一定的历史发展特点。在解释这个成语并让学生对其进行掌握时,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影像、音频等多种教学形式,首先介绍这个成语所概括地区的大概范围,然后介绍这些地区范围的自然特点,其中要着重表明的是,在介绍特点时,要与学生当前所在区域的常见自然特点进行对比,通过这种强烈的反差让学生明确这个成语所指地区的自然条件与自己所处环境是存在明显差异的,这样所产生的区别感就会让学生产生好奇,想获取更多关于这个自己所陌生地区的相应信息。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或利用互联网技术查阅资料,自主地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信息的反复出现会强化学生对于“吴牛喘月”这个成语的认识和记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需要起到一个引导和甄别错误的作用就可以,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实际效果,另一方面也能使整个教学氛围围绕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育思路展开,能让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衍生知识。教师由于在这个过程中是以自己的知识经验框架来引导和甄别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和想法,所以教师的课间劳动强度会降低,教师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这样教师更有可能正确掌握整个班级学生的当前学习状态。

无论哪个地区的小学校园,内部都会张贴很多的名人名言或伟人照片,这些都是很好的学科教学素材。学习这些名人名言和了解到这些伟人的生平,可以让学生对于整个社会和人类发展有一个整体认识,学生的人文知识基础在此时得到了开启。目前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教材中有很多篇课文是针对某一伟人或特定历史事件进行介绍的,在对这些课文进行讲解时,教师要尽可能地从课本的知识入手,提取与人文素养和其他专业学科有关的内容,将这部分内容作为学习教育过程的核心,围绕这些核心选择合适的课件和补充材料。例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生动地向学生介绍了我国抗日战争时期英勇的士兵与外国侵略者之间发生的战斗,这篇课文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永不放弃、抗争到底的战斗决心和勇气。关于这篇课文,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字词知识以外,还要让学生对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有更直观的认识,同时能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了解更多我国独有的文化精神,通过故事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课文中得到启发,找到榜样。

语文课文基本都能集中展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教师的引导就可以清晰地将这种伟大民族精神概括出来,从而感受到我国独特而伟大的民族精神,激发出更多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成语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品读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超学科”来啦
拼成语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
猜成语